首页 > 穿越架空> 重启2003

重启2003 第306节

  “不是台积电。”陈钦却说,“AMD最近在准备卖掉他们的晶圆厂、以及它的配套生产技术,我们可以想办法买下它,然后把它当做一个代工厂来经营,未来手机芯片肯定会有很多代工需求,这个晶圆厂可以专注于这类代工,代替台积电在行业内的位置。”

  季祥林好奇:“它的技术怎么样?比起台积电呢?为什么AMD要卖掉它?”

  “技术比台积电差一些,但差的不多。”陈钦说道,“它原本是AMD的晶圆厂,AMD要花钱研发自己的芯片、又要花钱研发芯片制造工艺,成本实在太高,为了能够维持领先地位,AMD只能卖掉它。”

  “那我们买下它就能超过台积电吗?”

  “可以想办法,现在我们手里有开天和,想要进军相关领域的设计厂商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潜在客户,我们买下的那个晶圆厂应该是有机会超过台积电的。”

  “也是,咱国内弯道超车的领域也不少,也许将来能超过台积电呢……”

  季祥林似懂非懂,虽然还有些没搞清楚的地方,比如IDM为什么不行,比如买一个AMD淘汰下来的厂子怎么就能超过台积电。

  李老也有点欲言又止,他大概是真的很想有个厉害点的国产公司。

  不过最后也没说什么,只是问有什么需要的,并透露现在他们局里也在讨论怎么解决半导体问题,如果陈钦愿意出头,可以从国家那里拉一点资源……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之后季祥林自告奋勇,说他刚好还没回国,可以先去AMD那边问问情况,自从收购了GPU设计公司ATI,AMD最近几年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差不多正在走向未来给两边当反垄断挂件的深渊,卖掉晶圆厂算是如今迫不得已的举动,最近确实是在寻求下架来接手他家的晶圆厂。

  而陈钦这次没拒绝李老的提议,说到时候晶圆厂需要国内一起参与,跟中芯抢订单可能不太好,但既然都买了那也没有不做的道理;除此之外大概也要在国内开个厂子,企业的资本结构说到底只是一层花衬衣,到底是谁家的人、还是要看他的资产到底配置在哪家,而这方面显然也需要天朝官府出一些力。

  这样讨论过后,这次风波的后续行动算是正式定下了基调。

  总之……要买个芯片厂子。

  然后要买AMD的晶圆厂,买完这个就没有别的计划了。

  感觉是不是有点突然?

  “陈总,咱们买晶圆厂,手边无论是业务还是技术都跟它没什么联系,感觉不是很好集成啊。”这是公司里的人说的。

  “老陈,伱确定要买这个吗?虽然他们开价不高,目前的收购价只有三十亿美元,但他们的财报很糟糕啊,而且还有个中东的石油佬跟我们竞价,我才问了问他们是不是真的要买,他们就当场把报价开到40亿了……”之前还很乐观的季祥林是这么也很快有些疑虑了起来。

  然后……甚至就连邻座的女生也看著觉得不靠谱了:

  “所以那天你说了那么多,最后是要买一个芯片公司吗?”

  学校的自习课上,阿玥不知道为什么,总之今天很闲的样子,凑过来看陈钦在用手机翻的资料,看了一会儿之后这样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你最近就是天天在看这种资料嘛。”

  “没错。”陈钦把手机一放,“最近我……还有星系软体那边的人,还是准备往这里投资了,是不是很没意思?”

  阿玥连忙摇头:“没有啊……”

  “嗨,我知道的,前沿科技虽好,也要考虑柴米油盐嘛,芯片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设施,不做不行啊。”

  阿玥道:“我没觉得芯片不好啊,比如你们的手机,它就需要芯片嘛。”

  “手机的芯片,这个也做不了啊。”陈钦道,“所有复杂的行业都会无限细分出大量分支行业,手机芯片最主要的技术来自设计公司,其次来自通信商,这个晶圆厂嘛,只是个给人家做代工的,然后这代工技术还不是最好的……”

  阿玥好奇:“那也很好啊,也许有了这一步,然后才能继续做更多嘛,你不是经常说要上下游扩张嘛……”

  “那事别处,这里不会有了。”陈钦却说,“这就是最无聊的生意,只要走了这一步,不管将来业界怎么发展,那我们只能给别人做代工,一旦走错了……”

  “会怎么样?”

  “也不会怎么样。”陈钦道,“大概就是跟咸鱼一样不知死活,只能给AMD做代工订单混日子,烧一堆钱,然后只能当个世界第二……”

  阿玥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确定,不过陈钦对此很确定,毕竟现在要做投资,他瞅准了这个AMD家晶圆厂,实际上在上个位面还挺有名的。

  它就是以后的格罗方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烂尾之王格芯。

  从amd手里剥离出来,被有志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石油佬收入囊中。

  未来虽然是世界第二的代工厂,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晶圆厂大概确实是个看起来还不错的捡漏目标。

  但半导体仍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阿玥好奇:“为什么世界第二是混日子?而且为什么拓展上下游就会变成咸鱼?”

  她算是终于问对地方了,陈钦倒是没马上回答:“这个问题可不简单,那首先你知道摩尔定律吗?”

  阿玥当然耳濡目染过:“嗯,反正就是那个电路板的电晶体数每18个月就会不断上升的定律吧?”

  “对,对半导体领域来说,摩尔定律是解答所有基础问题的答案,不过之前告诉你,是说手机性能会不断增加,这是开发者与用户眼中的摩尔定律。”

  阿玥疑惑:“那还有什么视角呢?”

  “当然是公司和投资者的视角,你可以想想——如果你是一家芯片公司,你在18个月内没有让芯片的电晶体变多一倍,那到时候会怎么样?

第320章 101:反摩尔定律(二合一)

  阿玥有些糊涂:“如果跟不上,就是会落后?”

  陈钦说道:“对,一般而言,如果18个月后电晶体数量没有翻倍,那么公司的估值就会减半。

  阿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陈钦又问:“那你觉得如果18个月后电晶体数量增长勉强跟上了这个速度,那么公司的处境会有什么变化?”

  阿玥好奇:“就是公司的估值没有减半,也许会加倍?”

  “不会。”陈钦说道,“公司该咋样还是咋样,撇开市场行情影响,18个月前能赚多少,18个月后也还是老样子;并且下个世代的研发投资不能减少,不然18个月后公司的市值还是会减半。”

  “一定会减半吗?”

  “基本上都是会减半的。”陈钦道,“这个叫‘反摩尔定律’。”

  “好吧……”阿玥懂了,“那你看的这个公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不用研发吗?”

  “当然不是。”

  陈钦翻开作文本,在上面给她比划了起来。

  “既然知道了芯片行业最大的竞争力来自研发,而且是持续不断的研发,那么行业分工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比如说你负责做设计,我负责搞封测,他负责代工,大伙各自负责自己的研发,最后一起组成一个生产链条……”

  说著画了一条竖线,代表一条产业链。

  “虽然研发嘛,正常来说分成一些不同团体,总体成本未必能减少多少。”

  “但是近些年来新出现的一个模式,叫做‘代工厂模式’。就是做代工的可以通过研发先进位程,用自己能跟上摩尔定律的技术、给其他厂商做芯片。”

  说著陈钦把竖线分成了好几份,似乎代表产业链上的不同节点。

  “这样如果伱要自己包办所有环节,既要设计芯片,又要研发制程,那么你要负担两种技术的所有研发成本;但如果有一个代工工厂,它可以给四五家公司一起做代工,它的研发成本就能被摊薄到好几个生产链条上。”

  这时示例图上又出现了另外几条竖线,它们的‘设计公司’的那段是独立的,但是‘代工厂’的那段却是相连的。这些产业链实际上没有直接交汇,但是因为研发成本本身是可以复制的,它的出现显而易见地帮助产业链上的所有人一起分摊了成本。

  “这就是时下最热的代工厂模式,咱们手机的SOC芯片市场出现后,相当于是在市面上出现了一条独立于X86体系的新高端芯片分类,如果能把这个链条上的产能都集中到这个代工工厂当中,那么让它追上台积电、甚至超过台积电,我觉得应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陈钦最后总结了起来,虽然是在说半导体,不过陈钦基本上是在说商业模式,就和昨天季祥林说的那样,看起来好像是技术问题,实际上是商业问题。

  当然,这本身不是天经地义的事,高端制程的芯片本身虽然是个硅谷氛围很浓的行业,但本身是一门符合唯物主义科学的学问,不存在只有一种模式能研发、其他模式碰都不能碰的问题。

  实际上如果陈钦重生前是个行业大牛,或者知道一些未来的芯片技术细节;甚至可能只要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格魅力,给大牛敬杯酒、去厂里讲几番话,让手下工程师能打了鸡血,然后将士用命,上下一心……赶英超美本身也不是什么无法想像的事。

  而且就和刚才那个‘反摩尔定律’说的那样,企业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靠得住的安稳渠道,行业内的情况也不是大家一起跟在摩尔定律后面捡钱,而是被摩尔定律拿著皮鞭抽著往前跑。

  那么只要技术不够成熟,或者回报来得不够及时,一家公司很容易就会因为资本层面的因素失去竞争力,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喝西北风这种芯片行业的常见格局——换句话说,它反而成为了一个竞争并不充分的行业,‘弯道超车’本身是很可能会发生的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作为一个中学生,要在国内没什么基础的情况下‘弯道超车’……

  还是得有个能比别人强的地方才行。

  这个优势是什么呢?

  要靠砸钱的话,未来的大基金已经试过了,虽然烧出了个长江存储,最后也可以说是那一批秦山监狱雅座的老板的锅才没有太成功,但大基金一万亿呢,自己这点小钱确实还是不太拿得出手。

  靠人的话,看起来是个更符合直觉的路子,毕竟芯片行业本身没什么资源要求,基本上最贵的投资还是看人;而根据以前跟业内朋友吹牛闲聊的见闻,东亚人因为文化因素,在芯片行业其实是有一点种族天赋在里面的。

  不过工程师有优势不代表公司有优势,天朝能招到2000元一个月的流水线工人、不代表能招到元一个月的芯片架构师;而同属于硅谷的代表性产业,实际上大多数工业研发存在陈钦当初跟阿玥说过的那个管理问题——对外行老板而言,如何才能知道负责脑力劳动的工程师到底有没有在糊弄工作?

  所以现在能想到的办法,似乎就只有‘商业模式’了。

  只有高度商业化,用商业指标推动公司前进,才能保证公司始终拥有真正的研发效率,而不是不知道从哪搞了个开源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敷衍任务。

  并且通过商业模式拿到‘金手指’,能够获得比其他公司更加充足的研发投入,这是目前看来、他作为追赶者‘弯道超车’最大的底气;历史上,台积电就是利用这套代工模式、以及高度市场化的商业模式实现了‘弯道超车’,拿到了芯片产业真正的壁垒技术。

  现在自己买了个AMD家的赔钱货,也只能走这条路了——当然格罗方德毕竟不如台积电,不仅历史上始终是个打酱油的,烧了接盘的石油佬老板不少钱还年年亏损,并且还点错了科技树——千禧年以来高端半导体的电晶体工艺主流是,而格罗方德押注的是,虽然这套工艺良率高而且便宜,但总之它就是不太行。

  考虑到能靠抄底买来的资产当然不会是什么好东西,现在当然没什么可挑挑拣拣的了,现在靠自家开天OS和,大概可以笼络一些想进军移动芯片领域的厂商来当客户,就算走后做不成,能有历史上格罗方德的水平,总之应该是不会太差的,而且万一成了呢?

  “那这不是挺好的吗?”阿玥听完似乎也是这么想的,“可你说得那么差,什么只能做咸鱼……”

  “因为代工模式就是很咸鱼,它虽然看得见摸得著,有了技术之后也能有很大权力,但它本质上还是给人打工。”陈钦道,“打工就是打工,要追求话语权的话,这套模式还是不太行。”

  阿玥倒是没理解,还在陈钦刚才的示例图旁边画了起来:“但按你刚才说的,只要技术能在规模优势下发展起来,以后别人跟不上,市值就会不断减半再减半,这样的话不也有话语权了吗?”

  陈钦无奈道:“话是这么说,但你觉得为什么别人要找你代工呢?对一条产业链而言,甲方肯定想得到你的技术,这样他就不用花那冤枉钱了;同时甲方也会怕你得到他的技术,如果你给他加工了一批芯片,过了两天你自己开始卖一样的芯片了,那他们怎么想?”

  阿玥倒是真没想过这个问题,看那个横跨产业链的‘代工厂集团’,它有钱、有技术,如果会用这套模式继续往上下游发展,对那些设计公司而言当然是巨大的威胁,实际上就算它严格遵守保密约定,等到未来他拿著规模优势带来的钱自己来参与设计行业的竞争,也相当于是自己养出了一个竞争对手,无论如何都有点不太适当。

  阿玥沉思道:“那要怎么办?签些合同什么的?”

  “如果签个合同就能杜绝,那他们直接去找那些技术成熟的英特尔了……但是他们怎么敢呢?英特尔很可能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没有半导体公司会把图纸交给自己的对手。”陈钦道。

  阿玥继续猜测:“那就是提前保证我们的代工厂不会去做设计公司?”

  “对,作为代工厂,最基础的要求就是不能涉足设计行业,虽然我们自己也能做IDM,但总之如果我们做IDM模式,那么只要有同等条件的纯代工厂,设计公司都会优先去找他们。”

  这下阿玥也懂了:“也就是说,我们用这套模式、可以让代工厂得到成为世界一流的机会,但必须得放弃涉足其他产业链条的可能性……”

  “对,那你现在感觉怎样,咸鱼不咸鱼?”

  “是有点……但我觉得这样也很好啊,听起来和你说的平台一样嘛!”

首节 上一节 306/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韩剧:多子多福,嫂子坏掉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