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679节

尽管暂时在苏军的那些宣传人员的鼓动下还在坚持,但已经是人心浮动了。不过真正能够决定问题的还是那些苏军,饥饿会使那些苏军普通士兵逐渐丧失抵抗意志。

投降并不是死路一条,既然坚持下去要死,那么便是尽了最大努力了,这时候投降也没什么问题。

祭出尼古拉二世后的好处就在这里,使苏军不仅动摇了抵抗意志,还能够更轻易的接受投降的结果。也让那些苏军士兵相信,投降是有活路的。

在乌拉尔山脉以南,三百万联军经过几天的调动后,到达了进攻位置。此时西伯利亚苏军也接到了命令,那就是撤往乌拉尔防线,依靠那里的地形进行防守。

苏联高层普遍认为,西伯利亚守军如果分散在各城市,是很难对敌人产生什么威胁的。

因为中国民国组建的联军只要不进入这一地区,相当于这上百万兵力就毫无作用,显然中华民国对这一地区,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兴趣,他们更像是要横扫俄罗斯平原,而在俄罗斯平原作战,在地形上对中华民国显然也更加有利。

苏军的这一调动,即是错误的也是正确的。

错误的是,中华民国并非对西伯利亚不感兴趣,反而非常感兴趣。西伯利亚人口不是太多。而且是沿着铁路线分布,只要拿下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城市,基本上就控制了整个西伯利亚。

只不过中华民国不想在还未彻底开春时就进攻西伯利亚。那里太冷了,很多士兵会受不了。

之所以错误,是因为苏军放弃苏伯利亚后,使中国能够轻易攻占西伯利亚。

但正确之处在于,此时中华民国的目标正是乌拉尔山脉。

也许谁都不会想到,放着城市不去攻占,竟然向一座山脉挺近。这有战略意义吗?

在常人看来,这确实没有任何的战略意义。然而在中华民国最高统帅部看来,乌拉尔山脉却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因此苏军这一调动。又有其正确性,使中华民国的屠龙计划变得更加困难了一些。

只不过,接下来中华民国的联军所做出的军事行动,却让苏军如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

三百万联军集结后。开始向乌拉尔山脉一路北上。躲在山脉工事中的苏军。却是没有遭到太猛烈的进攻。

中华民国的联军只是对重要的交通线进行了清理,其他地区的苏军则一律封锁起来。

上百万苏军,就这样被包围在了乌拉尔山脉一线,而苏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华民国强攻这些苏军,从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但中华民国联军却是围而不打,这让苏军的意图为之落空。不过对于苏军来说,他们在乌拉尔山脉的粮食储备很充足。足以坚持个大半年时间。

如果中华民国不打的话,那么只要拖住这些兵力。对苏军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胜利了。

只是,中国陆军接下来的行为却更让人费解。

乌拉尔山脉北部人烟稀少,但是中国陆军却依旧再向乌拉尔山脉北部挺近,那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军事目标。

他们跑到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干嘛?

种种困惑,让人们疑惑不解。

大约有五十万中国陆军向北部移动,荒芜崎岖的山脉缺法阻挡他们的步伐,他们用工程机械修出了一条条临时道路。

此时已经入春了,冰雪也开始熔化,气候有复苏的迹象。

但是气温却突然骤降,一股强大的寒流突然袭来。气温一直降低到了零下三十度的恐怖程度。

汽车汽油内加了防冻液,要想发动都得花上一番功夫。

为此不得不停下脚步,空军紧急抽调了运输机,向部队空投了一大批的燃料和厚毛毯。

“看来俄国龙脉是感应到危险了。”蒋方震看着地图说道,开春后气温如此反常,显然是俄国龙脉在发力。

江渝却是淡定的很,笑道:“这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再过一两个月就彻底开春了,到时候就算他龙脉再强也无力回天。”

……

战争的焦点,随着三百万大军莫名其妙的在乌拉尔山脉一带不动了,转入了乌克兰境内。

两百万联军攻入乌克兰,产生了让世界都未意料到的局面。

乌克兰人民竟然不抵抗,反而还欢迎联军的到来。

每一个乌克兰人,他们的梦想就是独立。拥有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中华民国提出的让乌克兰人独立的口号,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个乌克兰人。

苏军在乌克兰境内的兵力并不是太多,只有三十多万。而且打得是虎头蛇尾,一开始还有点抵抗。

但随即,被乌克兰人民粉碎了。

没有多少人支持这些苏军抵抗,这让那些苏军的生存土壤变得十分稀薄。

联军攻入一座座城市,城市内的乌克兰人民非常配合,在这样的配合之下,一座座城市内的苏军被清理了干净。

在乌克兰这片土地上,联军不需要烦恼什么苏军游击队的问题。在这里,游击队缺乏民众基础,无法长久生存。

戊戌年正月初十,中华民国顺利攻占基辅。

总统宋教仁当天向世界宣布:“中华民国将协助乌克兰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乌克兰政府,以贯彻我中华民国的民族自决主义。”

当宋教仁的讲话内容被以传单模式散发到基辅的各个角落,基辅城内的乌克兰人沸腾了。

a方面军总司令杨洪飞在基辅会见了乌克兰精英阶层。开始物色乌克兰总统的人选。

首节 上一节 679/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