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299节
如今看来,这种可能性已经无限降低。
就在沪上招待所人心惶惶之际,康部长的第二招到了。
他很大度的将张宏城调回了老单位第四师。
出任新组建的红旗连连长。
驻地更是张宏城最熟悉的虎东湿地。
康部长还费了大力气,将他的老部下红旗排从红旗林场调了出来陪着他一起重返故地。
新编的红旗连只有两个排,一个是红旗林场排,一个是由沪上招待所知青们组建的沪上排。
看似无比大度的举动,实则步步都隐藏着康部长的算计。
别的不说,让所有人都眼红的红旗林场被他轻松剥离出了张宏城的影响范围。
也让张宏城回到东北后,失去了一个最大的物质供给渠道。
而将女性居多的沪上知青变成为一个排,摆明了是要增加张宏城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虎东湿地营地自从上次在曲洪浩的手里被淹之后,虽然第二年的水位退了一些,把营房什么的都露了出来,但湿地的绝大部分还是被水面所覆盖,根本无法进行耕种。
这个决议是康部长发动关系在会议上强行要通过的。
理由只有一个:兵团的政策是没错的,开发湿地必须继续进行,所以他建议由之前成功过的张宏城领头。
当然他最后也退了一步,可以让张宏城自己的选择,是回虎东湿地,还是去东方红湿地或者珍宝岛湿地。
张宏城二话不说,立即选择了虎东湿地。
在接到康务部长第二招之前,他心里确实有些发愁,但在康复长的第二招发出之后,他却在心里闷笑了起来。
这两年风调雨顺的,但为什么虎东湿地的水位一直没退下去?
当时这个谜题难住了所有的人。
直到湿地南边向红公社的一次村民间的纷争,才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两个生产队的队员,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直接挥起了拳头。
气得公社主任直接罚了上百个参与打架的社员去挖泥巴。
前几年公社北边的山坡上发生了一次泥石流,把一个山口给堵住了。
因为那个山口平时没什么人经过,所以公社就没费那个力气去处理。
直到这一回,公社主任罚了上百个人去挖。
挖了两天之后,社员们无意发现了一条被堵塞的地下河。
有经验的老人立即组织人把地下河给疏通了,要不然以后这里会成为一个大隐患。
也就是从那天起,虎东湿地的水位开始一天天的下降,在小半个月后,终于恢复了几年之前的样子。
向红公社随后被县里奖励了一面大锦旗!
被营养丰富的湿地水养了两年多的黑土地,张宏城用膝盖想想都知道那会有多么肥沃。
可惜的是,这回回去他可不会带着人去种什么粮食。
红旗排的老部下都调过来也好,都给他乖乖的躲在湿地里当好学生……,直到明年十一月份的那个消息传来。
招待所的账上,当然不止牛海鑫看到的那几十块钱。
未雨绸缪的张宏城早就把剩下的两万块钱,通过自己在沪上的各单位关系,换成了粮食、布匹、书本、文具、药物……。
李部长退休前批的最后一个条子,是帮他把这些物资都提前运回了东北。
而且虽然兵团部发生了大换血,李部长,高部长,杜部长这些人都纷纷退休,但他们的人脉还是在的,尤其是第四师的韩政委还是自己的老上级。
韩政委一直觉得让张宏城去干那些经济上的事,纯粹是大材小用,这小伙子最大的优点其实是写文章!
康部长可以管到沪上招待所,但却管不到第四师的知青。
他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韩政委竟然还会如此爱才,直接帮张宏城取消了第一年的生产任务。
让张宏城主要抓好红旗排和沪上来的知青们的思想教育,开设学习班,好多培养几个笔杆子出来。
韩政委的指示让张宏城差点乐出声来。
所以还是老领导好啊。
十二月初,沪上已经是一片冬色。
张宏城和楚描红,各自提着小一个小包走上了北返的火车。
当张宏城刚刚走入车厢,他骤然愣住。
身后的楚描红笑着推了他一把。
眼前的车厢里,满满都是他熟悉的面孔。
张宏城万万没有想到所里几乎所有的临时工,居然都坐上了这趟北上的火车!
“所长同志,我们可把前途都交给你了!”
“你看我们所长,好像被吓愣了!”
“说起来我还没真正打过雪仗呢?”
“我最向往的就是楚医生说的湿地景色……。”
“傻狍子、飞龙汤、野猪还有狗熊,我来了!”
张宏城此刻心里的感动根本没法对外人说。
他才不信,这些人会为了她们嘴里说的这些事跑到千里之外的东北去受苦。
倒是赵俊笑着说的一句话将真实的情况说了出来。
“所长,我们都相信你说过的那句话,会让我们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我们信你!”
张宏城一时无法说出一个字来,只是微红着眼圈,郑重的对着大家点头。
火车缓缓启动,就在车门将被列车员关闭之时,一个靓女背着书包从外面窜了进来。
“陆莉,你就差一点上不来了知道吗?”
陆莉对大家笑了笑,偷偷擦去眼角的泪水。
她扭头看向站台,那个男人正拼命的对她挥着手。
楚描红悠悠的在张宏城的耳边说。
“其实陆莉已经差点和对方订婚了,但两个家庭的不平衡,导致两家人相处的并不愉快。”
“所以陆莉最后选择了你给她们的承诺。”
“大家对你的信任简直称得上是盲目……。到现在,她们还不清楚你许诺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前途?”
张宏城转身搂住楚描红,语气慎重无比。
“你放心,我发誓,上大学的机会,咱们一个都不会少!”
第268章 突然的变化
兵团没了!
张宏城一行人故意在路上磨蹭了半个月,他们刚刚在佳木斯下车,就听到了一个晴天霹雳。
在真实的历史上,东北建设兵团本来该在今年二月就被取缔,改为各地的国营农场。
但在书中的描述里,东北建设兵团的存在多延续了三个月。
张宏城其实从五月份开始就一直在等着东北建设兵团改制的消息,到时候他的沪上招待所如果能独立出来,简直不要美滋滋。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鬼知道是什么原因,他一直等到十月份却迎来了一个卸磨杀驴的结局(真实情况是作者写着写着就忘了,昨天窥屏的时候被读者提醒)。
现在他们所处的单位是黑省农垦厅,他们要去报到的地方是鸡西农垦局(原四师)。
康部长降了半级去管业务,同样刚刚抵达上海准备大展拳脚的牛海鑫也被降了半级,还没成立的驻沪办被勒令与黑省驻沪办合并。
还没来得及汇合的红旗连,也变成了纸面上的虎东分农场,正式单位名号是【红旗湿地(分)农场】。
直属机构是个临时单位----虎林农垦分局,实际上和其他几个湿地农场一起托管给了云山大农场,也就是之前的三十九团。
张宏城还没过上一天连长的瘾,就当上了分农场的主任。
抵达佳木市之后,张宏城和楚描红第一时间去了原兵团医院,现在改为农垦医院。
李部长病得很厉害。
在走廊里,张宏城和赵秘书坐在一起满脸唏嘘。
“领导在七月份的时候就受了一次重创,还没恢复过来,九月初又差点死了一次。”
赵秘书满脸的唏嘘。
“他们老一辈的人,向来不知道什么是享乐和困难,”赵秘书笑着不动声色的擦了下眼角,“仿佛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事是他们干不成和害怕的。”
“宏城啊,你当时是没在兵团部,你根本无法想象的情况。”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