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298节
听说兵团下属第四师再次开发湿地的行动又遇到了挫折。
一个带队开发湿地的正牌子知青连长,应该不算委屈了吧!
呵呵。
牛海鑫发誓自己从事工作这么多年来,没有哪一次如现在这般行动迅速过。
短短三天时间,他就带着两个人风风火火赶到了沪上。
张宏城这个小年轻,远比他想象的要城府深得多。
两人见了面都是笑嘻嘻的,无比和气。
直到牛海鑫来到传闻中,“金碧辉煌”的东北建设兵团驻沪招待所。
牛海鑫带着两个人呆在招待所门口,愣是没敢往里面迈上一步。
眼前这个两层小楼,会是传闻中那座拥有两栋大楼的招待所?
斑驳的墙壁,枯黄的爬山虎,泥泞的过道,黄黑色的窗帘和满是蛛网的窗户。
招待所大厅里黑鸭鸭的如同鬼域一般,只有一盏微弱的电灯吊在那里。
人还没进入其中,一股腐朽味道和刺鼻的水汽已经扑面而来。
就连站在半旧柜台后的服务员脸上都戴着大大的口罩。
这不禁让牛海鑫想到了他曾经住过的某个公社招待所。
除了少了点猪粪和鸡屎的味道,这地方几乎就是从乡下一比一复刻过来的。
“这、这、这,”牛海鑫惊怒交加,“小张同志,这个地址不对吧!”
张宏城微微退了一步,他也觉得里头的气味有些熏人。
“没错,就是这里!”
不等牛海鑫继续质问,他已经自顾自的叹息着表演起来。
“上次兵团部发来的会议纪要,我是仔细学习了。”
“康部长和牛主任你的发言和意见,让我茅塞顿开啊。”
“把个招待所修的那么富丽堂皇,我确实是做的有些失误了!”
“还是牛主任你说的一针见血啊,难怪兵团的同志们从来不来我这里住宿。”
“大家都是在保持艰苦朴素的良好传统!”
“我按照会议精神进行纠正的力度和决心是相当大的!”
“现在这个地方就是我按照会议精神置换过来的新招待所。”
“你看很符合你和康部长会议的要求吧?”
“电很节约,空间也很节约,住宿保证都是大通铺!”
“咱们兵团内部的同志来住,一个晚上只要一毛钱!”
“不是!”
牛海鑫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你就把那么值钱的两栋楼换了这么个破地方?”
“呵呵,看您说的这叫什么话。”
张宏城笑得很开心。
“那两栋楼根本也不值钱,之前还不是我用一处被当做垃圾场的空地换来的。”
“咱们兵团总不好总占本地同志的便宜不是。”
牛海鑫又急又怒,尤其是他发现招待所的账上只剩下了六十多块钱之后。
“钱呢?!!!!!”
张宏城无辜的掏了掏耳朵。
“牛主任,看来您还是要好好学习那些会议的精神啊。”
“不是已经说了要在帮扶兄弟单位上做出成绩来么?”
“我这里账务可明晰的很,钱我都已经支援兄弟单位的项目了!”
“什么鬼项目要这么多钱?!”
“诶,农业无小事,更何况是研究新的棉花?”
牛海鑫在沪上待了才半天,就发现自己在嘴皮上根本说不过眼前这个年轻人。
而且他想靠职位比对方高来指责张宏城也做不到。
因为这些破事都有李部长的签字。
虽然康部长刚刚上任,但他也没办法立马推翻李部长最后办的这几件事。
牛海鑫给康部长打电话告状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他们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不光把两栋好好的楼转了出去,那个赚钱的车间和销售路子也被他们给废了。”
“理由就是为了集中精力做好主业!”
“那八间房也被他又置换了出去,要不回来的,因为他已经送给了养老院!”
“每件事都有李部长盖的章签的字……。”
“还有一件事儿得跟您汇报,这边的职工,无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几乎都和这个姓张的是一条心。”
这神特么是什么鲜美的桃子让自己摘?
连桃子芯都烂透了!
第267章 一个都不能少
刚刚走马上任的康部长,被远在沪上的张某人联合李老头一巴掌给打肿了脸。
康书茂表面上笑笑似乎不以为意,但心里已经恨死了这一老一少。
作为久历风雨的人,他的反击相当犀利。
他认为所有人对他对这件事的处置都说不出半个字来。
他下达的第一个文件便是指出,沪上所有的临时工本来是属于知青编制,但却没有在一线接受过再教育。
所以他通知所有的驻沪职工包括临时工在内,必须回到兵团来,接受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一线劳动教育。
同时他将挑选借调一批兵团知青前往沪上招待所,协助新上任的牛主任工作。
不得不说康书茂的这一招确实相当巧妙。
首先这个决定的理由正当到了极点。
其次康部长能让所有人看到得罪他的下场。
一帮生长在沪上大城市里的城市知青,会愿意来东北农场里吃苦吗?
那些临时工要么放弃这个临时工岗位,要么接受他的“处罚”。
他相信自己这招足以瓦解张宏城身边的那些人的向心力。
就算有人真的跟着张宏城一起回了东北来吃苦,三个月甚至半年之后,能不能回沪上还是得他说了算。
康部长也知道有些人在求牛海鑫办牵线搭桥的事。
届时只要劳动上个把月,想必这些娇滴滴的女知青就会认清现实,从而服从自己的安排。
到最后这些人情还是自己的。
这个文件一下,整个兵团部瞬间都不看好起张宏城的未来。
如果张宏城回东北种地,身边还带着一帮老部下,想必这样的境遇足够能把张宏城给憋闷到死。
那些情愿跟着张宏城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乡下吃苦的老部下,每一个都将是张宏城身上的枷锁。
当然如果张宏城只是和几个正式工一起回东北的话,问题就好办的多。
张宏城在收到这个文件后,也不禁为姓康的暗中翘了一个大拇指。
简勇几个老同学、包智慧几个老同事都还好说,跟着自己回去了再不济也有老单位接收。
但他在沪上招收的两批临时工就不太好说了。
人家姑娘小伙当初为了躲在沪上不去下乡插队,付出的可不是一丁半点。
还有陆莉几个,已经通过楚描红的介绍有了自己未来的另一半。
让她们抛弃一切跟着张宏城回东北,可能性实在是太小。
对此张宏城不得不仰天长叹,感到分外可惜。
他之前还想着带着这帮老部下一起考上大学,迎接一个与前世不一样的人生。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