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364节
要不是北海医院向轻工那边发出警告,好几个老头老太太差点把自己给熬干......。
先是冰箱后是洗衣机,轻工这边开始有点盲目相信民大的“民科”能力。
轻工这边和教育部打了好几天的擂台,终于把给民大拨过来一家校属企业。
还是个很吃香的小型电扇厂。
民大领导们欣喜得差点把自己灌醉。
直到民大的财会老师们看了一眼这家单位的账本,眼珠子都差点飞了。
这年月,电扇厂啊!
计划经济,凭票才能买的紧俏产品!
竟然能把自己亏的只剩一层皮!!!
校领导们这才反应过来,怪不得轻工那边能一声不吭的就塞了个“好”企业过来。
在准备扯皮把这个企业塞回去之前,这家单位的经营状况引起了民大经济系老师们的好奇心。
六月十日,在红心电扇厂所有职工羞愤的眼神中,民大一百多位经济系师生组成的参观团,好奇的开进了厂里办公室和车间四下参观。
大一经济学一班的所有人都在里头。
老师们带着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扎进账本里一通探寻。
而张宏城则是“掐指一算”,带着楚描红直奔仓库。
这家厂子的问题不是出在财务上,也不是轻工那边认为的出在产品技术上,而是这家厂子的生产定位出现了偏差。
这年代的电风扇叶片全是金属的,造价不但昂贵而且费电不安全(皮厚耐操是真的。)
不大的红心厂属于轻工方面第一次大胆尝试,专门生产塑料叶片电扇。
初衷虽然是好的,可有一点设计人员没有顾虑到——因为这年月塑料的质量问题,不能采用大功率的电机带动,导致塑料叶片最高档的风力还不如铁片电扇的一档。
铁片电扇强大的风力被这个年月所有家庭喜欢。
哪怕挤一屋子人,一台电扇也尽够了。
但只比铁片电扇便宜一些的塑料片电扇,最大档有时还满足不了一个人的散热需求。
故而红心风扇厂从去年建厂后产品就一直滞销。
“电机功率都不大,塑料叶片也很一般,”楚描红拍拍手,放下手里的电扇,“美观上也差太多,换我也不会要。”
张宏城让仓管员帮他把一台电扇插上电,随后在楚描红嗔怪的眼神中点燃了一支烟。
他蹲在电扇后头,指着飞速向叶片飞去的烟雾对着楚描红微微一笑。
楚描红愣了一秒后,恍然大悟。
“嘻嘻嘻嘻,就知道你有八百个心眼子!”
“看来,咱们学校食堂又能多一道菜?”
张宏城掐灭了香烟,挑眉一笑。
“这可是校属企业,弄好了,咱们食堂最起码能加一道肉菜!”
......
教导主任、梁老师和孔老师三个白头发凑在一起。
一字一句的念着文件上的标题。
“......抽油烟机......。”
教导主任瞪着眼睛看了一眼梁胜生,梁老师沉吟了一下才回答。
“塑料叶片的风力抽取油烟确实没问题。”
教导主任又看向孔老师。
“放心,这上头油烟机的密封很简单,配套清洗剂的配方似乎就是民间加强版的,我还能再改进下。”
教导主任松了一口气,然后猛的一拍桌子。
“领导们说了,这个项目涉及到第二家属楼的修建和咱们食堂的伙食改善问题。”
“千万拜托了!”
梁老师和孔老师对视了一眼。
“问题不大,不过,能不能让宏城同学也过来帮把手?”
教导主任却摇摇头。
“马上就是七月,补习班那边就要出成果。”
“那是学校看好的勤工俭学的好去处,事关重大。”
“张宏城同学怕是暂时没有额外的时间。”
孔乐春老师有些讶异。
“我怎么听说那边是小俞同学几个在操持......。”
教导主任呵呵一笑。
“你们是没看过小张同学的档案,说起组织高考,这个宏城同学才是真正的专家!”
第331章 蛰伏
1978年六月底,民大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如同现在这样备受京城人民的关注。
原因就是他们才办了快两个月的高考补习班。
说到高考补习,全京城人民第一想到的从来不是民大,而是师大办的校外班。
去年临时决定恢复高考,师大就半公开的办过一个班。
当然他们是收费的,一个人每月五块钱学费。
在1977冬天里举行的京城高考中,师大校外班的成绩算是惊呆了一众京城百姓。
72名考生考中人数超过29人。
40.2%的升学率。
而全京城的录取率仅仅是4.6%。
除开师大校外班外成绩最好的补习机构升学率也才18%左右。
师大校外班今年开了三个,面向全京城招生,名额被抢到爆炸。
而这个情况在四月到五月份之间出现了变化。
民大也悄悄的开了一个补习班。
这里号称全免费,不过这里推行的是题海战术,所以每个学员每月消耗的油印、纸张费用实际超过七元。
家里没点实力和决心的,在这个班里还待不住。
民大班一开始并不太受人重视,起码其他区的考生不会隔着老远跑过来。
但五月份区里组织的摸底考试中,民大补习班碾压了全区的考生,其中就包括师大的三个校外班。
全班百分百进入区千名。
震惊了整个京城高考圈子。
这件事引发最大的后果谁也没猜到,师大那边觉得郁闷也就算了,但却让其他高校也产生了一种错觉----我来我也行。
在旁人的心目中,民大水平最高的可不是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民大最厉害的是毕业分配。
虽然那时距离高考只剩下一个多月,但各大高校的高考补习班还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没人是傻子,这年月高校老师的生活水准委实不高。
哪怕是每个月只收五块钱一个人,一个班办下来也能解决好些个老师的生活问题。
六月二十二日至六月二十三日,在各大学的撺掇下,区里进行了最后一次全区应届生和高考补习机构摸底考试。
六月三十日成绩和排名公布。
各大高校的补习班都迎来了当头一棒。
师大的校外班以碾压式的成绩独占鳌头。
一百六十七名学员,全部进入了区前千名。
有六十一人进入了前五百。
而排名前十的人中,有两人来自师大的校外班,还有两人是来自师大附中的应届生。
在这一次的摸底考试中,无论是师大的校外班还是师大附中的应届班,都是独居前列断档式优先的存在。
民大的补习班哪里去了?
他们根本没参加这次摸底考试!
哪怕是双脚稍微挪动一下,脚下的地板便会发出不堪重负似的哀鸣。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