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478节

  后世的交通远比张宏城所在的时代方便的多,故而胖子一家三口如今人在泰山悠哉悠哉的旅游。

  张宏城估计以自己义子那体格……肯定已经废在了半山腰上。

  出京之前,对于他这一次来莱城矿务局调研的目的和方式,办公室和部里领导都面授机宜。

  他这半年调研工作的核心就是两个字----“镀金”。

  虽然他和那位黄副局长都出身东北建设兵团,但几位领导都让他小心处事,不要插手到正副局长的交锋里去。

  多看看,多转转,多汇报!

  当然临行之前几位领导的话里还有一些云遮雾绕的内容。

  张宏城想了一路,总算摸清了其中的分寸把握。

  多看看,多转转,多汇报,这些要求都是前提。

  如果只是一味求稳的话,上头不会把自己这样一个人扔去莱城矿务局。

  可以镀金的地方有很多,他们完全可以选一个p事没有的地方把自己放上半年。

  矿业部负责人事的那位领导,对自己的评价可是“粘上毛就能成精的小家伙”。

  张宏城又研究了一遍自己的调派文件,略过调研目的一栏里打头的“改制”两个字,把目光盯在了后面的两个词语上。

  “工会和家属!”

  ……

  在京城张宏城这个小小的副处,只配骑单车或者偏三轮。

  但他刚到莱城火车站,发现一辆矿务局八成新的吉普车已经早早的停在了火车站门口。

  来接他的人是副局长兼办公室主任李向红。

  李向红不到五十岁的年纪,说话十分的温和。

  两人一路上交谈下来,张宏城发现对方的话里没有一点因为自己年纪轻而轻视自己的意思。

  这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莱城矿务局的企业效益不错,干部楼和职工楼都修得有模有样。

  李向红没有把张宏城安排住进招待所,而是直接安排他住进了局领导才有资格住的三室一厅干部楼。

  房间床铺和各项用品都是新的,而且相当齐全,可见得负责接待的人相当用心。

  张宏城第一次见到矿务局的两位主角人物----局长唐简安和常务副局长黄建民是在晚上的接风宴上。

  只是接风宴上与他预料中的情况有些相反。

  本该对他极为提防的唐简安反而对他十分的热情,倒是和他有些渊源的黄建安,却时不时的在话语中摆出东北建设兵团老资格的架子来。

  张宏城心里微微笑了笑。

  甭管是热情的还是不热情的,他知道在座的十二位正副局长没有一个真正瞧得上自己的,毕竟自己实在是太年轻了。

  在这种场合,张宏城混得如鱼得水。

  要知道他最擅长的交际手段便是藏拙,总露出一副清澈憨厚的表情来。

  席间对于矿务局内部改制和其他事物他一点也没过问,专门问一些本地好吃的和有历史感的去处。

  将自己只是来镀金的态度表示得的明明白白。

  宴会现场有多少人相信他的表演他并不在乎,最起码让这帮人眼中轻视的意味再加重三分便算是他的成功。

  之后三天,在唐简安的刻意安排下,局里的高层会连续开了三次,张宏城都列席参加。

  只不过在这三次会议上,唐简安安排的都是讨论一些与改制关系不大的事务,而且会议的结果几乎全部采纳了黄建民一方的提议。

  唐简安是故意想在张宏城面前表现出自己很配合黄建民的改制工作,对此黄建民也心知肚明,却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黄建民在京城的关系告诉过他,这个小张是真的下来镀金的,根本不会插手他和老唐之间的纷争。

  到了第四天,唐简安和黄建民都笑了。

  因为这位小张调研员果然耐不住性子请了假不再参加会议,而是借了厂里的吉普车和工会的照相机跑出去闲逛。

  另外一个时空的胖子一家此刻也来到了莱城。

  根据胖子的介绍,莱城有八景。

  八景的名称很有鲁省文萃之地的韵味:望石游春、游仙避暑、五龙汇涨、七子连峰、旌旗晓霁、挺城牧笛、马山夕照和招虎晴览。

  只不过这八处地方在一九八二年多数得靠双腿走过去,原生态的风景着实美丽。

  七八天过去,张宏城几乎天天都泡在外面的景点里,就连办公室主任李现红都差点忘记了局里还有小张调查员这一号人。

  莱城最出名的小吃是梨汁和蓬莱小面,尤其是蓬莱小面里搭配的各种海鲜味道,每次都让张宏城食指大动。

  国营宾馆里的鲁菜除了不太够辣之外,每每让张宏城吃的眉开眼笑。

  朝天锅、炸里脊肉、千层饼、凉皮……。

  张宏城每天早上都外去吃莱城本地一种黄瓜虾仁鸡蛋馅的饺子。

  还有一种鲅鱼馅的饺子,味道也格外引人驻足回头光顾。

  要不是李向红有些尴尬的找到他,主动提出他这都来了快十天半个月了,是不是该向京城那边邮递一份工作汇报来着?

  言外之意----你小子是不是该干点正事儿了,要是报告不能及时上交上去,让京城方面误以为我们在为难你不配合你工作,那就不太妙。

  张宏城顺水推舟。

  “那就明天去咱们局里的家属区转转吧,现在不是提倡各工矿企业搞家属区经济吗?”

  这点小事,李向红自然是满口答应。

第446章 配合演出

  1982年3月21日,刚好是春分。

  又逢着周末,莱城矿务局本部职工住宿区里,本该是安安静静的一天,可一大早上的才五点半大喇叭就铺天盖地的响了起来。

  有些想赖床的职工和家属哪怕是用被子捂着头也没用。

  磨磨蹭蹭的在被子里熬了几分钟,最后还是被楼下的呼喊声给叫出了被窝。

  男女老少都睡眼惺忪的下了楼。

  职工们一边嘟囔着一边往自己单位集合的地方走,老人们去了工会那边,而孩子们则一窝蜂的去了学校规定的集合地点。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打扫工具。

  到了五点五十左右,矿务局工会组织的这一次大扫除活动人员基本到齐。

  如今还躺在家里床上的基本是刚刚从乡里跑回来的子弟知青。

  当然也有部分懂事的下乡知青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里。

  李桂华紧紧的握着手里的大扫把,目光一直盯着队伍前的工会副主任。

  下乡三年的她是两个月前跑回来的。

  回城政策已经渐渐放开,但公社大队那边一个一个批实在是太慢,她和几个知青一商量索性来个先斩后奏,先跑回来再慢慢办手续。

  矿务局虽然大,为这次知青回城准备的岗位缺额却少的可怜,一步慢步步慢。

  和李桂华站在一起的无业子弟都是从乡下跑回来的知青,她们小声叽叽喳喳的聊着这一次大扫除背后的内幕。

  “唉,这一次来的是什么领导?动静可不小啊!”

  “我听说啊,是前段时间来局里调研的调研员要视察调研家属区经济搞活情况,好像后勤那边说这个人才二十九岁。”

  “调研员是个什么级别?技术员吗?但这动静应该不止吧。”

  “什么技术员啊?人家是副处。就是和咱们副局长是一个级别的!”

  有人惊呼捂嘴。

  “别弄错了吧,才二十九岁就副局长了?”

  “我舅舅说过了,人家是民大毕业的高材生,啧啧啧啧,我也二十九,可全白活了。”

  李桂华没忍住,也小声问了一句。

  “一个副局长而已,还是这么年轻的。以前就算是唐局出来检查,也没这么大动静吧?”

  “对啊,别说唐局了,我记得上次市里的领导下来,动静也没有这么大的。”

  消息最灵通的那个女知青略带得意的哼了一下。

  “你们觉得奇怪也正常,听我舅舅说,人家是从京城部里直接下来的,这次人家调研考察的情况可是要传到京里去的。”

  “所以啊,局里再重视都不为过!”

  一帮人听之恍然。

  “好了好了,都别唠唠叽叽的,”副主任大嗓门响了起来,“各自分配的区域务必做到片灰不沾、一尘不染!”

  “咱们可别在京城来的客人面前丢局里的脸!”

  “大家迅速开始行动,七点验收一次,七点半验收第二次!散开吧!”

首节 上一节 478/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