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164节

  刚才他就有预感洛珞恐怕是发现了什么问题,但他仍然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么严重的问题。

  这个层间剪切强度,火箭发射过程中直接解体都有可能,更别提把卫星送上预定轨道了。

  如果火箭刚发射就失败,万一像96年那样触地爆炸,那就不是简单的项目失利,而是巨大的人员伤亡了。

  当时的问题有多小呢,研制团队经历了一个多月,最终,发射失利的原因水落实出。

  问题,出在一个焊点上。

  是的,仅仅是一个焊点。

  一个制造的工艺质量大概有缺陷。

  两个不同的金属焊在一块,直径多少呢?

  只有我们头发的几十分之一,起飞之前三秒钟就已经有脱开的迹象,1802火箭一点火、一振动,很快这个导线结点就开了。

  这根导线如果它再延长1500秒再坏,也就是25分钟左右,这一次发射绝对是非常漂亮的、圆满的、成功的。

  遗憾的是,它就差这么1500秒左右。

  如此微小的问题,却导致了整个悲剧的发生,而他们此次的问题还要更严重一些。

  随着李总的话音落下,整个发射场警铃大作,红色警示灯将众人的影子投射在百米高的厂房墙壁上。

  洛珞背靠防撞栏喘着粗气,刚才在检修台上爬来爬去倒没有多累,倒是【头脑风暴】的后遗症多少还是有一些。

  看着工程师们蚂蚁般涌向火箭,他嘴角勾勒出了一抹微笑,好在这次【未来视界】派上了大用场。

  要不然,连他恐怕都会忽视了过去。

  虽然如果他把相关检测数据全输入给【流形重构】检测一遍,肯定也可以发现问题。

  但国家一年得发射多少火箭,送多少卫星上天。

  更别提还有各种航母,导弹,等一系列或是国防,或者科研的先进成果。

  难不成每一次他都能一一去验证嘛,那他就是有上百万的积分也不够挥霍的。

  不过这次靠着【未来视界】,他没用【流形重构】就找到了问题所在,至于刚才1000%【头脑风暴】用掉的二百多积分,跟发现的问题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这次相当于纯赚。

  “你是怎么发现的?”

  突然身边传来了一个熟悉且苍老的声音。

  “王院士,您怎么也在。”

  洛珞惊奇的说道,来人正是王勇志,此刻正满眼惊叹的神情看着他。

  “我本来就想看看你会怎么给CZ-3C进行核检,所以提前跟李长江打了招呼,让他有情况第一时间知会我。”

  所以刚才他紧随着众人之后便到了,亲眼看着洛珞爬上检修台,然后发现了问题所在。

  “只是我没想到,长三丙还没复核,你仅凭一纸实验数据,居然就把长三乙的问题找了出来,这可是整个项目上下一百多人都没能发现的问题啊。”

  说起这个,王院士的脸上全是不可思议。

  他知道洛珞天纵奇才,这事整个航天系统的高层都知道。

  但是天才也得讲点逻辑啊。

  要说实验数据有什么异常就算了,但其实是没有太大波动的,否则运载和基地的工程师也不是吃干饭的,早就发现了。

  但如果不是数据有问题,洛珞又是凭何认定的呢?

  他实在是想不通,只好亲自过来问了。

  “其实数据是有些异常的,不过我之所以会怀疑也是一种直觉吧。”

  洛珞环视了一下四周,总装的车间当然没有白板给他用,于是便拿出了一沓草稿纸,当场给王院士演算了起来。

  草稿纸在金属台面铺开的瞬间,王院士的眼镜片泛起微光。

  洛珞的笔尖悬在碳纤维层间剪切强度曲线上方,墨迹在117Hz标记处洇开细小的漩涡。

  “您看这里”

  洛珞的手指划过振动频率响应图谱:

  “±45°交错织构理论上该形成稳定的剪切带,但实际模量衰减比模型预测快了17%。”

  王院士的眉头从洛珞把实验数据拿出来后就没有松开过,如今更是随着图谱上起伏的曲线逐渐拧紧。

  暮色从厂房顶棚的天窗斜切下来,把洛珞侧脸的轮廓镀上一层淡金,那些跳跃的数字在他瞳孔里折射出星子般的光点。

  “昨天复核长三丙数据时,我发现湍流边界层的压力脉动谱存在谐波分量。”

  洛珞突然抽出一张泛着蓝光的仿真图纸,指尖点在某个傅里叶变换节点:

  “特别是当斯特劳哈尔数St=0.2时.”

  王院士突然按住他翻页的手。

  图纸边缘的褶皱在掌心微微颤动,他认出这是去年洛珞在《数学年刊》上发表的耦合振动方程——此刻正严丝合缝地嵌套在整流罩的频响函数里。

  “所以你把117Hz作为特征频率?”

  王院士的指甲在某个微分项上叩出轻响:

  “但地面试验明明显示”

  “因为重力补偿装置。”

  他知道王院士的意思,所以没等说完,洛珞便抽出振动台试验报告,翻到某页用红笔圈出的注释:

  “1:3缩比模型在模拟微重力环境时,非线性刚度矩阵出现了秩亏。”

  说罢,洛珞拿起笔在纸上开始写起了相关的表述方程。

  δW=∑i(Fiδri)=0

  ∑iFiaδri+∑iFicδri=0

  ∑iFiaδri=0

  ∑i(FiP˙i)δri=0

  dtd(q˙jL)qjL=Qj

  “这是考虑虚功原理的更新拉格朗日描述?”

  老人的呼吸突然急促。

  他注意到方程第二项里嵌套着非对称应力张量,正是解决这种流固耦合难题的关键。

  洛珞的笔尖在虚位移项上轻轻一点,虽然有很多东西都是机密,甚至连他都只是在研究阶段,未曾向任何人汇报过,但对于面前这位老人他自然是毫无保留:

  “当我把长五项目的涡脱落频率代入这个变分形式,发现特征值问题在特定工况下会出现复模态——就像当年挑战者号的O型环在低温环境.”

  王院士抓起仿真图纸,那些猩红色的高应力区正如预言般盘踞在二级发动机焊缝处——与X光检测到的裂纹位置分毫不差。

  “所以你从频响函数异常联想到虚功原理,再结合长五的案例.”

  老人的声音有些颤动,他忽然明白为何超算没能预警:这种跨尺度的耦合振动,正是传统有限元分析的盲区。

  但——洛珞发现了。

  这算什么?

  要说是运气,那未免太看不起洛珞刚才缜密的分析,还有在偏微分方程和流体力学上都走在世界前列的学识。

  刚才听洛珞的解释,他甚至感觉有些吃力。

  虽然从一线退下来后,他已经许久不参与最新型号的研发,但相关领域的最新知识也从未停止过了解。

  但这一刻他却有点恍惚,现在外界的数学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了?他已经老到快跟不上时代了吗?

  不只是他,整个项目一百多人,实验数据明明已经出来半个多月了,但在洛珞到来之前愣是没一个人发现有问题。

  因为这还真就不是个纯粹的数据异常。

  起码不是一个随便一眼看过去就会觉得有问题的异常。

  因为在详细计算之前,任谁都不可能发现这其中的数据差,但洛珞就是发现了。

  在数学上,他们管这种叫做模糊运算,而在科研和工程上

  王院士想到了刚才洛珞的解释“我之所以会怀疑也是一种直觉吧”,他不由有些惊叹:

  “真是可怕的科研直觉啊。”

  两个三千多字的大章,还没完,我争取熬夜在写个一两章出来,继续加更

第197章 世界是年轻人的

  厂房顶灯次第亮起,在洛珞身后拉出修长的影子,刚才全围绕在火箭边上的工程师们,不知不觉的围到了洛珞这边。

  火箭的问题已经发现,改起来简直不要太容易,反倒是洛珞怎么发现的,他们比王院士更加好奇。

  毕竟王院士还没有实际参与到项目中来,他们可是整日待在基地的。

  但是每天接触实验数据的他们,都没有发现哪有问题,反倒是洛珞这个“外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怎么能不让他们惊叹呢。

  看着目光中满是为什么的工程师,研究员们围了过来,王院士不动声色的从那一沓草稿纸最下面抽出了三张,叠起来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首节 上一节 164/3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