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165节
即便这个车间里都算得上自己人,也都签过保密协议,但保密协议也是有级别的。
洛珞刚才演算的不少内容,目前还不能泄露出去,即便是其他项目的同事。
至于剩下的事就简单多了。
总装厂房的日光灯在金属穹顶投下冷白网格,洛珞站在临时搬来的电子白板前,指尖还沾着碳纤维碎屑。
八十多名工程师挤满检修平台,呼吸声与中央空调嗡鸣交织成奇特的频率。
“看这里”
洛珞敲击白板,明明刚大学毕业,但这一刻他突然有种当老师的感觉,而且看着下面平均博士的学历,他这个老师的含金量也不是一般的高啊。
“传统模态分析忽略了虚功原理的非对称张量项”
他调出昨夜演算的方程矩阵,红色标记的异常参数在三维坐标系中旋转。
材料组组长突然举手:
“但三次探伤都显示合格.”
这个问题他昨天便当场提出过,只不过洛珞当时没顾得上回答。
“因为裂纹藏在晶界相变层”
洛珞划开微观结构图,镍基合金的γ'强化相分布出现0.3微米错位:
“X射线在钇氧化物弥散相处发生康普顿散射,恰好掩盖了缺陷信号。”
震动测试负责人挤到前排:
“那117Hz的共振.”
“这是流固耦合的混沌临界点”
洛珞调出湍流频谱图,指尖沿能量峰值滑动:
“当斯特劳哈尔数St=0.2时,边界层涡脱落频率与结构固有频率形成魔鬼共振峰。”
此话一出,整个厂房突然陷入寂静,唯有防尘罩外的风呜咽作响。
王院士跟项目总师李长江并肩站最后一排。
即便是昨天已经听到了洛珞第一手的讲解,但今天这个面向项目全体工程师,甚至连不少基地的人都过来蹭的讲解课,王院士依旧来到了现场。
“这年轻人.”
李长江看着这一幕苦笑着摇了摇头。
“太可怕了”
王院士把剩下的半句补上,相比于所谓的科研直觉,还是洛珞这个人更可怕一些。
整个项目都没能发现问题,结果人家头一天来,第二天参与星箭检查,当场就把问题挑了出来。
这对他还有那些工程师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但天才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他甚至都不用刻意对你做什么,他就静静的待在那里,他的存在都是对所有的致命一击。
“您听说了吗,不过一天的时间,整个基地已经把小洛昨天检验数据的事迹都传的神了。”
李长江继续说道。
虽然距离昨天那场现场纠错才过了一天的时间,但西昌发射中心上下都传遍了,就连安保人员都知道了,昨天被他拦下的那个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居然是个这么厉害的人。
不过好在大家目光的焦点完全没有围绕着出了问题的长三运载上,而是全聚焦到了这个神奇的年轻人洛珞的身上。
因为他们都清楚,这种事其实偶然的因素很大,或者说以当前的技术和检测水平就是容易漏下一些东西。
就像有些绝症一样,在古代基本得了就死的破伤风,连最好的医生都无能为力。
实际上也不过是破伤风梭菌感染,放到现在可能不过就是几针抗生素的事,随便一个医生,甚至是有的诊所都能打。
但能因此说古代的医生都是废物,而小诊所里连行医执照都未必齐全的医生有什么了不起之处嘛。
科学就是在这样的发现不足然后改善中慢慢进步的。
星箭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火箭和卫星是否符合飞行试验的各项要求,现在没有能发现问题,自然说明当前的许多测试内容,包括指标还是存在漏洞,需要修改的。
甚至就连李长江,他也没有过于形式主义的搞自我批评,更没有对下面各个项目的负责人过分批评,只是抓紧整改。
他也很清楚,错也不在他们,检查出来是运气好,没检查出来是他们能力不够,并非态度或者粗心的问题。
但这恰恰体现了洛珞的厉害。
“嘶~”
“哈~”
“这怎么想到的?”
听着前面在洛珞讲解下此起彼伏的惊叹声,王院士同样摇头失笑着拍了拍李长江的肩膀,此刻他十分理解李长江此刻的感受。
毕竟昨天即便是他,也差点没跟上洛珞的思路。
这还仅仅是在洛珞发现问题后给他讲解,要是让他自己去发现,恐怕还要更难。
不过,此刻他却丝毫没有一点自己跟不上时代的难受,恰恰相反,他非常开心。
这一刻,他好像看到了中国航天的未来。
他愈发的庆幸自己当时兴起跑去参与了洛珞的毕业答辩,如今更是跟到了这里。
这还没完,他还要一步步的看下去,看着这个孩子在航天事业上创造更多的神话。
“有这样优秀的年轻人,真不知道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年,中国航天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这一刻,李长江也有了跟王院士同样的感悟。
他今年也快五十了,在一线干不了太久。
而中国航天的未来是年轻人的,尤其是需要像洛珞这样优秀的顶尖人才。
看着白板前奋笔疾书的洛珞,下面那一双双满是对知识渴望的眼睛,李长江不由的轻笑出声:
“有这样的年轻人是中国航天之幸啊!”
“也是共和国之幸!”
王院士附和的说道。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
世界是——年轻人的。
第198章 你可是有前科的
夜晚的总装厂亮如白昼,六台工业机器人围住二级发动机。
激光除锈仪在焊缝处烧灼出幽蓝轨迹,纳米修补剂如液态钻石渗入裂纹。
十余名焊接工程师围在液压升降台旁,防护面罩上倒映着激光轨迹和焊接时有耀眼的白光。
“裂纹深度0.3微米,刚好卡在γ'相晶界。”
洛珞的嗓音带着一股清冷,指尖戳中投影里状若蛛网的晶格缺陷:
“用梯度式激光退火,先把残余应力场重构。”
从三天前发现了火箭的问题后,他便一直待在这里,除了吃饭睡觉,就连给那些工程师们上课也是拖了几张白板过来。
修改方案是他主导制定的,还是他亲自看着比较好,早点解决也好早点完事。
王院士站在龙门吊阴影里,看着这个年轻人指挥若定。
当激光除锈仪开始嗡鸣时,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在酒泉,钱老手把手教他们修正东风-5燃料箱时的场景——同样纤尘不染的白大褂,同样洞穿表象的锐利目光。
“冷却管螺旋角度调至55度!”
洛珞突然按住焊接组长的手腕,防烫手套与白大褂袖口摩擦出细碎静电:
“湍流边界层的二次涡会从这里切入”
纳米修补剂在负压舱内泛起珍珠母光泽,液态金属顺着洛珞设计的拓扑路径注入裂缝。
材料组的工程师突然轻呼:
“洛工,介孔结构出现相变!”
升降台微微震颤,所有人目光聚焦在实时监测屏。
洛珞的瞳孔骤然收缩成两道银线,视网膜上掠过【流形重构】的残影——昨夜他悄悄耗费500积分模拟的修补方案,此刻正与现实完美重叠。
是的,他最终还是求助了系统。
尽管按部就班的修改应该就可以,但为了保证不出差错,他还是花了点积分通过【流形重构】做了份修改方案出来。
但因为有【未来视界】的提前预见,他自己就找到了问题所在,所以即便是修改方案也没有花费多少积分,比起直接输入参数通过【流形重构】来检测不知道节省了多少。
不过这份方案效果依旧十分显著。
“把氩气流量提升三倍”
洛珞丝毫不感到意外,抓起笔在手册上疾书,公式矩阵如银河倾泻。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厂房天窗时,改良后的整流罩正在振动台咆哮。
上一篇: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