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242节

  到时候炸弹即便再好用,也绝对没有大批量生产的可能,作为一种战略性武器,不能大规模生产,那还有什么作用。

  “不,太复杂,太耗能。”

  洛珞摇头,他怎么可能考虑不到实际生产难度的问题,目光炯炯的看着前方:

  “赋予它们底层规则!把自然选择的智慧简化为物理法则!”

  他在控制台上飞快地修改代码核心。

  这一幕把李工等人都快看呆了,他们还从来不知道洛总在编程上也有这么厉害的手段。

  “深藏不露啊!”

  一个工程师不由的出声感叹道。

  别的总师总顾问,那都是干的统领全局的活,虽说他们很清楚,做总体的肯定都所学颇杂,方方面面都要懂点,否则怎么掌控全局。

  但洛总这可不是懂点了,甚至已经超过了一般工程师的精通水准,说是大师级也不为过了。

  只见洛珞流利的给系统植入三条最基础的生物集群行为规则:

  避免碰撞:个体持续扫描极小范围空间,若检测到同伴过近,立即产生规避微推。

  流线跟随:感知通道壁面或前方同伴形成的“流动场”,自动调整自身轨迹与局部流线对齐。

  目标牵引:接收宏观目标指令(如移动方向、构筑形状),将其转化为微弱的、无指令冲突方向的牵引向量。

  “把中央处理器的大部分算力挪出来,只负责告诉虫群‘去哪里’,而‘怎么去’,让它们自己根据这三条铁律,在物理约束下群体表现出智能行为!”

  洛珞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李工和团队瞪大眼睛。

  这和之前所有思路都背道而驰!不再是僵化的“中央计划”,而是动态的“市场经济调节”?

  这种方式是不是有点风险过大了!

  模拟再次启动。

  洪流瞬间发生了变化,混乱的碰撞急剧减少,虫群在通道中如同被无形的流体裹挟,开始呈现出自然的、分层的流动形态。

  在通道交叉点,虫群如默契的舞者,自然地分流、汇聚。

  一个复杂的三维结构模型被下达——蜂巢核心的支撑骨架!

  银点们涌向预定位置。

  虽偶有微小紊乱,但整体上竟如同一个自我纠错的有机体,快速、高效地开始“生长”,精度远超之前任何版本!

  投影旁的数字飞速跳动:

  集群响应率:98.7%!

  协同操作精度:满足设计阈值!

  “这……这是群体智能!”

  李工喃喃自语,震撼地看着那有序的自组织过程。

  困扰多时的混乱深渊,竟被几条基础的物理规则点亮了秩序之光。

  聚变的微光和纳米虫群的秩序尚未让人喘息,洛珞的脚步又踏入了最神秘也最艰难的领域——引力波动态熵变密钥防护系统的心脏。

  项目代号为“银弦”的核心实验室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几个精密频率发生器环绕着中央的模拟接口平台,发出低沉稳定的嗡鸣。

  但每一次模拟密钥生成和防御激活的过程,都在“引力波动态调制与精确定标”这一关卡住了脖子。

  负责这个系统的张总工程师,一位精于强场物理的老专家,此刻眉头紧锁。

  “洛总顾问”

  他指着屏幕上一片杂乱的干涉图谱:

  “引力波模拟发生器能产生稳定的特定谱型信号,但精度要求在毫秒级甚至微秒级做相位、振幅、偏振的三维动态叠加调制……”

  “我们反复调整压电驱动和磁约束精度,反馈延迟始终超标,生成的‘引力纹波’根本达不到与模拟环境变量瞬时耦合的要求。”

  洛珞凝视着复杂的调制器结构图,指尖轻轻敲击着冰冷的金属台面。

  按照他原本的方案,项目是一步步开展的,防御系统压根不在前期的计划之内,甚至按照他预想的最终应用方式,防御系统短期内可能都不会用上。

  但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

  【记忆沙漏】里,时佳雪的项目推进计划跟他完全不同。

  如果说这场实验是要用十几盘不同的颜料,调出一个最美丽的色彩。

  他的方案是一个一个的往里加,加一个调好再加下一个,也许时间会长一些拖慢点进度,但力求稳定,不易出错。

  但时佳雪和陆星衍显然没有他这么“落后”的顾虑,他们的方案就是一股脑的把所有颜料全倒进去,然后再雕琢细节,效率高的让洛珞抓狂。

  最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设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就像张总说的那样,时佳雪能轻易完成的实验,到他们这无论怎么努力都还是精度不够。

  原来进展太快也不是好事……他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跟不上。

  所以问题来了,要么绕开时佳雪的实验方案他们依旧自己做,要么就完全按照时佳雪的来,能省下不知道多少时间和经费。

  只是这样一来,唯一的难度就全压在了洛珞身上,他要把原本近乎“完美”的方案,转化成一个符合当下情况的。

  而这种事,连【流形重构】都帮不了他。

  毕竟优化方案它很擅长,但反向优化……这属实有点难为道具了。

  密钥漏洞窗口抓不住,防御系统就会提前激活纳米防护层。

  常规的机械、电子调控方式,在如此极端的精度要求下,显得笨重而迟滞。

  “设备精度不够……”

  洛珞沉吟着,打破了沉寂,声音不高,却瞬间吸走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但如果我们知道它‘不够多少’呢?”

  张总和工程师们顿时愣住了。

  洛珞猛地转向控制台,双手在键盘上快速敲打着,调取过去数十次失败试验的所有引力波发生器的原始监控数据。

  他的目光不再盯着干涉图谱的混乱,而是聚焦在驱动设备本身运行状态的日志上——驱动马达的电流波动、压电陶瓷片随温度变化的微小伸缩率偏移、恒温系统为了维持设定点而产生的细微功率调整脉动……

  “我们一直在追求设备的‘绝对稳定’,但物理设备本身,在运行过程中就天然存在自身的物理参数涨落和系统性的微小抖动!这些抖动就是我们设备自带的‘环境噪声’!”

  他的语调开始加快,带着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

  “我们现有的设备调制精度受限,导致无法生成理想中的‘完美’引力波信号去与环境同步。”

  “但反过来,这些设备自身的运行噪声——它们的频率、幅度、相位特性——却可以通过我们长期的实验数据反向计算出来!它们并非完全随机的‘混沌’,而是具有特定模式的本底物理特征!”

  张总不愧是经验丰富的专家,瞬间捕捉到了洛珞的思路精髓,眼睛猛地亮起:

  “您的意思是……把设备本身的‘噪声特征’量化建模,然后在核心算法里……反向扣除?!”

  “对!逆向思维!”

  洛珞嘴角微微扬起:

  “既然我们的设备无法超出现实物理极限提供完美的‘超稳信号’,那就接受它的‘自然状态’,并精确测量它的‘自然波动规律’!”

  “本质上,我们放弃了对设备输出‘纯净信号’的不切实际幻想。”

  洛珞总结道:

  “我们将其转化为一个可预测的背景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算法引导的‘演员’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动作,舞台的晃动已经被预设的平衡器完美抵消了,最终呈现给防御核心的‘表演’,将是我们想要的精确状态!”

第281章 攻破最后的堡垒

  实验室里先是鸦雀无声,随即爆发出低低的惊呼和激动低语。

  张总的手甚至微微颤抖起来。

  这个思路完全跳出了传统精度提升的窠臼,它将一个原本被视为阻碍的“缺陷”,化作了可以利用的“工具”!

  虽然技术实现上仍有巨大的挑战,特别是那个实时动态补偿模块,但这确凿无疑地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基于现有物理条件就能逼近所需精度的道路!

  “干!”

  张总一改颓势,精神焕发,当即指挥团队:

  “立刻调取所有发生器历史运行数据!算法组,准备开始重写核心控制模块!工程组,我们需要评估设计那个实时动态修正单元的技术路线和可行性!”

  洛珞心中松了一口气,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眼前的问题并未立刻解决,但通往答案的坚固桥梁已然架起。

  【拯救者勋章】带来的思维锐度,再次让他在绝境中抓住了关键的藤蔓。

  这条技术路径在理论上完全自洽,是真正“基于物理”的解法——接受缺陷、建模缺陷、利用缺陷。

  他走到控制台前,双手快速敲击键盘,开始着手分析那些曾经被视为无用垃圾的设备运行日志。

  屏幕的光映在他专注的脸上,一条条物理参数的曲线如瀑布般流淌。

  尘埃之怒的奥秘,离真正揭开仅剩最后一道技术关隘的跨越。

  ……

首节 上一节 242/3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