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253节
他回忆起拍摄初期的经历:
“许宁川博士是一个极其复杂、充满灰色地带的角色,他启动‘源代码’项目,是为了尽快找到爆炸案的凶手,避免更多伤亡,从这个角度看,他似乎是在保护生命,但他的方法呢?”
王志闻停顿,加重语气:
“强制将已经脑死亡的遇难者陆星衍的意识代码反复投入到濒死痛苦的爆炸模拟中,以榨取情报——这又涉及到了极为尖锐的伦理与生命边界的问题。”
“洛导对他的要求是:不能用浮夸的方式表现冷酷和权威,而是要以一种‘审视项目逻辑合理性’般的科学家的冰冷姿态,执行那些近乎残酷的决定。”
“至于反派还是阴谋家……”
王志闻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展现了他扎实的台词功底:
“那要看观众如何理解‘为达目的’的尺度和代价了,塑造许宁川,我需要找到他一切行为的逻辑支点,那种偏执的责任感和对‘结果正义’的坚信,这比单纯演一个坏蛋要困难得多。”
“这次与洛导合作,他对科幻世界的严谨构建和对角色内心的精准把握,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去理解和演绎这个深刻而充满争议的人物。”
他的话既解释了角色的复杂性,也暗示了洛珞在剧本和角色塑造上的高超把控,将观众对这个神秘博士的兴趣推向了顶峰。
灯光在他们脸上流淌,映照着不同角色带来的复杂情绪:
洛珞的自信与深邃,刘艺菲的知性与力量,王志闻的深沉与神秘,李兵兵的干练与热情。
这场发布会,如同《源代码》本身一样,用深入的人物剖析和对作品核心的精准阐释,在首映前夜,成功地燃起了所有人对这部“国产科幻新支点”最炽热的期待。
因为这次到场嘉宾过多,即便拾光尽力想维持一惯的简洁开场,但采访互动环节还是持续了足足一个小时才结束。
随即,全场灯光渐次熄灭,帷幕已经拉开,幽蓝的代码流如命运的星河般在他们身后闪烁。
巨幕亮起,深邃星空背景下“拾光映画”与“中影集团”的联合LOGO浮现。
紧接着,那令人心悸的倒计时提示音响起:“第117次循环启动……”
三更!下午我尽量再加三更,一口气把《源代码》首映的剧情讲完,月底了,求月票
第292章 拾光和洛珞的大手笔
巨大的主屏幕上,混乱的爆炸画面和数据流疯狂跳动,将整个观影厅切割得明暗不定。
嗡鸣被尖锐的金属摩擦声取代,随之而来的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巨响和玻璃碎裂的尖啸——但这只是一闪而过的幻觉
随着画面逐渐亮起,光影瞬间切换,刺眼的阳光透过列车的巨大观景窗洒入。
洛珞饰演的陆星衍——猛地从舒适的座椅靠背上弹起!
“呼~呼~呼”
仿佛被无形的力量从深海中硬生生拽出水面,剧烈的喘息声卡在喉咙边缘,额角瞬间沁出冰冷的汗珠。
车厢内充斥着日常的喧嚣:报纸翻动的沙沙声、邻座孩童含糊不清的呢喃、远处餐车推过轨道接口的轻响、窗外城市景观飞速流过的模糊色彩……
一切都如此平静,平静得诡异,与他此刻内部翻江倒海般的混乱和茫然,形成了撕裂般的对比。
“我决定了,还是去牛津大学。”
一个清泠如泉的女声突兀地闯进他的感知,带着书卷气的笃定:
“毕竟弗尼·波特教授在量子物理领域一直是顶尖的。”
声音来自他对面。
陆星衍几乎是本能地循声望去。
阳光勾勒出一个年轻女子的侧影,米白色的高领毛衣包裹着修长的脖颈,卡其色呢绒长裙质地温厚,长发松松地绾起,露出光洁的额头。
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清澈专注,透着一种沉静的知性。
正是刘艺菲饰演的时佳雪,一个与陆星衍命运轨迹奇诡交错的旅伴。
但对此刻的陆星衍而言,她只是一个散发着柔和气息的、似乎在与自己交谈的陌生人。
“这……这里是哪里?”
陆星衍的声音干涩沙哑,像被砂纸磨过喉管。
他下意识地发问,视线茫然地扫过周围——这节陌生的车厢,这些模糊的面孔,这种无处不在却又抓不住头绪的恐慌感。
对面的女人是在和他说话吗?他们认识?
时佳雪微微偏过头,无框眼镜镜片划过一道微弱的光。
她的表情带着一丝被打断思考的错愕,但即便是面对如此莫名其妙的问题,她依旧轻轻扶了扶镜框:
“嗯?这里是首都的环线列车上啊。”
她的语气温和,还带着一丝对显而易见答案的轻微不解。
“环线列车?”
陆星衍机械地重复着这个词,眉头拧得更紧。
环线列车…首都…碎片化的地名信息涌入,却无法拼接成完整的图景。
他茫然的环顾四周,能认出这是首都的磁悬浮城际环线,窗外掠过的天际线和标志性建筑似曾相识。
但致命的问题是——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他是谁?上一刻的意识沉沦在绝对的虚无之中,此刻却置身于一个看似真实的、充满了噪声和细节的世界。
一股难以言喻的违和感紧紧攫住了他,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了心脏。
记忆的深渊里一片空白,只有源自本能的不安警报在疯狂鸣响。
推着餐车走过的列车员,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腿,餐车的咖啡洒落了几滴到他的鞋上,列车员低声的道歉,隔壁座位上的谈话,这一切都在他失神会议中发生着。
随即,还没等他,也没等观众反应过来。
“轰——!!!”
没有任何预兆!
伴随着一声剧烈的轰鸣声,毁灭的烈焰瞬间吞噬了所有平静!
陆星衍眼前最后残留的画面,是时佳雪那双骤然因惊骇而睁大的眼眸里,倒映出的、席卷而来的灼热橙红!
刺耳的尖叫、撕裂金属的咆哮、狂暴的气流狠狠将他向后掼去,灼热感和巨大的冲击力仿佛要将他的灵魂彻底碾碎、蒸发!
一切感官被撕碎,又被拉入更深沉的黑暗。
尽管因为“尘埃之怒”的项目保密性,电影中的爆炸效果被做的与普通炸弹几乎无异,洛珞原本效力于电影未来科技效果的纳米集群炸弹一点没能派上用场。
但在时光科技花了大价钱的制作下,这场爆炸的效果依旧在瞬间,便夺走了所有观众和媒体记者的眼球。
“哇!”
“wocao!”
各种惊叹声在影厅四处此起彼伏。
在这个从90年代开始,便经历了各种赔钱特效大片的今天,各个剧组早就学乖了,不会再去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所以,对于许多观众来说,如果抛开进口的科幻大片,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国产剧里,居然出现这么逼真的特效。
“洛导这是下血本了啊”
前排在座的几乎都是电影行业的相关从业者,其中不乏对特效制作耗费精力和价格了解的人,冯晓刚身边一个专门负责这方面业务的人,突然感叹道。
《源代码》的开机和杀青都闹得沸沸扬扬,时间点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因此,仅仅半年时间,把电影做成这样,耗费的人力物力恐怕还要更高。
“嗯”
冯晓刚点了点头,表面上一副古井无波,不置可否的样子。
实际上心里正在疯狂的羡慕着,这种几乎不计成本的制作方式,他也好想要啊。
只是去年一部《夜宴》的失利,已经让他看清了局势,大片真不是人人都能拍的,他还是回归自己“冯氏喜剧”的赛道吧。
连普通的古装宫廷大片都这么难,更别说地狱难度的科幻大片了,单是面前这一个镜头,要是他的剧组负担,感觉心都得滴血了。
无独有偶,其他的几位电影同行们,尤其是导演们,此刻的想法跟冯晓刚也都大差不差,或者震惊于拾光的大手笔投入,或者羡慕洛珞这不计成本的拍摄方式。
不过也就是他们内部人注意力放在这上面,大部分的观众此刻除了沉浸在这十分逼真的特效中,就是在思索和探讨剧情了。
“跟开端的开头有点像”
这是许多人的第一看法。
虽然是科幻大电影,那细腻的镜头,充满未来科技感的磁悬浮列车,精致的布景和道具,加上远超国产特效的这惊天一爆,方方面面都完虐了《开端》的表现。
但一些专业的媒体和资深的影迷,都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这种对主角茫然的镜头语言和表现手法,跟《开端》里描写李诗情和肖鹤云分别刚进入循环时,简直如出一辙。
不过,《源代码》的预告和宣传他们也都是研究了好多遍,再加上洛珞开场时特意强调过的,这部电影跟《开端》区别很大,尤其是在本质上,它不是《开端》里那种玄幻一样的循环。
这就更加引发了大家的好奇。
而且,还有心思细腻的观众注意到了一个非常细节的点:
“开头时,似乎说了一句第117次循环启动……”
他的语气也不是很确定,因为那句话并没有呈现字幕,而且声音很虚无缥缈,像是隔着另一层空间一样。
如果他没听错的话,这就十分奇怪了。
不是1次,不是7次,甚至不是17次,居然是117次循环。
上一篇: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