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272节
“关键是将这些深刻的思考内化到人物的具体选择和命运上。”
“比如刘培强选择牺牲空间站点燃木星,他的动机既是拯救全人类这宏大的责任感,也必然包含着对地球上的儿子最深沉的愧疚与最后的承诺,这份双重的牺牲才最具情感穿透力,要让这些选择,在银幕上呈现出情感和伦理的重量。”
他强调道:
“3D特效的奇观是血肉,这些人文内核才是骨骼和灵魂。”
因为洛珞的时间有限,会议进行得异常紧凑高效。
温岚在一旁默默记录着要点和分工,这部剧依旧是洛珞自导自演,她亲自担任制片主任,重视度为拾光项目里最高的一个。
编剧们轮流发言,探讨着不同人物线的合理性、细节的取舍、可能存在的剧情漏洞。
刘慈欣则从原作者的独特视角,不断提供书中那些精彩设定的原始意图和背景细节,确保电影改编能抓住小说的灵魂精髓。
在洛珞的引导和决策下,框架和关键场景不断被填充、修正和夯实。
会议接近尾声,天色已经暗下来。
温岚进行最后的总结:
“好,洛总明确了方向和大纲节点,大刘老师在整体剧情设定上做最终文本把关。”
“核心编剧团队分成三组:人物关系与情感脉络组;世界设定与科幻细节组;戏剧冲突与情节编排组。”
“围绕洛总定下的主要角色线和关键情节点,立刻开始详细剧本分解创作,每周进度报告,有任何方向性争议由洛总决策。”
她看向洛珞:
“洛总,还有什么要求?”
洛珞站起身,目光再次扫过全体成员,包括安静记录着笔记、眼中闪烁着创作光芒的刘慈欣:
“最后一点,大家在剧本写作时,脑子里要装着场景,让地下城的逼仄、发动机的宏伟、木星的压迫、爆炸的冲击通过3D视角完美传达。”
“情感上,它要有抽签的冰冷现实,更要有人类在绝境中凝聚的不灭希望,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一部特效片,更是一部能在宏大的宇宙尺度下,让全球观众为之屏息、震撼的,真正的科幻史诗。”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策划书上那座孤零零的行星发动机剪影上,仿佛已经看到在“流形”引擎的驱动下,一万座发动机同时点燃幽蓝火焰,将整个地球缓缓推离太阳系轨道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在银幕上展开。
剧本的第一页,已经写满了未来的星辰大海。
会议室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刘慈欣紧紧握着拳头,脸上是激动与期盼交织的神情。
他的故事即将会承载着新的引擎,伴随着洛教授对于华语乃至世界科幻电影顶峰的冲锋,正式启航了。
而那最终点燃木星的炽焰,已在文字的火星中初现端倪。
这一天是2007年5月26日,与原本时空里《流浪地球》开机的时间恰好是同一天。
只不过,这次它问世的时间早了足足十年。
第311章 暗夜落幕 新的旅途
京郊的影视基地,随着洛珞的归来,《白夜追凶》的拍摄已进入冲刺阶段。
洛珞裹着关宏峰那件标志性的深灰色夹克,眼底染着熬夜办案的倦意,穿梭在冰冷的审讯室与逼仄的巷道布景之间。
距离这部戏开机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一人分饰四角的终极挑战达到了顶峰,这部戏也终于要迎来了尾声。
按理说,这部戏虽然是洛珞临时起意加进去的,但对于拾光来说,本就是今年的重点项目之一,跟之前拍的《开端》和《良医》那种小成本的“网剧”区别很大。
这部戏单是大场面就足足布置了七个之多,连续五个棘手的案件更是穿插在核心的“灭门惨案”之间,构成微妙的联系。
按说拍摄计划足足半年,但现在眼看四个月都用不到,就要杀青了。
究其原因,还是一开始洛珞比较着急,所以进度赶得比较快,再加上这部戏大部分困难的地方其实全集中在男主一个……两个人身上了。
原本在洛珞进组前编剧们还挺犯愁,这种一人分饰四角的难度,得找谁来演。
从年轻一代的陆亦、黄小明、邓朝,到上一代的苏友朋、任权、吴奇隆等人构思了一遍,都没找到特别合适的。
当时还差点让张嘉译直接来试试。
结果现在有了洛珞,一举解决了他们所有的困扰,拍摄进度快的飞起。
只要是洛珞一个人的戏份,甭管多难的镜头,就少有NG超过三次的时候,但却并非因为是洛珞所以降低了标准。
正相反,要求反而更加严格,尤其是对于两个角色之间互换的戏份,经常在片场就让工作人员都看得大呼过瘾。
监视器后的导演吴桐甚至时常忘记喊“咔”,只为捕捉洛珞在不同状态间丝滑转换的魔力:
深夜街头,他是孪生弟弟关宏宇,下颌微抬,眼神里带着被诬陷的戾气和隐藏在痞气下的警觉,点烟的动作带着一股混不吝的狠劲;
镜头一转,日光下的警队办公室,他又成了关宏峰,脊背挺直如标枪,翻看卷宗时指腹划过纸页的力度都透着克制的精确。
只是一个抬眼,沉静锐利的目光便让现场的气压骤然降低,好似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
扮演者与被扮演者之间的界限在方寸之地模糊消融,洛珞特意吩咐场务在休息椅旁立了块白板,标着四重身份的不同心理坐标与肢体习惯备忘——这本是防止混淆的小技巧,最终却成了剧组人员叹为观止的奇观。
这种情况搁寻常演员身上非常正常,但放在洛珞身上,他们还是头一次见。
其实洛珞也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区别角色,主要是他有系统在身,以往都是演什么像什么。
但这次要演出“扮演关宏峰的关宏宇”的感觉,那就不能用关宏峰本人的被动来演,而是要让关宏宇的【千人千面】发挥作用,他再在此之上,刻意去表演关宏峰。
毕竟,他要的不是完全的一样,而是要让观众既要觉得像,双胞胎兄弟又朝夕相处加刻意模仿,自然要像。
但又要让眼尖的观众稍微看出点不一样来。
这就只能从两人的肢体语言和微表情上下手了,本来在【千人千面】的加持下他就跟关宏宇本人无异了,再加上他精湛的演技,那效果更是毋庸置疑。
有时候,甚至需要刻意去卖个破绽,避免演的太像。
只不过曲高和寡,到时候能有足够的眼力去发现这些细节的恐怕没几个观众。
但好在还有博客和贴吧论坛供大家讨论,互联网上最不缺的就是好奇心大的网友和观众。
刘艺菲的蜕变同样惊人。
起初那个被尸检道具逼到干呕的“实习法医”早已消失无踪。
片场角落,她披着合身的白大褂,金丝眼镜反射着冷光,正与聘请的公安学院老法医低声讨论一场虚拟法庭质证戏的医学细节,语速平稳,术语精准。
当另一场戏镜头对准她手持解剖刀的特写时,那份骨子里透出的专业气场,将高亚楠这个角色彻底立住。
舒唱饰演的周舒桐紧跟在洛珞一旁,眼神从最初的惊恐懵懂,到后期沉淀为一种新兵淬火后的韧性与专注,成长轨迹清晰可见。
京郊靶场改造的“码头枪战”外景地,回荡着空包弹的爆鸣。
由市局特批改装、退役真枪改造的道具在演员手中吞吐火焰。
秦昊饰演的周巡,战术翻滚、依托掩体点射,将刑警队长的暴躁匪气与实战素养挥洒得淋漓尽致。
那些曾惊叹于洛珞“枪法天赋”的警队教官们,此刻更叹服于整个团队将生死一线的紧张感压缩进每个镜头的专业——
金属撞击、跳弹轨迹、角色中弹后真实的迟滞感,都在精密计算与反复NG中逼近真实,每一次成功的镜头都像从火药桶边缘抢回的胜利。
当最后一场“兄弟身份终极对峙”的镜头在顶楼天台拍毕,吴桐沙哑着嗓子喊出“杀青!”时,怀柔基地被如释重负的欢呼声淹没。
持续数月的紧绷神经骤然松弛,疲惫感排山倒海般袭来,所有人都是如此。
暖黄色的串灯取代了刺目的拍摄灯,空气中食物的香气取代了消毒水和道具的异味。
刘艺菲褪下那身标志性的、合身到一丝不苟的法医制服和白大褂,换上了一件柔和的鹅黄色连衣裙。
舒唱这个剧组公认最拼命的姑娘,此刻整个人陷在舒适的懒人沙发里,小脸红红的,脑袋一点一点的,几乎快要睡着。
秦昊这位暴躁队长,此刻也卸下了剧中的匪气与戾气。
他那套在剧中显得异常合身帅气的深色作训服已经换下,一身熨帖的休闲西装却掩盖不住骨子里的挺拔。
他正与人碰杯,对着戏中那几个被他骂了十几次的下属警员道歉,杯中清澈的酒液晃动着,脸上是豪爽大气的笑容。
而那些剧组的顾问和指导们,以及由市局协调支援、客串扮演支队警员们的年轻真警员们,此刻也完全松弛下来。
紧绷的表情和板正的站姿不见了,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笑,好不热闹。
推杯换盏间,温岚代表剧组,将一个精致的月球造型夜灯递给洛珞——球体表面凹凸刻着《白夜追凶》的英文剧名,内里的光晕柔和而恒久。
“关队”
温岚的声音带着笑意,也带着对那段暗夜旅程的致敬:
“杀青礼物,黑夜终将过去,光一直都在。”
灯光映在洛珞脸上,洗去了关宏峰式的疲惫阴郁,露出一抹明亮的释然。
洛珞笑着接过,从来都是他给演员们准备杀青礼物,这还是他第一次收到自己的杀青礼物,温岚有心了。
觥筹交错的喧嚣中,洛珞的目光却短暂地投向窗外那深沉的夜色。
最新一份标注着“《流浪地球》行星发动机力学模型”的文件袋,正在秦浩的手包里安静的躺着。
怀柔的风呼啸着掠过巨大的外景支架,仿佛已能听见行星发动机启动时,那股推动整个地球启程的、低沉而磅礴的脉动。
《白夜追凶》的暗夜已经落幕,另一场驶向太阳系外的的壮阔征途,该出发了。
下一章正在码
第312章 困难重重的前期壁垒
《白夜追凶》杀青宴的酒杯还未凉透,怀柔影视基地的临时仓库里已然换了天地。
上一篇: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