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325节
尽管他很少出国,更几乎没怎么参加过学术会议,但看其他人……陶哲轩、布尔甘等他的朋友对他的评价,他显然不是个孤僻的人,没道理拒绝啊。
还是说现在搞数学的也这么有钱了?
“佩雷尔曼拒绝是他所谓的……为了理念的纯粹,……可洛珞先生,他才24岁,正值盛名,他前年明明还亲临国际数学家大会领取了菲尔兹奖!”
助手露西站在一旁,面色同样凝重:
“教授,邮件里只说‘因要务无法抽身出国’,建议将奖金远程捐赠……这理由……”
她顿了顿:
“洛先生在IMU大会后,学术轨迹几乎消失了,所有公开信息都停留在水木大学教授身份上,太不寻常了。”
麦克·安德森停下脚步,看向墙面上悬挂的七大千禧难题铭牌,其中两块——庞加莱猜想和N-S方程——已经宣告攻克。
“七个解决了两个,奖金却一笔也没能发出去。”
他苦笑着摇头:
“这简直成了国际数学界的世纪笑话!克雷研究所的信誉和规则受到挑战!我们必须想办法,必须让这笔属于他的荣誉奖金送达他手中!”
他眼中闪过一丝倔强:
“露西,动用一切联系途径,联系华国的学术机构、他曾经的导师……同时,向我国相关部门递交正式文件,请求协助确保洛珞先生能亲自领奖。”
“或者……至少,我们要得到一个能说服全球数学界的、关于他拒绝领奖的真正、充分的理由!”
其实他心里清楚,后一条路希望渺茫,洛珞简历上那巨大的“空窗期”,本身就是最大的谜团。
就在克雷研究所想尽办法把钱送出去时,地球另一端,“夸父工程”的绝密基地深处,气氛截然不同。
指挥中心的空气中似乎都跳动着无形的能量,巨大屏幕上流淌着令人目眩的数据流和结构图。
总设计师洛珞正俯身在一排精密计算器前,指尖快速敲击着虚拟投影出的公式,与磁流体组组长激烈讨论着一个突发的不稳定扰动模型。
“教授,“老家”专线。”
他的贴身安保负责人秦浩的声音在加密通讯器中响起,沉稳而不容忽视。
洛珞眉头微蹙,向组长做了个“稍等”的手势,走出了指挥台。
“什么事?”
“关于克雷研究所的事,‘家里’知道了,情报显示,对方反应激烈,可能正试图通过多种渠道接触您。”
秦浩的声音清晰传达:
“您拒绝接受奖金和出国的决定,总部给予了高度赞赏,认为这体现了一名总设计师的觉悟和对国家最高安全的绝对忠诚。”
事实果然如洛珞预料的一样,组织上当然不会赞成他这个关键时候冒着风险出国,而且还是漂亮国。
甚至要不是克雷研究所和千禧难题的一百万奖金,早在八年前就已经在整个国际数学界公示,他们估计都要怀疑这次颁奖也是个阴谋了。
即便这样,目前科工委那边关于“是不是那边的政府对研究所施压,导致他们着急借此机会把洛珞请过去领奖,然后直接秘密软禁,造成类似走失的假象”,等一系列阴谋论的猜想,仍在继续。
洛珞淡淡地“嗯”了一声,目光依然扫视着屏幕上那个顽固的扰动波形。
百万美金?在他此刻关注的、可能耗资数十亿乃至百亿验证的“磁流体回路”面前,在他要“点燃”的那个恒星级梦想面前,几乎微不可闻。
“张书记还说了”
秦浩顿了顿,模仿着那位老书记的语气:
“一百万美元的奖金不能让您凭白损失,这笔钱组织上会想办法加倍补给您的。”
洛珞嘴角极其难得地向上弯了一下。
张云超这话带着浓浓的人情味和对他的回护。
一百万美元,对一个绝密国家级项目的总预算而言,确实不算什么,但这背后的认可和关怀,弥足珍贵。
“回复‘家里’,感谢领导和组织的理解与关心,奖金无需补偿。”
洛珞的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
“至于克雷研究所那边……由国家和IMU方面按正常程序协调处理即可,我不希望因此产生任何不必要的国际关注或麻烦,眼下,解决掉这个磁流体回路的‘刺儿头’才是大事。”
他的目光重新锐利起来,投向仍在等待的磁流体组组长:
“告诉张书记,组织上的大方,我更希望体现在后续加速器核心模块的经费审批速度上。”
“明白!”
秦浩干脆利落地结束对话往外走去。
洛珞快步走回计算器前,刚才那股百万美金引起的微不足道的涟漪,在他心底早已平息无痕。
他指着屏幕上那个顽固波形,语速恢复了惯有的清晰和不容置疑:
“赵组长,刚才的扰动模拟,核心在边界层在强湍流场下产生的非线性涡旋……我们需要从第三组子方程切入,修正网格……立刻重算!”
……
克雷研究所内,麦克·安德森爵士盯着窗外暮色,仍在思考着对策。
而那西郊基地的研究中心,洛珞已经全情投入下一个关键计算节点。
一笔未领的奖金,在波士顿引起了一场寻找“消失数学家”的风波;在西郊的灰色建筑里,不过是伟大征程中一个被迅速略过的注脚。
张云超挂断与秦浩的通话后,对着办公室里另一位核心人员摇头笑道:
“听见了吧?这小子……眼界、胸襟是真的大,一百万美元都动不了他心,好,好啊!”
他抽了口烟,烟雾缭绕中,目光仿佛穿透了办公室墙壁,看到了那个在西郊基地里执着于星辰大海的年轻背影。
“那一百万美金……算了?”
旁边的人问。
“算了吧,他应该没有客套,是真的看不上这笔奖金。”
张云超弹了弹烟灰,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我们也只能在其他方面补偿……不,支持他了。”
第352章 离神不一定近,但离人很远了
……
事实上,克雷研究所确实没少动用关系,而且在官方没走通的情况下,又把主意打到了私交上。
终于在一次通过斯梅尔教授的联系下,他们得以跟洛珞本人进行了一次越洋的视频通话。
“洛先生,这是无上的荣誉……”
麦克爵士的声音通过电脑传出,带着难以置信的恳切。
他甚至搬出了2004年佩雷尔曼的“前车之鉴”——数学界的“隐士”传统似乎又要被强化了。
“谢谢您,麦克·安德森爵士。
”屏幕另一端,洛珞的面容清晰而平静.
“理由此前已说明:我确实因为个人原因,无法脱身,而且基本两年之内都没有过去领奖的可能了。”
他的语气毫无波澜,仿佛在讨论一笔一千美金的论文稿费。
“可是……”
麦克爵士还想挣扎一下,不过注定是徒劳的。
通讯切断。
麦克·安德森颓然靠向椅背。
助手匆匆而入:
“《自然》、《科学》要求评论,《泰晤士报》头条标题:‘数学新王:荣耀之门为他敞开,他却亲手关闭?’华尔街日报更直白:‘东方天才视百万美金如尘土!’……我们怎么办?”
克雷研究所视频通讯被切断的嗡鸣声,仿佛是这场席卷全球舆论风暴拉响的警报。
洛珞平静地合上加密通讯仪器的盖子,视线重新投向满屏的磁流体数值波动图。
隔壁会议室里,关于实验回路的预算争执尚未结束,然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和网络的每一个节点,风暴已然成型。
是的,洛珞的“人不过去了,钱捐了吧”的提议,克雷研究所终究还是没能采纳。
倒不是他们不想做慈善,而是这个顺序不对。
如果是洛珞亲自过去做个报告会,然后在领完奖金后宣布全部捐赠,那他们绝对一百个乐意。
但……你总来来领一下才行吧,现在人都不来,直接就让捐了……这算怎么个事呢。
至于在奖项,奖金得主遇到突发事件不能亲自领奖,让人代领的这种规矩,克雷研究所也没有采纳。
相比于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四年一度评选2-4人的菲尔兹奖和高斯奖,他们这奖金一共只设立七位获奖者,还有一位已经拒绝了。
也就是说未来的几十年里,最多也就只有五位获奖者了,颁奖的密度比前面几个奖项乘在一块还低。
要是错过洛珞这次,不知道下次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他们当然不希望仅仅用一个代替领奖来糊弄过去。
更关键的是,仅有七大千禧难题,前面两个解决者都选择拒领,这不会形成一个莫名其妙的趋势或者潮流吧。
几年甚至十几年后下一个获奖者,依旧选择拒领……那可太过分了!他们坚决不能接受!
而克雷研究所的困扰,仅仅是风暴的起点。
上一篇: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