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穿越清朝当皇帝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816节

而康光仁也在清单上物品采购回来时,在物品清单上列上价格交给特拉斯,以示自己的实际开销。于是一年的时间下来,光是科技部负责采购的各种物资总值,就已经高达400万之巨,这还不包括给特拉斯的科研经费。

看着帝国如此支持一个外国科学家的研究,朝野内外自然有人会发出异议,可是在关绪清压下半年,在从特拉斯手里拿到那份极其珍贵的辐射能量转换装置后,那些对特拉斯抱有怀疑态度的人们顿时闭上了嘴巴。因为这些人都能清楚的体会到,这份辐射能量转换装置所蕴含和代表的价值,而他们也不相信,那位特拉斯先生敢拿着一份假的装置来哄骗精明的皇帝。

凡是能够进入穹窿实验室里工作的人都知道,在千叶群岛有这么一位可以每天工作22小时,只休息两个小时的超级工作狂。

按照康光仁的说法,穹窿实验室下属的第一医学研究所,几乎都是在为特拉斯一人服务,任何通过测试的营养试剂,首先配给的人就是实验室里的特拉斯。

看着紧闭的木门,溥寅轻声说道:“特拉斯先生最近收集了大量的发动机数据,下属各个研究所项目组,只要是和发动机能牵扯上关系的,他都专门去了一次,假如他要知道真相的话,恐怕首先就得来找您了。”

康光仁缓缓的点了点头,还真的期待特拉斯能够再次给他惊喜,上一次的惊喜来自于半年前的那份转换装置——辐射能量转换装置。此时的人们,还未了解到宇宙射线的无处不在。由于太阳系是在圆盘状的银河系中运行的,运行过程中会发生相对于银河系中心位置的位移,每隔6200万年就会到达距离银河系中心的最远点。而整个“银河盘”又是在包裹着它的热气体中以每秒200公里的速度运行。“银河盘并不像飞盘那样圆滑,”科学家称,“它是扁平的”。当银河系的“北面”或前面与周围的热气摩擦时就会产生宇宙射线。

别人了解不到宇宙射线的能量,可是特拉斯却能深刻的感觉到,并且凭借着个人的感觉,成功的研制出了辐射能量转换装置,用来把宇宙间充斥着的各种宇宙辐射线通过这一装置,变成人类可以直接使用的电能或者机械能。

想到这里,康光仁双眼露出了崇敬的神色,看着推开门走出来,已经打扮的焕然一新的特拉斯:“老特,皇帝陛下正就在外面等着你呢。”

特拉斯吃了一惊:“什么?你为什么不早说。走,快走。”

关绪清正在外面的会客室里等着,看到特拉斯,笑呵呵的说:“特拉斯先生,别来无恙啊。”

诚然,特拉斯是超级牛人,也是世界上最目空一切的科学家,但在他心里最尊重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皇帝,在他最穷困潦倒不被人重视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中国皇帝信任他、支持他,举倾国之力帮助他完成自己的科学梦想。他前所未有的鞠了一躬,说道:“伟大的皇帝陛下,能见到您,我很高兴。”

“呵呵,你太客气了,朕曾经说过科学家是帝国之宝,朕和朕的臣民都要尊敬你们每一个人,在这里,你是朕的老师,不必行任何君臣之礼。”

在特拉斯眼中,中国皇帝的能力和野心他不感兴趣,但对方的真诚和大度却是全世界所有元首都达不到的。

一行人边说边来到穹窿实验室的行政中心。所谓行政中心不过是一幢普通的办公大楼,用于接待新进人员、对外办公、军民接待等普通的公开事务。

关绪清等人赶到行政中心时,在穹窿实验室工作的主要科学巨匠们已经等候在那里了。随行来的康有为也和老朋友爱因斯坦打招呼。

“您好,部长阁下。我们马上动身吧,溥寅先生还在等着我们呢。”爱因斯坦就像招呼老朋友一样对康有为说道。

康有为有些不明白,问:“这里不就是穹窿实验室的行政中心吗?”

“没错,是个行政中心。可穹窿实验室的主体不在这里。”爱因斯坦笑呵呵地说,一脸神秘,“那种绝密的地方怎么可能会在这么嘈杂的地方呢?请吧,你是第一次来,我为你带路。”

于是他们一起出了门,登上了这里专用的电瓶车,在警卫摩托和吉普的护卫下,开出行政中心,向千叶岛深处开进。

此时,千叶岛上已经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白雪,虽然中国内陆已经进入春天,但这里的气温已经降到摄氏零度以下,除了寒风呼呼作响,世间万物似乎都被寒冷冻住。这里不仅仅受极地冷空气影响,还是北半球冷空气的生发地之一,因此进入三月,气温并没有回升。

车队沿着盘山公路向北方山脉的深处开去。路上每隔一公里便遇到岗哨和关卡,驻地官员便不厌其烦地向荷枪实弹、高度警惕的卫兵出示证件,接受检查与核对。

“这里的防卫程度仅次于紫禁城。”爱因斯坦开玩笑说,“毕竟是拥有帝国最顶尖的科学家和最尖端的科技设备。”

“磁能塔?”康有为低声问。

“不仅仅是磁能塔,核聚变装置都是在这里研制出来的。当然了,据说磁能塔是最强大的。”

“它比核武器还厉害吗?”康有为这个文人越听越觉得惊奇。

“听说是吧。”爱因斯坦淡淡地说,似乎并不怎么看重所谓的“磁能塔”,“可是那东西还不知何年何月能投入使用呢。就算启动了,又能如何?最终还不是要帝国的广大部队前赴后继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康有为礼貌地点了点头,爱因斯坦说的话不无道理,再强大的兵器投入使用后也只不过起到威慑作用,最终要想取得全胜还是离不开部队的行动。“我对什么磁能塔可不感冒。”爱因斯坦鄙夷地说,“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那么一两样技术兵器上,根本就是不现实的。当初把原子弹投入战场,还不是有人大吹特吹战争就要结束了,可现在我们根本看不到胜利的署光。你再看看美国佬,依仗着美洲地区只有他们才拥有核武器,以为天下太平了,可是结果呢,你也看到了,他们在美洲众叛亲离,古巴、墨西哥、玻利维亚那些国家根本不买他们的帐。”

说话之间,车队爬上一个陡坡,抵达了穹窿实验室大门前,门前除了卫兵,还守护着两台高大威猛的龙式坦克。与康有为见过的龙式坦克有所不同,这两辆坦克炮塔两侧还各装有一个火箭集束发射器,炮塔后部也明显突起,并有一个半球形的装置。

巨龙的怒吼 第一千零一十章 实验物理学之父(花嘞?)

经过严格的检查后,他们开进了大门,停在了一幢大楼前面。这是一幢五层楼的方形建筑,典形的欧洲风格,其顶部还有一个突出的圆顶,其上的旗杆高高飘扬着帝国的龙旗。

康有为钻出车门,环顾了四周,除了身旁这幢大楼之外,令人注目的就是那此耸立在广大的高地上四周的围难以逾越的铁丝网中间的铁塔,这些高塔超的高度超过五十米,顶端是一个明亮的大铁球,中部和下部围绕着密集的铁圈,外形十分奇特。高塔的周围还布置了碉堡、高射炮、小型防空导弹等武器。

“那是什么新式武器?”康有为指着从未见过的铁塔问爱因斯坦。

“哦,我忘了介绍了。”特拉斯率先过来得意地说,“穹窿实验室的重点项目。”他故意停了一下,以使下面的话具有相当的爆炸性,“磁能塔!”

“磁能塔?这就是磁能塔?”众人盯着远处阴云下的高塔,纷纷惊叹不已。

这时,从大楼正门的台阶上传来了一个声音:“通过大功率的电力驱动,在塔身产生巨大的电磁效应。只要半径十公里以内的磁场里发出现敌人,顶端的铁球就放出上高能电弧,把它摧毁。”

众人遁声看过去,说话的人穿着白色的大褂,站立在前门的台阶之上,身材魁梧,毛发浓密,大脸正方,一副西欧人高傲的神情,正得远眺着远方的磁能塔。

“我来介绍一下。”特拉斯热情地说,然后带领关绪清走上去,并向来者介绍道:“这位是帝国皇帝陛下。”

“卢瑟福,欧内斯特卢瑟福。”白大褂发出洪亮的声音自我介绍,这个与众不同的人喜欢把自己的姓氏放在前面,而且总把职位放在后面以起强调作用,“核物理和电磁两个实验室的总工程师。”卢瑟福并没有向皇帝施礼,也没有显出任何吃惊的样子。

“您好,卢瑟福先生。”关绪清也不在意,微笑着说,并剥下右手的手套向对方伸出右手。

卢瑟福居高临下伸出了右手,用力地握住对方的手,然后说:“你好,大皇帝陛下,很高兴见到您。”

康光仁在皇上耳边轻轻介绍着这个比特拉斯还要傲慢的牛人,“欧内斯特卢瑟福被科学界公认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核理论方面爱因斯坦是当之无愧的奠基人,但是在实验核物理学方面,卢瑟福却起到了绝对的主导作用,没有他就没有帝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除了理论上非常重要以外,他的发现还在很大范围内有重要的应用,如核电站、放射标志物以及运用放射性测定年代。他对世界的影响力极其重要,并正在增长,其影响还将持久保持下去。他被称为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其实由于时间紧迫,康光仁只能介绍一个皮毛而已,卢瑟福在穹窿实验室的地位,绝对可以与爱因斯坦、特拉斯等人并驾齐驱。在科学成就上,他关于放射性的研究确立了放射性是发自原子内部的变化。放射性能使一种原子改变成另一种原子,而这是一般物理和化学变化所达不到的;这一发现打破了元素不会变化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进入到原子内部这一新的层次,为开辟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原子物理学,做了开创性的工作。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实验被世界科学界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他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与质量,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之命名为质子。此外,他通过α粒子为物质所散射的研究,无可辩驳的论证了原子的核模型,因而一举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于是他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由于电子轨道也就是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和经典电动力学的矛盾,才导致玻尔提出背离经典物理学的革命性的量子假设,成为量子力学的先驱。

人工核反应的实现是卢瑟福的另一项重大贡献。自从元素的放射性衰变被确证以后,人们一直试图用各种手段,如用电弧放电,来实现元素的人工衰变,而只有卢瑟福找到了实现这种衰变的正确途径。这种用粒子或γ射线轰击原子核来引起核反应的方法,很快就成为人们研究原子核和应用核技术的重要手段。在卢瑟福的晚年,他已能在实验室中用人工加速的粒子来引起核反应。

然而卢瑟福却是一个喜欢埋头钻研实验的人,这使得他的声名远远没人爱因斯坦大,很多人甚至误以为原子弹是爱因斯坦一个人研制成功的。

当科学界评论卢瑟福的成就时,总要提到他“桃李满天下”。在卢瑟福的悉心培养下,他的学生和助手有多人获得了诺贝尔奖金:1912年,卢瑟福的助手索迪获诺贝尔化学奖;1913年,卢瑟福的学生阿斯顿获诺贝尔化学奖;同一年,他的学生玻尔获诺贝尔物理奖;1917年,卢瑟福的助手威尔逊获诺贝尔物理奖;1918年,他的学生查德威克获诺贝尔物理奖;1919年,卢瑟福的助手布莱克特获诺贝尔物理奖;第二年,他的学生科克拉夫特和瓦耳顿,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首节 上一节 816/10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超级书仙系统

下一篇:电影世界里的侠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