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第317节
但这一版,有妆照的话,至少在林赵华眼里,好歹有些可取之处。
韩佳女开车很快,保时捷性能还挺好的,1个多小时后,陈瑾终于到了北艺的校门口。
这也是他素未谋面的母校。
“这学校可是出了很多艺术家啊……”
韩佳女跟陈瑾下了车后,在那随口说着。
“演员好像还没有吧?”
影视和戏剧系,毕竟05年才刚成立。
“你那意思是,你会成为下一个?”
“也不是不可以啊……”
陈瑾路上跟韩佳女聊了会,这个女人挺直爽的,跟付露露性子差不多。
“那我可要好好抱大腿了,陈艺术家!”
“我还要抱你爸大腿呢,你抱我?”
陈瑾在那找着研究所的方向,下意识说了句。
韩佳女撇了撇嘴:“势利!”
“真话啊……”
“我知道真话啊,我还以为你跟别人不一样呢!”
“这世界都是俗人,要不,我换你成吗?”
陈瑾在那笑道:“我感觉抱你大腿,可能比你爸管用!”
“哈哈……那没有,我们各抱各的!”
“你抱我,我抱你——”
说出来韩佳女就感觉有歧义,赶忙呸了声:“抵消,谁都不要抱,以后你要是找他办事,跟我说!”
“排片你能搞定吗?”
“就这种事?”
好了,陈瑾听这一句就明白了。
找她,比韩三品确实有用。
自家队伍里拉个二代,以后排片都不需要担心了。
“我在找老谋子要个剪辑……”
张沫也挺好的,自己这班底简直是二代版本加强,想到这,陈瑾都有些乐了。
而这时,两个人也已经来到了北大的戏剧研究所。
在北大一栋很古朴的矮楼里面,上面的木质牌匾也很有古风,木纹绿字,好像是一个书法家题的字。
陈瑾给林赵华打着电话,不一会儿就在一个很大的教室里,看到了正在上课的林老。
他戴着一副无框眼镜,看着比陈瑾想象中年轻。
事实上他现年已经74岁,还活跃在艺术的舞台上,保养的确实好。
至于开班授课,还要人艺导演话剧、舞台剧,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路上韩佳女跟陈瑾说过,人艺现在没有一个导演,可以接他的班。
还有就是人艺的演员,也是远远不如70-80年代,这才是他一直坚守的原因。
没人!
国内的话剧艺术,一直是在走下坡路的。
就跟未来的内娱一样。
“停一下!”
林赵华显然看到了门外的陈瑾和韩佳女,朝着课上的一众学生说了声。
他的研修班果然古怪,配乐、灯光、舞美等等都是一起上的,这是一个很成熟的班底,毕业后直接可以成为一个团队,毕竟磨合了这么久。
而且只要有一个好的本子,分分钟能组织一台剧出来。
这样的授课模式,在国内来说,确实是相当的新颖。
不过,估计也只有林赵华这样的大师,才敢这么教;因为其他人,可能没法兼顾到所有。
“来啦?”
林赵华看着陈瑾,陈瑾赶忙喊了声:“林老师!”
“这是一起跟我编排舞台剧的编剧!”
“林教授,叫我小韩就可以了!”
韩佳女很是恭敬的说着,林赵华嗯了声,却是带着陈瑾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视频呢?”
他摊出手,陈瑾赶忙掏出了手机。
“投影吧!”
林赵华当然不是老顽固,高科技的这些他们肯定是懂的,只不过不擅长。
陈瑾捣鼓了下,终于把审查的视频,打了开来。
第200章 群策群力,爆炸性的思维和创意
投影幕布上,陈瑾在那富有感染力的诵读着。
韩佳女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家老爹,这么看好一个年轻的演员,这么反常的举动,她其实还是头一次看到。
很多演员,说实话韩三品最多只是维持客气,并没有像对陈瑾这样,格外的照顾。
但现在,她知道了原因。
高考状元这些都只是一个人的能力,演那一位,才是真神啊!
事实上一旁的林赵华也差不多。
一开始节目出来时,他是微微皱着眉的,配音舞美这些,在他看来都很一般,直到陈瑾来到了舞台之前。
自己的这个学生,还有这特长呢?
“表演的不错!”
“诗朗诵也还可以……”
林赵华等节目结束后,朝陈瑾微微开口。
不过神色,确实跟刚刚有了很大的不同,至少,他的表情没那么严肃。
还带着一丝的笑意。
视频到底不比现场,因为音效等等还有实际直观的感觉,都要弱很多;所以这台节目,哪怕让审查组吃惊,但在更专业的人士眼中,那显然还是有问题的。
一旁的韩佳女其实内心想的是,这节目在她看来已经足够出彩。
她一个观众都看的有些起鸡皮疙瘩。
没想到林教授只有一个不错,还可以?!
教授的要求是高哈。
“所以实在没办法,只能来央求老师了!”
陈瑾倒是显得很谦虚。
“这是春晚的审查吧?过了吗?”
林赵华指了指办公室的沙发,他自己则是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不太清楚,央台和春晚的总导演,让我再润色润色,可能还不太满意……”
“嗯,但是你一个人,弄出这样的节目,其实已经很不错啦!”
林赵华笑着,陈瑾赶忙道:“张一谋导演和他的策划也帮我弄了舞台和场景,还有一些文案!”
“没用心!”
“这不叫帮忙,这叫随手布置了下!”
林赵华又点开了视频,快进到陈瑾念《沁园春·长沙》的地方:“这是你这个节目的最高潮,人物太单调了,行走时,地面投影同步展现其诗词手稿、历史影像,会让舞台不至于那么空洞,可能会更好一些!”
“你这首诗朗诵,独立寒秋以慢速起势,但还不够庄重肃穆,音调得再沉稳,懂吗?”
“看万山红遍转中速,描绘秋景时稍显明快;怅寥廓三句则加快至快速,凸显激昂的发问,你对这首词作,了解的倒是很深,包括下阕‘恰同学少年’以急促语速展现青春热血,结尾的‘浪遏飞舟’复归高亢慢速,形成余韵,这都很好!”
“唯独,太快了!”
“整体朗诵的语调有点快,再慢半个拍子,就完美了,是紧张还是急的?”
陈瑾:“……”
“不知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