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第10节
“……”
看来还是挺介意自己年龄的。
呵呵。
张大安懒得跟张叔叔废话,直接道:“明年我拿到高考状元之后,就会去长江对面招老师。但是呢,自己人肯定是要有的,主要是帮我盯好业务进度。”
“你怎么嘴上轻飘飘的?高考状元说拿就拿?当我放屁。”
看着贤侄儿再次用看弱智的目光看着自己,张叔叔扁了扁嘴,虽然有些委屈和不甘心,但也只能服服帖帖。
没办法,事业、家庭,想要双丰收,都得看贤侄儿的脸色。
大丈夫能屈能伸!
“对了阿叔,我老子的战友,你认识几个?”
“大部分都是岭西人,隔着十万八千里,问了有啥用?”
“明年我要增开一个职业技能培训的业务,先从车辆维修入手。算算年龄,我老子战友要是有子女,年龄应该也跟我差不多,愿意来学手艺的,包吃包住包会包拿证。”
“……”
这番话让张正东沉默不语,半晌说不出话来,坐着一动不动,许久之后,才眼神迷茫地抽了一支烟。
就这么烧着烟,并不言语,像是在想事情。
“你老子老早跑去打越南人的时候呢,其实往家里写了遗……”
“我晓得。”
抬手打断了张正东要说的话,“不用跟我讲这些的,阿叔。”
“……”
张正东再次沉默,手指夹着烟点了点张大安,牙缝里蹦出一句脏话,“你个细狗宗桑(畜生)真不是个物事,不过算了。”
一直知道自己的堂侄心思深沉想法复杂,但偶尔真切地体会到这种没有人味儿的陌生感,还是会让张正东有一种莫名的恐慌。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毕竟是个户口本单开一个人的小孩。
长成什么样都是正常的,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
张叔叔内心这样安慰着。
他其实也有秘密,原本的想法,是等到张大安十八岁成年了,他再找个老婆。
现在嘛,只能说十六岁的张大安,大概是比三十八、四十八、五十八的他都要厉害得多。
寻一个女人管管家也蛮好。
不过有点儿鬼使神差,烦躁的张叔叔好奇问道:“那你呢?以后打算寻啥样的娘子?”
“我?”
拧开了保温杯,张大安笑着道,“我么,只要是好看的,多多益善。”
“……”
张叔叔最后只能指了指张大安,然后一言不发地走了。
果然,自己这个侄儿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进入到十一二月份,天气转凉的时候,全市高三学生就开始进入到了高频摸底考和模拟考,难度都是波次型的,先偏难看看尖子生稳定性,再偏简单看看全体的基本功,然后再拉难度……
如是反复直到明年的五月份。
江口省的高三普遍没有新课程,整个学年就是刷卷,高中内容通常在高一高二就已经学完。
张大安参加全市联考就是应付应付差事,要么作文不写,要么数学六十分的选择题一个都不填,反正就是凑个数应应景儿。
不过这时候也终于有眼尖的其他学校校长,发现了这个中考状元居然就要直接参加这一届高考。
消息传出去之后,市报社过来做了个采访,市电视台还当作噱头来拍了一段儿内容,张大安也爽快地跟记者们聊了一通,顺便给“张安教育”“状元陪读班”再隐性地打了个广告。
“张同学,没想到您才高一就选择参加高考,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
“就是想试试看,我个人感觉自己高中阶段的知识也掌握得差不多了。”
“有压力吗?”
“压力倒是没有,感觉还是挺轻松的。”
“我们看到你最近几次全市模拟考,总分好像也还行,但没有你中考成绩那么抢眼,这种落差,还有没有信心应对高考?”
“信心还是有的,我个人觉得自己考个重本的分数,那还是不成问题……”
这段采访还是引发了一点点社会上的讨论,一是有人觉得东圩港中学是不是违规操作,二是觉得中考状元张大安在哗众取宠,三就是教育局那边有人认为张大安这种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有可能会让许多高一高二学生的家长,也去尝试让自己孩子参加高考,增加学校高考应试管理成本……
不过这些舆论对张大安来说都没所谓,他要的只是名声和影响力,反正现在“张安教育”这边的学员家长们,一个个都是信心十足。
之前对于张大安带飞他们孩子的能力不可量化,现在嘛,高考模拟的分数一看便知。
张大安出分是五百八十分到六百二十分之间浮动,但有一点,他是直接扔了语文作文和数学选择题一共一百二十分。
算作文只得四十分,那么张大安的实际总分要再加一百分,也就是在六百八十分到七百二十分之间。
妥妥又是状元级别的分数,而这个真相,目前算是“张安教育”这边的集体秘密,家长们都守口如瓶,唯恐被人知道了去。
第15章 “小钢炮”张进喜同志
“状元陪读班”的运转情况一直都还不错,尽管偶有几次教育局的人过来检查,但也没挑出什么大毛病来,甚至在教学设施和安全环境上,“张安教育”还多有加分。
正常来说,初中毕业之后再想复读初三,去公办学校是不行的,不过乡下有乡下的土办法,一百五十个学员中,有近三分之一在去年就开了医生签字的病例。
那么这种情况,去公办学校继续九年制义务教育,也是合情合理。
当然前提是方方面面都打点好,乡镇的卫生所让医生签字,也不是那么简简单单打个招呼的事情。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大安手底下这些学员的家庭,在乡镇农村,也算是“非富即贵”,当然了,丐版的。
能给自己孩子一口气掏三万块陪读费的家庭,无论如何都不能视作普通家庭,哪怕二十年后经济大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也是如此。
“今年英语呢,我估计还是不会跳出考纲,语法上就两个,一个是条件状语从句,一个是定语从句,其它的大家稍微过一过,主要训练的还是这两个。明天开始就做‘状元习题集’,我们内部模拟一遍。好,就到这儿,我讲得不清楚的地方,你们可以稍后来问我,也可以写在疑问卡上,之后我再解答。”
讲台很大,但有座位,张大安坐着讲课通常不需要在白板上写太多板书,都是投影仪为主。
高强度的板书讲课周期已经过了,接下来五个月就是多媒体课程为主,当然一些大题还是会上板书,数学的等比数列、几何;物理的阿基米德原理;化学的溶解度问题,这些都是变来变去出题,十几分一题不训练也不行。
一般人是扛不住这种强度的,不过张大安从第一天开始就同步录制讲课,所以即便有相当数量的学员一开始跟不上,后续有视频反复看再反复练,进度缩短极快。
这在正常的中学是不可想象的,但在“张安教育”这里,录像带和转录的光盘都分门别类做了存档。
只要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就跟沙洲市的报社合作出版音像制品和教辅书籍。
音像制品能卖四遍,一是磁带,二是录像带,三是CD,四是VCD,卖到全国肯定是不行,但在沙洲市周边地区先大捞特捞,问题不大。
尤其是现在跟沙洲市印刷厂关系还不错,张大安在“张安教育”用的教辅物料,都是高档货,上手就知道不是凑合用的。
之所以这么吃力不讨好,也还是为了竖立“高端”的品牌形象。
状元用的纸,那能是普通A4纸吗?
再有就是这批中考复读的学员,很有可能三年后还是自己的客户,张大安既然吃这碗饭,肯定是深耕发展。
今年都收三万了,三年以后还收三万,那还是人吗?!
土老板们发点财不容易,自己难得重生一趟,收少了良心上过意不去。
不过土老板们也没有任何意见,过去小半年张大安的工作强度有目共睹,在他们看来,张大安简直就是铁人,赚这个钞票,他们服气的,不是他们能赚的钞票。
也不仅仅是家长们如此,东圩港中学过来兼职助教的老师们,私底下也是相当佩服。
之前他们还有点儿不好意思,吃饭还是在东圩港中学的食堂,现在也都放开了,大大方方在“张安教育”这里改善伙食。
张大安给他们开的劳务费不算高,一个月一千五,但相较于他们在东圩港中学一个月七八百还不一定稳定到账的工资,那就显得很是丰厚了。
再有就是不需要他们开课,课时费他们想赚,但看了张大安的工作强度,直接放弃,这钱不是人赚的。
“啧啧,又是全科一天,真是吓死人。”
“反正我这世人生是第一次见真的铁人,怎么吃得消的呀,这个精力也太旺盛了。前两天还有力气接受采访,还跑去盯北区工地。真是……机器做的也要上点润滑油吧?我往讲台上立半天也吃不消,腰都要断成十八截。”
在“张安教育”的餐厅,兼职的老师们除了感慨张大安是超人铁人机器人,也就没有别的话讲。
是真没见过这么玩的。
在所有的公共服务型行业中,医生、老师还有警察,是最辛苦的,跟医生和警察还要高度抗压不同,老师这个职业说是说“白领”,但如果真是名师级别的,一天忙下来跟重体力劳动没有任何区别。
举凡名师,身体一定要好。
去年暑假刚开班的时候,张大安教辅材料准备得其实还不够丰富,之后都是每个月一边补一边练,得益于多媒体等等先进工具的辅助,也就顺利过渡了下来。
但最开始就是纯靠体力精力顶上去,东圩港中学的老师是承担不起教学训练任务的,只能充当助教。
随着张大安收录的课堂视频多了起来,应试训练又是周期性的,这才越往后越轻松,不过即便是现在的强度,稍微岁数大一点的老师来带全科,一天就嗓子嘶哑,三天以后就不用正常说话了,一个星期以上,百分百出现永久性的损伤。
连那些教学上啥也不懂的土老板都看出来张大安的硬如铁、强如钢,更何况是东圩港中学的老师。
这光景吃饭念叨归念叨,佩服也是打心底佩服。
半点羡慕嫉妒张大安赚这个钱的心思都没有,有道是“你行你上”,但他们上了那是真不行,容易早死。
外面学校都在传是东圩港中学的老师们也参与到教学中去了,实际上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校门一关,给张大安取了一个“张进喜”的诨号。
有些临近退休的老头儿,则说张大安是具有钢铁意志的“钢铁同志”。
上一篇:校花高冷?无所谓,她还有妹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