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1046节

  李承德说道:

  “那是必然的!”

  二人目光对视,哈哈大笑。

  看的泡利和李承道一脸懵逼。

  这两人一唱一和,搞得好像就一定能做出来似的。

  不过他们也确实为李承德的想法而震惊。

  如果量子真空涨落被证明,那绝对是物理学界的大事。

  于是,二人也加入了大笑之中,畅谈量子力学的发展。

  就在众人相互讨论时,普朗克单独拉着李奇维说道:

  “布鲁斯,你接下来还有什么安排吗?”

  “刚刚索末菲他们几人和我商量,想把柏林物理学会的例会提前。”

  “就是希望你能够有时间参加。”

  “你什么意见?”

  李奇维闻言,有点惊讶。

  果然他在德国科学界的人缘是最好的。

  人家物理学会的例行会议,为了能邀请他参加,直接修改时间,其中会涉及到多少协调的事情。

  绝对是诚意满满!

  李奇维想了一会儿,说道:

  “教授,我接下来计划去法国。”

  “要不会议就定在三天后吧。”

  普朗克很开心。

  他就知道自己亲自出面,布鲁斯肯定不会拒绝。

  “没问题,这次来参加的都是物理学家,规模不会很大。”

  “三天完全来得及。”

  接着,普朗克突然又小声问道:

  “布鲁斯,内容方面没什么问题吧。”

  “今天你一口气提出了这么多概念,应该耗尽了你最近的灵感吧。”

  “你要是不拿出新东西,恐怕满足不了你的那些粉丝们。”

  李奇维哭笑不得。

  怪不得那帮人愿意修改会议时间呢。

  敢情这是想把他当成科学牛马来压榨啊。

  他刚刚所说的那些理论,虽然非常天马行空,但是对于物理学的发展作用并不明显。

  因为实在太超前了。

  在量子场论没有发展起来时,根本没有办法研究。

  李奇维也是靠猜想才把众多概念串在一起。

  而柏林物理学会,显然就不适合再讲类似的内容了。

  而是要更偏向真正的理论,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推导,得出新的结果。

  忽然,李奇维瞥了一眼薛定谔的方向。

  内心思忖:

  “波动力学的遗留问题也该解决了。”

  “自旋.”

  随后,他微微一笑,说道:

  “本来我有些成果准备过段时间再发表的。”

  “既然正好碰上会议,那就提前分享吧。”

  普朗克猛然一惊。

  能让布鲁斯称呼为成果的内容,其含金量可想而知,绝对是震动物理学界级别的。

  而且他很清楚,既然都准备发表论文了,那就肯定不是量子真空涨落这种纯猜想的内容。

  普朗克无比期待。

  “太好了,布鲁斯!”

  “这一定是一场成功的会议!”

  李奇维笑笑没有说话。

  何止是成功,而是改变物理学界!

  事情搞定后,普朗克又笑道:

  “来,我给你介绍几个人。”

  说罢,他带着李奇维重新回到人群之中。

  众人三三两两地交谈着。

  普朗克指着一位看起来略显单薄的中年女性说道:

  “这位是迈特纳。”

  “她和薛定谔一样,都是维也纳大学毕业的博士。”

  “迈特纳曾经是我的助手,她非常勤奋且聪明。”

  李奇维听到这个名字后,一大段信息在脑海中闪现。

  这位可是发现铀核裂变的灵魂人物啊。

  真实历史上,迈特纳是铀核裂变的真正提出者。

  她在博士毕业以后,前往德国深造,首先是在普朗克门下进行放射学研究。

  在那里,她遇到了未来和她相爱相杀的几十年搭档:化学博士哈恩。

  哈恩的专业虽然是化学,但他研究的方向也是放射性,所有二人有很多共同语言。

  当迈特纳需要化学提纯方面的需求时,就会请求哈恩帮忙。

  当时的二人虽然年轻,籍籍无名,但是感情非常好,总是在一起做研究。

  由于迈特纳女性的身份以及当时德国的一些特殊规定,她不能以正式职工的身份进入研究所。

  但是普朗克爱才心切,就把对方聘为非正式助手,算是解决了迈特纳的生存问题。

  1912年,德国威廉皇帝研究所及下属各所成立,迈特纳的事业迎来转机。

  首先是哈恩因为其优秀的科研能力,被化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哈伯看中,聘请为放射化学部的负责人。

  哈恩开始独立领导一个研究小组。

  在他的努力运作下,终于在次年把迈特纳也招入了自己的研究组,使其成为研究所的正式员工。

  迈特纳终于可以获得正式的工作和对应的薪水,她的喜悦可想而知。

  因此她非常感谢哈恩,也很珍惜这份工作。

  接下来,她在研究中刻苦努力,和哈恩一起做出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比如发现镤元素的同位素镤231等。

  就这样,迈特纳和哈恩在化学研究所内无忧无虑地做着研究。

  后来,随着中子的发现,核物理迎来爆发的春天。

  物理学的发展堪称一天一个样,各种新发现层出不穷。

  但其中最重要的课题,无疑是“超铀元素”的研究。

  此时的哈恩已经接替哈伯,成为化学研究所的新所长。

  在他的带领下,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成为能和卢瑟福、伊蕾娜、费米等人领导的研究组争锋的存在。

  1938年,关于“超铀元素”的讨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卢瑟福等大佬们都无法解释,用中子轰击铀元素后,为何找不到超铀元素的踪迹。

  而哈恩和迈特纳却有了新的实验证据和发现。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进一步研究的时候,意外降临了。

  当时的德国开始了大规模且残酷的排犹运动。

  迈特纳因为具有犹太血统,被迫离开德国,前往瑞典避难。

首节 上一节 1046/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