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1047节
即便如此,他和哈恩依然保持着书信往来。
但人终究是会变的。
不知是出于政治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哈恩忽然开始对迈特纳变得冷淡,回信也越来越慢。
有一次,迈特纳在寄给哈恩的信中表示,她认为用中子轰击铀,并没有产生超铀元素。
而是铀在中子的轰击下,碎裂成两个大小相近的碎片。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铀核裂变”猜想。
当时的物理学界虽然早已证实核裂变的存在,但那都是轻核裂变。
像铀这样的重核裂变,大家都以为不会发生。(具体区别见539章)
令迈特纳感到心痛的是,这一次,哈恩再也没有回信。
接着,就是哈恩独自获得了1944年的化学诺奖,获奖理由正是发现了重核裂变。
1945年,德国战败,海森堡和哈恩等领导德国原子弹研究的重要科学家们,被送到英国监禁。
1946年,哈恩又获释回到德国。
而从哈恩发表铀核裂变一直到获奖这段时间,迈特纳一个人在瑞典的某个实验室内,过着默默无名的生活。
战争十几年后,迈特纳和哈恩曾因为共同获得某个物理学奖而再次见面。
两年之后,二人相继去世。
这期间,只有玻尔知道真相,并且他公开宣讲了迈特纳在铀核裂变上的应有贡献。
这就是关于铀核裂变的一段惊心曲折的故事。
迈特纳终生未婚未育,也没有情人或者爱人。
她的一生只有物理,以及致力于呼吁和追求学术界女性的平等地位。
用她的话说:我爱物理,我很难想象我的生活中没有物理会怎么样。
这是一位和居里夫人同样伟大,但并不为人熟知的女性。
此刻,今年46岁的迈特纳风采依旧。
过去艰苦的经历,让她养成了一种坚毅的性格,眼睛看起来极为有神。
她看着眼前这个比她小两岁的男人,内心悸动。
科学界怎么会有如此完美的男人。
强大、纯粹、极致。
而且听说还非常重视女性权益,主张女性也应该有受教育权。
迈特纳研究的领域是放射学,所以她很少有机会见到李奇维。
而这一次,普朗克特意介绍她,因为她已经是柏林大学的教授了。
她大方地伸出手,激动地说道:
“你好,布鲁斯教授。”
“刚刚的演讲真是太精彩了。”
李奇维回国神来,也伸出手,笑着说道:
“你好,迈特纳教授,我为你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
“你和居里夫人一样,为全世界所有女性同胞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我很敬佩你们。”
哗!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他们没想到以布鲁斯教授的地位,竟然如此礼遇迈特纳。
对方果然和传闻中一样,重视女性权益,被誉为“妇女之友”。
其实在场的物理学家们,几乎没有反对女性上学的。
虽然大部分人觉得,女性在科学领域能取得的成就不如男性,但这绝不是她们不能受教育的借口。
但是科学家们即便拥有再多的知识,他们的话语权始终有限。
他们动摇不了上层所制定的政策,哪怕那些东西在他们看来是错误的。
所以,李奇维才会那么迫切地建立科学之城。
他要无限拔高科学家的地位。
迈特纳听后,心中非常感动。
她作为在场唯一的女性,没有人能理解她的心情。
曾经的她,无论多么刻苦,都不会被承认。
虽然普朗克教授、哈恩都对她非常好,但是那层隔阂始终禁锢着她的内心。
而现在,连布鲁斯教授这样的伟大学者,都在支持她。
她坚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迈特纳真挚地说道:
“布鲁斯教授,感谢你为我们做出的帮助。”
李奇维点点头。
最后,普朗克教授说明了布鲁斯教授将要参加柏林物理学会研讨会的消息。
众人大喜。
——
第二天,李奇维在柏林大学的演讲内容,传遍了整个物理学界,引起一阵轰动。
无数人惊骇!
“天啊!”
“真空竟然具有能量?不是空无一物?”
“这怎么可能?”
而当众人看到真空相变,宇宙的结局或许是彻底的虚无后,更是被震撼的目瞪口呆。
“上帝啊!”
“这也太可怕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整个物理学界都为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而震撼。
真空、黑洞、宇宙大爆炸、量子力学,这些看似无关的物理学领域,在布鲁斯教授的研究下,竟然被联系在了一起。
带给人一种融合的美感。
众人无不感慨:
“布鲁斯教授的每次演讲,都会掀起新的研究热潮。”
法国,镭学研究院。
毕业后的伊蕾娜顺理成章地在母亲的实验室工作。
她的研究课题依然是核物理领域。
当她看到量子真空涨落理论后,美目涟涟,惊叹道:
“量子力学真是太神奇了!”
一旁的约里奥看呆了,他笑道:
“伊伊,你当初应该跟着布鲁斯教授学习理论物理的。”
伊蕾娜看向约里奥,可爱地佯怒道:
“怎么,你也觉得我这个博士给布鲁斯教授丢脸了呀。”
约里奥连忙摆手,“啊?没有,怎么可能,你听我解释。”
伊蕾娜噗嗤一笑。
“逗你玩呢。”
“教授跟我说过,接下来会是核物理的时代!”
“哼,我就不信我比谁差了。”
“教授他激励迈特纳女士的话,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约里奥看着热情洋溢的伊蕾娜,心脏扑通扑通地跳。
他发誓,要永远守护在对方身边,帮助她一起做实验,完成震惊学界的梦想。
此刻,无数年轻学者和伊蕾娜一样,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