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144节

  哪怕是美国,现在也只是后起之秀,远没有几十年后的霸道无比、唯我独尊。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种情况。

  第1届到第21届物理诺奖获得者中,基本都是英德法荷四国的人。

  其中只有一个美国人,那就是迈克尔逊。

  这也是为何他非常看好密立根的原因,因为物理人才实在太难得了。

  而密立根也不负迈克尔逊的期待,获得了第22届的物理诺奖。

  自从1900年,李奇维横空出世后,短短2年的时间,物理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物理学的三大支柱被打破,物理学家们已经开始称呼其为经典物理学了。

  而以量子论的发表为分界点,后面的物理学则称为现代物理学。

  现代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更加深刻,接近本质。而且影响也更加广泛。

  量子论、狭义相对论、原子结构、原子辐射光谱、放射性.

  任何一项成果和理论,都是在挑战无数天才的极限。

  物理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然涌现出无数新的问题,带来深深的变革。

  时空、物质、思想,物理学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观念。

  甚至有物理学家高呼:物理学的黄金大世来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大世有一个主角。

  他就像太阳一般耀眼,横亘在物理学的天空之上,让人升不起接近的心思。

  卡文迪许实验室内,汤姆逊、李奇维、威尔逊三人正在讨论事情。

  汤姆逊笑着说道:“我几天前去参加英国皇家学会的例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那就是老一辈的物理学者们,现在好像都活出了第二世,个个精神抖擞。”

  “不断有人拉着我问,布鲁斯你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他们回到自己的学校后,也想按照这种模式,大批量造就物理学天才。”

  这话说的李奇维很不好意思,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威尔逊心直口快,抢着笑道:“要是天才能培养,这世界上哪里还有普通人啊。”

  “我看他们不如邀请布鲁斯去办场讲座,传授一些物理学习的经验,这样更靠谱。”

  汤姆逊看着自己这个最平凡的学生,笑道:“你最近是不是到外面演讲上瘾了啊。”

  “我看你都很少在实验室了。”

  说的威尔逊立刻偃旗息鼓,仿佛老鼠遇到猫一般。

  李奇维只能忍着偷偷笑。

  威尔逊这段时间确实是飘了。

  没办法,老威被压抑的太狠了。

  整个汤姆逊的课题组,目前最菜的就是他,只能在理查森等人面前装大哥了。

  如今好不容易成为别人的香饽饽,自然经受不住诱惑,频繁出去交流。

  不过,威尔逊也知道汤姆逊是打趣他,并非真的生气。

  因为只有多交流,才能更快地成长。

  威尔逊的云室,使用的人越多,才能把功能调试的越来越完善,对他反而是一件好事。

  接着,汤姆逊眼光又转向李奇维,内心感慨万千。

  自己曾经的一个无心之举,没想到竟然对物理学界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

  关于物理大世的传言,汤姆逊也有所耳闻。

  虽然那只是一部分人的戏言,但也形象地表达了当前物理学的形势。

  日新月异、推陈出新。

  一年不学习,很可能就赶不上最新的理论进展了。

  这可不就是所谓的大世吗?

  百年一遇。

  汤姆逊年轻时也是别人眼中的天才,耀眼无比。

  然而如今,在这个即将崛起的物理大世中,他竟然产生了被抛弃的错觉。

  堂堂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主任,他开始变得不自信了。

  一切的源头,就是他眼前这个淡定从容的年轻人。

  对方就好像时代的宠儿,注定要改变世界。

  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解决了物理学的两朵乌云。

  让所有物理学家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那里浩瀚璀璨,神秘莫测。

  而如今,这个大世的主角,即将毕业了。

  “布鲁斯,关于伱的博士答辩时间,你想好了吗?”

  “你的行星模型作为博士论文,毫无疑问能够达到毕业的标准。”

  “我说话一言九鼎,既然成果已经够了,那就同意你毕业。”

  “我想卡德维尔先生,也一定会赞同我的决定。”

  威尔逊露出敬佩的表情,22岁的物理学博士啊,多么让人羡慕和嫉妒。

  虽然布鲁斯不一定是最年轻的博士,但他一定是最天才的博士,也是成果最多的博士。

  换做普通人,要是有他的那些成果,博士都够毕业一百次了。

  甚至连教授头衔都够拿十个了。

  而这样的一个物理传奇,就是在自己的亲眼见证下诞生的。

  威尔逊有时都会想,未来的物理学史书上,一定会有自己的名字吧。

  因为他曾经给李奇维出过难题,试问还有谁能有如此殊荣。

  李奇维闻言,想了想,然后说道:“我准备定在1月20日。”

  “我的博士论文还有一些内容需要补充。”

  汤姆逊点了点头,1月20日正好是明年刚开学时。

  选择这个时间,也是李奇维仔细考虑过的。

  一方面,他的博士论文确实还需要打磨。

  而且博士毕业不是本科毕业能比的,不管是流程还是专业程度,都是最严格的。

  因此,李奇维不想仓促上马,给学术生涯留下遗憾。

  另一方面,何育杰三人的毕业时间安排在了12月1号。

  而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就是剑桥大学放假的日子了。

  李奇维正好趁这段时间,好好计划并安排后续的事情。

  汤姆逊又问道:“布鲁斯,毕业后有什么打算,你考虑好了吗?”

  “我觉得你应该继续从事学术,不要过早考虑儿女情长之事。”

  李奇维顿时无语,他想到了关于汤姆逊的一个传闻。

  大多数人对于汤姆逊的评价都是非常好的:为人和蔼可亲,一点也不古板。

  但是他却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喜欢劝人晚婚。

  汤姆逊本人是34岁才结婚的,就是为了不耽误物理研究,最后实在拖不下去了,不得已结婚。

  他还经常劝说卢瑟福,不要太早结婚,否则会影响实验进度,得不偿失。

  所以卢瑟福在29岁,也就是1900年才结婚的。

  在这个时代,属于绝对的大龄结婚人士了。

  这让卢瑟福的妻子对于汤姆逊非常不满,经常对卢瑟福说,你的老师不是好人。

  如今汤姆逊知道了王路遥的存在,又开始PUA李奇维了。

  “额,教授,我的初步打算是回国一趟,先结完婚。”

  “然后在国内待几年,再返回英国。”

  果然,汤姆逊一听,眉头微皱,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布鲁斯,你还这么年轻,为什么就急着结婚。”

  “结婚后,就有很多琐事缠身,再想要安静地做研究就不可能了。”

  “你现在的事业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一旦停下,很容易被别人超越。”

  “而且你回到清国后,那里连一间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你还怎么继续研究你的理论。”

首节 上一节 144/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