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143节
他的土星模型认为:原子内部带正电的核心有电子环转动。
通俗地说,一个大质量的带正电的球,外围有一圈等间隔分布着的电子以同样的角速度做圆周运动。
电子的径向振动发射线光谱,垂直于环面的振动则发射带光谱。
然而,长冈半太郎的理论虽然极为接近原子核式结构了,但依然是一种猜想,没有坚实的实验基础。
而且,对于所谓大质量的正电球,他也无法阐述其具体性质,和佩兰有点像。
当看到小鬼子都发表论文了,李奇维彻底坐不住了。
如今的他已经改变了历史,说不准就会让小鬼子捷足先登了。
只要长冈半太郎再想办法补充一点实验,也许就真能比自己提前搞出行星模型了。
于是,在和汤姆逊教授详细地讨论了三天后,得到对方的同意,李奇维终于发表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内容。
1902年11月1日,《自然》期刊首页发表了一篇名为《物质对α粒子的散射及原理结构》的论文。
作者:布鲁斯·李!
该论文通过详实的实验数据,介绍了α粒子通过轰击金原子后,产生的各种散射行为。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数据:每入射八千个α粒子就有一个α粒子被反射回来。
这个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原子内部必然存在一个大质量核心。
论文将称其为【原子核】。
原子核带正电,集中在原子内部一个很小的区域。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原子核质量占据了整个原子质量的99.9%以上。
根据以上这些真实而严谨的实验数据。
李奇维在论文里提出了他的行星模型猜想:
即原子就像太阳系,原子核是太阳,占据最大的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就是绕着太阳运转的行星。
在原子内部,支配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电磁相互作用力。
论文一出,物理学界举世震惊!
这篇论文的重要程度甚至不亚于狭义相对论。
而发表这篇论文的李奇维,则再一次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只能佩服的五体投地。
“什么情况,布鲁斯·李不是理论物理学家吗?怎么现在又从事原子结构研究了?”
“而且一出手就是如此重磅的论文,他的天才程度简直让人绝望啊。”
“哦,我的上帝,真的有人能横跨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两大方向吗?”
“关键是在每个领域都做出了足以改变物理学界的成果。”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卢瑟福看着手里的论文,苦笑不已。
“哎,要是当初我坚持下去,恐怕发现原子核的人就是我了。”
他的助手索迪,在一旁笑道:“卢瑟福教授,您当初为何要放弃对原子结构的研究?”
卢瑟福叹气道:“嗐,也不是放弃,只不过我把放射性的研究排在了第一位。”
“满脑子想的都是铀盐的放射性,α粒子的实验就被我暂缓了。”
“之前汤姆逊教授告诉我,布鲁斯在α粒子轰击实验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还纳闷呢。”
“我当时也做了部分实验,感觉没什么成果啊。”
索迪安慰说道:“看来做物理实验也需要好的运气啊。”
卢瑟福摆摆手,不再懊恼,而是豪气地说道:“没事,反正我也不差这一个成果。”
“我们的元素蜕变假说,马上就要完成了,到时候肯定不比布鲁斯的行星模型差。”
索迪也笑道:“卢瑟福教授,跟着你学习,是我最大的幸运。”
索迪就是在卢瑟福身边,研究天然放射性元素,最后才提出同位素的概念。
英国皇家学会例行会议上,开尔文勋爵正和汤姆逊闲聊。
“哈哈哈,这个布鲁斯真是一刻也闲不下来啊,刚刚宣布推翻牛顿,现在又想推翻自己的导师了。”
“汤姆逊,你现在是什么感受?”
“哎,我当初看到他提交给我的论文初稿时,也被吓了一大跳。”
“这个课题,还是卢瑟福留下来的,没想到在布鲁斯手里开花结果了。”
“那小子实在太聪明了,不仅理论厉害,做实验也非常优秀,好多仪器都是他自己组装的。”
“我感觉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开尔文勋爵笑道:“你们卡文迪许这一派,算是物理学界的豪门了。”
“先是有麦克斯韦,然后是瑞利勋爵,现在又是伱执掌实验室。”
“你退休后,有没有打算让布鲁斯当卡文迪许的第四任实验室主任啊。”
汤姆逊苦笑,“可惜布鲁斯不愿意加入英国国籍,不然他肯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我私下里劝说过他,清国国籍反而会束缚了他的发展。”
“但是那小子太倔了,死活不愿意改换国籍。”
开尔文勋爵一听就明白汤姆逊的意思了,他微微一笑,“说不定人家将来自成一派呢?”
“到时候你可不要后悔哦,哈哈哈。”
汤姆逊也只能跟着叹口气了。
扶桑国,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今年37岁的长冈半太郎,已经是理学院的教授了。
他一方面担任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的教学工作,一边继续他的研究工作。
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在基础物理领域,他主要研究原子光谱、电磁场等。
在应用物理领域,他对磁偏角和岩石弹性波以及全国各地的重力进行测定工作。
并对扶桑地磁、海啸、地震和火山等现象也进行研究。
真实历史上,长冈半太郎几乎是扶桑物理学所有领域的奠基人,被称为“扶桑物理学之父”。
他所培养的学生,遍布扶桑物理学的各个学科领域。
扶桑基本粒子论的创始人仁科芳雄是他的研究生;
扶桑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也曾受过他的指导。
他在晚年,处在了扶桑学术界的最高位置,并且担任了学术行政的最高职务。
然而此刻,长冈半太郎在看到李奇维的论文后,双手止不住颤抖。
“差一点,就差一点啊,可惜帝国大学的设备太差了,不足以验证我的理论。”
“不然,行星模型肯定是我先提出来的。”
“布鲁斯·李、李奇维,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一边叹气,一边朝海对面的大清看去,喃喃自语:
“那个古老帝国的底蕴实在太深厚了,明明已经被我扶桑帝国超越。”
“可是他们的人太多了,总会在绝境中出现一两个扭转乾坤的伟大天才。”
“量子论、光电效应、狭义相对论、原子行星模型。”
“这些伟大的物理成果,竟然是华夏人提出的。”
“李奇维君,难道你就是物理领域的那个天才吗?”
“这一世,我长冈半太郎发誓要做你的对手,在物理学领域,永远压着华夏!”
第138章 物理黄金大世!
远在英国的李奇维可不知道,扶桑未来的物理学之父,已经将其视为了最大的对手。
不过就算知道,他也只会不屑地一笑。
这一世,他要镇压扶桑一百年!
不管是科学领域,还是其他方面,他都要让扶桑永远跪在华夏脚下。
然而现在,不管是扶桑,还是大清,亦或者整个亚洲,都属于世界的底层。
如果说非洲是人类的荒漠,美洲是历史的荒漠,那么亚洲就是科学的荒漠。
只有欧洲才是世界的主流。
20世纪初期,无论其他国家承不承认。
此时的欧洲一定是科学和文化的绝对中心。
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还是艺术、哲学、文学,无一例外,皆是执牛耳者。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