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148节

  李奇维在丹麦办完讲座后,就会带着王路遥按照逆时针的顺序,依次前往德国、瑞士、法国、比利时、荷兰。

  最后再从荷兰的鹿特丹回到伦敦,结束他在回华夏前的最后一次旅程。

  12月7日,李奇维和王路遥终于达到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

  丹麦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小国,目前的人口只有两百多万。

  后世的华夏人,听到丹麦,估计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徒生童话。

  虽然和瑞典同属于北欧五国,但是它的气候更适宜人类的居住。

  冬暖夏凉,降水丰富,全国气候温和平稳。

  这个国家的历史有点乏善可陈,在两次波及世界的战争中,都保持中立。

  然而该被揍还是被揍,一点没耽误被侵略的命运。

  哥本哈根作为首都,是丹麦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最大的港口。

  在后世,它被选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

  丹麦标志性建筑,美人鱼雕像,在海边静静沉思。

  充满童话气质的古堡与皇宫比邻,坐落在这个清新的城市中。

  古老与神奇、艺术与现代完美交融。

  丹麦最著名的大学,就是位于首都的哥本哈根大学。

  大学建于1479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和英法德的诸多大学不同,哥本哈根大学在1877年就宣布,录取女性学生并颁发学位。

  换句话说,这里是有妹子的,只不过质量就堪忧了。

  在后世,哥本哈根大学最著名的事迹,就是玻尔与爱因斯坦的世纪之争。

  让这所古老学府弥漫着浓郁的学术自由气息。

  然而如今,玻尔还未入学呢,今年才17岁,李奇维也不知道这次有没有机缘能巧遇到对方。

  12月10日,李奇维带着王路遥来到了哥本哈根大学。

  带头迎接他们的是,哥本哈根大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系的物理学教授,奥斯特。

  在奥斯特的身后,还有其他哥本哈根大学的几位教授,以及很多学生。

  以李奇维如今在物理学界的地位,他当然配得上这样的礼遇和接待。

  奥斯特上前一步,在握手的间隙打量着这个年轻人。

  虽然他已经见过了李奇维,但如此近距离接触还是第一次。

  他受到的震撼一点不比上次在瑞典的时候轻,对方实在是太年轻了。

  “布鲁斯先生,欢迎你来到哥本哈根大学,令这里蓬荜生辉。”

  “学校的师生们已经等不及听你的讲座了。”

  李奇维上前和对方握手,打量着奥斯特,对方是一个典型的北欧男人。

  “你好,奥斯特教授,非常荣幸能收到伱和贵校的邀请。”

  现在李奇维最怕和别人打招呼了。

  人家都是某某教授、某某院士。

  只有自己还没有头衔,总不能让别人称呼:你好,物理诺奖得主。

  “我很喜欢哥本哈根大学的开放与包容。”

  “这座学校充满了自由的气息。”

  奥斯特一听,脸上露出笑容,他没想到李奇维对于哥本哈根大学如此欣赏。

  接着他又按照顺序,给李奇维介绍来迎接的几位重要人物。

  “这位是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理学教授,克里斯丁。”

  李奇维点点头,礼貌地和对方握手,没有特别在意。

  但是克里斯丁教授旁边的一位少年,却稍微引起了他的注意。

  小伙子的双眼炯炯有神,看自己就好像见到偶像一般,那种蠢蠢欲动的迫切表现的十分明显。

  但是这丝毫掩盖不了他本身的灵性,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孩子肯定是天才。

  他应该是克里斯丁教授的儿子,不然也不会被对方拉住,不敢动弹。

  李奇维笑了笑,心道又是一个像克里斯一样的小迷弟,自己的魅力果然大啊。

  在公开场合下,他也不好太唐突细问,于是便收回目光,笑着面对众人。

  介绍完所有人后,奥斯特热情道:“布鲁斯,我想在这里,你一定会体验到完美的学术之旅。”

  李奇维笑道:“我也很期待。”

  接着,在奥斯特的陪同和指引下,一行人来到了学校理学院的会议大厅内。

  此刻会议室,基本快坐满了人,放眼望去,绝对超过了300人。

  哥本哈根大学,自然科学专业的师生,几乎都来参加本次的讲座了。

  还有不少丹麦其他大学的人,也慕名而来,都想亲眼目睹物理诺奖得主的风采。

  李奇维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随着他和奥斯特的入场,大厅内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李奇维非常开心,哥本哈根大学的准备让他受宠若惊,这里的所有人仿佛都不在意他的人种身份。

  在奥斯特简短而激昂的介绍下,李奇维缓缓走上演讲台。

  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他忽然发现,这里竟然也有投影仪。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万分感慨,总有一种马上就要进入后世的错觉。

  他调整心神,看着下面乌压压的人群,脸色依然平静。

  毕竟已经参加过好几场的高规格学术会议了,李奇维现在对于大场面已经免疫了。

  这种小讲座,对他而言,简直是信手拈来,毫无压力。

  “各位哥本哈根大学的师生,以及所有人,你们好。”

  “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物理学的最新发展。”

  “布鲁斯我是没什么物理学问的。”

  说着他眼睛向上一翻,然后轻轻点一下头,又慢悠悠地说道:

  “可是也有一点喽。”

  如此既谦虚又自负的话,瞬间让现场响起一阵笑声。

  观众们都被李奇维的幽默折服,这种充满东方矛盾的语言艺术,让人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受奥斯特教授的邀请,今天我的讲座主题是:论原子结构的研究趋势。”

  “诸位知道,目前论对原子的研究,我所在的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应该算是第一梯队的。”

  “那里不仅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还有非常好的研究传统。”

  “原子结构的研究,一直都是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主流和重点。”

  “.”

  随着李奇维的娓娓道来,台下的观众听的如痴如醉。

  从麦克斯韦到瑞利勋爵,再从汤姆逊到卢瑟福。

  如今卡文迪许实验室已经传承了四代。

  大家都能感受到那深厚的物理学术底蕴。

  接着,李奇维又从原子的历史讲起。

  原子概念的提出,科学家对于其物化性质的研究,直到如今对其内部结构的研究。

  然后又讲到了他自己的行星模型。

  “原子结构从枣糕模型,到行星模型,完美地证明了物理学是在怀疑和验证中不断发展的。”

  “在原子物理学这个领域,我个人认为是充满巨大的宝藏的。”

  “小小的原子内部,目前就蕴含着无数的未解之谜。”

  “比如电子的本质是什么?”

  “原子核的内部是什么?”

  “如何才能直接观察到原子?”

  “诸如α射线、β射线等,是否和原子的内部变化有关?”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

首节 上一节 148/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