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369节

  在场这么多大佬,肯定不会轻易让玻尔过关的。

  他能不能像他的导师那样,笑傲群雄。

  在众人的议论下,首先上场分享的是来自德国的G·赫兹和弗兰克。

  二人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走向演讲台,依次和玻尔、李奇维握手致意。

  演讲台的旁边,早都准备好了另一个投影仪,专门给观众使用。

  G·赫兹作为发现电磁波的那位赫兹大佬的侄子,他在物理学界也是小有名气。

  没办法,他的叔叔名气实在太大了,只要他踏入物理学,想低调都难。

  就和达尔文的孙子高尔顿一样。

  名人的后代,总会受到特殊的关注。

  这时,G·赫兹用他那充满朝气的声音,略带颤动地说道:

  “我和弗兰克的研究方向是关于电子碰撞的。”

  “我们在用电子轰击汞原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只要汞原子放射出紫外线,那么轰击汞原子的电子就会损失4.9ev的能量。”

  “使用玻尔模型可以完美解释这个现象。”

  “4.9ev是汞原子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

  “所以只要轰击的电子超过了这个能量值,那么汞原子基态的电子就会跃迁到第一激发态。”

  “接着处于第一激发态的电子,又向下跃迁到基态,这个过程中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而根据【李-普朗克辐射公式】计算,其波长落在了紫外线波段。”

  “这个实验的结果和玻尔的理论完美吻合。”

  “所以,我认为它是验证玻尔模型的有力证据。”

  G·赫兹一边解说,一边分享他的实验数据。

  台下的众人全都被吸引进去。

  这种理论和实验完美符合的情况,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是一种享受。

  那种人类智慧支配客观世界的快感,无与伦比。

  真实历史上,G·赫兹和弗兰克因为研究电子的碰撞规律,从而共同获得1925年的物理诺奖。

  玻尔听完G·赫兹的报告后,顿时脸色潮红。

  之前他说了那么多,都没有对方的实验结果来的震撼。

  语言会撒谎,但数字永远不会骗人。

  众人的掌声让G·赫兹心潮澎湃。

  这种大场面他从来没有经历过,心中感叹:

  “果然,只有站在这种台上过,才算的上是真正的物理学家。”

  “这种感觉,真是让人陶醉啊。”

  接着,G·赫兹向众人和李奇维、玻尔点点头,然后就走下台,干净利落。

  这种场合,他们肯定不会把细节都讲一遍,那是后面发论文要做的事情。

  在这么多人面前做报告,尤其是还有众多大佬在场,那就一定要讲最核心的内容。

  李奇维看着两人下去,突然想到一件好玩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物理学家最喜欢的实验就是“轰”,字面意义上的轰。(真不是我喜欢用轰)

  用电子去轰击;

  用α粒子去轰击;

  用X射线去轰击;

  反正各种方法和物质,都给你轰一遍。

  保不齐就能发现一个新现象,从而一战成名。

  伦琴用电子轰击金属靶材,发现了X射线。

  李奇维用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原子核。

  可惜德布罗意的哥哥莫里斯,用X射线轰击气体,屁也没发现。

  当然,这和他的科研能力有关,其实X射线轰击,也有很多成果,而且还有诺奖级的。

  后世最著名的实验,应该就是粒子加速器了。

  那才真是最高逼格的轰!

  甚至一不小心,都能轰出一个黑洞来,地球直接宣布gg。

  当初建造粒子加速器时,物理学家有过论证,不排除撞击出一个微型黑洞的可能性。

  今天,G·赫兹用电子轰击汞原子,又验证了玻尔模型。

  所以说,大力出奇迹,在物理学领域也是适用的。

  当你不知道研究什么,那就去轰!

  “有请下一位轰击者。”

第281章 第一个挑战者,第三种电子跃迁方式!

  G·赫兹和弗兰克的实验结果,成为了玻尔模型的又一个有力证据。

  而且其对于电子的碰撞研究,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电子轰击原子,不仅会放出X射线,还能放出紫外线。

  甚至更进一步,只要电子的能量合适,原子的种类合适,物理学界可以轰击出很多种不同波长的光。

  但是γ射线目前还没有人能做出来,这让大家都感觉很奇怪。

  因为γ射线被卢瑟福证明,也是一种电磁波。

  没有等众人多想,又有一个人在李奇维的示意上台了。

  他正是卢瑟福的助手莫斯莱。

  本身也是一位物理学讲师。

  看着对方走上演讲台,卢瑟福嘴角微微露出笑容。

  这个成果可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的。

  莫斯莱相比G·赫兹就比较淡定一点了。

  毕竟他在卢瑟福的团队,本来就是世界一流的物理团队,自然见过大场面。

  “大家好,我的研究是关于X射线的。”

  “根据玻尔模型的推导,如果用电子轰击金属原子,只要能量足够,那么就能让原子释放X射线。”

  “而且由于不同的金属元素,其能级差不同,所以产生的X射线的波长也不同。”

  “我用实验验证了这个理论。”

  “大家请看数据。”

  莫斯莱展示他实验的几十种金属原子,每种原子都发射了特定波长的X射线。

  而且他还计算了相应原子的核电荷数,结果与实际吻合。

  引起一阵惊叹。

  尤其是劳厄和索迪二人,显得最为激动。

  莫斯莱的实验让他们感觉到无比惊艳。

  在场的其他人也是震撼无比。

  因为莫斯莱的结果完美证明了玻尔模型的正确性。

  可以说他和G·赫兹的实验,已经让在场的大多数人,对于玻尔模型,对于量子论,再无疑虑了。

  理论和实验实在吻合的太好了!

  简直和麦克斯韦方程组一样完美。

  本来大家以为到这就结束了,没想到莫斯莱还没有结束。

  而他接下来的内容直接让会场疯狂了。

  “此外,根据X射线的波长我们可以得出一個现象。”

  “即在元素周期表中,相邻两个元素的X射线波长非常接近。”

  “因为它们之间只有一个核电荷的差距。”

  “如果波长相差非常大,那么说明它们之间还有未知的元素。”

首节 上一节 369/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