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370节
“所以,利用这种特性,我整理了X射线相差过大的相邻元素组合。”
“我预测了元素周期表中,在42、43、72、75这四个位置,应该有新的元素没有被发现。”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寻找新元素的可行方法。”
“当然,这也不是百分百能成功的,有些原子的X射线很奇特。”
“最后,这个方法是卢瑟福教授提出来的,我进行了验证。”
莫斯莱话音刚落。
轰!
会场内一片哗然。
实在是莫斯莱的研究成果太让人不敢置信了。
竟然找到一个可行的理论,去发现新元素。
索迪死死地盯着屏幕上的内容。
“我的上帝啊,这是物理学对化学的又一次绝杀。”
“物理理论和方法,可以指导化学家发现新元素。”
“这简直如天方夜谭一般。”
“在这之前,化学家发现新元素全都是靠蒙的,或者是碰巧走运了。”
“化学界又要变天了。”
今天来的也有不少化学家,他们和索迪的感受是一样的。
物理学家的大腿实在太粗了,以后得抱紧了。
如果说化学家对于莫斯莱的结果是激动,那么物理学家只有纯纯的震惊了。
任谁也没想到,玻尔模型不仅解释了X射线的本质,还顺带催生出一种寻找元素的全新方法。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这一刻,众人对于玻尔模型的态度已经完全变了。
他们不仅仅是赞同,而是要深入去挖掘拓展,或许可以像莫斯莱一样,发现如此惊艳的成果。
“卢瑟福教授果然不愧是最像化学家的物理学家。”
“他的工作,完全可以划归到化学领域了。”
“看来诺奖没有颁错,他确实应该获得化学诺奖。”
台下的卢瑟福听到这些议论,瞬间脸黑了。
心中呐喊:我不想当化学家啊!我是纯正的物理学家!
很快,会场内就爆发出一阵掌声,大家对于莫斯莱的实验非常佩服。
玻尔看到这一幕,只觉得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在会议之前,他是不知道有这个环节的。
还准备着大佬们的问题呢。
没想到布鲁斯教授竟然给了他这样一个惊喜。
要说是对方随机安排的人,玻尔打死也不信。
这两个例子,全都是对玻尔模型的有力支持。
可以说,有了它们,玻尔应对接下来的提问,就更有自信了。
因为至少他的理论能解决这么多的实际问题。
而那些暂时解决不了,也不能证明理论有错,最多是有待完善。
错误和完善可完全不一样。
麦克斯韦方程组还被完善过呢,才有了现在这种简洁的形式。
这时,李奇维作为主持人发言了。
“真是精彩的实验和想法。”
“莫斯莱,你的工作非常漂亮。”
听到李奇维的夸奖,莫斯莱再淡定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布鲁斯教授啊,从来不轻易夸人。
凡是被夸的,要么是天才,要么还是天才。
莫斯莱顿时心里和吃了蜜一样甜。
虽然他的成果注定和诺奖无缘,因为它是基于玻尔模型理论的实验,没有提出新的东西。
G·赫兹和弗兰克获诺奖,也不是因为汞原子和紫外线,而是他们发现了电子的碰撞规律。
但这依然掩盖不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莫斯莱本人也会因此名声大噪。
“谢谢您给的机会,布鲁斯教授。”
很快,莫斯莱也在众人的惊叹中,走下了讲台。
连续两位青年研究者的上台,让在场的人对于李奇维的安排非常满意。
因为两组的实验都非常非常精彩。
体现了现代物理学的研究魅力。
更证明了量子论作为一门全新的理论,它有充足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是一门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理论。
就在李奇维将要宣布,这个环节结束,进行下一个提问环节时。
忽然,一个人站了起来。
李奇维定睛一看,居然是爱因斯坦。
玻尔的心也忍不住一跳。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
虽然因为李奇维的出现,爱因斯坦不像真实历史上那么无敌了。
但是他依然是顶级的物理学家。
连发两篇论文,从理论上证明原子的存在;
和布鲁斯合发狭义相对论;
用量子概念解释固体比热。
可以说,凭借这三项成就,爱因斯坦就足以让无数人难以望其项背。
台下的众人显然也对爱因斯坦有很深刻的印象。
对方那敏锐的物理直觉,是一个物理学家最想要的素质。
而现在,爱因斯坦站起来的目的,让大家不解。
“难道爱因斯坦也利用玻尔模型做出了什么成果吗?”
“上帝啊,这样下去,今天的会议都快要变成玻尔的粉丝会了。”
“大家都是来给他加油和支持的。”
“不过看爱因斯坦的样子不太像,不然他肯定和布鲁斯提前说了,他们的私交关系非常好。”
牛逼的战地记者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猜测。
上到天体爆炸,下到蚂蚁打架,哪里都有他们的身影和解说。
管你是相对论还是量子论,全都会。
这时,爱因斯坦笑道:“布鲁斯,我不是要分享实验结果。”
“而是想给大家分享一个理论结果。”
“当然,是和玻尔模型密切相关的。”
“我认为玻尔模型有一个地方需要补充。”
哗!
爱因斯坦的话让全场瞬间震动。
原来他不是要为玻尔模型站台,而是要指出它的不足。
该来的终于要来了吗?
G·赫兹和莫斯莱的实验,充分证明了玻尔模型的正确性。
而现在,第一个挑战者终于出现了。
没想到竟然是爱因斯坦。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