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644节

  “他发现了一种反常的塞曼效应。”

  “现有的量子论无法解释这种效应。”

  “或许,是时候再增加一个量子数了。”

  “所以,物理学还有着太多的秘密等待发现。”

  康普顿和德布罗意听的目瞪口呆。

  轨道数量量子数、轨道形状量子数、轨道方向量子数。

  量子论的三大量子数,号称终结了光谱学,正式开创了量子论这一现代物理的支柱。

  只要是物理学领域的人,几乎都听过三大量子数的名头。

  毕竟当初的那场会议实在是太震撼了。

  布鲁斯教授,为了爱徒玻尔,一人单挑数位诺奖大佬,万辩不败。

  而现在,量子论竟然又有突破了。

  于隐,布鲁斯教授座下七大博士之一。

  对方虽然不如钱五师出名,但也是GKY效应的发现者之一,不是物理学领域的无名之辈。

  所以,他们二人自然知道他。

  康普顿惊讶道:

  “哦,上帝啊!”

  “这也太惊人了!”

  “我已经能够想象物理学界的轰动了。”

  此刻,他们终于感受到了华夏的恐怖。

  李奇维笑道:“所以,我有很强烈的预感。”

  “等到欧洲的战争结束后,物理学一定会再次迎来爆发。”

  “会有无数的天才出现,完善量子论这门伟大的理论。”

  “康普顿、德布罗意,或许你们就会参与其中。”

  这一刻,李奇维的气势陡然爆发,霸天绝地的身影充斥天地。

  “而我,很期待你们的表现。”

  “我希望能出现一个挑战我的人,把量子论提高到与相对论并肩的地步。”

  “因为,我已经寂寞太久了啊。”

  康普顿瞪大了双眼,连呼吸都忘记了。

  饶是以德布罗意的淡定和修养,此刻也忍不住热血沸腾了。

  好像下一刻,他就要披甲执剑,与布鲁斯教授大战三百回合。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李奇维还有下一句话没有说出来。

  “我为物理之神,当镇压世间一切天才!”

第396章 质疑与反击!震撼之日的前夕!

  1916年8月1日。

  婆罗洲,古晋码头。

  威尔逊握着李奇维的手,郑重道:

  “布鲁斯,等到战争结束后,我在剑桥等待你的归来。”

  李奇维看向他,接着又看向其他人:爱因斯坦、玻尔、伊蕾娜

  然后说道:“一定!”

  “那一天不会太久的。”

  随着各国代表团的离开,第一届物理奥赛正式结束了。

  但是它给科学界带来的深远影响,才刚刚开始。

  而在亚洲的科学领域,此刻的华夏无疑成为了焦点。

  其中樱花国是最关注华夏的。

  石原纯带队返回国内后,没多久就向学士院提交了本次比赛的评估报告。

  在报告中,他悲观地预测道:

  “华夏之教育改革计划,始于李奇维,至今堪堪十二年。”

  “但是其大学之数量,现为我国之两倍;具有本科学历者,已与我国持平。”

  “长此以往,不出十年,我国之教育科技等领域,将全面落后。”

  “且婆罗洲科学之城,已经开始科学之原创研究。”

  “此举目标乃追赶西方科学,为我国现所缺也。”

  石原纯的报告公布后,在樱花国的科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那个曾经被樱花国甩在后面的古老帝国,如今竟然要全面超越了。

  虽然只是在教育和科学领域,但这两个领域实在太重要了。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基础。

  一时间,整个樱花国的科学界都忧心忡忡。

  以菊池大丽、长冈半太郎为首的科学精英们,反复开会讨论。

  虽然他们都很尊敬李奇维教授,但是不代表他们想看到自己的国家被超越。

  这不是个人感情的问题,而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大佬们自然拎得清。

  讨论的结果外人不得而知。

  但是很快,樱花国就派出一支教育考察队,正式考察华夏国。

  与此同时,亚洲其他国家也相继派出队伍,前往华夏。

  大家的名义都是学习华夏先进的教育制度。

  至于暗地里打什么算盘那就不知道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看见东方崛起的。

  隐藏在黑暗中的各方势力,无时无刻不在找机会,企图抹黑和贬低李奇维取得的成果。

  就在亚洲各国教育交流越来越火热时,突然有一种观点开始出现。

  樱花国某地。

  第一届物理奥赛樱花国参赛队员小村信司,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

  从科学之城回国后,小村信司在众人面前自觉抬不起头。

  不但仁科芳雄对他变得冷淡,就连周围的同学甚至都开始偷偷取笑他。

  小村信司感受到非常的愤怒,所以心理开始扭曲。

  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他。

  大家在背后谈论,也不一定就是取笑。

  他完全是过于自恋了。

  所以,小村信司找到了记者,想透露一点“秘密”。

  记者问道:

  “小村先生,请问你觉得为什么华夏的黄埔理工大学,可以培养出吴有训这样的天才。”

  小村信司不怀好意地说道:

  “华夏的吴有训虽然获得了金牌,但我认为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记者:“哦?能详细说说吗,小村先生。”

  “取得金牌为什么不是一件好事。”

  小村信司故作高深道:

  “因为黄埔理工大学的这种教育模式,本来就是为了考试的。”

  “它教育出来的所谓天才,都只是考试天才而已。”

  “我之前和印度的奥赛选手兰彻,就这个问题深入讨论过。”

  “我们一致认为,这种模式难以培养真正的科学家。”

  “而且,华夏目前所谓的科学突破,严格来说,都不是本土的成果。”

首节 上一节 644/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