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385节

而就在这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那些停着的马车尾部突然缓缓降下一个兜子,稳稳地落在地面之上。

原来,这个兜子竟是专门用来收集马粪的。等到车夫们驾车回家或是驶出城外之后,便会前往特定的地点对这些马粪加以妥善处理。

“殿下说了,采取这样的措施对于咱们城中的环境保护可是大有益处呐!过往的行商旅客们见到如此整洁干净的街道环境,定然会心生好感。”

“一旦他们产生了好感,日后若是想要做生意,恐怕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此地,绝不会轻易绕路而去。”陈宫越说越是兴奋,眼中闪烁着钦佩之色。

“只要前来经商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城中的财富自然也就随之增长!嗯.......用殿下的原话来讲,这叫做让经济活跃起来,到时候老百姓的日子也就能越过越富裕!”

说到最后,陈宫不禁喜形于色,似乎已经能够预见到这座城市未来繁荣昌盛的景象。

别说朱显,就连他,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如同没见过世面的一样,很好奇这些想法太子是如何想到的。

他不知道的是,李九天脑袋里全是来自那个伟大时代的知识,这里只是边角料中的边角料!

现在这变化,也就是李九天刚刚才实行开,他说过,要在他登基的时候,京都必须焕然一新。

那最开始,必须先从路上开始,没想到这一改变,效果出奇的好,街面上也变得好看了起来。

听到陈宫的解释,朱显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如此多的道道,哎,可惜,相见恨晚呐!”

朱显此时心中想,如果李九天早出生二十年该多好,那时候,他绝对要跟李九天形成联盟,只是世界上永远没有如果!

他摇摇头,撇去了不开心的想法,随后继续看着马路上。

街道两旁百姓们也是好奇的看着这一队人马,讨论声音络绎不绝。

朱显完全没在意,他认真的看着每一处不一样的地方,过了一会儿,当他行至十字路口的时候,再次发出了询问:

“陈尚书,这路口为何还要一个专门指挥的人?”

闻言陈宫不嫌唠叨的继续解释:

“哦,这个啊,这个殿下叫他们交通指导员!”

.........

第393章 大雍盛世

“交通指导员?这是什么意思?”

朱显瞪大了眼睛,满脸疑惑地问道。这可是他第一次听说如此新奇的词汇,心中的好奇心被瞬间点燃,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看到朱显那副好奇宝宝的模样,陈宫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兴致勃勃地解释道:

“所谓交通指导员嘛,简单来说就是专门负责指挥交通秩序的人!”边说边用手比划着,想要更形象地说明白。

接着,陈宫指向不远处十字路口处站着的那个人,继续说道:

“你瞧,咱们城里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个像那样的十字路口。这些路口可不单单只是个摆设,它们存在的意义可大着呢!主要是给咱老百姓们过马路、或者改变行走方向时使用的。”

“然而,你想想看,如果来来往往的车马毫无章法地行驶,那得多危险!所以,这个时候就迫切需要交通指导员出马了!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指挥那些马车暂时停下来,好让步行的人们能够安全地通过马路。”

说到这里,陈宫顿了顿,似乎在回味着什么,然后一脸兴奋地补充道:

“如此一来,不仅保障了行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还额外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就业岗位呢!要知道,这些担任交通指导员工作的人,每个月都能领到一份不错的酬劳!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陈宫越讲越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自从李九天想出这些妙招之后,他对其钦佩之情简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甚至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

坐在马车上的朱显听闻此言后,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紧接着被一股强烈的震惊所取代。他瞪大双眼,嘴巴微张,情不自禁地惊呼起来:

“真没料到啊!李九天竟然拥有这般惊世骇俗的才能。且看他行军打仗之时,不仅善于洞察敌军弱点,更能精准地任用贤才;而在内政处理方面,其手段亦是雷厉风行、果敢决绝。就连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细节,他居然也能够考虑得面面俱到,此人当真是天纵奇才啊!”

听到朱显这番惊叹之语,一旁的陈宫微微一笑,缓声道:

“贵人您或许尚不清楚其中缘由。只因殿下如今常驻京城之中,得以亲身感受民间百态,故而方能想出如此众多精妙绝伦的点子来。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罢了。殿下曾经言明,待到天下彻底平定之际,那方是真正盛世降临之时!”

说到此处,陈宫稍稍停顿片刻,接着又道:

“尽管下官目前对于殿下口中所谓‘走路无需依靠双腿’‘出行不必依赖马匹’‘耕田不再需要耕牛’等等诸般新奇理念仍难以完全领悟通透,但下官坚信不疑,只要有殿下引领在前,所有这一切终将会变为现实!”

陈宫话音刚落,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般,整个马车之上顿时陷入一片哗然。众人皆因他所言而倍感震撼,朱显与朱钧两人更是面面相觑,满脸皆是难以置信之色。

两人坐在一起,嘴巴不停地动着,仿佛在念叨着一些神秘的咒语:

“出行居然可以不靠马?走路难道真的不需要腿吗?就连耕地都不再需要牛来帮忙,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朱显满脸疑惑地说道。

闻言朱鈞紧接着附和道:

“是啊,如果说耕地不用牛,改用骡马来替代,或者靠人力去完成,或许还有那么一丝可能性。但是要说走路不用腿,出行不依赖马匹,这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就算用牛来代替,速度也是慢得要命啊!”

面对这样的疑问,一旁的陈宫只是笑了笑,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然后淡淡地回应道:

“诸位别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都会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为现实。”

朱显和另一个人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毕竟,这种新奇的想法要想被人们接受并深信不疑,除非它们真正地出现在众人眼前,否则无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都无法改变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

暂且不提未来那些尚未可知的事物,光是看看眼前所见到的种种新现象,朱显就不禁扪心自问,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和见识,根本无法做到这些创新之举,甚至连想象一下都觉得十分困难。

比如说那个用来收集马粪的工具,虽然看起来还算实用,但也仅仅如此而已。至于所谓的交通指导员以及其他类似的新鲜玩意儿,他压根儿就想不到这些点子,更别提花费精力去找人专门研究了。因为在他和许多人的固有认知里,这些东西纯粹就是多此一举,毫无存在的必要。

朱显等人缓缓前行,朝着皇宫的方向行去。一路上,他们好奇地东张西望,目光被周围那些新奇的玩意儿所吸引。

这里的一切对于来自南离的他们来说都是如此陌生和新鲜。街道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小贩们热情地叫卖着;街头艺人们展示着各种精彩绝伦的技艺,引得围观人群阵阵喝彩。

朱显注意到了一个很明显的不同之处——大雍老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感仿佛能够感染每一个路过的人。相比之下,回想起自己国家的子民,朱显不禁黯然神伤。

随着距离皇宫越来越近,朱显心中的失落也愈发沉重起来。前方等待着他的究竟会是什么呢?未知的命运令他感到忐忑不安。而当他看到眼前这些形形色色,充满活力的大雍百姓时,更是不由自主地将其与离国的人民做对比。

离国虽然富裕,但那只是表面现象罢了。老百姓们辛辛苦苦种植十亩地所得的粮食,竟然有一半要上交给官府!更糟糕的是,这部分收成并非交给了他这个皇帝,而且他还要再添一成交给了邻国宁国作为贡赋。

这样一来,百姓们的生活负担异常沉重,别说是露出开心的笑容了,一年收成也就维持基本生计。就连身为一国之君的朱显本人,也已经多年未曾展颜欢笑过了。想到此处,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心头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苦涩滋味。

.............

第394章 孤还要给你后半生一个保障

傍晚时分,夕阳如血,余晖洒落在大地上,给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橙红色薄纱。

一切准备工作皆已完成,朱显等众人也按照安排住进了一座宏伟的宫殿里休憩。然而,与其他人在大理寺休息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们竟然被直接带入了皇宫之中!

此刻,这些人们已经洗漱整理完毕,只见大殿之内,各式各样的珍馐佳肴如同流水般源源不断地端送进来,摆满了一桌又一桌。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朱显一家人和朱钧一家人安静地分坐于大殿两侧。尤其是孩子们,瞪大眼睛盯着眼前琳琅满目的美食,喉咙不自觉地吞咽着口水,小手紧紧握着筷子,却始终不敢轻易下筷。

要知道,这两家人加在一起足足有将近一百多口人呢!而且这还没有把其他的皇亲们计算在内。

那些原本在南离就没什么真本事的皇亲们,此次前来并未随行。毕竟对于当前局势而言,真正具有威胁性的唯有朱显和朱钧这两家而已。

此时此刻,尽管大殿内聚集着百十号人之众,但是却异常寂静,甚至连一根针掉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清晰听见。没有人敢随意出声,生怕打破这片宁静所带来的紧张氛围。

就在这时,突然从殿外传来一道极其洪亮的呼喊声:“太子殿下到~”

听闻此声,殿内所有人像是得到了统一指令一般,齐刷刷地站起身来,迅速将目光投向了门口方向,神情紧张且充满期待。

踏!踏!踏!

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朱显等人的心弦之上,令他们的神情不由自主地变得有些紧张起来。众人屏气凝神,目光紧紧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心中暗自揣测着来者究竟是谁。

没过多久,只见一个身影缓缓从拐角处浮现出来。那是一个年轻而英俊的小伙子,他身姿挺拔如松,步伐稳健有力,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自信与威严。当这个小伙子完全走进众人的视野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来人正是李九天!而且,跟随着他一同出现的,还有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以及陈宫等一众能人志士。就在李九天踏入房间的那一刻,原本就已经震惊不已的朱显和朱钧两人更是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足以塞进一个鸡蛋。

虽然之前就曾听闻过关于李九天年纪轻轻的传闻,但毕竟未曾亲眼目睹。所以对于李九天的真实年龄,他们心里也仅仅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而已。然而此时此刻,当真正见到这位传说中的人物时,那种震撼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眼前的李九天看起来实在太过年轻了,那张面庞白皙如玉,剑眉星目,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朝气。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稚嫩的年轻人,却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接连攻克了两个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朱显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个疑问: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如此年轻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拥有这般惊天动地的能耐?难道说……这一切其实都是雍皇暗中谋划操纵的结果,而李九天只不过是被推到前台来充当幌子,为日后顺利登基铺平道路罢了?

否则的话,以常理推断,一个年轻人又怎能具备如此强大的实力和智慧呢?想到这里,朱显不禁对李九天背后所隐藏的真相愈发感到好奇和疑惑。

就在这时,李九天直接走上了主位,诸葛亮等人依次落座。

李九天微笑着环顾一圈,众人齐声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李九天双手落了落:“诸位不必多礼,都坐吧!”

随意!

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意!

随着李九天话音落下,众人也都坐了下去。

坐下后,李九天缓缓开口道:

“今日就算是家宴!”说着李九天端起酒杯,冲着朱显朱鈞的方向:“诸位一路奔波而来,想必已是疲惫不堪。在此,孤先敬诸位一杯,权当为诸位接风洗尘了!”话音刚落,只见李九天坐在主位面带微笑地举起手中的酒杯。

见到这般情形,众人哪敢怠慢,纷纷迅速起身,同时也赶忙将各自面前的酒杯高高举起。而在这群人中,有一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此人便是曾经贵为九五之尊的朱显。

尽管如今他的身份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此刻却并未表现出丝毫不适应之感,有的仅仅只是那份谦卑以及深深的感慨罢了。

见此,李九天更是豪爽至极,仰头便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其余众人见状,亦是齐声应和着,紧跟着一同饮尽杯中佳酿。待这第一杯酒落肚之后,朱显这才缓缓放下酒杯,轻启双唇说道:

“久闻大雍的太子乃是一位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青年俊才,今日得以一见,方知传言非虚啊,甚至可以说是远远胜过那些传闻数倍有余!”说到此处,朱显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赞赏之意。

首节 上一节 385/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