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386节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继续言道:

“想我如今不过是一个沦为阶下囚的亡国之君而已,承蒙太子您如此厚待,不仅未将我等囚禁起来,反倒还将我接入宫中,并且对我的家人们也是礼数周全、关怀备至。对于这份恩情,我实感无以为报,心中唯有万分愧疚。在此,我斗胆再敬太子您一杯,略表一下我的感激之情!”言罢,朱显毫不犹豫地再次端起酒杯,仰脖一饮而尽。

这番话语,他说得情真意切,毫无半点虚假成分。毕竟,以他目前这样一个阶下囚皇帝的身份而言,能够得到如此待遇,着实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在前来此地之前,他根本连想都未曾敢去想象会有这般光景。

闻言李九天摆摆手:

“当得知你的事迹以后,孤也是对你的遭遇感到同情,在那个环境下,你还能做到这份上,已经是万分的不易!”

“孤又岂能忍心将一个这样有良心的人囚禁起来,不光不会囚禁,孤还要给你后半生一个保障!”

.......

第395章 小长福

听到这话,朱显与众人皆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愣住了。朱显脸上满是惊疑之色,他那原本就紧绷着的心弦此刻更是紧紧地揪了起来,声音略微颤抖地开口问道:

“殿……殿下您刚才所说可是当真?您真的打算给予我后半生的保障吗?”

李九天见状,不禁微微一笑,轻轻摆了摆手说道:

“诸位不必如此拘谨,大家都放松一些,孤又不是吃人的怪物!”

接着,他看向朱显,神色认真地点了点头道:

“没错,你并没有听错,孤确实想要给你一份保障。明日之后,自会有专人带领你在这京城之中挑选一处心仪之地。届时,所有费用皆由孤承担,你尽可在此处兴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府邸!”

说到此处,李九天顿了一顿,然后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朱显,继续高声宣布道:

“待到明日早朝之时,孤将会当廷向天下宣告,自此往后,南离这个国号将永远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取而代之的,唯有离州一地。而曾经的南离之主——朱显陛下,亦会自愿归入我大雍的国藉,并受封为我大雍的安乐公!”

言罢,李九天再次将视线落在了朱显身上,缓声问道:

“不知对于这般安排,朱显陛下意下如何呢?”

然而此时的朱显早已呆若木鸡般怔立当场,他瞪大了双眼,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自从踏上这片土地以来,他从未奢望着能在这里过上什么安稳日子,心中所求不过是皇后以及孩子们能够免受苦难而已。却万万没有想到,李九天竟会做出如此出人意料的安排!

就在一旁的朱钧,此时已是激动得难以自抑,泪水不受控制地顺着脸颊滑落而下。要知道,身为一国之君,原本以为会自此一蹶不振,沦为任人宰割的阶下囚。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来到此地之后,居然受到了如此尊崇的待遇,不仅被尊奉为座上宾,甚至还获封为安乐公!

需知,在大雍,只有那些为国家立下惊天动地大功之人,才有资格被册封为国公。而国公之上,则是尊贵无比的王位。

曾经以为注定要过上凄惨生活的阶下囚,眨眼间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地位显赫、身份高贵之人。朱钧的内心深处不禁连连慨叹:这李九天,当真非同凡响!其不但有着狠辣凌厉的行事手段,更具备如天才一般聪慧绝伦的头脑。尤为难得的是,他还有着海纳百川的宏大格局!

倘若将两人的位置互换一下,朱钧暗自思忖,以自己的心胸和能力,恐怕绝对无法做到像李九天这般大度。能够饶对方一命,已然算得上是莫大的恩赐了。

毕竟,谁也不敢打包票说这些人日后不会惹出什么乱子来。甭管事情闹得是大是小,总归都是些不安定的因素存在。

可李九天却偏偏敢于这么做,这无疑彰显出了他十足的自信心。显然,他坚信自己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可以将这些人牢牢地掌控在手心里,压根儿就不在乎他们是否会兴风作浪。这种超凡脱俗的格局和气魄,使得李九天无论去做任何事情,都仿佛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此时此刻,只见朱家众人纷纷站起身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一副庄重而严肃的神情,目光齐刷刷地望向李九天。正当朱显准备张嘴说话之际,李九天却迅速抬手打断了他。

“快快坐下,切莫如此拘谨,不要弄这些虚礼和无用之事。今日我前来此地,首要目的便是见一见诸位,其次则是想让大家安心宽心,在此处无人会取你们性命!”李九天面带微笑,语气坚定地说道。

接着,他又继续补充道:“你们今日唯一的任务便是尽情享用美食美酒,然后晚上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把从前经历过的种种过往统统抛诸脑后!”

说罢,李九天的视线转向了朱显身旁的那个小男孩儿。这孩子看上去不过才十一二岁的模样,生得眉清目秀,十分可爱。据了解,此子名为朱长福。

单看这个名字,实在难以让人联想到任何具有皇家风范或高贵气质的元素。原来,朱显压根儿就未曾对所谓的皇位抱有丝毫幻想,他内心深处所期望的仅仅只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度过一生,并积累一些善缘和福气而已,故而取名为长福。

李九天凝视着朱长福,眼中满含温和之色,缓声言道:

“自明日起,小长福便跟随南枫以及东方岚一同学习吧。他们二人皆是孔明先生的得意门生,日后定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学问,将来若能学有所成,也好为我大雍的黎民百姓谋福祉!”

听到这话,朱显深知这话绝对不能客气,或者拒绝,当即拉着自己的儿子,神情激动的道:

“福儿,还不快多谢殿下!”

小长福活泼机灵,听到父亲的的话,连忙对着李九天行了一礼:

“多谢太子殿下!”十一二岁的娃娃,已经知道了好歹,此时的他显得很是乖巧!

李九天招了招手,指向了诸葛亮:

“这位就是孔明,卧龙先生诸葛亮,还不快拜见你的老师!”

闻言小长福等人纷纷看向了诸葛亮,刚刚来的时候没有介绍,此人一直坐在那里笑呵呵的,这才明白,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

对于李九天手下的这些能臣,他们早就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都有非凡的气质。

小长福也连忙走了过去,随即恭敬一礼:

“长福拜见先生!”

.......

第396章 安乐公,安乐侯

............

次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了巍峨壮丽的崇德殿上,给这座宫殿增添了一抹神圣而庄严的光辉。

崇德殿内,群臣整齐地站立着,他们身穿华丽的朝服,神情肃穆。随着一声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整个大殿回荡起这震耳欲聋的声音。

雍皇端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他微微抬手,脸上带着威严却又不失和蔼的笑容说道: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群臣齐声回应后,缓缓站直身子。然而就在此时,原本安静的大殿门口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只见两道身影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了进来。为首之人身材高大,面容英俊,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凡之气;另一人则稍显瘦弱一些,但眼神同样锐利有神。此二人正是朱显叔侄。

朱显和其皇叔朱钧双手捧着象征无上权力的玉玺,身上穿着庄重的正装,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大殿中央走来。尽管朝中许多大臣都早已听闻过这对叔侄的名号,但今日却是大多数官员第一次亲眼见到他们本人。

众人不禁好奇地打量起来,只见朱显叔侄目不斜视,径直朝着大殿前方走去。他们的脚步沉稳而自信,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重大的使命。

终于,两人来到了大殿的最前端。朱显高举起手中的玉玺,用洪亮的声音大声说道:“前离国皇帝——朱显,携皇叔朱钧,特来归顺大雍。从今往后,离国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离州,直接隶属于大雍的领土范围。离国的百姓,亦将成为大雍的子民!”

“请陛下为了天下黎民,准许归顺!”

听到此处,那些之前并不了解情况的官员们方才恍然大悟。原以为只是简单的投降,没想到竟是归顺之举。如此一来,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可就耐人寻味了.......

他们并不知晓其中内情,原以为所谓投降不过就是简简单单地放下武器、表示臣服而已。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投降之后竟然还要经历一番严格繁琐的审理流程。这般操作下来,朱显等一众人士便彻底丧失了应有的尊严和人格。

其实,李九天内心深处并不想对这对叔侄过于残忍决绝。只不过由于所处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也自然大相径庭。倘若换作自己处于朱显的位置之上,李九天不禁暗自思忖,或许他所采取的行动远不及朱显这般果敢坚毅。

像朱显这般心怀善良之辈,实在不应受到那般不公正的待遇。正因如此,李九天特意嘱咐过朱显,此番前来并非投降之举,而是真心诚意的归顺之行。

虽说最终结局可能并无差异,但两者之间的含义却是天差地别。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朱显在今日才有底气向众人明确提出归顺之意。

此时,站在一旁的惠英赶忙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将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玉玺恭敬地呈递到了雍皇面前。而雍皇甚至连那玉玺一眼都未曾瞧去,只见他面色从容淡定,缓缓开口说道:

“朱显陛下果然深明大义!为了实现天下一统之大业,为了让黎民百姓能够摆脱战火纷飞之苦,毅然决然地做出如此义举,实令朕深感钦佩不已。”

稍作停顿后,雍皇接着言道:

“至于朱显陛下的归顺请求,朕自当应允。朕定要全力促成朱显陛下的宏伟心愿得以达成,从今往后,两地合而为一,亲如一家,再也不存在任何国界之分!”

说到这里,朱显二人连忙躬身行礼:

“多谢陛下!”

随即,朱显一脸肃穆地说道:

“陛下,从今往后,微臣便是一介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了,万望陛下切莫再以旧称相待。陛下直接唤微臣的名讳便好。”他言辞恳切,态度谦卑,仿佛真的已经将过往的身份和荣耀尽数抛却。

听到这番话,雍皇急忙摆了摆手,脸上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回应道:

“爱卿此言差矣!爱卿如此深明大义,毅然决然地归顺我大雍王朝,实乃大功一件啊!朕又岂会是那种薄情寡义之人呢?朕今日决定,册封爱卿为我大雍的安乐公,赐予千金赏赐,并赐给爱卿食邑万户!”

雍皇话音刚落,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除了李九天等少数几个人以及朱显本人表现得镇定自若外,其他人皆惊得目瞪口呆,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尤其是听到“食邑万户”这个封赏时,许多大臣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自思忖着这是否过于丰厚了些......

然而,还未等众臣来得及提出质疑之声,朱显已抢先一步拱手施礼,诚恳地说道:“陛下,万万使不得啊!微臣自从归降以来,尚未能为大雍建立半点功勋,实在无颜享受如此优厚的待遇。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只见朱显神色坚定,毫无半分贪恋荣华富贵之意。

面对朱显的执意推辞,雍皇微笑着再次摆了摆手,缓声道:

“爱卿莫要过谦,引领南离归顺我大雍,避免了一场生灵涂炭的战争,此等功绩堪称惊天动地。爱卿当得起这般封赏,无需再行推让了!”

不等朱显开口说话,雍皇便面带微笑地继续说道:

“朱钧,其忠心耿耿、为国尽忠之行为实在令人钦佩不已。尤其是面对朱显时,更是生死相依,不离不弃,这种忠义之举堪称楷模,着实值得大力传颂与赞扬。只是略有遗憾呐,咱们大雍已然有了忠义侯这一封号,而获得者正是那威名赫赫的赵云将军。”

说到此处,雍皇微微一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随后接着说道:

“既然如此,朕决定,赐予朱钧‘安乐侯’这一爵位,并让其陪伴在安乐公身旁。希望朱钧能够一如既往地秉持忠义之心,继续为我大雍的黎民百姓谋福祉、做贡献!”

话音刚落,只见朱钧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嘴巴张得大大的,半天都合不拢。要知道,皇帝才被封为了国公,而他这位原本的王爷转眼间竟然也变成了侯爷!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简直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朱钧很快就回过神来,心中暗自思忖道:本来还想着这辈子就这么跟着陛下混混日子也就罢了,没曾想居然会有这样意想不到的惊喜降临到自己头上。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连忙向前一步,恭敬地跪地行礼,高声谢恩道:

首节 上一节 386/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