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388节

“如此一来,咱们又何须像如今这般苦苦探寻呢?只要想办法混进登基大典当中去,那么李九天手底下的所有势力,岂不是都能让咱们尽收眼底吗?这样一来,不仅省时省力,还能避免咱们在这里贸然行动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呐!”

这话一出,几人好像打开了新的思路,脸上的阴霾瞬间一扫而空。

李九天的登基大典,重新给了他们希望,其中一人更是兴奋道:

“必须立刻将此地的具体状况呈报给陛下,静候陛下下达指令。要知道,咱们地组如今已然暴露于敌人眼前,然而幸运的是,大雍似乎对我们的真实身份还一无所知呢!”他面色凝重地说道。

“除此之外,我们无需再做进一步的探查工作了。近期大伙儿还是避免碰面为好,毕竟在陛下的命令尚未抵达之前,这样能让我们多一分安全保障啊!”另一人接着补充道。

“还有啊,此次李九天的登基大典,据我推测,陛下定然会精心准备一份厚礼送给李九天,咱们就只管坐观其变、静待好戏开场吧!”说到此处,众人的面庞之上先是掠过一抹难以掩饰的欣喜之色,但转瞬间这喜悦便如流星般消逝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和不安。

这时,人群中有一人忧心忡忡地开口问道:

“可是,从这里前往帝都路途遥远,若是依靠人力传递消息,即便一路快马加鞭,至少也需要十来天的时间,一来一回就将近一个月了;倘若选择飞鸽传书这种方式,速度虽然相对较快,但少说也得花费四五天之久。更要命的是,听闻那李九天的手下最为拿手的便是操控信鸽,每次放飞都有十几只之多。万一李九天的手下察觉到这些并非他们自家的鸽子,那咱们的行迹不就彻底败露无遗了吗?”

话音未落,又有人急切地附和道:

“是啊,且不说消息能否顺利送达,光是在等待消息回复的这段漫长时光里,咱们身处险境的地组兄弟们可该如何是好啊?他们此刻正处于大雍禁军严密的监视之下,想要脱身简直比登天还难呐!”一时间,众人皆沉默不语,心头仿佛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巨石,让人喘不过气来。

原本众人满心欢喜地认为已经寻觅到了解决问题的全新思路,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终所有的努力却仿佛兜了一个巨大的圈子,一切竟然又重新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那遥远的距离犹如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横亘在宁国和大雍的京都之间,使得消息的传达变得异常艰难且极为不便。

一时间,屋内的气氛再度陷入凝重的沉默之中。几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熙熙攘攘的大街,那些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此刻听来竟是如此刺耳。

街边的商贩们忙碌地招揽着顾客,来来往往的行人穿梭于其间。就这样静静地看了许久之后,其中一人的嘴角忽然微微扬起,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

只听得他兴奋地低呼一声:

“有了!”这突如其来的呼声瞬间打破了沉寂,其余几人急忙将视线转移到他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只见他伸出手指,直直地指向窗外的那群商贩,激动地说道:

“我们不妨派遣一些人手乔装打扮成各地的商贩,分散至各个角落。而咱们护龙卫皆拥有独特的标记,只要地组的成员发现这些标记,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向我们靠拢过来!”

说到此处,他顿了一顿,接着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

“待到那时,让他们把自身所掌握的计划详细地传递给我们。随后,我们便可针对具体情况展开深入商讨,共同研究出协助地组成功脱身的最佳方案!”

“不过目前当务之急,还是需要尽快派出人员前往帝都传递重要消息。虽然信鸽在此刻已然不好使用,但好在只要还处于宁国境内,它仍然能够发挥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想必能够大幅度缩减消息传递所需耗费的时间。与此同时,趁此间隙,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率先与地组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并进一步探讨后续相关事宜的安排部署!”

听到这话,那几人的眼眸瞬间如同被点燃的烛火一般,再次闪耀出明亮的光芒来。他们纷纷陷入沉思之中,脑海里像是有无数个念头在飞速旋转着,仔细地琢磨着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经过短暂而又漫长的片刻思考之后,几人脸上渐渐浮现出凝重之色。

因为他们发现目前似乎真的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每一种可能的办法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以他们当下的实力和处境而言,实在无法承受过于冒险的举动。

一番权衡利弊之下,众人意识到刚才所提到的那个办法相对来说要更为稳妥可靠一些。

想到此处,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目光交汇在一起。无需过多言语交流,仅仅只是一个眼神的碰撞,彼此便心领神会。紧接着,他们几乎同时开口说道:

“好,那就按照此方法行动!”

这声音整齐划一、斩钉截铁,仿佛是从同一个胸腔里发出的一般。就这样,几人想了半晚上的难题,终于在这一瞬间被迅速敲定下来,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

第400章 安乐公的期待

半个时辰之后,那几个隶属于护龙卫人组的头目终于起身离座,缓缓地走出了青羊酒馆的大门。

就在他们前脚刚踏出酒馆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本他们所坐着的那张桌子旁,竟然如同鬼魅一般地浮现出了两道身影。

这两人中的其中一个,赫然正是那位权倾朝野、威名赫赫的雨化田;而站在他身旁的那个人,则是他忠心耿耿的亲卫。

此刻,雨化田和他的亲卫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头目的背影,眼中闪烁着不易察觉的光芒。只见雨化田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用一种轻描淡写却又透着无尽威严的语气说道:

“切莫打草惊蛇,只管给本督好生监视着,看看这些家伙究竟想要搞些什么名堂!”

听到这话,一旁的亲卫连忙恭敬地点头应道:“是,提督大人!属下定当不辱使命!”

言毕,雨化田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亲卫跟上自己。于是,主仆二人转身迈步,同样离开了青羊酒馆,向着皇宫所在的方向徐徐走去。一路上,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

........

东宫之中,一座宏伟而庄严的建筑矗立着——文华殿。

此刻,夜已深,但殿内依然灯火通明。李九天端坐在桌前,案牍上堆满了各种文书和地图,他却毫无倦意。

在他的对面,坐着刚刚被册封为大雍安乐公的朱显。两人正神情专注地讨论着大雍未来的发展方向,气氛热烈而紧张。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只见雨化田如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大殿。他身着一袭黑色锦衣,身姿挺拔,面容冷峻。来到殿前,他微微躬身拱手行礼道:

“卑职雨化田参见殿下,见过安乐公!”

李九天微微抬起手,示意雨化田起身,然后问道:

“免礼。那帮人的情况如何?可有什么新的消息?”

雨化田摇了摇头,回答道:

“回殿下,目前那些人的身份仍未完全查明,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皆来自宁国。卑职刚刚一直在暗中跟踪监视,发现他们方才已经碰过面,似乎在密谋着什么。依卑职之见,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便会有所行动。”

李九天听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厉之色,沉声道:

“嗯,继续盯紧他们。在登基大典举行之前,孤想要送给宁国一份厚礼,就先从这帮家伙身上下手!”

雨化田微微躬身,双手抱拳,郑重地说道:

“是,殿下!”

言罢,他稍稍直起身子,静待着李九天接下来的吩咐。

只见李九天轻捋胡须,若有所思片刻后,接着问道:

“孤之前让你寻摸之人,如今可曾有了消息?”

雨化田忙不迭地点头应道:

“回殿下,已然有了消息。卑职四处寻觅,终于找来了十几个铁匠与木匠,且皆是行内赫赫有名、技艺精湛的顶尖人才。”

稍作停顿,他又补充道:

“然而那机关大师,目前卑职仅觅得一人。此人现居东阳之地,卑职已遣专人携厚礼前往相邀,请其出山相助。想来不出几日,便会传来佳音。”

闻听此言,李九天满意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嗯,如此甚好。你此番办事得力,值得嘉许。不过需谨记,对待那些匠人务必要礼数周全,切不可仗势欺人,摆出一副官僚的臭架子来!”

雨化田赶忙再次躬身行礼,毕恭毕敬地道:

“谨遵殿下教诲,卑职定然不敢忘却。”

而后,他直起身来,小心翼翼地请示道:

“殿下若是别无他事需要卑职处理,那么卑职就先暂且告退了。”

李九天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去:

“去吧,有事自会再传召于你。”

闻言,雨化田恭敬退了出了大殿!

待雨化田渐行渐远直至身影消失不见之后,安乐公眉头微皱,面露些许疑惑之色,轻声开口问道:

“殿下,难道说咱们这城中居然潜入了宁国的细作不成?”

李九天微微颔首,表示肯定,回应道:

“没错,就在安乐公您尚未抵达京城之际,那宁国便按捺不住,又一次妄图探查我大雍的机密底细了!”

话毕,李九天嘴角微扬,流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轻笑道:

“哼,不过就是一群跳梁小丑罢了,根本无需放在心上。那宁皇如此急不可耐,既然他想玩儿,那孤自然乐意奉陪到底!”

李九天这番话语说得气势磅礴、豪气干云,字里行间尽显霸气。安乐公听到此处,方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李九天所面临的局势竟是何等艰难险阻。

要知道,当他尚未将北蛮和离国收入囊中之时,所遭遇的可不仅仅只是来自一方的威胁。他所直面的乃是三方势力的联合夹击,形势可谓岌岌可危。

然而,即便身处这般险恶之境,李九天竟依然能够势如破竹地接连攻克两国,不仅展现出其卓越超群的军事才能,更彰显出他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如今,随着地盘不断扩张,自身实力日益强大,安乐公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起来:眼下这两位堪称天下最为强大之人已然展开明争暗斗,这场巅峰对决最终究竟会花落谁家呢?是坐拥雄厚底蕴且野心勃勃的宁皇技高一筹,还是智勇双全、胸怀大略的李九天更胜一筹呢?

此刻,安乐公心心中不由自主的开始了期待!

........

第401章 殿下,我怎么感觉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呐!

对于这个问题,安乐公便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然而,当话题转向另一件事——寻找工匠时,他的好奇心再次被点燃,眉头微微皱起,一脸疑惑地问道:

“那殿下您如此大费周章地寻找工匠,甚至还要寻觅机关大师,这究竟是所为何故呢?”

听到安乐公这番话,李九天嘴角微微上扬,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安乐公啊,不妨让孤来问问你,你我如今身下骑着的这些马匹、乘坐的马车,还有我们日常使用的桌椅板凳等物什,它们皆是出自何人之手?”

安乐公听后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连忙回答道:

“这自然是出自那些能工巧匠之手!”

首节 上一节 388/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