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387节
“微臣朱钧,在此叩谢陛下隆恩浩荡!定当不负圣望,竭尽全力为陛下和大雍子民效力!”
...........
...........
第397章 若有必要,可直接发兵。
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事情终于落下帷幕。曾经辉煌一时的南离王朝,其皇帝和皇叔此刻皆已成为大雍的臣民,前者被封为安乐公,后者则获封安乐侯。
面对雍皇的这般安排,朝中大臣们的反应各不相同。虽然部分朝臣内心对此并不情愿,但他们心里很清楚,如今真正掌握大权、当家作主之人正是李九天!
就连尊贵无比的太子在此事面前都未曾发表任何意见,其余众人自然更是不敢轻易多言,只得乖乖地安静聆听。
正在这时,雍皇再次开口说道:
“既然如今南离已然归降于我大雍,那么应当立刻向全天下宣告此事。从即日起,南离将正式成为我大雍的离州。并且,原本属于离州的本土地区可以享受为期一年的赋税免除政策,而后的三年内,只需缴纳半成赋税即可,好让当地的百姓能够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话音刚落,站在朝堂前列的朱显当即带头躬身行礼,高声喊道:
“陛下圣明!”紧接着,其他群臣也纷纷效仿,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然而,在这群山呼万岁的声音之中,却仍有一些人心生疑虑。要知道,南离向来都是重要的产粮大区之一,按照大雍现行的律法规定,普通百姓每年仅需上缴总收成的一成作为赋税便可。
可如今,南离的百姓不仅无需交税长达一年之久,后续三年还要减半征收,如此一来,朝廷将会损失大量的税收!这些人不禁暗自思忖,这样的决策究竟是否明智呢?圣明!”
随后群臣连忙附和:“陛下圣明!”
但也有人心中泛起了嘀咕,南离本就是产粮大区,大雍律法,百姓只有总收成的一成赋税,南离百姓谁家不是上万斤粮食,这直接减免四年,得损失多少税收啊!
过了好一阵子,四周一片静谧,竟无一人发出丝毫异样的声响。就在这时,只见李九天不紧不慢地迈步向前走去。待走到近前时,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朗声道:
“父皇,儿臣早些时候向您提及的那科举之事,现下已然时机成熟,可以正式提上日程啦!想我大雍如今的国土面积较以往可是足足扩大了一倍有余呢,如此广袤的疆域,所需的官员数量自然也是大幅增加,可目前咱们朝中的官员显然已经不够用了!”
李九天稍稍顿了一顿,接着又慷慨激昂地说道:
“此时此刻,恰是推行科举制度、为朝廷广纳贤才的绝佳时刻呀!应当让我大雍众多胸怀壮志的年轻人们有机会登上这个舞台,一展才华,为国家效力,共铸辉煌!”
李九天这番话语刚落,一旁的诸葛亮与林国甫便赶忙齐声应和道:“臣等附议!”
要知道,自从大雍的疆土扩张之后,这两位丞相才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何为劳累不堪。想当初,二人各司其职,倒也还算轻松自在,可如今却全然不同了。
每天从早到晚,不是来自北方蛮族之地的奏折如雪片般飞来,便是南方离国呈上的各类事务亟待处理。更为棘手的是,这南北两地刚刚经历变革,诸多重要决策旁人根本无法做主,最终还是得落到他们二人头上。
所以,当听到李九天提议举行科举之时,两人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毕竟这件事情实在是拖延不得啊,再拖延下去,二人非得短命不可!
看到两位丞相竟然如此默契地异口同声,这可真是把李九天和雍皇都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要知道,平日里这二位丞相可是各有各的性子。有时候其中一人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另一人则沉默不语;还有的时候干脆两人都紧闭双唇,谁也不肯先开口。像今日这般,能让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出同样的话来,实在是罕见至极啊!
雍皇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的确如此。如今南北刚刚平定下来,正是百废待兴之际,但我们所欠缺的恰恰是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官员呐。既然这样,太子啊,等会儿你立刻着手拟定一份详细的章程出来。至于具体该如何去做,就全部交由你来负责吧,不必呈上来给朕过目查看了,朕只需要最终的结果便可!”
听到这番话,李九天不禁感到一阵无语。他心里暗自嘀咕着:这父皇,怎么又开始当起那甩手不管事的掌柜来了?不过嘴上却不敢有丝毫怨言,只能无奈地长叹一口气,然后恭敬地拱手应道:
“儿臣遵命,父皇!”
就在这时,雍皇似乎突然想到了某件事情,他那锐利的目光转向李九天,带着一丝疑惑和关切地问道:
“朕近日听闻太子竟派出禁军,还公然举着牌子去追踪某些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听到雍皇的问话,李九天赶忙拱手向前一步,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回禀父皇,其实只是些由宁皇派遣而来的无名宵小之辈罢了,根本无需挂心。待儿臣这两日稍作安排,寻得空闲之时,定然能够轻松将他们解决掉,请父皇放心便是!”
听完李九天这番充满自信的言辞,雍皇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地点了点头,说道:
“嗯,不错!如今咱们大雍已非昔日可比,实力与日俱增。倘若宁国胆敢再次做出这般不入流、见不得光的勾当,那就休怪我们无情了。若有需要,大可直接出动大军,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说罢,雍皇的眼中闪过一抹威严之色。
这话一出,朱显都是一愣,大雍果真变得不一样了起来,对大宁用兵,都能说的如此轻巧!
李九天点点头:
“是,父皇!”
心中同样欣慰,这父皇总算不胆小了,现如今也敢直接说发兵的话了。
而且还是对宁国,放在以前,恐怕这话他想都不敢想,更别提说出来了!
.........
第398章 为难的护龙卫
是夜。
万籁俱寂,唯有一轮明月高悬于夜空之中,洒下清冷的光辉。在京都南城那条繁华的街道上,原本白日里就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景象此刻更是被放大到极致。
夜幕降临之后,那些白天躲在家里或者其他角落里的小摊贩们纷纷出动,带着各自的货物和手艺来到街头巷尾,支起摊位,亮起灯光,瞬间将这条街道装点得犹如白昼一般明亮。
说起这些夜间摆摊的现象,其实也是近期才出现的新鲜事。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李九天,他别出心裁地想出这个主意,鼓励百姓们在夜晚走出家门,享受夜生活的乐趣。
如此一来,不仅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魅力,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
此刻的街道上歌舞升平,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路边的灯笼高高挂起,将整个街道映照得灯火通明,宛如一条璀璨夺目的长龙蜿蜒伸展。
而在这繁华的街景之中,有一家格外引人注目的二层酒馆——青羊酒馆。这家酒馆乃是由一位来自北蛮的商人所开设,随着北蛮归入大雍的版图,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北蛮生意人看准时机,纷纷涌入此地做起生意。
此时此刻,青羊酒馆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好不热闹。在二楼靠窗的一个位置上,坐着四位神秘的客人。
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两壶香气四溢的美酒以及一些美味可口的肉食。然而,与周围喧闹欢快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四人自打落座以来便显得异常安静,甚至连眼神都未曾从周围的环境移开过片刻。只见他们的眼珠不停地转动着,仿佛在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真可谓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由于他们只是转动着眼珠子,并没有明显的身体动作,以至于坐在他们身旁的其他人根本无法察觉到他们是否在四处张望。
就在这时,其中一名男子突然伸手拿起桌上的酒杯,微微仰头轻抿一口后,眼睛迅速瞥向窗外,同时嘴里低声嘟囔道:
“已经整整三天过去了,可我们却什么有用的线索都没能查到!”
原来,他们竟然就是那声名赫赫,宁皇的护龙卫人组中的几位头目。然而,近两日局势异常紧张,各处盘查甚严,这使得他们分身乏术,根本无暇顾及本应密切关注的地组所面临的困境。
甚至连他们自身也如惊弓之鸟一般,丝毫不敢轻举妄动。平日里更是谨小慎微,从不敢擅自相聚一处,只因害怕稍有不慎便会重蹈地组的覆辙——身后紧跟着两名来自大雍的禁军,如同甩不掉的尾巴,让人倍感压抑与恐惧。
就这样,他们如无头苍蝇般辗转奔波了整整三日。直到今日,费尽千辛万苦方才探听到一个消息:南城于近日夜间开设了热闹非凡的夜市。这个消息犹如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终于给了这几人难得一遇的团聚之机。
听闻此言,其中一人不禁深深叹息一声,满脸愁容地说道:
“唉,李九天如今整日深居简出,始终待在那戒备森严的东宫之中,压根儿就不曾踏出宫门半步。”
“而那太子府亦是固若金汤,每日皆有上千名太子亲卫驻守,我等即便有通天彻地之能,也是难以接近分毫啊!”
紧接着,另一人亦附和着感慨道:
“不仅如此,李九天手下可谓是高手如云,人才济济。以我等之力,莫说深入探查其底细,即便是想要稍稍靠近一些,都无异于痴人说梦,自寻死路。今日若非偶然得知此处有夜市这般良机,只怕我等连相聚于此共商大计的机会都将化为泡影!”
听到三人这般言论,那个始终沉默不语之人终于压低声音缓缓开了口:
“那眼下究竟该当如何?咱们护龙卫向来可是陛下手中的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刃呐,但如今竟然连区区一个李九天都无法接近,待到返回之时,又该怎样向陛下复命交差?”
他的话语之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等人因办事不力而遭受严惩的场景。
另一名成员紧接着附和道:
“是啊,如果此番行动最终一无所获,真正蒙羞的绝非仅仅只是我们这些执行者,更是高高在上的陛下啊!倘若真让陛下颜面尽失,那么你我这几颗项上人头,恐怕都难以再稳稳当当安于肩头之上咯!”
此言一出,其余三人纷纷无奈地摇起头来,脸上尽是苦涩与焦虑之色。其实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他们又何尝不知晓呢?只可惜此地并非是他们所熟悉的宁国领土。
若是在宁国内部行事,凭借着他们护龙卫的身份以及手中象征权威的令牌,想要调查任何人都可谓易如反掌。即便是遭遇当地官府官兵阻拦,只要亮出那块令牌,对方便会乖乖予以配合协助。
然而此时此刻身处大雍之地,情况则完全不同了。人家根本不会认可他们手中的这块令牌,甚至有可能将其视作夺命的符咒一般。
万一在此处行迹败露,落得个身死魂消倒还算轻的惩罚;更可怕的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受尽折磨痛苦不堪。
况且先前派往此地执行任务的地组成员已然失手栽了跟头,至此局面愈发错综复杂、扑朔迷离起来。
即便此刻众人有心冒险一搏,却也全然不知该从何处着手,如何去冒这个生死攸关的巨大风险了!
想到这里,众人面面相觑:
“哎!”
.......
第399章 护龙卫的解决办法
一众护龙卫人组的几个头目此刻正满脸委屈地围坐在一块儿,一个个都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低垂着头颅,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彼此之间连话也不说一句,就只是这么默默地坐着发呆。
他们绞尽脑汁想了半天,却始终没能想出一个切实可行、能够有效探查李九天真实实力的办法来。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气氛愈发凝重而压抑。
就在众人几乎要陷入绝望的时候,突然间,其中一人像是被一道灵光击中似的,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一下子亮了起来。只见他猛地抬起头,深吸一口气之后,缓缓开口说道:
“诸位,陛下此次派遣我等前来调查李九天的真正实力,但至今为止,除了咱们已经知晓的那些驻扎在外的大军之外,对于京城之中李九天所掌握的势力究竟有哪些,咱们可是一无所知啊!”
“不过呢……大家可别忘记了,再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咱们大雍就要迎来一个极其重要的大日子了!”
这人话音刚落,其余三人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心领神会地对视了一眼,紧接着便不约而同地齐声喊道:
“李九天的登基大典!”
“没错!正是李九天的登基大典!”另一人此时也变得异常兴奋起来,双手不自觉地挥舞着,大声说道:“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李九天还有多少未曾浮出水面、不为人知的隐藏势力,想必都会在这一天现身出来吧?”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