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394节

宁皇也起身:

“好,朕等着三位的好消息!”

.........

当夜幕悄然降临,繁星点点闪烁于天际之时,那三位身影才缓缓踏出宫门。他们并未选择舒适的马车代步,而是肩并着肩漫步在宫外宽阔的马路之上。

此刻,只见华纯越轻轻地叹息一声后,率先打破了沉默:

“马老弟啊,依我之见,此次之事恐怕陛下早已知晓会是如此结局。召我们前来,似乎仅仅只是走个形式罢了。”他边说边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

紧接着,他继续说道:“尤其是你后续所提之事,陛下竟然连思考都未曾有,便毫不犹豫地应允下来。显然,陛下心中对此亦是早有成算呐!”说完,他不禁再次长叹一口气。

闻听此言,马义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轻声回应道:

“丞相大人多虑了,但身为臣子,陛下既有旨意下达,我们只需谨遵圣命便是,其余诸事实非吾等所能左右。至于此事究竟如何发展,又何须过多挂怀呢?”

然而,华纯越却缓缓地摇了摇头,表示并不认同。他感慨万分地道:

“老夫倒并非真的在意这些。只是如今人至暮年,愈发觉得自己所为可能会遭致世人诟病,脊梁骨怕是要被戳穿咯!待此事了结之后,老夫定当速速向陛下呈递辞表,请辞归乡。毕竟年岁渐长,也到了该给你们这些年轻后辈们腾出位置的时候了!”说到此处,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落寞与释然交织的复杂情感。

华纯越此刻满心都是懊悔和无奈,他深深地觉得自己这一次是被给坑惨了!竟然要让普通老百姓来假扮成庞大的军队,而更要命的是,他还要亲自出马去拉拢那些位高权重的名门望族。

可以想象得到,等到那些望族开始动员他们治下的人口时,必然又得抬出他华纯越的名号来压阵。

可问题在于,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一旦真的上了那残酷血腥的战场,又怎么可能平平安安、毫发无损呢?

只要稍有差池,出现任何意外情况,那么背负着千古骂名的就必定是他华家啊!

他华纯越都已是半截身子入土、行将就木之人了,却在这风烛残年之际摊上了如此一件吃力不讨好、两头受气的苦差事!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好在朱镇江提出的策略还算明智,先大肆宣扬一番爱国主义情怀,以此激发起老百姓们的报国热情,从而促使他们自愿踊跃地报效国家。

如此一来,倒确实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日后遭人诟病、被人戳脊梁骨的风险。

倘若这件事由当今圣上直接拍板定夺,恐怕下达的只会是一道冷冰的旨意,然后强行逼迫老百姓们套上沉重的盔甲奔赴疆场吧!

.........

第412章 报名

三天后。

宁国帝都的大街小巷此刻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热闹非凡的景象。

放眼望去,各种鲜艳醒目的标语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每隔一小段距离便会整齐地张贴在墙壁之上,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而熙熙攘攘的人群则像潮水一般涌动着,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哎,你们听说了吗?最近好多大家族都开始动员自家佃户家中的年轻后生们去参军啦!据说只要参军,就能直接免除一年的租金呢!”

一个满脸兴奋的中年男子扯着嗓子喊道。他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出,周围立刻围拢过来一群好奇的听众。

“真有这么好的事儿?那朝廷那边是不是也给出了什么优惠政策呀?”有人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另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汉子接过话茬儿:“可不咋的!听人说,朝廷这次可大方着呢!凡是参军入伍的人,不但能够享受免税待遇,就连他们的家人也能得到一笔额外的生活补贴。哎呀呀,真是让人眼馋呐!我可太羡慕那些佃户喽!这种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居然就让他们给赶上了!”

这时,旁边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壮年男子叹了口气说道:

“只可惜咱们这些在帝都里靠着一门手艺讨生活的人,恐怕不符合人家的要求!要不然,我早就跑去报名参军咯!”言语之间流露出满满的遗憾和无奈。

然而,他话音未落,另一名站在不远处的精瘦男子却连忙摇头表示反对:

“谁说不符合的?你肯定是没有仔细看过朝廷发布的那份公告吧?上面明明写得清清楚楚,只要是咱大宁国的子民,身体强壮、健康无病的都可以报名参军。而且所有的福利待遇一概照给不误!我呀,已经打定主意要去报名了!”

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在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先前那位心灰意冷的壮汉眼睛一亮,激动地抓住对方的胳膊追问:

“啥?真的都可以啊?我之前还一直以为只有大家族的佃户才有资格呢!既然这样,那你赶紧去吧!我先回家跟我家婆娘说一声,随后就来!”

说着,他转身挤出人群,急匆匆地朝着自己家的方向奔去。

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城市的每一条大街小巷,甚至连城外偏远的农村地区也未能幸免。

尤其是在那些相对封闭落后的村落里,目不识丁的年轻人数不胜数,仿佛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都是未曾接受过文化洗礼之人。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来便注定要继承父辈们世代相传的命运轨迹——成为大家族卑微的佣人。

其中运气稍好些的,则能够有幸被选入家族内部充当家丁、马夫或者羊倌之类的角色。

尽管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劳作,所赚取的银两还不足二两,但相较于其他贫苦大众而言,这样的收入已足以让他们的小日子过得还算凑合。

更为重要的是,为主家效力这一身份使得他们在走出家门时多少能有些许颜面和尊严可言。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幸运。还有一部分人只能沦为家族繁重体力劳动的主力军,日复一日地从事着最为艰苦劳累的工作,比如耕种田地等。

而对于那些家庭经济状况稍微宽裕一些的农户来说,他们尚有机会去承包大家族名下的土地。但即便如此,每年仍需按时向地主缴纳租金。

通常情况下,都是上交一半,例如:收获一百斤粮食,就要上缴四十斤给作为东家的大家族,另外还要再向朝廷交纳十斤作为赋税。历经层层盘剥之后,最终留在自己手中可供一家人果腹的粮食已然所剩无几。

事实上,所谓朝廷征收的税款,主家早已将其计算在内并包含在了租金之中。只是那些可怜的佃户即使心知肚明这其中的猫腻,却也无力反抗,只能选择默默顺从,乖乖地上交那本就为数不多的粮食。

尽管他们每日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却也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的温饱,不至于饿死街头罢了。然而,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对于他们而言却是一种奢望。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农民们根本不敢产生任何其他的念头或想法。原因很简单——他们身无分文,毫无积蓄可言。

倘若贸然尝试新的事物或者追求别样的梦想,那么等待他们的必将是难以承受的生活困境和重重压力。

如今,能够每天填饱肚子便已是难得的“盛世”景象了。毕竟,在这片土地上,饥饿与贫困曾长期如影随形地困扰着人们。

到现在,一则关于参军便能获得诸多好处的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每一个村落。

于是乎,各个村庄里那些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年轻人们纷纷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一块儿。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话语之中无不透露出对参军报名的渴望与向往。只可惜,由于从未接受过教育,这些年轻人大多目不识丁,对于世事知之甚少,自然也就无从知晓这看似诱人的参军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诡计。

甚至连前往官府报名这样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他们都缺乏足够的勇气独自一人去完成。最终实在无奈之下,众人只得相互邀约,成群结队地一同前往。似乎只要人数众多,彼此间便能互相鼓舞打气,从而增添几分胆量。

刹那间,通往官府的道路上人潮涌动,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成一股洪流,浩浩荡荡地向前行进着。放眼望去,只见一堆又一堆的人群接踵摩肩,那场面当真有一种大军出征般的壮观气势!

官府门口全是报名的人,这让各地负责的官员嘴角乐开了花。

他们也是有任务的,每个郡,每个乡镇,要招收多少人,都是有数的。

招多了没事,要是人不够,那上面就得找他们的麻烦了!

..........

第413章 王二狗

时间来到了第四天。

此时,宁国的帝都城内热闹非凡,大街小巷都充满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喧闹声。

在众多前来报名的队伍之中,有一个人的身影显得毫不起眼。他的长相普普通通,平凡得如同路人甲一般,丝毫不会引起旁人过多的关注。

不过,如果有人能够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个人,就会发现一些端倪。

只见他的神色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眼睛微不可察的不停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耳朵也时刻留意着四周传来的任何声响,仿佛在探查着什么重要的信息。

而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人并非他人,他正是那声名远扬、神秘莫测的天藏星——三千院。

说起这位三千院,可真是个传奇人物。原本他早已混得了相当高的地位。

但就在前两天,因为南离发生的一系列变故以及突然收到有关冯家局势有变的消息,他不得不亲自出马前往南方一探究竟。

经过一番艰苦的调查和追踪,三千院终于查清了冯家的真实情况。原来,冯家根本就没有造反的念头,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误会罢了。

原本,三千院还打算趁机推波助澜,制造一些混乱以谋取更大的利益,但最终却发现自己完全是徒劳无功,白白浪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

然而,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在三千院满心失望地踏上归程之时,意外地获知了宁国朝廷内部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瞬间点燃了他强烈的好奇心,直觉告诉他这里面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和阴谋。于是,为了揭开这背后的真相,三千院毫不犹豫地加快脚步,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帝都。

抵达帝都后,三千院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决定先混入报名的队伍之中,看看能不能从中获取一些有用的线索。毕竟,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更好地了解事情的全貌。

就这样,他小心翼翼地隐藏起自己的身份,静静地等待着机会的降临……

就在这时,突然之间,一声高喊犹如平地惊雷一般炸响开来,瞬间打破了周围原本还算平静的氛围,也惊动了正低头沉思的三千院。

他猛地抬起头来,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身材魁梧、身披甲胄的官兵正扯着嗓子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化名——王二狗!

“王二狗?王二狗何在?速速现身!”那官兵又一次高声喊道,声音洪亮得如同洪钟大吕一般,在空气中回荡不休。

王二狗(三千院)听到有人呼唤自己,心中不由得一紧,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他立刻像个十足的老实人似的,一边忙不迭地挥动着手臂,一边大声回应道: “大人,大人呐,小的在这里呢!”

话音未落,王二狗便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地从旁边一路小跑了过来,径直奔向那位叫他名字的官兵。待到近前时,由于跑得太急,他还微微有些气喘吁吁。

那官兵斜眼瞥了一下眼前这个满头大汗的家伙,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之色,随即便用一种冷漠而又生硬的语气说道:

“王二狗你聋了?上头把你分配到二营去了。喏,你赶紧去那边领一套盔甲,然后到门口去找二营的负责人,他自会带你前往营地报到。听明白了吗?”

王二狗连连点头,简直就像是小鸡啄米一般,嘴里不停地应和着:“是是是,大人您放心吧,小的明白,一定照办!”

那官兵对他的态度似乎并不怎么在意,甚至连理都懒得再理他一下,紧接着便又开始高声呼唤起下一个人的名字:“张两元……”

王二狗见状倒也不恼,毕竟这种情况他早已习以为常。于是乎,他二话不说,转身按照刚才所得到的指示,朝着发放铠甲的地方快步走去。

不多时,他便来到了一处摆放着各式各样铠甲的角落。不一会儿,最终领到了一件看起来颇为陈旧、上面还散发着浓烈汗臭味道的破烂铠甲。

尽管如此,王二狗还是满心欢喜地将其抱在了怀中,仿佛这件铠甲是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首节 上一节 394/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