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399节

“是,殿下,玄策必不辜负您的殷切期望!”

李九天面带微笑,轻轻挥了挥手,示意王玄策坐下。待王玄策缓缓落座后,李九天微微前倾身体,目光专注地看着他,接着说道:

“我深知你的才能出众,所以对你委以重任。此次派你前往并非孤身一人,我将册封你为正三品左都御史。然而,你此去的首要之务乃是确保自身安然无恙,至于羌国朝堂诸事,尚在其次。”

说到此处,李九天稍稍停顿片刻,加重语气强调道:

“倘若遭遇任何意想不到的状况,无需过多顾虑其他因素,只管依照自己的判断行事即可。记住,个人的生命安全永远居于首位!”

闻听此言,王玄策的眼眶瞬间湿润了。眼前这位殿下不仅给予了他重生的机会,更为关键的是,在前世时,他不过仅仅是一名从五品的朝散大夫而已。

而如今,一开始便被封为正三品的左都御史,这巨大的跨越令他内心汹涌澎湃,难以自抑地激动起来。他暗自思忖着:这般深厚的恩情,叫我王玄策此生究竟该如何回报啊!

想到这里,王玄策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感激之情,霍然起身,郑重其事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然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额头几乎触碰到地面,诚挚地高声喊道:

“多谢殿下再造之恩!”其声如洪钟,在屋内久久回荡。

..........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大地上,驱散了夜晚残留的寒意。天气已逐渐回暖,预示着春天也将要消失!

李九天今日起得格外早,他洗漱完毕后,便精神抖擞地带着王玄策一同前往崇德殿。一路上,微风轻拂着他们的衣角,带来丝丝清新的气息。

昨日正好是休沐之日,因此今日无需特别通知,朝中大臣们便自觉地赶来上朝。当李九天和王玄策来到殿前时,门口早已聚集了众多臣子。见太子驾到,众臣赶忙躬身行礼,齐声高呼:

“参见太子殿下!”

然而,当众人的目光落到太子身旁的王玄策身上时,心中不禁开始暗自猜测。毕竟,对于李九天来说,他身边时常会出现一些陌生面孔,但这些人往往都是被太子看中并招揽而来的绝顶人才。

所以,大家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只是这一次,他们很好奇这位新面孔究竟有着怎样非凡的才能。

曾经,每当有新人出现在李九天身边时,不少大臣都会对其能力表示怀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证明太子独具慧眼,所挑选之人皆是能臣干将。

渐渐地,大臣们不再质疑这些人的能力,而是转为好奇他们各自所擅长的领域。

怀揣着满心的疑惑,众臣跟随着李九天一同踏入了崇德殿。不多时,只见雍皇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身后紧跟惠英。

群臣见状,立即整齐划一地跪地参拜,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雍皇面带微笑,抬手示意道: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群臣齐声回应,然后缓缓起身,各就各位,等待着朝议的开始。

此时此刻,王玄策正独自一人静静地待在大殿的角落里,仿佛被人遗忘一般。

而高高在上的雍皇此刻也并未察觉到他的存在,只见雍皇微皱着眉头,神色凝重地看向下方的群臣,紧接着便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关于离州发生的事情至今已过去数日,不知你们对此可曾想出应对之策?要知道,我大雍和羌国向来有着姻亲之好,朕着实不愿看到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僵化啊!”

雍皇话音刚落,甚至都来不及等在场的大臣们有所回应,李九天便迫不及待地跨步向前,朗声道:

“启禀父皇,对于这件事,儿臣心中已然有了定论!”

闻听此言,原本还有些嘈杂的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无论是满朝文武大臣,还是高坐于龙椅之上的雍皇,皆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李九天身上。雍皇更是满脸好奇地追问道:

“哦?不知太子有何决断?快快说来让朕与众位爱卿听听。”

迎着众人关注的目光,李九天深吸一口气后再次开口说道:

“父皇,依儿臣之见,不论是从维护两国长久以来的友好关系出发,还是考虑到当前局势下我们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我大雍确实不宜与羌国把关系彻底搞僵。”

“因此,儿臣认为应当首先派遣使者前往西羌出访。这样一来,既能够打探清楚此次事件究竟出自何人之手、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意图;同时也能起到安抚羌国的作用,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这话一出,群臣不由得点点头,雍皇也沉思了起来,不一会儿,雍皇开口询问各大臣:

“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主意,若是没有,太子的想法,朕觉得可行,先稳住羌国再说!”

“现如今刚刚拿下南离,宁国绝对不会让我大雍好过,恐怕在不久的将来,定然会有一场大战,所以此时稳住西羌,倒是个好想法!”

听到雍皇这样说,群臣思索片刻,随即齐声道:

“回陛下,太子殿下的意思,臣等附议!”

雍皇点点头:

“好,既如此!”说到这里,他看向李九天询问道:“既然太子有此想法,想必出使人员,你心中也有了人选吧!”

这话一出,群臣当即明白了过来,恐怕太子身边那人,就是此次出使的人选吧!

果不其然,李九天听到雍皇的话,上前回应道:

“父皇,儿臣确实有人选,只不过现在乃是白身,儿臣有意封他为左都御史,代表大雍,出使西羌!”

说着李九天一挥手:

“玄策,还不上前见过陛下!”

..........

第422章 跟新皇拉进关系

李九天的话语刚刚落下,众人的目光便齐刷刷地朝着后方角落里望去。只见一道身影如挺拔的青松般,迈着坚定而沉稳的步伐缓缓向前走来。那人身形笔直,每一步都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威严和自信。

待走到近前,那人停下脚步,然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朗声道:

“王玄策,拜见陛下,万岁万万岁!”其声音清脆响亮,在大殿之中回荡开来。

此时,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这个刚刚出现的年轻人身上。

雍皇定睛看去,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之色。只见眼前之人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身姿俊逸、风度翩翩,当真称得上是一个俊俏无比的美男子。

然而更令人瞩目的是,他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举手投足间皆流露出一种不凡的气度。

雍皇心中不禁暗自赞叹,同时也对李九天能够找到这样的人才感到十分好奇。

他有时甚至忍不住想要询问李九天,究竟是通过何种途径才将这些能人异士招致麾下的。

雍皇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表示满意,缓声说道:

“嗯,不错,果然气度非凡,快快平身吧!”听到皇帝的旨意,王玄策谢恩后站起身来,静静地站立在原地,等待着皇帝接下来的指示。

这时,雍皇再次开口道:

“此次乃是太子极力举荐你出使西羌,并且还欲册封你为左都御史一职。要知道,从一介草民直接跃升为三品大员,这般破格提拔之举,在本朝尚属首次啊!”

说到此处,雍皇稍稍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大臣们,接着又继续说道:

“对此事,朕与在座的诸位爱卿均无异议,但前提是你必须具备真才实学方可胜任此等重任!那么朕现在问你,对于完成此番使命,你是否有足够的信心?”

话音刚落,王玄策毫不犹豫地当即拱手回应道:

“回陛下,玄策有信心!定不辱使命,圆满达成任务,请陛下放心!”

听闻此言,雍皇不再有丝毫犹豫和拖沓之意,他面色一正,当即便朗声道:

“甚好!既然这般,那便册封王玄策为左都御史,作为我大雍之使节,出使西羌。至于具体出行日期,则交由太子来决定吧!”

话音刚落,只见李九天与王玄策二人赶忙躬身施礼,齐声应道:

“遵命,陛下!”

就这简简单单的数句话之间,一个原本平凡无奇的草民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堂堂三品大臣。

如此惊人之事,令得在场众多大臣不禁在心中暗自慨叹不已。他们当中许多人历经数十载岁月,却也是生平第一次目睹此等奇事!

正当众人尚处于沉思之中时,雍皇又一次开口说道:

“朕此番破例将你擢升为左都御史,绝非毫无缘由之举。此次你出使西羌之行,倘若能够顺利、圆满地达成使命归来,朕不仅会保留你这三品官职,更会赐予你额外的丰厚奖赏;然而,若此行未能成功完成任务,届时不单要剥夺你现有的官帽,朕亦定会对你严加惩处,绝不姑息!”

面对雍皇这番郑重其事的警告之言,王玄策却是显得镇定自若,毫无惧色。他毫不犹豫地再度拱手作揖,高声回应道:

“谨遵陛下旨意!”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一片寂静,群臣们面面相觑,心中皆是无奈地暗自摇头叹息。

尽管有人能够如此幸运,一举跃过龙门,但这看似荣耀的背后,却似乎是以生命作为代价才得以换取而来的。这样的机遇,着实无法让众人感到由衷的羡慕。

毕竟,如果所有的进展都能一帆风顺那自然最好不过;然而一旦出现任何差池或者变故,恐怕连小命都难以保全。

面对这般风险巨大的情况,这些大臣们可没那个胆量敢于挺身而出,去承担如此沉重的责任和后果。说白了,谁会愿意轻易地将自己宝贵的性命当作赌注押上去呢?

这件事情暂且谈论至此,只见雍皇目光扫视全场后,直接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是否还有其他要事需要禀报?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今日便到此为止,可以退朝了!”

听到皇帝此言一出,群臣们纷纷连忙摇头示意,表示并无他事要奏。因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就算真有什么重要事务,在这里说出来最终也还是由太子来做决策定夺。

与其在这朝堂之上多费口舌,倒不如前往东宫,与太子私下交谈沟通,起码还能显得彼此关系更为亲近些。

况且,眼下太子即将正式登基称帝,在这个关键时刻,众臣自然明白应当尽量与这位未来的新皇拉近关系、套近乎才行啊!

所以,当看到无人再行上奏之后,雍皇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朝着一侧缓缓走去。就在这时,站在旁边的惠英见状,立刻扯着嗓子高声大喊了一句:

“退朝——”

伴随着这声高呼,群臣们纷纷躬身行礼,然后有序地退出了朝堂。

...........

东宫。

首节 上一节 399/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