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400节
文华殿。
其余人按部就班,只有丞相来寻找李九天,诸葛亮走进文华殿,随即拱手行礼:
“见过殿下!”
李九天摆手:“孔明不必多礼,坐吧!”
“谢殿下!”诸葛亮道谢后,在一旁坐了下去,随即他开口道:
“殿下昨日差人送来一幅地图,臣看完以后,发现这地图的尽头竟然是宁国腹地,不过图中标示的地方,似乎都是危险之地!”
“莫非殿下是想将这条路线当做行军路线?”
听到诸葛亮之言,李九天点点头:
“嗯,知我者孔明也,不过孔明既然看出来了,想必已经有了想法了吧!”
“此地行军虽然可行,但必须先行派遣一队人马,前去开路,如此一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无所谓,关键是时间,会不会太久了?所以我想询问一下孔明的意思,这个做法,是否可行?”
听到这话,诸葛亮当即点头:
“殿下,此事可行!”
...........
第423章 孔明解惑
“殿下,此事绝对可行!”
李九天闻听此言,眼眸之中陡然闪过一抹亮光。心中暗叹,诸葛亮真不愧是历经两世之人呐,每当自己对于某些事情心存疑虑、难以决断之时,只要向其请教,必然能够得到准确无误的答案!
想到此处,李九天急忙开口追问:
“孔明快快详细道来!”
只见诸葛亮微微颔首,表示应允,随后缓声道:
“殿下您看,如今距离您的登基大典仅仅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在此期间,咱们的军队根本没有再次出兵征战的可能。”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时刻提防着来自宁国方面的突然袭击。毫不夸张地说,殿下即将登基的消息,十有八九是瞒不过宁国那帮人的。而以宁皇的性子,必定不希望看到殿下您能顺顺利利地登上皇位宝座!”
稍稍停顿了一下,诸葛亮继续分析道:
“趁着这段登基前的空当儿,殿下不妨派遣一支精锐小队提前出发去开辟道路。待到殿下正式举行完登基仪式,成为新皇之后,势必会在朝廷政务等诸多方面做出一系列的变革与调整。”
“正因如此,在这段时间里,同样也无暇顾及对宁国发动攻击。如此算下来,从当下开始直至一切尘埃落定,至少需要将近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呢!依臣之见,如果不出什么特别大的意外状况,这条通道定然能够成功打通!”
“届时,如果国内局势平稳,且无任何特殊状况发生,那么我军便能够一路畅通无阻地行进。”
“无论宁国此番是否会前来进犯,待到时机成熟之际,我军大可长驱直入,直捣其腹地,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要知道,有了这条通道作为依仗,即便宁国有百万雄师,恐怕在短期内也是难以发挥其强大实力!”
听闻此言,李九天不禁陷入沉思之中,片刻之后,他原本有些凝重的神色渐渐舒缓开来,整个人仿佛瞬间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
只见他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
“孔明所言极是!近些日子以来,我一直被这些纷繁复杂的事务搅得心烦意乱,脑子都快变成一团浆糊了,以至于很多事情都无法清晰地思考和判断。今日听君一席话,真如醍醐灌顶一般,令我茅塞顿开啊!”
“既如此,那就按照.......”
李九天的话语还未完全落下,突然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紧接着便是一声高喊从门外传入屋内:
“殿下,宁国来的消息!”
听闻此声,李九天和诸葛亮几乎同时将目光投向门口方向。只见雨化田如同一道闪电般快速地冲了进来,他那匆忙的身影甚至带起了一阵微风。
由于事态紧急,雨化田根本顾不上其他礼数,一边快步朝着两人走来,一边焦急地说道:
“殿下,不好了!咱们的不良人经过一夜的急速奔袭,终于抵达了宁国边境。然而,他们却特意选择在我大雍境内使用飞鸽传书传递消息。此次宁国恐怕要有大动作了啊!”
说话间,雨化田已然来到了李九天和诸葛亮的面前。他来不及喘口气,便迅速从怀中掏出了一叠厚厚的纸条递到了二人面前。
仅仅只是扫了一眼这堆纸条的数量,李九天和诸葛亮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这么多不同来路的传信,显然都是为了确保消息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回来。
由此可见,这次的情况必定非同小可,极有可能是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没有丝毫犹豫,李九天和诸葛亮立刻伸手接过这些纸条,并迫不及待地低头查看起来。
随着他们逐字逐句阅读着信纸上的内容,两人的表情也逐渐从最初的平静转为震惊。
最后,当他们看完所有的信件后,不约而同地抬起头,彼此对视了一眼。那一刻,他们眼中流露出的尽是难以置信和惊愕之色。
随即,李九天的眼神中猛然闪过一抹森寒的杀意,那股杀意仿佛能够冻结周围的空气一般。
“哼,果真是被孔明料中了,这宁皇当真是按捺不住野心勃勃的心了,居然胆敢调动百万大军,还真是舍得下如此巨大的血本啊!”李九天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愤怒与不屑。
一旁的诸葛亮也是微微皱起眉头,面色凝重地说道:
“微臣原本以为此次宁皇顶多会像上次那般,派遣一些高手前来捣乱,妄图搅乱殿下的登基大典。”
“却万万没有料到,他竟会如此丧心病狂,直接出动整整百万大军!只是不知这百万雄师究竟意欲何为,又要投放到何处呢?据信中所言,我方人员已迅速前往追踪其动向,目前所知的行军方向乃是正西,但正西一带是否有可供大军进驻之战略要地呢?”
诸葛亮的话音刚刚落下,李九天便迫不及待地高声喊道:
“狗娃,速速取来舆图!”
听到命令后,小太监狗娃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一路小跑着去取舆图了。不多时,只见狗娃气喘吁吁地捧着一幅巨大的舆图跑了回来,并小心翼翼地将其呈放在桌案之上。
李九天凝视着眼前的舆图,目光如炬,仔细地审视着其中的每一处细节。片刻之后,他突然抬起头来,对着身旁待命的雨化田下令道:
“传令,雨化田,你即刻着手收网行动,无需再等待时机了!务必将那些藏头露尾、上不得台面的家伙们一网打尽,尽数羁押起来!”
雨化田闻令,当即抱拳应道:
“谨遵殿下吩咐!不过殿下,此次行动所面对之人实力颇为不俗,仅凭西厂之人之力恐怕难以确保万无一失。恳请殿下调拨几名高手相助,以防万一出现什么变故。”
李九天点点头,随即从腰间拿出一个令牌,直接扔给了雨化田:
“去太子府,将他们带去吧,给你一千人,总该够了吧!”
雨化田接过令牌,当即点头:
“够了够了,那卑职立即收网!”
........
第424章 早点面对
话音刚落,只见雨化田身形一闪,如同鬼魅一般迅速地走了出去。待雨化田离去之后,李九天不禁深深叹息一声,满脸忧虑之色。紧接着,他将目光投向了一旁正襟危坐、羽扇轻摇的诸葛亮,缓缓开口说道:
“真没想到啊,宁皇居然如此有魄力,一下子就派出了足足百万大军!面对这样庞大的兵力,我们想要应对恐怕也绝非易事。而且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北蛮那边的道路怕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通了。”
听到李九天这番话语,诸葛亮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轻声说道:
“非也非也,这条道路还是应当继续处理的。殿下,请您看看他们此次行军的路线,您可知这究竟是何地?”
李九天闻听此言,赶忙走到那张巨大的舆图前,定睛仔细观瞧。片刻之后,他的眼睛突然一亮:
“这……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云岭山脉?”言语之中充满了惊讶与难以置信。
李九天不敢置信地又连忙转过身来,再次伸手拿起桌上的那封书信,逐字逐句认真阅读起来。这一读之下,他先是微微一愣,继而忍不住仰头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原来是这样!我之前读信的时候总觉得前面那些话有些令人费解,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宁皇打的竟是这般如意算盘!”
“这宁皇当真是心狠手辣至极啊!居然想出如此阴险狡诈之策,竟令无辜百姓假扮成大军来迷惑我军视线,其用心之险恶实在令人发指!由此可见,此次他是下定决心要给予我大雍一次沉重且致命的打击了!”
闻听此言,诸葛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道:
“微臣也是方才查看过舆图之后,才恍然大悟其中缘由。据传闻所言,那云岭山脉确实难以跨越通行,其艰难之处并非仅仅在于山路崎岖不平,更为棘手的乃是当地恶劣无比的气候条件!”
“然而,倘若能够成功穿越这片云岭山脉,那么便能径直抵达我大雍的核心区域——彭山城。从那里出发,只需向北行进短短一天的路程,便可长驱直入,直接攻击我朝京都重地!”诸葛亮面色凝重地分析着当前局势。
“再者说来,宁皇招募而来的这些百姓,他却是采取了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态度。依微臣之见,他此举显然意在给另外两处地方施加巨大压力,迫使我军不得不分散兵力前去应对。”
“如此一来,彭山城便会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届时,他所率领的那上百万雄师就能轻而易举地攻破京都防线,达成他那不可告人的目的!”
讲到此处,就连一向沉稳睿智的诸葛亮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宁皇,可真是心狠手辣至极啊!如此行事,简直就是无所不用其极!这般做法,即便他们最终能够得胜,可与此同时,他们两地的无辜百姓也必将惨遭我军屠戮。此人为达目的,竟全然不顾及子民死活,当真称得上是不择手段、丧心病狂之徒!”诸葛亮面色凝重地说道。
闻听此言,李九天不禁眉头紧皱,心中亦是怒火中烧。他深知眼下局势已然万分危急,若再不采取有效应对之策,京都恐将难以抵御敌军的猛烈攻势。
略作思索之后,李九天当机立断,高声呼喊道:
“狗娃,速速前去传上官大人进宫!不得有丝毫延误!”
狗娃不敢怠慢,赶忙躬身应道:“是,殿下!”言毕,便如一阵疾风般疾驰而去,转眼之间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待狗娃离开之后,李九天的脸色依旧阴沉如水。他缓缓踱步至殿前,望着远方喃喃自语道:
“如今看来,那宁军定然会穿过云岭山脉,而后借助由百姓装扮而成的大军,分别向老虎关和南离施加压力,让我军无法分兵!”
“除此之外,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宁军确实已无其他更为良善的策略可行了。无论是攻打老虎关还是南离,皆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战果。故而,这调遣百姓充当大军之举,无疑成为了他们当下唯一的选择!”说到此处,李九天微微摇了摇头,脸上流露出一丝无奈之色。
“然而,即便是这些由百姓假扮而成的军队,咱们亦不可掉以轻心呐!虽说他们本身并无多少实际战力可言,但人数众多。正所谓蚁多咬死象,一旦聚集起来,哪怕每人仅吐一口唾沫,恐怕也足以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了!”
闻听此言,诸葛亮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只见他轻捋胡须,面色凝重地说道:
“我军虽拥有数量可观的兵马,然而如今兵力分散于三处之地,实际上每一处所能调配的兵力并不算多。而仅从那云岭山脉杀来的宁军,其规模竟然已达百万之巨,这着实令人感到棘手与忧虑啊!”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