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609节
他猛地站起身来,身姿挺拔,声音铿锵有力,在寂静的议事厅中回荡:
“纵然马革裹尸,我羌国绝无一人贪生怕死之辈。”
这一声怒吼,如同一道惊雷,瞬间打破了厅内的死寂,也点燃了在场众人心中那即将熄灭的斗志之火。
紧接着,百里中君继续发布旨意,语气不容置疑:
“传朕旨意,立即调拨粮草,保证我军没有后顾之忧,告诉前线,只要雍军不再前进一步,朕也给他们记大功!”
他稍作停顿,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任与鼓励,“缺什么只需上报,要什么朕给什么!”
这几句话,不仅是对前线将士的承诺,更是在向所有人表明,羌国绝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全力应对这场危机。
随后,百里中君的目光缓缓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思索。
在他所信任的几人身上停留片刻后,他伸出手指,指了指其中几人:
“你们几个留下,其余人,立即准备粮草,军械,不得有误!”
听到这话,大多数大臣心中虽然已然感到绝望,深知此次局势之艰难,取胜希望渺茫,但在国家面临兴亡的生死时刻,他们也顾不上其他了,只能纷纷抱拳,齐声回应:
“臣等遵旨!”
声音虽然略显沉重,但依然饱含着对国家的忠诚。
随着一阵匆匆的脚步声,大臣们陆续退下,议事厅内只剩下百里中君和他留下的几位亲信。
等那些人退下以后,百里中君缓缓走到几位亲信面前,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诸位爱卿,朕方才想到一个计划,各位分析一下,可不可行!”
听到这话,方长青连忙拱手,恭敬地说道:
“陛下请讲!”
只见百里中君在房中开始来回踱步,脚步沉稳而有力,一边走一边说道:
“朕想,如今雍军主力在东边,南边又有铁骑包抄,我们之前北退的计划基本已经行不通了!”
他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所以朕想着能不能将南边的十万兵马调回来,再加上永昌城的所有兵马,由朕率领御驾亲征,直接攻打北蛮如何?”
云泽在大雍的称呼下广为人知,但在羌国,人们还是习惯性地称之为北蛮。
当百里中君提出这个大胆的计划时,所有人都是一愣,脸上满是惊讶与疑惑。
尤其是贾文毅,眼中瞬间闪过兴奋的光芒,他激动地说道:
“对啊,大雍虽然号称百万雄师,可刚刚打下来宁国,他们还需要兵马镇守。”
他越说越激动,语速也越来越快,“再加上京都也是需要兵马驻扎,现在又是派出数十万攻打我羌国,那北蛮岂不是空虚状态?”
他双手挥舞,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按照陛下之言,若此时我们攻打北蛮,我军还有将近二十万的兵马,可以说易如反掌。”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憧憬,“到时再通知主力军直接往北蛮撤离,一旦到了北蛮,那就是海阔凭鱼跃,大雍也拿我们没有任何办法,百万大军撒在大草原上,根本看都看不见!”
贾文毅的一番话,让在场的几人纷纷点头,眼中露出赞同之色,仿佛已经看到了羌国摆脱困境,走向新生的希望。
然而,只有方长青一直沉默不语,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忧虑。
见状,百里中君走到方长青面前,关切地询问道:
“方爱卿,你可是觉得有不妥之处?”
方长青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他摇摇头说道:
“陛下,以李九天的才智,不会想不到这一点,虽然我也想不通他们还有什么兵力来防范北蛮,但就是觉得有阴谋!”
他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众人刚刚燃起的热情,议事厅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众人陷入了沉思,开始仔细分析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与潜在风险,一场关乎羌国命运的激烈讨论即将展开,而未来究竟何去何从,依然迷雾重重。
百里中君听了方长青的话,眉头也紧紧皱起,他重新坐回主位,陷入了沉思。
此次雍国大军压境,必定是经过李九天精心谋划,自己这个看似绝妙的计划,真的能逃过他的算计吗?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一直没有说话的陈玄开口了:
“陛下,方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如今我羌国已是危在旦夕,若不冒险一试,难道要坐等雍军将我们团团围住,束手就擒吗?”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百里中君,“北蛮之地广袤无垠,一旦我们成功占据,进可攻,退可守,或许这就是我们羌国的转机。”
贾文毅也连忙附和:
“陈大人说得对!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有阴谋就畏缩不前。况且,就算李九天有所防备,以我们二十万大军的实力,也未必不能一战。”
“只要我们行动迅速,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说不定就能成功。”
方长青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可是陛下,行军打仗最忌轻敌。李九天能灭掉宁国,又怎会在如此关键的地方留下破绽?”
“万一他们在北蛮设下埋伏,我们这二十万大军一旦陷入困境,羌国可就真的再无翻身之力了。”
百里中君听着几位大臣的争论,心中愈发纠结。
他明白,此时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羌国的生死存亡。
如果冒险攻打北蛮,成功了,羌国将迎来新生;失败了,等待羌国的将是万劫不复。
但如果不采取行动,继续守下去,被雍国攻破也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一直安静坐在角落的苏文远缓缓站了起来:
“陛下,诸位大人,我有一个想法。”众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他身上,“我们不妨先派人去北蛮打探消息,弄清楚那里的虚实。
同时,让南边的十万兵马做好准备,准备回撤,不管打不打北蛮,那十万大军也只能回来了,等我们确定了北蛮的情况,再做决定也不迟。”
苏文远的话让众人眼前一亮,百里中君微微点头:
“苏爱卿所言极是。就按你说的办,立刻派人乔装打扮前往北蛮,务必打探清楚。在消息回来之前,一切按兵不动。”
“是,陛下!”
第684章 尔等有些慢啊
若不是北蛮边境的特殊地理位置,当初他也不会在危难时刻选择退往那里。
此刻,羌国局势再度陷入危局,北蛮边境的情况,成为了扭转乾坤的关键。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将墙上悬挂的巨大地图照得忽明忽暗。
百里中君眉头紧锁,手指反复摩挲着地图上雍军的行军路线,一众大臣围聚在旁,个个面色凝重,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息。
就在众人苦思破敌之策时,一声急促的呼喊打破了寂静:
“报~北蛮消息传来!”
这声音仿佛一剂强心针,瞬间让在场所有人精神一振,原本低垂的眼眸中都迸发出希望的光芒。
百里中君更是激动得向前跨出半步,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
“快!”
话音刚落,一道急匆匆的身影从门口闯入。
斥候满头大汗,铠甲上还沾着尘土,显然是日夜兼程赶回来的。他单膝跪地,大声喊道:
“参见陛下!”
百里中君心急如焚,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些许细汗,他连忙摆手示意,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说道:
“平身,快说说北蛮的情况!”
那斥候见状,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那因奔跑而变得急促的呼吸。
稍稍调整后,他挺直了身子,朗声道:
“禀陛下,北蛮边境并没有雍军的存在,我等探查了边境的主要地方,包括一些可能藏有敌军的山谷、要道等,全部都没有发现雍军的踪迹!”
“其余人还在继续探查,小的担心陛下等得心焦,便先行回来禀明陛下!”
这消息对于百里中君等人来说,无疑是久旱后的甘霖,让他们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些许缓解。
百里中君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之色,他难掩兴奋之情,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大声道:
“好!太好了!快下去休息,赏银百两!”
斥候闻言,心中大喜过望,他眼中满是感激之情,连忙叩首谢恩:
“谢陛下!谢陛下隆恩!”
谢恩之后,斥侯如释重负,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他满心欢喜地退了出去,仿佛身上的疲惫都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等斥候离开后,百里中君的目光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紧紧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的语气中流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期待,仿佛整个世界的命运都取决于众人的回答。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他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带着一丝急切。
方长青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礼,然而他的神色却依旧保持着谨慎。
他深知此刻的决策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陛下,依微臣之见,此时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方长青缓缓说道,“不如我们再等第二批探子回来,一旦那时得到的消息依然如此,那便可以出兵了。”
他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众人刚刚燃起的兴奋之火。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