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黑科技:从万倍神速开始

黑科技:从万倍神速开始 第75节

可雷神电池发布后。

也就到了后新能源时代。

所有车企的优势和劣势都被抹平了大半,包括曾经身为一哥和二哥的这两大新能源明星车企,也得和其他车企重新开始竞争。

本来,仗着在前新能源时代的规模,经验,品牌等方面所积累的优势,哥亚迪和拉特斯都有机会在新时代里占得部分先机。

可是。

小智智能驾驶系统出现了!

全球首款L4级别智能驾驶系统横空出世,并首发搭载哥亚迪名下的大部分车型。

这一下,让哥亚迪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占据了极大优势。

而另一家曾经的前新能源霸主之一拉特斯,不仅完全跟不上哥亚迪,甚至热度连其他的好几家车企都有些跟不上了。

因为。

拉特斯曾经最强的两大核心技术优势分别是:BMS电池管理技术和智能驾驶技术。

现在。

BMS电池管理技术由于雷神电池的横空出世而直接被淘汰,智能驾驶又被小智驾驶系统秒杀。

两大核心优势都被碾压。

如今的拉特斯,处境甚至比一些传统车企的地位还尴尬。

毕竟,后者反正是抛开一切从头再来,全力迎合新能源时代。

而拉特斯。

之前就已经放弃了自己核心优势之一的电池管理技术,主动和天启能源谈了合作,研发出了几款搭载雷神电池的新车型。

现在,随着小智驾驶系统的面世,它还得放弃自己仅剩的最后一个核心优势——智能驾驶。

这样起码不用被人拿来和哥亚迪的小智驾驶系统正面对比,从而被对方全面碾压。

毕竟,智能驾驶也是需要额外成本的,若是拉特斯继续搭载明显落后于哥亚迪的智能驾驶,那么它的技术上没法和哥亚迪相比,成本上又没法和其他车企相比。

两头都不讨好。

它只能选择一条竞争赛道。

而拉特斯的选择自然是——放弃智能驾驶,避开哥亚迪,和其他车企去竞争,尽量靠品牌,规模,品控和成本管理取胜。

101.第101章 第二轮扩张计划

放弃两大核心优势的拉特斯,在许多用户眼中已经不再是先进的代名词,也就没有了品牌价值。

在后新能源时代里,拉特斯已经沦为一家比较平庸的汽车品牌。

虽然规模仍然很大,市场占有率仍然很高,但在许多用户心中的地位已经明显下降了不少。

相反。

如今的哥亚迪,成为了不少用户追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尤其是金顶市开放了智能驾驶的试点后,除了哥亚迪自身的宣传团队之外,汽车行业的各大媒体和自媒体,纷纷来到金顶市蹭L4级别智能驾驶的流量。

在各种视频和直播的轰炸下,绝大多数关注汽车的用户心中都对小智驾驶系统有了极大的认可。

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大家心中不自觉地树立起一个概念——

哥亚迪,才是先进的代名词。

或者说,小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

而随着各大车企陆续开启新车预售,哥亚迪的订单一路暴涨。

哥亚迪本就是大型新能源车企,名下一共有九大生产基地,年产能高达五百多万辆,下到低端的十万级入门车型,上到百万级的豪华车型,全都有所涉猎,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当然。

搭载小智驾驶系统的车型比普通配置贵两万块钱,再加上总有人对智能驾驶比较排斥。

所以,哥亚迪的车型也不可能完全垄断市场。

国内其他的新能源车企,如吉祥,梦想,未来,大鹏等等,各有各的长处,倒还算比较受欢迎。

唯有外资车企和国外品牌,在如今兴起的后新能源时代风潮下,已经不被大多数的龙国民众所喜爱了,销量大多遇冷。

……

苏家寨,宽敞的大别墅里。

苏信慵懒地半躺在阳台处的靠椅上,通过天卫管家查看着天启能源的订单数据。

如今,雷神电池的生产工艺经过多次改进,再加上良品率的大幅提高,让实际产能远超预期。

天启能源名下总共二十五家动力电池工厂,如今的实际月产能达到了60GWh,比预期中的50GWh要高出20%左右。

1GWh就是一百万度电。

也就是说,以天启能源如今的产能,若是全部生产50度的雷神电池,每月能够供应120万辆车。

若是全部生产100度的大电池,每月能够供应60万辆车。

如果全球汽车行业进入稳定期,这点产能肯定远远不够,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绰绰有余。

毕竟,全球车企虽然多,而且全都一拥而上采购雷神电池,但大家都是匆忙研发的新车型,一下子也不可能实现太大产能,大家也不会贸然采购太多电池。

这段时间以来,雷神电池的订单高达80GWh,按照他与各大车企的合约,提前就已经收到了三成的预付款,也就是192亿龙币。

其中,30GWh的订单已经在这半个月陆续交付完毕,又收到了168亿龙币的余款。

一共就是360亿的营收。

剩下50GWh的电池也还在持续的批量生产中。

“不错,总算开始进入收获期了。”苏信淡淡一笑。

和天天助手的高利润不同的是,天启能源的这些营收,还要支付供应商货款,还有员工工资,各工厂水电等等一系列支出。

纯利润只剩180亿左右。

再加上巨额的银行贷款,收购工厂的分期支付款项,以及准备下一步的扩张计划等等。

这么一算,其实也不剩多少。

“实体行业,果然麻烦一些。”

苏信不由感慨。

想了想,他给丁奎永打了个电话,说道:“下一步的扩张计划,可以正式开始了。”

“好的。”

丁奎永应了一声,迟疑了一会后,又问道:“老板,真的不考虑在国外建分厂吗?”

苏信淡淡道:“不用。”

关于第二批分厂的选址问题,之前他和公司的几位管理层有过商量,大家建议在国外也建立几个分厂,方便和国外几大车企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目前天启能源名下的所有工厂都在国内,他国车企想要采购雷神电池,都必须跨国采购。

以天启能源的强势地位,苏信要求运输费用和关税都由采购方,也就是各大车企承担。

简单地说,我只负责出厂,出厂之后的一切费用各车企自行担负,一切风险自行承担。

所以。

虽然同样以每度电800元的价格采购,但国外车企的电池成本实际比国内车企起码高出一成多。

再加上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还有跨国运输的时间延误。

让国外各大车企早有不平之声,也纷纷呼吁天启能源赴国外开设分厂,既能减少大家的成本,也能让天启能源分散风险,毕竟鸡蛋不能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但苏信以一句国外不方便管控为由,拒绝了所有车企的请求。

而丁奎永之所以建议答应国外车企的请求去国外建分厂,主要是考虑后续的竞争问题。

如今天启能源确实强势,雷神电池独一无二,所有车企争相追捧。

可若是某一天其他人也研发出固态电池与雷神电池打擂台。

到时,作风如此强势,且没有成本优势的雷神电池,很可能会被别人抢走国外的市场。

而若是国外建分厂。

到时凭借雷神电池的先发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成本管控优势,足以碾压一切后来者,让其他人哪怕研发出固态电池,也没法与雷神电池竞争。

这种低价倾销的战略,其实是拥有先发优势企业的最佳战略。

但苏信最终还是拒绝了。

这种间接营造的价格差异,也是他扶持龙国车企的一种方式,也是他整个汽车行业战略的一部分,他自然不会轻易改变。

而且,在国内建造这么多的工厂,能为各地都提供不少就业岗位,贡献极高的税收和GDP,同时还能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首节 上一节 75/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来自蓝星的乐子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