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 第139节
吴昌时、陈子龙本來见长班一味势利,大抱不平,但听他说得八面玲珑,无懈可击,心中的愤恨渐渐沒了,怒气也泄了,暗叹祸福相倚,无常莫测。吴伟业考中会元,本是件大喜事,却又被人诬告舞弊,这可是干犯国法,褫去功名不说,弄不好会掉脑袋的!吴昌时想到曾鼓动吴伟业去寻李明睿,更是不安起來,将吴伟业拉到屋中,温语劝慰,又打发吴福出门去寻房子。
周延儒连夜递牌子入宫,将吴伟业的卷子送呈御览。崇祯沒有见他,只将吴伟业的朱卷留下。周延儒回府后惴惴不安,夜深才歇息,预备明日一早上朝探听,不料第二天竟病了,身子忽冷忽热,他躺在紫檀围子黄花梨罗汉床上烦躁难耐,他的同胞哥哥周素儒与几个门客李元功、蒋福昌、董献廷及郎中张景韶都聚在好春轩里,陪着说话解闷儿。日色向晚,夫人带着侍儿提着食盒进來,见都是穿门过府的常客,也不避讳,径自到床头,打开食盒,取出一钵香软的糯米粥,亲手喂给他吃。周夫人是昆陵人,周延儒及第之前,二人便有婚约,只是周家极其贫寒,数年不能具礼纳采,遑论迎娶。夫人的妹妹嫁得豪富之家,行聘之日,铺张扬厉,极尽奢华,夫人却若无其事做她的女红,与平常无异。周延儒那年落魄科场,依然白丁身份,夫人得了消息,依然不声不响做针线,沒有半句怨言。周延儒二十岁中了举人,得意异常,急欲成亲,夫人劝他仍须求进,周延儒愧怍难当,远赴北京,再战礼闱,竟连中两榜,会试、殿试俱为第一,神宗皇帝钦点为头名状元。朝廷闻知状元家贫,特派官员为其行聘,恩赐归乡亲迎完婚,途经之处,郡守县令迎送道旁,荣耀无比。周夫人贤惠之名一时之间乡里尽知。夫人见周延儒吃了一碗,无意再吃,便与侍儿收拾食盒退了。周延儒吃得通身见汗,燥热难当,正要解衣擦拭,门外进來一人道:“汗未出透,大意不得。”周延儒听得耳熟,探身一看,赫然见崇祯一身月白道袍,手里拿一柄苏式的竹骨折扇,顾盼进來,身后紧跟着一个略显矮胖的小太监。
“皇上----”周延儒急忙挣扎起身,“臣该到门口跪接的,看门的奴才真是越來越不懂礼数了……”
“是朕不教他们禀报的。”崇祯已到床边,伸手在他肩头一按道:“你是病人,不必拘礼。”周延儒惶恐地披了大氅起身,张罗着将云纹翘头案后的黄花梨靠背圈椅搬到亭花厅中央,权当了宝座。崇祯含笑坐了,屋里的其他众人早已跪伏在地。咫尺天颜,众人既惊且喜,哪里想到能见到皇帝?崇祯命众人平了身,询问先生可吃了餐饭,周延儒忙回说吃了米粥,才醒悟刚过申时,忙问:“皇上可曾进了晚膳?”
崇祯笑道:“在路上用了。”
“皇上万金之尊,怎么竟在街头巷尾吃那些腌臜的鄙食,若是有什么闪失……”
崇祯摆手道:“朕自登基,这是头一回坐轿出宫,在前门的查楼吃了几个扁食,还有一小碗元宵。那扁食似不如翊坤宫刘宫人做得好吃,元宵倒比宫里的新鲜,只是未免有些贵了,竟讨了一贯钱。”
“平时只要三十文钱的,怎么竟贵出许多來?想是……”周延儒瞥见那小太监面色红白不定,心知是他做了手脚,忙收住话头,开解道:“想是元宵做得好,别有风味。好比炒制龙井茶,狮峰、梅坞、西湖三地所产也有高下,又有莲心、雀舌、极品、明前、雨前、头春、二春、长大八级之分。若同选狮峰明前茶叶,同为抖、带、挤、挺、扣、抓、压、磨等十种手法,然高手庸手之间,形色味便有云泥之别。高手所制,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无味,而饮后便觉隐隐有一股太和之气在齿额之间弥漫萦绕,半日不散,而庸手所制则白白糟蹋了天赐的嘉木。”
崇祯点头道:“说的也是。只要吃着可口,自然是物有所值了。”却又想起宫里御膳坊做的捻转儿、包儿饭、银苗菜、长命菜,个个清爽鲜嫩,不知要花费多少银子?周延儒见崇祯面色微沉,默然无声,以为皇上有什么机密大事要谈,忙向众人使了个眼色,众人齐齐地退下。崇祯这才回过神來,问道:“先生此刻觉得如何?太医可曾开了方子?”
周延儒忙回道:“皇上天恩,臣感铭五内。太医早已來过,臣依方吃药,病轻了许多,方才臣与几个门客还在感念皇上的恩德,臣就是、就是死一百次也不能报得万一。”眼里登时满是泪水,向门口招手道:“景韶,你回來说与皇上听,免得圣心悬念。”
“原來先生府上备着郎中。”
“草民微末之技,不敢有污圣听。”张景韶急忙转身跪禀道:“阁老的病乃是劳累过度所致,春阳初生,乍寒乍热。阁老幼年之时,用功太苦,劳损过甚而生宿疾。天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而风为百病之长。春气所攻,风寒相合,宿病发动,以致体热头昏。这等病症其实多源于冬至后夜半一阳生之日,有的人体魄素健,有的人保养得法,便可无事。不然春夏之交,衣裳加减不当,便成此风寒之症。春风如刀能透骨,不可不防!谚云: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他难得睹见天颜,有心卖弄本领,不避烦琐,说得极为详细,“阁老的病,依草民來看,倒无什么大碍,用几日牛黄解毒丸、紫雪丹、杏苏散三剂清毒退热,卧床静养,不日便可痊愈。”
“朕还以为你是什么心病,郁结在胸,难以排遣。其实主考会试,也不是件轻松的差使,费神苦熬不说,请托人情也总难免。人哪个沒有私心,只是要先国家而后其余,便是忠臣。朕不用访查,但见所取的状元、榜眼、探花都不是浪得虚名的无能之辈,其中便沒有徇私舞弊。”崇祯寥寥几句话,淡淡说出,人情世故竟极为透彻练达,看似随意说出,周延儒听來却如暮鼓晨钟一般敲入心扉,其中的深意他自然明白。崇祯连夜看了吴伟业的朱卷,他性喜八股,屡屡动手写作,见吴伟业写得果然出色,破題、承題、起讲、提比、虚比、中比、后比和大结八段连绵缜密,不足五百字的文章立意深远,一手馆阁体的小楷雍容典雅,心里的那些猜疑大去,这样的文章取为会元绝非侥幸,看來此科果然得人。又见他的年龄不过二十三岁,那末后所写“身家清白,身中面白无须”,虽是多年的套语,年少英才,也该是翩翩佳公子一流的人物,崇祯欣喜异常,写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字评语。一早又得到曹化淳的密报,沒有侦到什么蛛丝马迹,越发自信评判不差。
“皇上如此、如此知臣的心,臣就是肝脑涂地……”周延儒感激涕零,哽咽难语。他揣摩皇上别有他事,偷偷挥手教张景韶退下,一个小丫鬟奉上香茶。崇祯四下扫视一眼,见客堂虽不甚阔大,彩绘梁栋却极尽藻饰,家具一色黄花梨木,无不精致,四壁上挂着宋元书画真迹。绘着牡丹图样的雕漆茶桌上有一套小巧的紫砂壶,旁边的小矮方凳上是一局尚未下完的残棋,棋局四周有一条春凳和几把官帽椅,想必下棋时观者不少。崇祯本來喜好手谈之道,闲暇时常与田贵妃下下围棋,多有胜绩。见书房陈设得精雅异常,笑道:“所谓斋欲深,槛欲曲,树欲疏,萝薜欲青垂几席栏杆,窗窦欲净如秋水,榻上欲有烟云气,墨池笔床时泛花香,精雅倒是有了,只是在此谈论庙堂之事却显狭小了些,容不下几个人么!”
周延儒自做了首辅,便扩建了私宅,整座宅子不算后花园,总共两进的大四合院,府门两重,大门三楹,二门五楹,厅堂、厢房、耳房、影壁、游廊、垂花门、甬路、后罩楼一应俱全,影壁、屏风、花墙、漏窗雕着鹤鹿同春,松鹤同春,莲花牡丹,松竹梅岁寒三友,福禄寿喜的图案,都出于园冶名手雕琢,好春轩拓为七楹,硬山卷棚顶,出廊抱厦,什锦花窗。主人骤贵,院子簇新,越发显得整洁气派。周延儒听崇祯还说什么狭小,摸不准他话中究竟何意,不敢贸然搭言,嘴里咿咿喔喔,讪讪而笑。
崇祯想起陕西巡按御史李应期六百里加急送來的密折,转了话題道:“内阁票拟的那些弹劾杨鹤的奏章,朕都看过了。说杨鹤纵寇养寇,都是皮相之谈,其实杨鹤也不易,他素不习兵,手下又沒有多少心腹的将士,征剿实难哪!朕是不是选错了人?”
“杨修龄招抚神一魁,如今陕西只剩下王嘉胤一股流寇,足见他深体圣心,招抚有术,言官们平日望风而奏惯了,哪里能够设身处地体味他人的苦衷。古人说: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皇上何必往心里去?大凡做事,众口一词终是少数,也未必就是幸事,只要事情做好了,那些别调异词自然息了。”周延儒本來痰火颇盛,气息不畅,连着说了一大堆的话,胸闷气喘得有心要咳,又怕在君前失仪,强自隐忍,面色涨得绯红。
“嗯!理儿倒是这个理儿,那些言官的话朕原本也沒放在心上,若他们说得可行,何必派杨鹤千里迢迢地远赴陕西?下道或抚或杀的旨意不就行了!哈哈……”崇祯连笑几声,又皱眉道:“只是陕西官员若也弹劾,先生怎样看?”
“臣并未见有陕西呈上的此类奏折。”
“你主考那些天,陕西巡按御史李应期送來加急密折,劾杨鹤曲意招抚,滥发免死牌票,贼人阳顺阴逆,不只抢掠如故,甚至欺压官兵,陕西虽得暂时平安,其实人心浮动,不久恐生变故,怕是无法收拾。”
周延儒见崇祯言辞之中多有忧虑,取茶吃了一口,喉咙间便觉通畅了许多,“杨修龄想是见皇上屡次严旨安抚,惟恐皇恩不能泽及那些子民。”
崇祯摇摇头,轻叹道:“推恩过宽,施得太滥,过犹不及,无补于事,毕竟是书生之见。”
“趁贼焰未炽,可要变抚为剿?”周延儒试探道,话一出口,便觉不妥,皇上圣旨已下,朝令夕改,岂不贻笑天下?崇祯果不以为然,沉吟道:“轻改方略,不利安抚人心,前方将士也无所措手足。其实对付陕西民变,不外乎征剿、招抚、赈济三策,一味征剿,便将乱民逼上了绝路,他们必会死拼狠斗;一味招抚,便会示人以弱,长大他们的气焰;惟有征剿、招抚并用,才可奏效。这都不难,难在平乱以后如何安置他们。”崇祯起身踱到门边,看着院中那棵铁色的枣树,已隐约见出了一抹新绿,御花园里本也有棵枣树,花开的时节,甜香随着熏风飘进來,极是醉人。崇祯不由深吸了口气,扳着手指道:“那些乱民本來就沒有什么家产,贫极从贼,在外漂泊多时,不用说田地荒芜,就是存身的茅屋草舍怕也坍塌破败了,遣散安插,总得教他们有个立足的地方!这要用银钱,陕西的边兵人吃马喂耗费粮饷……”他忽然收声而住,见曹化淳急匆匆地赶來。
第三卷 风雨江南 小客栈将军告御状 灞陵桥巡按送故人
“咱就要这小彩云了。”茹成名说着起身上前搂抱,闭着两眼将满是酒气的油嘴拱到小彩云的腮边,猴急道:“教哥哥香一个。”不料却觉嘴角一凉,睁眼看时,见刘鸿儒将一个盛菜的盘子挡在嘴前,里面的菜汁油脂兀自滴滴答答地往下流,弄得满嘴满脸的油污,茹成名登时气得大叫,恶狠狠大骂:“你这呆根,竟敢与大爷争女人!”舍了小彩云,朝刘鸿儒扑去。
曹化淳这几日派出东厂的十几个档头,各领数名番役四出打探,其实他是尝到了甜头,明白若要银钱,必要办案。那些东厂的千户以及子丑寅卯十二科的人马知他是万岁爷身边的红人,说不得要做新督主,个个争先向前,一心办差,即刻到各街各巷、食肆、客店、商铺等处稽查,多日不懈。只是他不过是虚晃一枪,走走过场,只为多得些银子。谁知歪打正着的,在一家客栈走过,见一个大汉与店里的伙计打作一团。曹化淳上前喝止住了,那店主人似见了救星,跪地哭诉,说那大汉住店沒银子,却拿出一颗什么镇西将军铜印抵押,晴天白日的,这不是讹诈么!曹化淳接过铜印细细端详,这是一颗熟铜铸造的关防,直纽,长二寸九分,宽一寸九分五厘,厚三分,上书“敕造镇西将军之印”,九叠篆文,显然出自宫里匠作局或兵部名工之手,决非仿制的赝品。但看那大汉身上破旧的粗服甚是污浊,一柄竹簪胡乱绾住头发,手脚头脸有一层灰黑的污垢,瞧不出本來的颜色,活脱脱一个吃百家饭的乞丐,只是两道粗眉依旧乌黑油亮,一双眸子不时闪露精光,不似等闲之辈。曹化淳多少有些信他,刚才又见了大汉的身手,不敢用强,露齿一笑,转身回屋,那大汉果然顺从地跟在后面。不等问话便自报家门,自称陕西镇西将军杜文焕,逃奔到京城要喊冤告御状。待问告什么人什么事,那大汉再三缄口,默不作声,后來竟倒卧在床上,鼾声如雷地睡了。曹化淳不再追问,也不拘押回东厂,暗暗吩咐档头盯紧大汉,趁着宫门尚未下钥到了乾清宫,不料皇上去了周阁老的府邸,又急忙赶來,见马元程在好春轩门口鹄立,正要招呼,不想崇祯踱步过來,一眼瞥见,曹化淳忙跪拜在地。崇祯道:“只这大半日沒见,竟行这般大礼,不是生分了吧!”
“奴婢见了万岁爷,一时欢喜,竟忘了宫里的规矩,该打,该打!”曹化淳何尝不知规矩:宫里的近侍日常见了皇上、娘娘不必行跪拜大礼,可自家已不是什么近侍,不该死守什么规矩了,但听皇上依然将他看得亲近,心下感激莫名,忙将杜文焕的事低声禀了。崇祯不动声色地折身回去,接着说:“用兵打仗、赈济灾民,这些都要用银子,赈济是治乱之本,征剿是治乱之标,招抚不过是一剂调理的药饵。哦----时辰不早,想是申未之交,宫门要下钥了。”说着便往外走,周延儒起身恭送。
崇祯笑拦道:“先生不必拘礼了,夜风尚凉,你病体未愈,还是止步吧!不然,先生经得起折腾,朕若往返探视,还觉劳烦呢!”
周延儒含泪道:“皇上屈尊光降,这是多么大的天恩,臣竟不能依礼远送,若依礼远送又违了旨,真教臣、教臣……” 崇祯摆手上轿走了,他依然望着隐沒在夜色中的轿子喃喃自语。
悦來客栈是前门外一家平常的旅店,门口挂着两个白色的西瓜风灯,微弱的光照下依稀可以分辨出门楣上的楹联:近悦远來,宾至如归;户开朝迎三岛客,庭出暮接五湖宾。暮春时节,夜风如水,远处隐约传來几声鸟啼。白天的喧闹已过,客栈内外一片寂静,杜文焕毫无睡意,日间來的那伙人虽不知底细,但从被称作曹爷的头领身手步态言谈举止來看,必是宫里的太监。他见曹化淳带人走了以后,推测还会回來,此时必定留人盯梢儿。杜文焕浑若不知,叫了饭菜到房间,慢慢地饮酒享用,静等着他们回來。接近未时,酒饭都已吃光,却仍不见丝毫动静,将那颗镇西将军大印抱在怀里,倚床而睡。正在朦胧之中,却听有人喊道:“杜文焕,醒醒,快醒醒,有人來看你了。”
杜文焕机警醒來,见曹化淳笑嘻嘻地站在眼前,不住声地喊,戒备道:“深更半夜的,哪个要见我?”
“到时你就知道了,跟咱走吧!”说完,领他出门转弯,向后面的上房走去。
崇祯到了悦來客栈,他心中有种不祥之兆,隐约觉得陕西出了大事。曹化淳半个多时辰前已包了一间僻静宽大的上房,专供皇上临时驻跸。崇祯净了手脸,喝着新鲜的酸梅汤,见曹化淳引着一个大汉进來,问道:“你从陕西來?”
曹化淳见他迟疑,忙小声叮嘱道:“快跪下,见过皇爷。”
“皇上?”杜文焕如在梦中,怔怔地发愣,心下狐疑这般一个富家公子模样的青年人会竟是无上威严的皇上。
“怎么,朕不像皇帝?”
“……”
“杜文焕,还不跪下!”一旁的曹化淳急得动手要拉扯。
“杨鹤与洪承畴联名保举你为镇西将军,是朕亲笔朱批的,你还信不过朕?”
杜文焕跪倒在地,含泪道:“果真是皇上!臣做梦也想不出会这么容易见到皇上,本打算在午门外跪请,臣还想到通政司去敲登闻鼓了。”
崇祯阴沉下脸道:“你不在陕西杀贼,跑到京城找朕做什么?私离巡地已是死罪,又要将镇西将军的关防抵押,你好大胆子!”
“皇上……臣有心杀贼,可、可杨鹤却严令不准用兵,臣只有眼睁睁看的份儿……皇上,可要给臣做主,臣一家数十口都被流寇杀了……皇上,臣冤枉呀!”杜文焕一时发急,想起死去的家人,往日老母在堂,妻妾相唤,儿女绕膝,何等的欢乐!如今却化作春梦,难寻一丝踪影。那耗费了数年心血,请叠石造园的名匠修筑的五岳草堂也给神一元放了一把大火,莲花庵、蓬玄阁、太乙楼烧成了灰烟,只留下岣嵝洞、天中馆两处乌黑的窟窿……往事萦怀,千头万绪,他不知从何说起,触及旧痛新伤,竟自呜咽有声。
崇祯眉毛一挑,冷声道:“哭什么?有话慢慢说。”
“臣要告杨鹤。”杜文焕兀自不住抽泣。
“告他什么?杨鹤是廷推的三边总督,初任半年,汉南贼遂荡平,延安亦粗见安定。如今陕西全境流寇多已归顺朝廷,只有王嘉胤一部顽冥不化,抗拒天兵。陕西廓清有日,朕还要记功奖赏呢!你却來告他?是何居心,怕他得了全功?”
周延儒连夜递牌子入宫,将吴伟业的卷子送呈御览。崇祯沒有见他,只将吴伟业的朱卷留下。周延儒回府后惴惴不安,夜深才歇息,预备明日一早上朝探听,不料第二天竟病了,身子忽冷忽热,他躺在紫檀围子黄花梨罗汉床上烦躁难耐,他的同胞哥哥周素儒与几个门客李元功、蒋福昌、董献廷及郎中张景韶都聚在好春轩里,陪着说话解闷儿。日色向晚,夫人带着侍儿提着食盒进來,见都是穿门过府的常客,也不避讳,径自到床头,打开食盒,取出一钵香软的糯米粥,亲手喂给他吃。周夫人是昆陵人,周延儒及第之前,二人便有婚约,只是周家极其贫寒,数年不能具礼纳采,遑论迎娶。夫人的妹妹嫁得豪富之家,行聘之日,铺张扬厉,极尽奢华,夫人却若无其事做她的女红,与平常无异。周延儒那年落魄科场,依然白丁身份,夫人得了消息,依然不声不响做针线,沒有半句怨言。周延儒二十岁中了举人,得意异常,急欲成亲,夫人劝他仍须求进,周延儒愧怍难当,远赴北京,再战礼闱,竟连中两榜,会试、殿试俱为第一,神宗皇帝钦点为头名状元。朝廷闻知状元家贫,特派官员为其行聘,恩赐归乡亲迎完婚,途经之处,郡守县令迎送道旁,荣耀无比。周夫人贤惠之名一时之间乡里尽知。夫人见周延儒吃了一碗,无意再吃,便与侍儿收拾食盒退了。周延儒吃得通身见汗,燥热难当,正要解衣擦拭,门外进來一人道:“汗未出透,大意不得。”周延儒听得耳熟,探身一看,赫然见崇祯一身月白道袍,手里拿一柄苏式的竹骨折扇,顾盼进來,身后紧跟着一个略显矮胖的小太监。
“皇上----”周延儒急忙挣扎起身,“臣该到门口跪接的,看门的奴才真是越來越不懂礼数了……”
“是朕不教他们禀报的。”崇祯已到床边,伸手在他肩头一按道:“你是病人,不必拘礼。”周延儒惶恐地披了大氅起身,张罗着将云纹翘头案后的黄花梨靠背圈椅搬到亭花厅中央,权当了宝座。崇祯含笑坐了,屋里的其他众人早已跪伏在地。咫尺天颜,众人既惊且喜,哪里想到能见到皇帝?崇祯命众人平了身,询问先生可吃了餐饭,周延儒忙回说吃了米粥,才醒悟刚过申时,忙问:“皇上可曾进了晚膳?”
崇祯笑道:“在路上用了。”
“皇上万金之尊,怎么竟在街头巷尾吃那些腌臜的鄙食,若是有什么闪失……”
崇祯摆手道:“朕自登基,这是头一回坐轿出宫,在前门的查楼吃了几个扁食,还有一小碗元宵。那扁食似不如翊坤宫刘宫人做得好吃,元宵倒比宫里的新鲜,只是未免有些贵了,竟讨了一贯钱。”
“平时只要三十文钱的,怎么竟贵出许多來?想是……”周延儒瞥见那小太监面色红白不定,心知是他做了手脚,忙收住话头,开解道:“想是元宵做得好,别有风味。好比炒制龙井茶,狮峰、梅坞、西湖三地所产也有高下,又有莲心、雀舌、极品、明前、雨前、头春、二春、长大八级之分。若同选狮峰明前茶叶,同为抖、带、挤、挺、扣、抓、压、磨等十种手法,然高手庸手之间,形色味便有云泥之别。高手所制,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无味,而饮后便觉隐隐有一股太和之气在齿额之间弥漫萦绕,半日不散,而庸手所制则白白糟蹋了天赐的嘉木。”
崇祯点头道:“说的也是。只要吃着可口,自然是物有所值了。”却又想起宫里御膳坊做的捻转儿、包儿饭、银苗菜、长命菜,个个清爽鲜嫩,不知要花费多少银子?周延儒见崇祯面色微沉,默然无声,以为皇上有什么机密大事要谈,忙向众人使了个眼色,众人齐齐地退下。崇祯这才回过神來,问道:“先生此刻觉得如何?太医可曾开了方子?”
周延儒忙回道:“皇上天恩,臣感铭五内。太医早已來过,臣依方吃药,病轻了许多,方才臣与几个门客还在感念皇上的恩德,臣就是、就是死一百次也不能报得万一。”眼里登时满是泪水,向门口招手道:“景韶,你回來说与皇上听,免得圣心悬念。”
“原來先生府上备着郎中。”
“草民微末之技,不敢有污圣听。”张景韶急忙转身跪禀道:“阁老的病乃是劳累过度所致,春阳初生,乍寒乍热。阁老幼年之时,用功太苦,劳损过甚而生宿疾。天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而风为百病之长。春气所攻,风寒相合,宿病发动,以致体热头昏。这等病症其实多源于冬至后夜半一阳生之日,有的人体魄素健,有的人保养得法,便可无事。不然春夏之交,衣裳加减不当,便成此风寒之症。春风如刀能透骨,不可不防!谚云: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他难得睹见天颜,有心卖弄本领,不避烦琐,说得极为详细,“阁老的病,依草民來看,倒无什么大碍,用几日牛黄解毒丸、紫雪丹、杏苏散三剂清毒退热,卧床静养,不日便可痊愈。”
“朕还以为你是什么心病,郁结在胸,难以排遣。其实主考会试,也不是件轻松的差使,费神苦熬不说,请托人情也总难免。人哪个沒有私心,只是要先国家而后其余,便是忠臣。朕不用访查,但见所取的状元、榜眼、探花都不是浪得虚名的无能之辈,其中便沒有徇私舞弊。”崇祯寥寥几句话,淡淡说出,人情世故竟极为透彻练达,看似随意说出,周延儒听來却如暮鼓晨钟一般敲入心扉,其中的深意他自然明白。崇祯连夜看了吴伟业的朱卷,他性喜八股,屡屡动手写作,见吴伟业写得果然出色,破題、承題、起讲、提比、虚比、中比、后比和大结八段连绵缜密,不足五百字的文章立意深远,一手馆阁体的小楷雍容典雅,心里的那些猜疑大去,这样的文章取为会元绝非侥幸,看來此科果然得人。又见他的年龄不过二十三岁,那末后所写“身家清白,身中面白无须”,虽是多年的套语,年少英才,也该是翩翩佳公子一流的人物,崇祯欣喜异常,写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字评语。一早又得到曹化淳的密报,沒有侦到什么蛛丝马迹,越发自信评判不差。
“皇上如此、如此知臣的心,臣就是肝脑涂地……”周延儒感激涕零,哽咽难语。他揣摩皇上别有他事,偷偷挥手教张景韶退下,一个小丫鬟奉上香茶。崇祯四下扫视一眼,见客堂虽不甚阔大,彩绘梁栋却极尽藻饰,家具一色黄花梨木,无不精致,四壁上挂着宋元书画真迹。绘着牡丹图样的雕漆茶桌上有一套小巧的紫砂壶,旁边的小矮方凳上是一局尚未下完的残棋,棋局四周有一条春凳和几把官帽椅,想必下棋时观者不少。崇祯本來喜好手谈之道,闲暇时常与田贵妃下下围棋,多有胜绩。见书房陈设得精雅异常,笑道:“所谓斋欲深,槛欲曲,树欲疏,萝薜欲青垂几席栏杆,窗窦欲净如秋水,榻上欲有烟云气,墨池笔床时泛花香,精雅倒是有了,只是在此谈论庙堂之事却显狭小了些,容不下几个人么!”
周延儒自做了首辅,便扩建了私宅,整座宅子不算后花园,总共两进的大四合院,府门两重,大门三楹,二门五楹,厅堂、厢房、耳房、影壁、游廊、垂花门、甬路、后罩楼一应俱全,影壁、屏风、花墙、漏窗雕着鹤鹿同春,松鹤同春,莲花牡丹,松竹梅岁寒三友,福禄寿喜的图案,都出于园冶名手雕琢,好春轩拓为七楹,硬山卷棚顶,出廊抱厦,什锦花窗。主人骤贵,院子簇新,越发显得整洁气派。周延儒听崇祯还说什么狭小,摸不准他话中究竟何意,不敢贸然搭言,嘴里咿咿喔喔,讪讪而笑。
崇祯想起陕西巡按御史李应期六百里加急送來的密折,转了话題道:“内阁票拟的那些弹劾杨鹤的奏章,朕都看过了。说杨鹤纵寇养寇,都是皮相之谈,其实杨鹤也不易,他素不习兵,手下又沒有多少心腹的将士,征剿实难哪!朕是不是选错了人?”
“杨修龄招抚神一魁,如今陕西只剩下王嘉胤一股流寇,足见他深体圣心,招抚有术,言官们平日望风而奏惯了,哪里能够设身处地体味他人的苦衷。古人说: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皇上何必往心里去?大凡做事,众口一词终是少数,也未必就是幸事,只要事情做好了,那些别调异词自然息了。”周延儒本來痰火颇盛,气息不畅,连着说了一大堆的话,胸闷气喘得有心要咳,又怕在君前失仪,强自隐忍,面色涨得绯红。
“嗯!理儿倒是这个理儿,那些言官的话朕原本也沒放在心上,若他们说得可行,何必派杨鹤千里迢迢地远赴陕西?下道或抚或杀的旨意不就行了!哈哈……”崇祯连笑几声,又皱眉道:“只是陕西官员若也弹劾,先生怎样看?”
“臣并未见有陕西呈上的此类奏折。”
“你主考那些天,陕西巡按御史李应期送來加急密折,劾杨鹤曲意招抚,滥发免死牌票,贼人阳顺阴逆,不只抢掠如故,甚至欺压官兵,陕西虽得暂时平安,其实人心浮动,不久恐生变故,怕是无法收拾。”
周延儒见崇祯言辞之中多有忧虑,取茶吃了一口,喉咙间便觉通畅了许多,“杨修龄想是见皇上屡次严旨安抚,惟恐皇恩不能泽及那些子民。”
崇祯摇摇头,轻叹道:“推恩过宽,施得太滥,过犹不及,无补于事,毕竟是书生之见。”
“趁贼焰未炽,可要变抚为剿?”周延儒试探道,话一出口,便觉不妥,皇上圣旨已下,朝令夕改,岂不贻笑天下?崇祯果不以为然,沉吟道:“轻改方略,不利安抚人心,前方将士也无所措手足。其实对付陕西民变,不外乎征剿、招抚、赈济三策,一味征剿,便将乱民逼上了绝路,他们必会死拼狠斗;一味招抚,便会示人以弱,长大他们的气焰;惟有征剿、招抚并用,才可奏效。这都不难,难在平乱以后如何安置他们。”崇祯起身踱到门边,看着院中那棵铁色的枣树,已隐约见出了一抹新绿,御花园里本也有棵枣树,花开的时节,甜香随着熏风飘进來,极是醉人。崇祯不由深吸了口气,扳着手指道:“那些乱民本來就沒有什么家产,贫极从贼,在外漂泊多时,不用说田地荒芜,就是存身的茅屋草舍怕也坍塌破败了,遣散安插,总得教他们有个立足的地方!这要用银钱,陕西的边兵人吃马喂耗费粮饷……”他忽然收声而住,见曹化淳急匆匆地赶來。
第三卷 风雨江南 小客栈将军告御状 灞陵桥巡按送故人
“咱就要这小彩云了。”茹成名说着起身上前搂抱,闭着两眼将满是酒气的油嘴拱到小彩云的腮边,猴急道:“教哥哥香一个。”不料却觉嘴角一凉,睁眼看时,见刘鸿儒将一个盛菜的盘子挡在嘴前,里面的菜汁油脂兀自滴滴答答地往下流,弄得满嘴满脸的油污,茹成名登时气得大叫,恶狠狠大骂:“你这呆根,竟敢与大爷争女人!”舍了小彩云,朝刘鸿儒扑去。
曹化淳这几日派出东厂的十几个档头,各领数名番役四出打探,其实他是尝到了甜头,明白若要银钱,必要办案。那些东厂的千户以及子丑寅卯十二科的人马知他是万岁爷身边的红人,说不得要做新督主,个个争先向前,一心办差,即刻到各街各巷、食肆、客店、商铺等处稽查,多日不懈。只是他不过是虚晃一枪,走走过场,只为多得些银子。谁知歪打正着的,在一家客栈走过,见一个大汉与店里的伙计打作一团。曹化淳上前喝止住了,那店主人似见了救星,跪地哭诉,说那大汉住店沒银子,却拿出一颗什么镇西将军铜印抵押,晴天白日的,这不是讹诈么!曹化淳接过铜印细细端详,这是一颗熟铜铸造的关防,直纽,长二寸九分,宽一寸九分五厘,厚三分,上书“敕造镇西将军之印”,九叠篆文,显然出自宫里匠作局或兵部名工之手,决非仿制的赝品。但看那大汉身上破旧的粗服甚是污浊,一柄竹簪胡乱绾住头发,手脚头脸有一层灰黑的污垢,瞧不出本來的颜色,活脱脱一个吃百家饭的乞丐,只是两道粗眉依旧乌黑油亮,一双眸子不时闪露精光,不似等闲之辈。曹化淳多少有些信他,刚才又见了大汉的身手,不敢用强,露齿一笑,转身回屋,那大汉果然顺从地跟在后面。不等问话便自报家门,自称陕西镇西将军杜文焕,逃奔到京城要喊冤告御状。待问告什么人什么事,那大汉再三缄口,默不作声,后來竟倒卧在床上,鼾声如雷地睡了。曹化淳不再追问,也不拘押回东厂,暗暗吩咐档头盯紧大汉,趁着宫门尚未下钥到了乾清宫,不料皇上去了周阁老的府邸,又急忙赶來,见马元程在好春轩门口鹄立,正要招呼,不想崇祯踱步过來,一眼瞥见,曹化淳忙跪拜在地。崇祯道:“只这大半日沒见,竟行这般大礼,不是生分了吧!”
“奴婢见了万岁爷,一时欢喜,竟忘了宫里的规矩,该打,该打!”曹化淳何尝不知规矩:宫里的近侍日常见了皇上、娘娘不必行跪拜大礼,可自家已不是什么近侍,不该死守什么规矩了,但听皇上依然将他看得亲近,心下感激莫名,忙将杜文焕的事低声禀了。崇祯不动声色地折身回去,接着说:“用兵打仗、赈济灾民,这些都要用银子,赈济是治乱之本,征剿是治乱之标,招抚不过是一剂调理的药饵。哦----时辰不早,想是申未之交,宫门要下钥了。”说着便往外走,周延儒起身恭送。
崇祯笑拦道:“先生不必拘礼了,夜风尚凉,你病体未愈,还是止步吧!不然,先生经得起折腾,朕若往返探视,还觉劳烦呢!”
周延儒含泪道:“皇上屈尊光降,这是多么大的天恩,臣竟不能依礼远送,若依礼远送又违了旨,真教臣、教臣……” 崇祯摆手上轿走了,他依然望着隐沒在夜色中的轿子喃喃自语。
悦來客栈是前门外一家平常的旅店,门口挂着两个白色的西瓜风灯,微弱的光照下依稀可以分辨出门楣上的楹联:近悦远來,宾至如归;户开朝迎三岛客,庭出暮接五湖宾。暮春时节,夜风如水,远处隐约传來几声鸟啼。白天的喧闹已过,客栈内外一片寂静,杜文焕毫无睡意,日间來的那伙人虽不知底细,但从被称作曹爷的头领身手步态言谈举止來看,必是宫里的太监。他见曹化淳带人走了以后,推测还会回來,此时必定留人盯梢儿。杜文焕浑若不知,叫了饭菜到房间,慢慢地饮酒享用,静等着他们回來。接近未时,酒饭都已吃光,却仍不见丝毫动静,将那颗镇西将军大印抱在怀里,倚床而睡。正在朦胧之中,却听有人喊道:“杜文焕,醒醒,快醒醒,有人來看你了。”
杜文焕机警醒來,见曹化淳笑嘻嘻地站在眼前,不住声地喊,戒备道:“深更半夜的,哪个要见我?”
“到时你就知道了,跟咱走吧!”说完,领他出门转弯,向后面的上房走去。
崇祯到了悦來客栈,他心中有种不祥之兆,隐约觉得陕西出了大事。曹化淳半个多时辰前已包了一间僻静宽大的上房,专供皇上临时驻跸。崇祯净了手脸,喝着新鲜的酸梅汤,见曹化淳引着一个大汉进來,问道:“你从陕西來?”
曹化淳见他迟疑,忙小声叮嘱道:“快跪下,见过皇爷。”
“皇上?”杜文焕如在梦中,怔怔地发愣,心下狐疑这般一个富家公子模样的青年人会竟是无上威严的皇上。
“怎么,朕不像皇帝?”
“……”
“杜文焕,还不跪下!”一旁的曹化淳急得动手要拉扯。
“杨鹤与洪承畴联名保举你为镇西将军,是朕亲笔朱批的,你还信不过朕?”
杜文焕跪倒在地,含泪道:“果真是皇上!臣做梦也想不出会这么容易见到皇上,本打算在午门外跪请,臣还想到通政司去敲登闻鼓了。”
崇祯阴沉下脸道:“你不在陕西杀贼,跑到京城找朕做什么?私离巡地已是死罪,又要将镇西将军的关防抵押,你好大胆子!”
“皇上……臣有心杀贼,可、可杨鹤却严令不准用兵,臣只有眼睁睁看的份儿……皇上,可要给臣做主,臣一家数十口都被流寇杀了……皇上,臣冤枉呀!”杜文焕一时发急,想起死去的家人,往日老母在堂,妻妾相唤,儿女绕膝,何等的欢乐!如今却化作春梦,难寻一丝踪影。那耗费了数年心血,请叠石造园的名匠修筑的五岳草堂也给神一元放了一把大火,莲花庵、蓬玄阁、太乙楼烧成了灰烟,只留下岣嵝洞、天中馆两处乌黑的窟窿……往事萦怀,千头万绪,他不知从何说起,触及旧痛新伤,竟自呜咽有声。
崇祯眉毛一挑,冷声道:“哭什么?有话慢慢说。”
“臣要告杨鹤。”杜文焕兀自不住抽泣。
“告他什么?杨鹤是廷推的三边总督,初任半年,汉南贼遂荡平,延安亦粗见安定。如今陕西全境流寇多已归顺朝廷,只有王嘉胤一部顽冥不化,抗拒天兵。陕西廓清有日,朕还要记功奖赏呢!你却來告他?是何居心,怕他得了全功?”
上一篇: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
下一篇:杜月笙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