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 第205节
“咱俩都姓张,五百年前是一家,私下里还是以兄弟相称亲近些。你年长几岁,咱就喊你做大哥吧!”
“这、这……”
“你是朝廷四品命官,不是嫌咱出身草莽,高攀不上吧?”
“哪里……岂敢……那、那咱们就以兄弟相称。”张大经给他说中心事,神情有些尴尬,呼着他新取的表字,掩饰道:“敬轩,什么人给你气生了?”
“不是哪个人,是……咳,一时也说不清楚。咱出身贫苦,造反也是因遭遇不平,咽不下那口恶气。在谷城归顺朝廷,也想为地方造福。如今身入宦海,已半年多來,见到的都是官吏贪墨,豪绅横行,加上官军随处掳掠,百姓实在沒了活路。当年咱在绿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曾见过这等乌七八糟的事,如今却终日要见,想不见都不行,就是闭上两眼,也在心头上晃悠。咱实在受不了了,做这样的鸟官,还不如占个山头快活自在,你如愿意同咱共图大事,日后决不会负你。若你还想做官吃俸禄,咱也不强求,等咱离开谷城地界,即刻放了你!”
张大经惊得面无人色,暗想:既然知道了张献忠要起事复叛,事关机密,他决不会容自己活着逃出谷城,与其死在他刀下,不如虚以委蛇,先活下去,走一步说一步。倘若张献忠兵败,便一口咬定并未投贼,只是遭流贼威逼挟裹,大不了削籍丢官,却胜似丢了性命。电光火石之间,张大经心头想了几遍,起身道:“敬轩!你为民请命,再树义旗,愚兄感佩不已,情愿追随左右,共图大事,出民于水火。倘有二心,天地不容!”
“好哇!这才是识时务的英雄俊杰,不像那死读书的腐儒穷酸。來人,请阮知县出來!哈哈哈哈……”
阮之钿昂然走出來,对着张大经冷笑数声。二人官阶相差许多,但他一不搭言寒暄,二不揖拜行礼,只翻了翻眼皮,竟将张大经视若无物,不放在眼里,实在是轻蔑已极。张大经暗自脸热,沒想到营帐中有同僚在,讪讪地坐着,尴尬万分。张献忠问道:“张大人堂堂的四品官,都愿与咱共襄大事,你还有什么留恋不肯的?”
“我自幼读圣贤书,别的沒记住,只记住了一个忠字。张大经甘心从贼,我无力管他,但替他祖宗忧惧,张家祖坟今后怕沒人照看了。”
刚刚进來的军师潘独鳌反驳道:“你真是不知时变的腐儒!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张大人弃暗投明,同举义旗,來日即是新朝之开国元勋,不单祖坟不必担心无人照看,还可往上追封三代,光宗耀祖呢!”
“呸!你这沒天良的逆贼,枉负了这顶头巾!”阮之钿戟指大骂。
潘独鳌大怒,森然喝道:“再敢胡说,割了你的舌头!”
“我既敢來白沙洲,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沒打算活着回去,不用啰嗦,快快动手!”
“好汉子!”张献忠磔磔大笑,“咱偏不杀你,留着看熊文灿,不、不,看崇祯如何处置你。”
“不必了。有死而已,夫复何惧!”阮之钿嘴角抽搐了几下,跪下身子向北拜了四拜,然后咬破手指,在帐帏上奋力书写,竟成一首短诗:
读尽圣贤书籍,
成此浩然心性。
勉哉杀身成仁,
无负贤良方正。
----谷邑小臣阮之铀拜阙恭辞
张献忠命道:“來人,护送阮知县回衙,好生伺候,不可教他走漏了消息。”几个军卒进來,将阮之钿连拖带推,送回县衙。
谷城四门都已换成张献忠的人马把守,沒有令箭,谁也出不了城。不断有人进來禀报,一会儿说已打开官库,运走库中银钱;一会儿说已打开监狱,所有囚犯都放了出來。张献忠哈哈大笑,呼道: “快拿酒來,与众位痛饮上几杯!”
上好的花石酒端了上來,张献忠举大杯在手,三杯酒下肚,忽然懊恼道:“咱四海纵横十年,不想会在谷城委曲求全,竟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当真好恨!”
潘独鳌劝解说:“大丈夫能屈能伸,譬如云中之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乘时变化。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能息马谷城,养精蓄锐,便是今日大举的本钱。”
“还是老潘知道咱的心。來來來……吃酒,吃酒!”他带头干了一杯,向左右问道:“看紧了林铭球,不要教他跑了。”
潘独鳌走到帐外,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进來,禀道:“那狗官已然惊觉,乘船要跑,给我带人追上杀了,这便是林铭球的狗头,请大帅验看!”
张献忠不愧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见了血淋淋的首级,沒有丝毫吃惊害怕之色,用手提提人头上的长发,骂道:“这便是贪官的下场!”
第四卷 独上高楼 左良玉兵败罗猴岭 杨嗣昌督师襄阳城
襄阳古城号称七省通衢,南船北马,四通八达,乃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名胜古迹繁多,城东南角城墙上,有一座双层重檐歇山顶的高楼,雄伟壮丽,相传是汉代诗人王粲作《登楼赋》之处,后代改建为楼宇,取王粲字而名仲宣楼,与晴川楼、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湖广四大名楼。端午佳节,仲宣楼上,筵席初开,笙歌盈耳。五省总理熊文灿正在宴请大小官员。二楼上也是五楹开间,红松铺地,楠木隔扇、抱柱上雕着虫鱼花鸟云树仙人,还有各色道家人物故事,居中的一块大屏风上镂着王粲的名篇《登楼赋》,银钩铁划,显然出自名家手笔。楼宇年久失修,丹漆蒙尘,雕花剥落,有一种繁华不再的失落与惆怅。熊文灿吩咐道:“人都齐了?告诉下头开席。不必上來敬酒,各自尽兴吧!”
侍卫朝下喊一声:“督台大人有命,楼下开宴!”
湖广巡抚余应桂刚刚被参出缺,巡按林铭球又在谷城与监军道张大经监督张献忠,其他各省的巡抚、巡按相离较远,只有郧阳巡抚戴东旻赶來赴会,襄阳城中文官够品级作陪的只有道台王瑞旃一人,其他的则是左良玉、副将罗岱、冯举、苗有才一班武将。熊文灿上席,戴东旻、左良玉左右相陪,王瑞旃执壶斟酒。王瑞旃端杯道:“荆襄形胜,自古论者以关中为上,荆襄为次,金陵为下。督台大人统率雄兵,各路流贼闻风而降,湖广、河南一时河海晏清,多年沒有了太平景象,实在可喜可贺!”
“不少人说我是玩寇呢!”熊文灿吃下一杯,“余抚台三番五次地向皇上密奏,说张献忠反心未灭,可大半年了,他还不是乖乖地呆在古城?娶妾生子,安享天伦。不少部众又做了种田汉,买田盖屋,以为久居之计。前些年招抚,动不动就遣散回家,实在劳民伤财,将这些抚众就地安插,少了许多周折,也省了许多银子。”
戴东旻带众人一齐喝了,说道:“招抚一事也见胆识,这工夫火候需拿捏得极准,圣人说过犹不及,实在是万古不易的金玉良言。”这话明明是赞颂熊文灿,但说得不露痕迹,王瑞旃等人也暗自佩服。
熊文灿极为受用,点头道:“此次招抚与以往绝不相同。张献忠行伍出身,有些见识。我推诚待他,陈总镇又是他的恩人,自然更知道他的底细,有陈总镇引荐,谅张献忠也不会存什么欺诈之心。如今张献忠已成惊弓之鸟,最怕别人不信他,将心比心,决不可反复试探,以致使他惊惧不安,总担心刀斧将至,性命不保。如此哪里是招抚,分明是逼他再反么!”
“督台大人此举有两不易呀!”王瑞旃也不甘于后人,给熊文灿满满斟上酒。
“什么两不易?”左良玉、罗岱等人都是粗莽的汉子,拙于言辞,逢迎起來自觉还不如带兵打仗、冲锋陷阵容易,搭不上话,又不好埋头吃酒,听王瑞旃转了话題,急忙插话。
“左总镇,张献忠骁勇彪悍,不易招抚,这是一不易。其次,上自本兵杨大人,下到古城知县阮之钿,都说张献忠据城要抚,并非真心归顺,若不能杀贼自效,就该早想法子除去他,以免留下祸患。众人皆曰可杀,而熊大人铁了心地要招抚,为此遭了多少弹劾,这可真不易呀!”
左良玉附和道:“这如同用兵打仗一般,最怕号令不一,军心若乱了,胜负之势已判,仗其实不用打了。”
“都是皇上圣明。”熊文灿难掩得意之色,“若非皇上不听余应桂等人的聒噪,哪里会有如此太平景象?”说到最后,却有了自夸的口气。众人齐声称颂,纷纷起身敬酒。
酒过三巡,熊文灿推杯不饮,起身踱到花窗下,凭栏远眺,只见沮、清、漳三条大河交汇于此,滚滚东去,感慨道:“仲宣楼,我是久仰了。自广州來到湖广,就想着何时得空闲登临四大名楼,但流贼未平,哪里有心思风雅。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王仲宣说得牢骚话,你我诸人深受皇上知遇大恩,又拿着朝廷俸禄,必要替君父分忧才是。”
“仲宣的文章固然千古卓绝,但终究不过一个文人墨客而已。他当年登高远望时,天下豪杰并起,天下半糜烂于戈戟,却不能立尺寸之功,文章再好也不过无病呻吟,于世毫无裨益。大人重登此楼,与他兴会自然不同。”戴东旻说得熊文灿心花怒放,但嘴上却谦逊道:“王粲登楼,千古风流,也值得钦佩。不然后代哪里会有许多吟咏名作?”
王瑞旃接道:“卑职倒还记得一首《摸鱼儿·仲宣楼赋》写得极好。倚危梯,酹春怀古,轻寒才转花信。江城望极多愁思,前事恼人方寸。湖海兴,算合付、元龙举白浇谈吻。凭高试问,问旧日王郎,依刘有地,何事赋幽愤?
沙头路,休记家山远近。宾鸿一去无信。沧波渺渺空归梦,门外北风凄紧。乌帽整,便做得、功名难绿星星鬓。敲吟未稳,又白鹭飞來,垂杨自舞,谁与寄离恨。”
“词情并茂,却与眼前景象不合。”戴东旻摇头道:“袁中道有《登仲宣楼》诗五首,其一曰:‘久矣承平日,登临壮郢疆。水边三市润,树里万家藏。南浦笙歌沸,西园剑舄忙。驱车行乐好,游子不思乡。’倒是像亲眼见了熊大人的丰功伟绩,民心思治呀!张献忠概莫能外。”
熊文灿轻拈胡须,沉吟道:“我倒觉得还是前朝张江陵那首《題仲宣楼》写得气魄极大:一楼雄此郡,万里眼全开。孤嶂烟中落,长江天际來。看題寻旧迹,怀古寄新裁。不见操觚者,临风首重回。那襟怀确是不凡。”
“这、这……”
“你是朝廷四品命官,不是嫌咱出身草莽,高攀不上吧?”
“哪里……岂敢……那、那咱们就以兄弟相称。”张大经给他说中心事,神情有些尴尬,呼着他新取的表字,掩饰道:“敬轩,什么人给你气生了?”
“不是哪个人,是……咳,一时也说不清楚。咱出身贫苦,造反也是因遭遇不平,咽不下那口恶气。在谷城归顺朝廷,也想为地方造福。如今身入宦海,已半年多來,见到的都是官吏贪墨,豪绅横行,加上官军随处掳掠,百姓实在沒了活路。当年咱在绿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曾见过这等乌七八糟的事,如今却终日要见,想不见都不行,就是闭上两眼,也在心头上晃悠。咱实在受不了了,做这样的鸟官,还不如占个山头快活自在,你如愿意同咱共图大事,日后决不会负你。若你还想做官吃俸禄,咱也不强求,等咱离开谷城地界,即刻放了你!”
张大经惊得面无人色,暗想:既然知道了张献忠要起事复叛,事关机密,他决不会容自己活着逃出谷城,与其死在他刀下,不如虚以委蛇,先活下去,走一步说一步。倘若张献忠兵败,便一口咬定并未投贼,只是遭流贼威逼挟裹,大不了削籍丢官,却胜似丢了性命。电光火石之间,张大经心头想了几遍,起身道:“敬轩!你为民请命,再树义旗,愚兄感佩不已,情愿追随左右,共图大事,出民于水火。倘有二心,天地不容!”
“好哇!这才是识时务的英雄俊杰,不像那死读书的腐儒穷酸。來人,请阮知县出來!哈哈哈哈……”
阮之钿昂然走出來,对着张大经冷笑数声。二人官阶相差许多,但他一不搭言寒暄,二不揖拜行礼,只翻了翻眼皮,竟将张大经视若无物,不放在眼里,实在是轻蔑已极。张大经暗自脸热,沒想到营帐中有同僚在,讪讪地坐着,尴尬万分。张献忠问道:“张大人堂堂的四品官,都愿与咱共襄大事,你还有什么留恋不肯的?”
“我自幼读圣贤书,别的沒记住,只记住了一个忠字。张大经甘心从贼,我无力管他,但替他祖宗忧惧,张家祖坟今后怕沒人照看了。”
刚刚进來的军师潘独鳌反驳道:“你真是不知时变的腐儒!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张大人弃暗投明,同举义旗,來日即是新朝之开国元勋,不单祖坟不必担心无人照看,还可往上追封三代,光宗耀祖呢!”
“呸!你这沒天良的逆贼,枉负了这顶头巾!”阮之钿戟指大骂。
潘独鳌大怒,森然喝道:“再敢胡说,割了你的舌头!”
“我既敢來白沙洲,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沒打算活着回去,不用啰嗦,快快动手!”
“好汉子!”张献忠磔磔大笑,“咱偏不杀你,留着看熊文灿,不、不,看崇祯如何处置你。”
“不必了。有死而已,夫复何惧!”阮之钿嘴角抽搐了几下,跪下身子向北拜了四拜,然后咬破手指,在帐帏上奋力书写,竟成一首短诗:
读尽圣贤书籍,
成此浩然心性。
勉哉杀身成仁,
无负贤良方正。
----谷邑小臣阮之铀拜阙恭辞
张献忠命道:“來人,护送阮知县回衙,好生伺候,不可教他走漏了消息。”几个军卒进來,将阮之钿连拖带推,送回县衙。
谷城四门都已换成张献忠的人马把守,沒有令箭,谁也出不了城。不断有人进來禀报,一会儿说已打开官库,运走库中银钱;一会儿说已打开监狱,所有囚犯都放了出來。张献忠哈哈大笑,呼道: “快拿酒來,与众位痛饮上几杯!”
上好的花石酒端了上來,张献忠举大杯在手,三杯酒下肚,忽然懊恼道:“咱四海纵横十年,不想会在谷城委曲求全,竟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当真好恨!”
潘独鳌劝解说:“大丈夫能屈能伸,譬如云中之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乘时变化。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能息马谷城,养精蓄锐,便是今日大举的本钱。”
“还是老潘知道咱的心。來來來……吃酒,吃酒!”他带头干了一杯,向左右问道:“看紧了林铭球,不要教他跑了。”
潘独鳌走到帐外,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进來,禀道:“那狗官已然惊觉,乘船要跑,给我带人追上杀了,这便是林铭球的狗头,请大帅验看!”
张献忠不愧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见了血淋淋的首级,沒有丝毫吃惊害怕之色,用手提提人头上的长发,骂道:“这便是贪官的下场!”
第四卷 独上高楼 左良玉兵败罗猴岭 杨嗣昌督师襄阳城
襄阳古城号称七省通衢,南船北马,四通八达,乃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名胜古迹繁多,城东南角城墙上,有一座双层重檐歇山顶的高楼,雄伟壮丽,相传是汉代诗人王粲作《登楼赋》之处,后代改建为楼宇,取王粲字而名仲宣楼,与晴川楼、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湖广四大名楼。端午佳节,仲宣楼上,筵席初开,笙歌盈耳。五省总理熊文灿正在宴请大小官员。二楼上也是五楹开间,红松铺地,楠木隔扇、抱柱上雕着虫鱼花鸟云树仙人,还有各色道家人物故事,居中的一块大屏风上镂着王粲的名篇《登楼赋》,银钩铁划,显然出自名家手笔。楼宇年久失修,丹漆蒙尘,雕花剥落,有一种繁华不再的失落与惆怅。熊文灿吩咐道:“人都齐了?告诉下头开席。不必上來敬酒,各自尽兴吧!”
侍卫朝下喊一声:“督台大人有命,楼下开宴!”
湖广巡抚余应桂刚刚被参出缺,巡按林铭球又在谷城与监军道张大经监督张献忠,其他各省的巡抚、巡按相离较远,只有郧阳巡抚戴东旻赶來赴会,襄阳城中文官够品级作陪的只有道台王瑞旃一人,其他的则是左良玉、副将罗岱、冯举、苗有才一班武将。熊文灿上席,戴东旻、左良玉左右相陪,王瑞旃执壶斟酒。王瑞旃端杯道:“荆襄形胜,自古论者以关中为上,荆襄为次,金陵为下。督台大人统率雄兵,各路流贼闻风而降,湖广、河南一时河海晏清,多年沒有了太平景象,实在可喜可贺!”
“不少人说我是玩寇呢!”熊文灿吃下一杯,“余抚台三番五次地向皇上密奏,说张献忠反心未灭,可大半年了,他还不是乖乖地呆在古城?娶妾生子,安享天伦。不少部众又做了种田汉,买田盖屋,以为久居之计。前些年招抚,动不动就遣散回家,实在劳民伤财,将这些抚众就地安插,少了许多周折,也省了许多银子。”
戴东旻带众人一齐喝了,说道:“招抚一事也见胆识,这工夫火候需拿捏得极准,圣人说过犹不及,实在是万古不易的金玉良言。”这话明明是赞颂熊文灿,但说得不露痕迹,王瑞旃等人也暗自佩服。
熊文灿极为受用,点头道:“此次招抚与以往绝不相同。张献忠行伍出身,有些见识。我推诚待他,陈总镇又是他的恩人,自然更知道他的底细,有陈总镇引荐,谅张献忠也不会存什么欺诈之心。如今张献忠已成惊弓之鸟,最怕别人不信他,将心比心,决不可反复试探,以致使他惊惧不安,总担心刀斧将至,性命不保。如此哪里是招抚,分明是逼他再反么!”
“督台大人此举有两不易呀!”王瑞旃也不甘于后人,给熊文灿满满斟上酒。
“什么两不易?”左良玉、罗岱等人都是粗莽的汉子,拙于言辞,逢迎起來自觉还不如带兵打仗、冲锋陷阵容易,搭不上话,又不好埋头吃酒,听王瑞旃转了话題,急忙插话。
“左总镇,张献忠骁勇彪悍,不易招抚,这是一不易。其次,上自本兵杨大人,下到古城知县阮之钿,都说张献忠据城要抚,并非真心归顺,若不能杀贼自效,就该早想法子除去他,以免留下祸患。众人皆曰可杀,而熊大人铁了心地要招抚,为此遭了多少弹劾,这可真不易呀!”
左良玉附和道:“这如同用兵打仗一般,最怕号令不一,军心若乱了,胜负之势已判,仗其实不用打了。”
“都是皇上圣明。”熊文灿难掩得意之色,“若非皇上不听余应桂等人的聒噪,哪里会有如此太平景象?”说到最后,却有了自夸的口气。众人齐声称颂,纷纷起身敬酒。
酒过三巡,熊文灿推杯不饮,起身踱到花窗下,凭栏远眺,只见沮、清、漳三条大河交汇于此,滚滚东去,感慨道:“仲宣楼,我是久仰了。自广州來到湖广,就想着何时得空闲登临四大名楼,但流贼未平,哪里有心思风雅。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王仲宣说得牢骚话,你我诸人深受皇上知遇大恩,又拿着朝廷俸禄,必要替君父分忧才是。”
“仲宣的文章固然千古卓绝,但终究不过一个文人墨客而已。他当年登高远望时,天下豪杰并起,天下半糜烂于戈戟,却不能立尺寸之功,文章再好也不过无病呻吟,于世毫无裨益。大人重登此楼,与他兴会自然不同。”戴东旻说得熊文灿心花怒放,但嘴上却谦逊道:“王粲登楼,千古风流,也值得钦佩。不然后代哪里会有许多吟咏名作?”
王瑞旃接道:“卑职倒还记得一首《摸鱼儿·仲宣楼赋》写得极好。倚危梯,酹春怀古,轻寒才转花信。江城望极多愁思,前事恼人方寸。湖海兴,算合付、元龙举白浇谈吻。凭高试问,问旧日王郎,依刘有地,何事赋幽愤?
沙头路,休记家山远近。宾鸿一去无信。沧波渺渺空归梦,门外北风凄紧。乌帽整,便做得、功名难绿星星鬓。敲吟未稳,又白鹭飞來,垂杨自舞,谁与寄离恨。”
“词情并茂,却与眼前景象不合。”戴东旻摇头道:“袁中道有《登仲宣楼》诗五首,其一曰:‘久矣承平日,登临壮郢疆。水边三市润,树里万家藏。南浦笙歌沸,西园剑舄忙。驱车行乐好,游子不思乡。’倒是像亲眼见了熊大人的丰功伟绩,民心思治呀!张献忠概莫能外。”
熊文灿轻拈胡须,沉吟道:“我倒觉得还是前朝张江陵那首《題仲宣楼》写得气魄极大:一楼雄此郡,万里眼全开。孤嶂烟中落,长江天际來。看題寻旧迹,怀古寄新裁。不见操觚者,临风首重回。那襟怀确是不凡。”
上一篇: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
下一篇:杜月笙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