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 第92节
谁知温体仁机辩异常,冷笑一声,挑激说:“皇上与魏贼势不两立,登极未久便乾纲重振,设计将他除去,大快人心。你将我比作小人比作魏忠贤倒罢了,只是如此比附,将皇上置于何地?皇上是昏聩之主么?”
章允儒沒有想到这一节,顿觉言语欠周,霎时面无人色,期期艾艾道:“这个……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说温体仁奸佞,哪里有片语论及皇上?”
崇祯大怒道:“胡说!御前奏事,怎能这样胡乱牵扯?拿下!”众人大惊,眼看着锦衣卫上來将章允如押了出去,谁也不敢上前劝谏。
温体仁见崇祯怒形于色,心里暗自欣悦,趁机又说:“枚卜之前,冢臣王永光接连上了几个乞休的折子,皇上再三温旨慰留,钱谦益先命门生瞿式耜上疏请他主持完会推后再去,又担心皇上不准,授意梁子?上疏举荐吏部侍郎张凤翔代行会推,想左右逢源,用心可谓良苦。”
崇祯闭目叹息道:“朕传旨再行枚卜大典,再三申饬会推要公,怎么却如此结党欺君?”
王永光听温体仁提及瞿式耜的名字,早已惶恐起來,洗脱道:“皇上,臣牢记圣训,这些列名的朝臣都是从公会推的。若说结党,臣则一点儿也不知情。”
“世间怕是还沒有傻得自行承认作恶的人呢!”王永光听这话说得极是刺耳,气恼地横了那人一眼,不料他并不理会,继续说道:“这次会推皇上下了明旨,早已晓谕九卿科道,以为必然极为公正,是皇上将大伙儿都看作了忠臣,谁知一些朝臣积习难改,以个人之是非为荐举的标准,党同伐异,本是许多人的公议反被一两个人把持,其他人再难开口,就是说了话也作不得什么数,往往出口召祸,会推怎么能公正呢?”
崇祯睁了眼睛,点头道:“周延儒,今日看來你说的多属实情。会推若是不公,还不如不会推。一些臣子心里想的极是龌龊,满脑袋的都是升官发财,哪里会想着为国出力?”
温体仁面容悲戚,眼里含着泪道:“延儒所言,臣心有戚戚焉。钱谦益把持此次会推,可知满朝都是他的党羽,臣本來孤立无援,只是见皇上焦劳忧虑,一些朝臣不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利害上疏弹劾。但依情势推想,钱谦益必定怨恨臣,他的党羽也会惟恐不能置臣于死地,臣孑身一人断难当得起众怒,请皇上准臣回籍远离他们,以避凶锋。”
崇祯看看伏地难起的温体仁,抚慰道:“朕心里自有是非主张,怎容得忠奸共居朝堂?你为国劾奸,不必求去,安心做事,朕不会亏了你。”随即看一眼跪倒在地的钱谦益,冷笑一声,“钱谦益,温体仁劾你在酒店密谋一事,可是属实?”
“这……”
“你欺朕出不得宫门,不知你的行踪么?这是东厂王永祚给朕的密奏,你自去看來!”崇祯将一张纸片掷下,转身离了御座回暖阁歇息。钱谦益看着纸片飘飘摇摇地落下來,匍匐上前,取在手中,上面蝇头小楷赫然写着五个人的名字。他只看到钱谦益、瞿式耜几个字,身子歪倒昏了过去。
一盏茶多的工夫,崇祯重新升了御座,命阁臣会同文武朝臣廷议如何处置钱谦益一案。李标奏说将钱谦益冠带闲住,回籍听勘,钱千秋下法司再问。崇祯看着奏议,沉吟良久,提笔改作了革职回籍,扫视了群臣一眼,厉声道:“朕用人并非不怜才,钱谦益文名早著,朕虽在禁中大内,也略有知晓。但用人之道首重其忠,惟其忠贞,有为国为民为君的心肠,学识才智才会往正处使用,日久也不会懈怠,必能成就一番事业。若是品德卑污,学识再高,所用非途,只会擅权乱政,为祸社稷生民。今日朕不惜舍弃一个钱谦益,是要以他警戒百官,不可结党营私,妄立门户。”他略顿一下,语调转低,变得有些温和,神情竟似有些无奈地说:“会推本是好事,应当宁缺毋滥,不可随意用什么人來充数。眼下阁臣虽只有两人,但韩?不日就要到京,三位阁臣也够办事了,会推暂且停下。”
李标道:“钱谦益已经处罚,其他列名的十个人不当受其牵连。若停了会推,不免有些因噎废食,毕竟这些朝臣都是颇有宿望的,舍了他们,皇上要选什么人呢?”
第二卷 燕山云冷 隐乱情巡抚施棍棒 查真相钦差闯筵席
胡廷宴狞笑道:“哼!这是巡抚衙门,不是你任意出入的地方。本抚院岂容你在此撒泼耍赖,动摇人心?给我绑了,打入大牢。”府兵们闻命便要上前捆绑,马懋才大喝一声:“不必你们动手!”一把将席上的酒壶抄起狠狠一摔,不顾酒浆溢了满地,负手挺胸,昂头傲然向外便走。吴?伸手一拦,笑道:“兄台慢走,用罢酒饭也不为迟。”
崇祯道:“朕并非因此事而随意弃取人才,只是会推既然出了这等纰漏,不可再进行下去,这些列名的人员也不好再取。朕已决意废除会推,今后用什么人什么时候用,由朕特简独断,恩威当自上出嘛!以免朋党蜂起,流言不息。”说到后面两句语气已是极为严厉,脸上不见一丝笑容。李标忙收声退下,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再开口进言。
散朝时已近二更,崇祯退到暖阁里,却沒有多少倦意,只是觉得饥饿难耐。御膳坊送上夜宵,崇祯将阁臣李标、钱龙锡留下一块儿进膳。皇上赐食已是莫大的恩宠,何况与皇上一起用膳?李标、钱龙锡二人头一回有这样的恩宠,相互对视了一眼,心里极是感激,忙谢恩在一侧欠着身子浅浅地坐下,神色极是恭谨,举止更是中规中矩,一边小心翼翼地动着筷子,一边各自揣摩着皇上的用意,老怕只顾了贪吃,回不好皇上的问话,有了这般的心事,虽说是山珍海味玉液琼浆也尝不出个滋味儿。两人年事都已高了,本來沒有多少饭量,但见皇上不住地吃,也不敢放下筷子,只好小口小口地苦撑着慢吃。崇祯正是吃饭的好年龄,一整天的召对下來浑身累得已有些酸疼,耗费了许多的体力,胃口大开,吃得极是畅快,脸头冒出了丝丝的热气,见他们吃得拘谨,指着一个大海碗劝道:“这是山东胶州湾的名菜烩海鲜,神宗爷当年最喜欢吃,里面有海参、鲍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味道极鲜美的。”又指着一只整鹅说:“这菜有个古怪的名字,叫什么浑羊殁忽,说是唐代宫廷御膳,是御膳坊依了古方子做的。”
二人听得心下暗觉稀罕,伸筷子吃了,果然味道截然不同。王承恩见皇上吃完了,两位阁老也放了筷子,忙递上手巾道:“两位阁老,这品浑羊殁忽是将鹅去了毛与内脏,放入上好的精肉和糯米饭,用五味调和好了,密封放入去了毛与肠胃的小肥羊腹中,将口缝好,炭火仔细烧烤,等羊肉熟了,羊腹中的鹅便也熟了。”说着使眼色命人将饭食撤下。
崇祯将手巾一丢,漱了口道:“两位先生,陕西旱灾极重,自四月到七月一直无雨,八月却又阴雨连绵,旱灾所剩下的那些庄稼眼睁睁地全都烂在地里收不上來,朕怕再有澄城王二那样的刁民乘机起事为乱,晓谕陕西巡抚胡廷宴全力赈灾,不许减口。胡廷宴上折子说全省大小官员合力赈灾,安抚百姓,可保无忧。朕却放不下心,觉得似非这般容易。”
“皇上密旨山东道御史吴?巡按陕西,查看赈灾的情形,他沒折子回奏么?”李标心下颇觉怀疑。
崇祯鼻子一哼道:“他去了一月有余,沒一点儿消息。胡廷宴却有折子参他干预地方政务,大肆搜刮索贿,狮子大开口地要二万两银子。莫非他做京官穷得疯了,竟敢如此负恩妄为?”
钱龙锡沉思道:“不近情理呀!这么大的数目他怎会知道胡廷宴能给?要是真肯给的话,那会有多大的事体要他帮着遮掩?”
崇祯道:“转眼就要到年关,此事不可小觑,要及早查办,以免耽搁赈灾。”
“是否再派人入秦核查?”李标小心地问。
“你们斟酌,不必事事请旨。若只是核查,往返少说也要个把月,会有多少人饱受冻饿之苦!不如专职专任,总督赈灾的好。”崇祯轻叹一声,两位阁臣心头暗颤,对视一眼,深为皇上悲天悯人的胸怀所动,竟觉鼻子酸酸的。崇祯看着两位形容消瘦的老臣,怕话说得过重,缓了缓又道:“韩蒲州已到了宛平驿,派人上了谢恩折子,朕已命他明日早朝后觐见。今夜他必睡不着,驿馆孤寂,你们可去看看他,商议商议。”李标暗道:“韩相老成持重,有他主持大局,我总算能喘口气歇歇了。”心头一阵轻松,与钱龙锡告退出來。
韩?在接到圣旨后便动身了,但他并沒有遵旨乘用驿站的马匹车辆入京,只带了一个家人韩禄,主仆二人扮作游方郎中,一路查看民情,想着见了皇上也好奏对。这日下起了细雨,道路泥泞,极是难走。天色渐黑,到了娘子关前。娘子关在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是出晋入冀的咽喉要地。为防止陕、晋的饥民流入京畿,直隶巡抚衙门下令严加把守,关门每日晚开早闭,眼见是不能入关了。韩?伫立雨中,遥望关门,高大巍峨的城楼笼罩在连绵的秋雨中,竟觉凭添几分凄凉,吩咐韩禄去找家客栈。哪知关前一片冷清,散落着的几家客栈早已人去屋空,像遭人洗劫一般。韩?摇头苦笑,远远见山坡上有座庙宇,或许可以借宿一夜。到了庙前,才看出原是沒有僧人居住的一座山神庙,四处破败不堪,大殿的梁柱和回廊上的木栏杆看不出多少红漆的颜色。韩禄见大殿里一片狼藉,污秽不堪,独自进去收拾一番,想要生火,哪里找得到干柴?嘴里骂着,噼噼啪啪地将廊沿下的栏杆拆下几段,韩?知道情非得己,心里暗称罪过,便要迈步跟进去,却听韩禄大叫一声:“哎呀!有鬼!”跌跌撞撞跑了出來,几乎与他撞个满怀。韩?怒喝道:“青天白日的,有什么鬼怪?”
“老爷,方才小的生不起火,想把供桌上的那块破布做火引,一摸之下,竟有一团绵软的东西,在那、那供桌下面,吓死小人了。老爷不信,亲去看來。”韩禄吓得变声变调,浑身哆嗦起來。
“混账东西!天已黑了,教我怎么看?”
韩禄慌忙摸出火摺子,连划几下才划着,惊恐地看了韩?一眼,抖抖地迈进殿门。火光闪动,将供桌上下映亮,供桌下赫然侧身蛐卷着一个男子,一动不动,哪里是什么鬼怪。他脸上满是灰尘,看不清相貌,看样子大约有三十四五岁的年纪,身上的青衣小帽像是挂扯的,破破烂烂,裂开了许多口子,满脚的泥污,鞋袜早已分辨不出颜色,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包袱。韩禄大着胆子喝问道:“你、你是人是鬼?”连问数声都不回答。
韩?道:“想必是死了,将他拖出去埋了,也算是积些阴德。”说着接过韩禄手中的火摺,为他照亮。
韩禄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嘟囔着去扯那人怀里的包袱,不想那人抱得死紧,扯了几下才扯下來,他气咻咻地骂道:“这个舍命不舍财的穷鬼!这般紧抱着包袱做什么?难道里面全是大锭的银子不成?”将包袱扔到地上,抓起那人的胳膊往外拖拉,口中仍止不住斥骂:“不长眼的死鬼!要托生也不找个好地方,偏要死到这里來,害的大爷枉费这么多气力!”
韩?阻拦道:“且慢!看看他包袱里有什么东西,说不得回知道此人的姓名籍贯,也好教他亲人收殓。”弯腰解开包袱,不禁悚然一惊,里面是一套冠服,一顶乌纱帽、獬豸补服、一双朝靴,拿起冠服仔细辨认,从中滚落出一颗方形直钮铜印,系着朱红的穗子,在火光下熠熠声辉。韩?抓起一看,上面用八叠篆文写着“钦差巡按陕西监察御史”,伸手将那人的脚脖拉住。
韩禄以为他要搜检死人的身子,提醒道:“老爷,我们可是还要急着进京呢!”不耐烦地将那人向下一掼,咕咚一声,摔在地上。韩?正要喝骂,却见那人悠悠呼出一口气來,韩禄吓得喊道:“老爷,这人沒死,他、他又醒了!”果然那人睁开眼睛,直直地看着他俩。
韩?把住那人的脉搏仔细诊视了一会,点头道:“嗯,是还活着,脉象不乱,只是有些微弱。”又摸摸他的心口窝兀自热乎, 吩咐一声:“快,快些生火!拿出干粮给他吃,兴许沒有什么大碍。”
韩禄不敢再争辩,把他搭到供桌旁边,生起火來。不多时,烧了一壶开水,韩?将那人的包袱依旧包好,又打开随身的包袱,取出一个硕大的柿饼,上面挂着一层厚厚霜雪,略略掰作几块,那柿饼竟拉出一尺多长的油丝,放在碗里用热水一冲,转眼之间,竟溶化成红艳艳的蜜汁,香甜扑鼻。韩禄撬开那人咬紧的牙关灌了下去,眼见那人眼中有了生气,脸上也泛起一丝红晕,沒好气地说:“你这鬼门关上的人倒有口福,我家老爷千里迢迢地带了些许青柿饼,平日都舍不得吃一些,不想今日却用在了你的身上。这可是贡品呢!皇上吃的东西你竟也尝了!”
那人挣扎着想要拜谢,猛然知觉怀里空空如也,大急道:“包袱!我的包袱在哪?”
韩?一指道:“不要急,包袱不是好好地在那里放着么?”
那人这才放下心來,挣扎着爬起身來给韩?磕头,韩?忙一把扯住道:“我们山野村夫怎敢受钦差大人的礼?快起來!”
韩禄吃了一惊,狐疑地望着那人,见他那副落魄的模样,不敢相信他是位官老爷。那人见露了底,却不惊慌,问道:“可是胡廷宴要你们追赶我的么?”
韩?一怔:“胡廷宴?可是陕西巡抚?”
“不错,正是那个老贼!”那人满脸怒气,脖子上迸起条条青筋。他虚弱已极,动起怒來,急火攻心,忍不住大口喘息。
韩?摇摇头,在火堆边坐下,锁着眉头问:“你去过陕西?却怎么又到了此处,倒卧在这个山神庙里?”
那人调息片刻,重重地叹了口气道:“唉!你们两人乐善好施,是我的救命恩人,想必是善良之辈。我也沒什么好隐瞒,就将我的冤屈说出來,漫漫长夜也好捱了。”他说着又倒了一碗热水,在火上取了一个烤得半冷半热的干面馍咬上一口,和水吞下,顷刻之间,大半个干馍一碗热水下肚。那人擦擦嘴巴,说道:“我是躲避胡廷宴的追杀,才逃到了山西,准备进京。不料到了娘子关,这里屡遭流民洗劫,早已沒了人烟,找不到一家客栈,又冷又饿,就昏倒在这山神庙里了。若不是二位搭救,我怕是要、要……”说到此处,那人竟潸然泪下,又要纳头拜谢,韩?忙拦了,示意他接着说。
那人道:“方才老丈说的不错。我名唤吴?,在朝任山东道御史。今年陕西、山西两地大旱,我奉旨到陕西巡查灾情。陕西大旱至今连续八年,真个是赤地千里,饿殍盈野,陕西藩库本已多年亏空,可巡抚胡廷宴却瞒报灾情,不顾皇上明旨蠲免了赋税,按往常的年景严加催科,照征不误。陕西的老百姓可真惨呀!卖妻鬻子,十室九空,活下來的害怕苛税四处奔逃,流民遍境,盗贼蜂起,总秦地而言,庆阳、延安以北,饥荒至十分之极,而盗则稍次之;西安、汉中以下,盗贼至十分之极,而饥荒则稍次之。”他边说边恨得拍地大叫。
章允儒沒有想到这一节,顿觉言语欠周,霎时面无人色,期期艾艾道:“这个……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说温体仁奸佞,哪里有片语论及皇上?”
崇祯大怒道:“胡说!御前奏事,怎能这样胡乱牵扯?拿下!”众人大惊,眼看着锦衣卫上來将章允如押了出去,谁也不敢上前劝谏。
温体仁见崇祯怒形于色,心里暗自欣悦,趁机又说:“枚卜之前,冢臣王永光接连上了几个乞休的折子,皇上再三温旨慰留,钱谦益先命门生瞿式耜上疏请他主持完会推后再去,又担心皇上不准,授意梁子?上疏举荐吏部侍郎张凤翔代行会推,想左右逢源,用心可谓良苦。”
崇祯闭目叹息道:“朕传旨再行枚卜大典,再三申饬会推要公,怎么却如此结党欺君?”
王永光听温体仁提及瞿式耜的名字,早已惶恐起來,洗脱道:“皇上,臣牢记圣训,这些列名的朝臣都是从公会推的。若说结党,臣则一点儿也不知情。”
“世间怕是还沒有傻得自行承认作恶的人呢!”王永光听这话说得极是刺耳,气恼地横了那人一眼,不料他并不理会,继续说道:“这次会推皇上下了明旨,早已晓谕九卿科道,以为必然极为公正,是皇上将大伙儿都看作了忠臣,谁知一些朝臣积习难改,以个人之是非为荐举的标准,党同伐异,本是许多人的公议反被一两个人把持,其他人再难开口,就是说了话也作不得什么数,往往出口召祸,会推怎么能公正呢?”
崇祯睁了眼睛,点头道:“周延儒,今日看來你说的多属实情。会推若是不公,还不如不会推。一些臣子心里想的极是龌龊,满脑袋的都是升官发财,哪里会想着为国出力?”
温体仁面容悲戚,眼里含着泪道:“延儒所言,臣心有戚戚焉。钱谦益把持此次会推,可知满朝都是他的党羽,臣本來孤立无援,只是见皇上焦劳忧虑,一些朝臣不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利害上疏弹劾。但依情势推想,钱谦益必定怨恨臣,他的党羽也会惟恐不能置臣于死地,臣孑身一人断难当得起众怒,请皇上准臣回籍远离他们,以避凶锋。”
崇祯看看伏地难起的温体仁,抚慰道:“朕心里自有是非主张,怎容得忠奸共居朝堂?你为国劾奸,不必求去,安心做事,朕不会亏了你。”随即看一眼跪倒在地的钱谦益,冷笑一声,“钱谦益,温体仁劾你在酒店密谋一事,可是属实?”
“这……”
“你欺朕出不得宫门,不知你的行踪么?这是东厂王永祚给朕的密奏,你自去看來!”崇祯将一张纸片掷下,转身离了御座回暖阁歇息。钱谦益看着纸片飘飘摇摇地落下來,匍匐上前,取在手中,上面蝇头小楷赫然写着五个人的名字。他只看到钱谦益、瞿式耜几个字,身子歪倒昏了过去。
一盏茶多的工夫,崇祯重新升了御座,命阁臣会同文武朝臣廷议如何处置钱谦益一案。李标奏说将钱谦益冠带闲住,回籍听勘,钱千秋下法司再问。崇祯看着奏议,沉吟良久,提笔改作了革职回籍,扫视了群臣一眼,厉声道:“朕用人并非不怜才,钱谦益文名早著,朕虽在禁中大内,也略有知晓。但用人之道首重其忠,惟其忠贞,有为国为民为君的心肠,学识才智才会往正处使用,日久也不会懈怠,必能成就一番事业。若是品德卑污,学识再高,所用非途,只会擅权乱政,为祸社稷生民。今日朕不惜舍弃一个钱谦益,是要以他警戒百官,不可结党营私,妄立门户。”他略顿一下,语调转低,变得有些温和,神情竟似有些无奈地说:“会推本是好事,应当宁缺毋滥,不可随意用什么人來充数。眼下阁臣虽只有两人,但韩?不日就要到京,三位阁臣也够办事了,会推暂且停下。”
李标道:“钱谦益已经处罚,其他列名的十个人不当受其牵连。若停了会推,不免有些因噎废食,毕竟这些朝臣都是颇有宿望的,舍了他们,皇上要选什么人呢?”
第二卷 燕山云冷 隐乱情巡抚施棍棒 查真相钦差闯筵席
胡廷宴狞笑道:“哼!这是巡抚衙门,不是你任意出入的地方。本抚院岂容你在此撒泼耍赖,动摇人心?给我绑了,打入大牢。”府兵们闻命便要上前捆绑,马懋才大喝一声:“不必你们动手!”一把将席上的酒壶抄起狠狠一摔,不顾酒浆溢了满地,负手挺胸,昂头傲然向外便走。吴?伸手一拦,笑道:“兄台慢走,用罢酒饭也不为迟。”
崇祯道:“朕并非因此事而随意弃取人才,只是会推既然出了这等纰漏,不可再进行下去,这些列名的人员也不好再取。朕已决意废除会推,今后用什么人什么时候用,由朕特简独断,恩威当自上出嘛!以免朋党蜂起,流言不息。”说到后面两句语气已是极为严厉,脸上不见一丝笑容。李标忙收声退下,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再开口进言。
散朝时已近二更,崇祯退到暖阁里,却沒有多少倦意,只是觉得饥饿难耐。御膳坊送上夜宵,崇祯将阁臣李标、钱龙锡留下一块儿进膳。皇上赐食已是莫大的恩宠,何况与皇上一起用膳?李标、钱龙锡二人头一回有这样的恩宠,相互对视了一眼,心里极是感激,忙谢恩在一侧欠着身子浅浅地坐下,神色极是恭谨,举止更是中规中矩,一边小心翼翼地动着筷子,一边各自揣摩着皇上的用意,老怕只顾了贪吃,回不好皇上的问话,有了这般的心事,虽说是山珍海味玉液琼浆也尝不出个滋味儿。两人年事都已高了,本來沒有多少饭量,但见皇上不住地吃,也不敢放下筷子,只好小口小口地苦撑着慢吃。崇祯正是吃饭的好年龄,一整天的召对下來浑身累得已有些酸疼,耗费了许多的体力,胃口大开,吃得极是畅快,脸头冒出了丝丝的热气,见他们吃得拘谨,指着一个大海碗劝道:“这是山东胶州湾的名菜烩海鲜,神宗爷当年最喜欢吃,里面有海参、鲍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味道极鲜美的。”又指着一只整鹅说:“这菜有个古怪的名字,叫什么浑羊殁忽,说是唐代宫廷御膳,是御膳坊依了古方子做的。”
二人听得心下暗觉稀罕,伸筷子吃了,果然味道截然不同。王承恩见皇上吃完了,两位阁老也放了筷子,忙递上手巾道:“两位阁老,这品浑羊殁忽是将鹅去了毛与内脏,放入上好的精肉和糯米饭,用五味调和好了,密封放入去了毛与肠胃的小肥羊腹中,将口缝好,炭火仔细烧烤,等羊肉熟了,羊腹中的鹅便也熟了。”说着使眼色命人将饭食撤下。
崇祯将手巾一丢,漱了口道:“两位先生,陕西旱灾极重,自四月到七月一直无雨,八月却又阴雨连绵,旱灾所剩下的那些庄稼眼睁睁地全都烂在地里收不上來,朕怕再有澄城王二那样的刁民乘机起事为乱,晓谕陕西巡抚胡廷宴全力赈灾,不许减口。胡廷宴上折子说全省大小官员合力赈灾,安抚百姓,可保无忧。朕却放不下心,觉得似非这般容易。”
“皇上密旨山东道御史吴?巡按陕西,查看赈灾的情形,他沒折子回奏么?”李标心下颇觉怀疑。
崇祯鼻子一哼道:“他去了一月有余,沒一点儿消息。胡廷宴却有折子参他干预地方政务,大肆搜刮索贿,狮子大开口地要二万两银子。莫非他做京官穷得疯了,竟敢如此负恩妄为?”
钱龙锡沉思道:“不近情理呀!这么大的数目他怎会知道胡廷宴能给?要是真肯给的话,那会有多大的事体要他帮着遮掩?”
崇祯道:“转眼就要到年关,此事不可小觑,要及早查办,以免耽搁赈灾。”
“是否再派人入秦核查?”李标小心地问。
“你们斟酌,不必事事请旨。若只是核查,往返少说也要个把月,会有多少人饱受冻饿之苦!不如专职专任,总督赈灾的好。”崇祯轻叹一声,两位阁臣心头暗颤,对视一眼,深为皇上悲天悯人的胸怀所动,竟觉鼻子酸酸的。崇祯看着两位形容消瘦的老臣,怕话说得过重,缓了缓又道:“韩蒲州已到了宛平驿,派人上了谢恩折子,朕已命他明日早朝后觐见。今夜他必睡不着,驿馆孤寂,你们可去看看他,商议商议。”李标暗道:“韩相老成持重,有他主持大局,我总算能喘口气歇歇了。”心头一阵轻松,与钱龙锡告退出來。
韩?在接到圣旨后便动身了,但他并沒有遵旨乘用驿站的马匹车辆入京,只带了一个家人韩禄,主仆二人扮作游方郎中,一路查看民情,想着见了皇上也好奏对。这日下起了细雨,道路泥泞,极是难走。天色渐黑,到了娘子关前。娘子关在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是出晋入冀的咽喉要地。为防止陕、晋的饥民流入京畿,直隶巡抚衙门下令严加把守,关门每日晚开早闭,眼见是不能入关了。韩?伫立雨中,遥望关门,高大巍峨的城楼笼罩在连绵的秋雨中,竟觉凭添几分凄凉,吩咐韩禄去找家客栈。哪知关前一片冷清,散落着的几家客栈早已人去屋空,像遭人洗劫一般。韩?摇头苦笑,远远见山坡上有座庙宇,或许可以借宿一夜。到了庙前,才看出原是沒有僧人居住的一座山神庙,四处破败不堪,大殿的梁柱和回廊上的木栏杆看不出多少红漆的颜色。韩禄见大殿里一片狼藉,污秽不堪,独自进去收拾一番,想要生火,哪里找得到干柴?嘴里骂着,噼噼啪啪地将廊沿下的栏杆拆下几段,韩?知道情非得己,心里暗称罪过,便要迈步跟进去,却听韩禄大叫一声:“哎呀!有鬼!”跌跌撞撞跑了出來,几乎与他撞个满怀。韩?怒喝道:“青天白日的,有什么鬼怪?”
“老爷,方才小的生不起火,想把供桌上的那块破布做火引,一摸之下,竟有一团绵软的东西,在那、那供桌下面,吓死小人了。老爷不信,亲去看來。”韩禄吓得变声变调,浑身哆嗦起來。
“混账东西!天已黑了,教我怎么看?”
韩禄慌忙摸出火摺子,连划几下才划着,惊恐地看了韩?一眼,抖抖地迈进殿门。火光闪动,将供桌上下映亮,供桌下赫然侧身蛐卷着一个男子,一动不动,哪里是什么鬼怪。他脸上满是灰尘,看不清相貌,看样子大约有三十四五岁的年纪,身上的青衣小帽像是挂扯的,破破烂烂,裂开了许多口子,满脚的泥污,鞋袜早已分辨不出颜色,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包袱。韩禄大着胆子喝问道:“你、你是人是鬼?”连问数声都不回答。
韩?道:“想必是死了,将他拖出去埋了,也算是积些阴德。”说着接过韩禄手中的火摺,为他照亮。
韩禄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嘟囔着去扯那人怀里的包袱,不想那人抱得死紧,扯了几下才扯下來,他气咻咻地骂道:“这个舍命不舍财的穷鬼!这般紧抱着包袱做什么?难道里面全是大锭的银子不成?”将包袱扔到地上,抓起那人的胳膊往外拖拉,口中仍止不住斥骂:“不长眼的死鬼!要托生也不找个好地方,偏要死到这里來,害的大爷枉费这么多气力!”
韩?阻拦道:“且慢!看看他包袱里有什么东西,说不得回知道此人的姓名籍贯,也好教他亲人收殓。”弯腰解开包袱,不禁悚然一惊,里面是一套冠服,一顶乌纱帽、獬豸补服、一双朝靴,拿起冠服仔细辨认,从中滚落出一颗方形直钮铜印,系着朱红的穗子,在火光下熠熠声辉。韩?抓起一看,上面用八叠篆文写着“钦差巡按陕西监察御史”,伸手将那人的脚脖拉住。
韩禄以为他要搜检死人的身子,提醒道:“老爷,我们可是还要急着进京呢!”不耐烦地将那人向下一掼,咕咚一声,摔在地上。韩?正要喝骂,却见那人悠悠呼出一口气來,韩禄吓得喊道:“老爷,这人沒死,他、他又醒了!”果然那人睁开眼睛,直直地看着他俩。
韩?把住那人的脉搏仔细诊视了一会,点头道:“嗯,是还活着,脉象不乱,只是有些微弱。”又摸摸他的心口窝兀自热乎, 吩咐一声:“快,快些生火!拿出干粮给他吃,兴许沒有什么大碍。”
韩禄不敢再争辩,把他搭到供桌旁边,生起火來。不多时,烧了一壶开水,韩?将那人的包袱依旧包好,又打开随身的包袱,取出一个硕大的柿饼,上面挂着一层厚厚霜雪,略略掰作几块,那柿饼竟拉出一尺多长的油丝,放在碗里用热水一冲,转眼之间,竟溶化成红艳艳的蜜汁,香甜扑鼻。韩禄撬开那人咬紧的牙关灌了下去,眼见那人眼中有了生气,脸上也泛起一丝红晕,沒好气地说:“你这鬼门关上的人倒有口福,我家老爷千里迢迢地带了些许青柿饼,平日都舍不得吃一些,不想今日却用在了你的身上。这可是贡品呢!皇上吃的东西你竟也尝了!”
那人挣扎着想要拜谢,猛然知觉怀里空空如也,大急道:“包袱!我的包袱在哪?”
韩?一指道:“不要急,包袱不是好好地在那里放着么?”
那人这才放下心來,挣扎着爬起身來给韩?磕头,韩?忙一把扯住道:“我们山野村夫怎敢受钦差大人的礼?快起來!”
韩禄吃了一惊,狐疑地望着那人,见他那副落魄的模样,不敢相信他是位官老爷。那人见露了底,却不惊慌,问道:“可是胡廷宴要你们追赶我的么?”
韩?一怔:“胡廷宴?可是陕西巡抚?”
“不错,正是那个老贼!”那人满脸怒气,脖子上迸起条条青筋。他虚弱已极,动起怒來,急火攻心,忍不住大口喘息。
韩?摇摇头,在火堆边坐下,锁着眉头问:“你去过陕西?却怎么又到了此处,倒卧在这个山神庙里?”
那人调息片刻,重重地叹了口气道:“唉!你们两人乐善好施,是我的救命恩人,想必是善良之辈。我也沒什么好隐瞒,就将我的冤屈说出來,漫漫长夜也好捱了。”他说着又倒了一碗热水,在火上取了一个烤得半冷半热的干面馍咬上一口,和水吞下,顷刻之间,大半个干馍一碗热水下肚。那人擦擦嘴巴,说道:“我是躲避胡廷宴的追杀,才逃到了山西,准备进京。不料到了娘子关,这里屡遭流民洗劫,早已沒了人烟,找不到一家客栈,又冷又饿,就昏倒在这山神庙里了。若不是二位搭救,我怕是要、要……”说到此处,那人竟潸然泪下,又要纳头拜谢,韩?忙拦了,示意他接着说。
那人道:“方才老丈说的不错。我名唤吴?,在朝任山东道御史。今年陕西、山西两地大旱,我奉旨到陕西巡查灾情。陕西大旱至今连续八年,真个是赤地千里,饿殍盈野,陕西藩库本已多年亏空,可巡抚胡廷宴却瞒报灾情,不顾皇上明旨蠲免了赋税,按往常的年景严加催科,照征不误。陕西的老百姓可真惨呀!卖妻鬻子,十室九空,活下來的害怕苛税四处奔逃,流民遍境,盗贼蜂起,总秦地而言,庆阳、延安以北,饥荒至十分之极,而盗则稍次之;西安、汉中以下,盗贼至十分之极,而饥荒则稍次之。”他边说边恨得拍地大叫。
上一篇: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
下一篇:杜月笙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