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 第95节

“朝廷历年都派巡按御史,怎么沒人参劾?” 吴?极是不解。

“参劾?” 马懋才凄然一笑,神情极是无奈,“天下有几个像大人这般痴的人!巡按御史还未到地方,抚台早已得了消息,高接远迎到馆驿,送上花红水表,就是那些跟班儿的也有银子孝敬,谁会跟银子过不去,入乡随俗嘛!参劾了他人岂不是断了自家的财路?何苦自找不痛快!再说一个人单枪匹马的,与三秦大小的官吏为难,弄不好坐着轿子去一口棺材抬回來,撇下妻儿老小苦活苦熬。唉!做官不知权衡,不懂得思前想后,只凭一股子锐气怎么行呀!”

吴?听得默然,良久才道:“吏治之坏由來已久,非一时可以清肃,究其原委,还是大伙儿破不得情面,都愿做好好先生,口口声声地喊着忠君为国,肚子里却是另一番肠肺,变着法子地捞钱,一门心思想着骗皇上糊弄百姓。平日不出什么事情,平平安安的,也就蒙混过去了。可是陕西灾情如此重大,老百姓水深火热,若听之任之,其他州府群起效尤,日子一久,我大明怕是要江河日下了。”

二人各自唏嘘,一起忧国忧民,大觉相见恨晚。马懋才问:“大人准备怎么办?”

“必要上达天听……” 吴?听到屋门轻轻扣响,有人问道:“吴大人,安歇了么?”似是胡廷宴的声音,忙收住话头,示意马懋才到里屋躲避。

來人果然是胡廷宴。吴?走后,他便沒了吃酒祝寿的心思,草草散了宴席,揣上二万两银票來到旅舍,进屋见只有吴?一人,将银票塞与他,哀求道:“钦差大人说我贪,我认了。可是赴京陛辞,光是应酬分肥的银子就花了两万多两,我到陕西才一年多,送礼落下这些亏空不贪怎么还?天下贪的不只我一人,大人何必较真儿呢!”

吴?看着银票,听他不住地说着软话儿,也怕再驳面子将他逼上绝路,免不了鱼死网破,自各搭上性命,便打着官腔收了,又将奏折的草稿给他看过几把扯了,笑道:“我不过吓吓抚台,也好回去过个肥年。像咱这等沒油水的穷京官儿,也难有个挣银子的机会,这次教抚台破费了。”胡廷宴心里忍不住发狠暗骂,堆着笑脸告退走了。

马懋才从里屋出來,吴?将那银票递与他道:“这些银子老兄带去,设些粥棚,也能救不少生灵。”

马懋才道:“大人此时还想着赈济灾民,你摸摸脑袋还在么?”

吴?茫然道:“此话从何说起?”

“大人久居京城,哪里理会得地方上的凶险?我劝大人还是及早离开陕西的好,性命要紧,先别想什么赈灾了。”

“胡廷宴胆子再大,还敢造反杀钦差么?” 吴?心下深不以为然。

“他是什么样的人,大人想必还知之不深。你我大闹寿宴,他岂会轻易咽下这口恶气?不错,他是送來了银子,但并不是认罪服软。此人凶恶残暴是出了名的,他不敢造反杀钦差,其实也不用他杀,自会有贪钱亡命的替他动手,那时他再将凶犯捉了灭口,往朝廷报个贼寇打劫,皇上怕还要奖赏呢!大人却是白白做了冤死的鬼。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吴?猛然想起胡廷宴说的回京路上碰到马贼拦路沒银子买命的话來,心头登时泛起阵阵寒意,慌忙问道:“那该怎么办才好?”

“走为上策。”马懋才到门边侧耳听了听,回身低声道:“大人收了他的银子,想必胡廷宴以为堵住了你的嘴,未必连夜派人监视。大人最好今夜换个旅舍,明日偷偷进京。”

“嗯!你与我一起走,也好做个人证。”

次日清早,三人便服出城回京。将到东门,远远望见城门下多了把守的兵丁,马懋才一拉吴?,转入路边的茶棚,买下一个饥民身上的衣裳,七手八脚替吴?换了,那随从不知何意,看着吴?一身破烂的短衣衫,头上的破毡帽低低地压过眉毛,眨眼间变成了一个流民的破落模样,忍俊不禁。马懋才却将吴?脱下的衣裳穿了,才低声说:“前面多了把守的兵丁,怕是有什么变故,不可不提防。大人自家混出城去,走小路进京。我扮作你的模样,与伴当在城里招摇,若是平安无事,我俩再出城走官道追赶大人。”

吴?不忍道:“何必犯险?不如我们一起出城。”

“大人平安抵京,便是我三秦四百多万生灵的福分。若不能将陕西灾荒及赈济之情上达天听,秦地还不知有多少百姓饥饿而死,还不知有多少流民要揭竿造反?我束发受教读孔孟之书,舍生取义不是红嘴白牙空讲的,大人快走,切莫迟延!” 马懋才发起急來,动手推着吴?上路。

吴?含泪道:“小仁乃是大德之贼,我不相强了。马兄多保重,我替三秦百姓磕头了!”说着倒身便拜。

马懋才慌忙往旁边躲闪,豪迈道:“只要能救三秦百姓,我虽死无憾!”

吴?讲到此处,流泪道:“一路上,我心惊胆战,只拣偏僻的小路走,风餐露宿,吃冷干粮喝冷水,到娘子关下等他们时,已是支撑不住了,干粮早已吃完,又找不到客栈,若不是二位恩人……唉!”

“那二人如何了?”

“我们约好在娘子关下会合,可我到了这里却沒见到他们,不知他们是生还是死。想是胡廷宴怕我暗地回了京城,皇上知道他的种种罪行,保不住乌纱锦袍,就下了毒手。哎呀!说了这么多,还不知老丈的尊姓高名。”

“这是要往哪里?”

韩?一笑:“你我萍水相逢,但今后见面的日子还多,到时你自会知道。”

吴?以为他推脱,又请道:“老丈是我的救命恩公,我感激不尽,只想请您老留个姓名,等我回到京城再设法报答一二。”

“不必急于一时,你我路上还要相处。”

“老丈也要进京?”

韩禄撇嘴道:“我家老爷奉旨拜相,当然要进京了。”这下轮到吴?吃惊了,他重新打量一下韩?,见他六十岁上下,面目慈祥,气度沉稳,询问之下,才知是先朝名相,心下不由肃然起敬,重新见了礼。

次日黎明时分,三人早早起身,出娘子关,走不到一天,來到河北井陉驿站。韩?不敢再耽搁,凭兵部符牌调用驿站的车马,向京城急赶。又走了十几日,这日天色将晚,到了京城南面的宛平驿。韩?毕竟上了岁数,一路甚觉劳乏,净了手脚躺下歇息,掌灯时分,才起來草草用了晚饭,独自枯坐,想着明日见了皇上如何奏对,如何仰体圣意?他毕竟归乡已近四年,朝廷的许多事体多不知晓,继位的新皇帝还沒见过面,饶是久历宦海,一时也理不清头绪。吴?见他埋头沉思,躲在另一间屋子里,也不敢过來打搅。定了更,韩?还沒有丝毫的睡意,听着窗外渐渐刮起了北风,身上觉得冷了,上炕拥被而坐,门外却响起一阵急急的脚步声,驿丞在门外喘息着禀道:“老相爷,李相爷钱相爷來看望您老人家。”

韩?与他二人早在万历朝时就已相识,忙下炕披大氅迎出厅堂,见李标、钱龙锡二人已在里面坐等。李标起身揖手笑道:“刚从宫里出來,知道老相爷到了,特來拜见。老相爷风采依然,与四年前并沒多少异处。”

韩?也拱了拱手,哈哈一笑道:“汝立,你别抬举我了,被外人听见,该说你是拐弯儿骂人。四年不变,我岂不成老妖怪了?”三人一齐大笑起來。

钱龙锡与李标是同年的进士,平日走动又多,私下里本不讲究在阁中的先后,也调笑他道:“老相爷说的是,汝立你自家上下看看,才五十出头的年纪,须发也是白多黑少了,韩相能不见老?以此而论,你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若是在朝堂上,必有言官劾你是谄辞媚上的佞臣了。”三人大笑。

韩?道: “夜深风紧,你们怎么巴巴地赶來了,如何生受得了?”忙呼驿丞看茶。

李标道:“若不是皇上给我们透了口风儿,想早一夜见到老相爷还不能呢!日子过得也快,都三年多不见了。”

“我这把老骨头竟还教皇上惦记着……唉……若不是连日阴雨,还能再快几日。”韩?暗觉眼圈儿发红,喉头不禁有些哽咽,随即又笑道:“无情岁月催人老,羞见衰颜暗自怜!我已懒散惯了,一时间还怕吃不消呢!阁臣不好当呀!”

钱龙锡点头道:“可不是么!老相爷此话真是体会出了个中三昧。阁臣都看着眼热,恨不能削尖了脑袋钻挤进來,说句负皇恩的话,其实有什么好的,不就是多看折子多票拟,每日里累得腰酸腿疼的,瘦成一身骨头么?我还真想回家享享田园之乐,吃茶饮酒吟诗作画,每日饱睡,纳几年清福。”

李标心里轻喟一声,本想附和几句,发些牢骚,终于忍住,想着他方才的调笑,岔开话題回敬道:“稚文,你这些话未免矫情了。真要你致仕回籍,必定又心在魏阙,大觉怀才不遇了。端居耻圣明么,皇上正图振作,你却说出这样的话來,若是在朝堂上,言官们必定劾你忘恩了。”

“稚文所说归田园居不过是个幌子,心里想的却是做山中宰相呢!” 韩?与李标相视而笑。

钱龙锡自觉失言,神情讪讪地大觉尴尬,解嘲道:“还想什么宰相?那时我可是无官一身轻了,翩然一只云中鹤,飞來飞去宰相衙,还不知两位肯不肯赏口饭吃呢!”

三人说笑寒暄一阵,韩?改容躬身道:“皇上幼年在勖勤宫时,我见过几面,如今皇上的模样想必变了不少。”

李标道:“皇上英明睿智,勤于国事,每日批奏不辍,可苦了我们二人,志大才疏,勉力支撑,真有点打熬不住,今日召对将近二更,你说我二人能不瘦么? ”

“什么事情如此紧急?”

李标皱眉说道:“皇上罢了会推,处置了钱谦益,心里正着恼呢!又接到胡廷宴弹劾赈灾钦差吴?贪婪索贿,可吴?这一去已经几十天了,沒有一点儿音讯。事情成了堆,皇上能不急么?”
首节 上一节 95/222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

下一篇:杜月笙野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