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梅兰芳传

梅兰芳传 第61节

化装打扮,因而未能如愿。

据卓别林之子小查理·卓别林在《我的父亲卓别林》一书中回忆说,卓 别林那次从亚洲旅行回国后,挚友范朋克在家中为他设宴洗尘,宴会上他一

直用中国话同范家的中国仆人交谈,一时惊动四座,使大家都对卓别林的语 言天才赞佩不已。

四年之后的一九四一年春天,梅兰芳避难香港之时,卓别林自己制作、 自己主演的反法西斯巨片《大独裁者》将在香港上映。当时,“皇后”、“娱

乐”、“利舞台”三家影院都想争取这部片子的首映权。因为梅兰芳曾在“利 舞台”演出过,所以“利舞台”的经理找到了梅兰芳,请他想办法。

梅兰芳给卓别林拍了封电报,电文大意是:“《大独裁者》将到香港, 此地利舞台希望首先上映这部巨作。我不久前曾在该院演出过,并以奉告。”

电报发出后不久,便接到了他的复电,说他已电告他的影片代理人照办。过 了几天,“利舞台”的经理果然很高兴地跑来告诉梅兰芳:明天上映《大独

裁者》,并请梅兰芳一家人去看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梅兰芳一共看了七次。一次有一次的体会和收获。梅兰芳认 真地欣赏着卓别林在影片中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也欣赏着他这位老朋

友反法西斯的胆略和勇气。

在这部影片之前,卓别林没有拍过有声片,他曾经认为有声对话可能会 破坏哑剧的幽默感。但是,在《大独裁者》中,他却第一次开口说话了。梅

兰芳深深理解他的用意:通过银幕呼吁全世界进步人类起来为反对法西斯主 义进行斗争。

吸引着梅兰芳的,还有卓别林那卓越的演技和剧本涵义的深刻。卓别林 的影片,打破了流行于当时的以大团圆收场的影片模式。他所扮演的角色,

也多是喜剧形式、悲剧性格,有些还很像鲁迅笔下阿 Q 式的可怜虫。每当梅 兰芳看到影片中的卓别林一个人踽踽凉凉,越走越远,不知走到哪里去了的

时候,梅兰芳总是觉得辛酸难过,越发理解了他那愤世疾俗的满腔热血。 送走了卓别林夫妇之后,梅兰芳又投入到紧张的演戏事务中去了。

二月二十八日,梅兰芳率团在南京大华大戏院连演了三天《生死恨》。 排队购票的观众极其踊跃,竟至把票房门窗都挤坏了。

初夏,梅兰芳老友冯耿光的夫人施碧颀四十岁生日时,梅兰芳画了一张 仕女图为她祝寿。冯夫人看了说:“那年您给六爷(指冯耿光)画的普贤菩

萨,花了一两个月工夫,细致极了。这张道姑打扮手拿拂尘的画,恐怕一个 黄昏就画出来了。”

梅兰芳笑了。“这十年里,我的画长进了。我觉得这张比普贤像画得自 然。”老友吴震修端详着壁上挂着的普贤像和仕女画,也笑着评判起来:“这

两张画都是精品,但我更喜欢这张道姑,因为人比菩萨更有意思。你可以说 她是《玉簪记》里的陈妙常,也可以当她是《红楼梦》里的妙玉。”冯夫人

也笑了,人们皆大欢喜。

这一年里,梅兰芳在天津剧场演出时,李典臣先生在现场拍摄了舞台记 录片《梅剧留真》。其内容有梅兰芳与杨小楼合演的《长坂坡》中的“掩井”;

与于连泉合演的《樊江关》中的“对剑”;与马连良合演的《汾河湾》中的

“闹窑”;与朱桂芳合演的《西施》中的“羽舞”。 一次,梅兰芳看了有“小梅兰芳”之称的李世芳的演出之后,非常喜欢

这个十五岁的学生,便提出要收他为自己的徒弟。 李世芳是著名晋剧演员李子键的儿子。家庭的熏陶,以及他本人的勤奋

刻苦,使他成名较早,曾被观众们推举为“四小名旦”之一。在当时的舞台 表演中,他以扮相俏丽、天资聪明著称,尤以梅派名剧为特长。无论唱、念、

做、打都有梅派的风格。在他演出的剧目中,有不少梅派名剧,如《霸王别 姬》、《金山寺》等。

当时,李世芳正在富连成科班坐科学艺。而这一班社向来没有坐科学生 拜社外名伶为师的先例,但又不能驳梅兰芳的面子,左右为难。后经富连成

社长叶龙章介绍,让另外几名年轻的男旦毛世来、张世孝、李元芳、刘元彤、 冀韵兰和李世芳一道,拜梅兰芳学艺。

从那以后,李世芳开始在梅宅门下走动。而对这位扮相、嗓音、甚至性 格和气质都极像自己的李世芳,梅兰芳打心眼儿里喜欢,自然对他也一直是

另眼看待。一有空闲,就亲自教他各出戏目,并且为他改正、排练各种身段。 为了提高李世芳的技艺,梅兰芳尽可能多地为他提供演出机会。几乎每次演

出《金山寺》时,都由李世芳来扮演青蛇。演其他的戏时,也常常由李世芳 充当配角。

自己单独演出时,梅兰芳也从未忘记为李世芳留票。他常对李世芳说:

“看别人演出,可以看出值得学习的地方,也能看出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甚至看出错误以及值得总结的教训。你应多看我的戏,就等于给你上课,我

每天可以给你一张票。”

梅兰芳还暗地里经常去看李世芳的戏。每当他有了一点点进步,或是看 到哪里有点毛病的话,都会随时随地向他指出,甚至连化装方面的问题也不

放过。有时看到世芳脸上胭脂抹得太红,或者片子贴得过高,梅兰芳都要给 他一一纠正过来。

在梅兰芳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潜心努力下,李世芳以“小梅兰芳”的称 号大震,其名气一时间传遍了大江南北。

一九三七年的上半年,梅兰芳依旧带着他的《抗金兵》、《生死恨》等 剧目,和萧长华、奚啸伯、王少亭、刘连荣、王泉奎、朱桂芳等演员一道,

赴南京,下汉口,进行巡回演出。而中国的形势,却没有因为有这么多热血 爱国者的抗争而变得有所好转。

七月七日的晚上,日本侵略军在未通知中国当地驻军的情况下,荷枪实 弹地开往卢沟桥附近进行所谓的“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公开挑衅。并借

口一名日本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无理要求被拒绝后, 他们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猛烈开炮。当时驻守于卢沟桥的中国第二十九军

官兵,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影响下,奋起抗击。

卢沟桥“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 八月九日,上海驻地的日军官兵二人,乘军用汽车冲进虹桥机场,并开

枪打死中国卫兵一名,这两个人也被中国保安队击毙。八月十三日,日本侵 略军以此为借口,大规模地武装进攻上海。晚上九点十五分,日本海军陆战
首节 上一节 61/95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乾隆传

下一篇: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