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往事并不如烟

往事并不如烟 第13节

权力所给予物质待遇之厚薄上。父亲既受政治贬损,又得生活厚待。如此发

落,大大出乎承受者的预想。

  斗转星移,岁月悠悠。慢慢地,父母开始咀嚼出那帽子的沉重和帽子底

下沉重的人生。首先便是与中国历史同样渊远流长的世态炎凉。亲近的、亲

切的、亲密的,一个接一个地疏远、疏隔、疏离了。而且,越是亲近亲切亲

密的,就越发地疏远疏隔疏离。诸如,二十年代一起参加北伐战争的老友,

三十年代共同发起“国民党临时革命行动委员会”的第三党人,四十年代参

与筹措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民盟元老。好像他们当初当年当时结识

章伯钧,便是一种错误。唯有(19)57年的政治风雨,才拨正了他们所在党

派以及本人生命之舟的航向。看着他们批判自己的那副痛心的样子,父亲也

跟着替他们心痛。

  一日,戴帽的母亲到农工党北京市委会去参加政治学习。在回家的路上

,大老远便瞅见个老熟人。这也难怪,五十整的年纪,眼神正好。老熟人是

民盟中央的副秘书长,叫辛志超。他不仅和父亲、母亲熟,而且和我姐、和

我也熟。我家的门坎儿,他是跨进跨出的。每每在与父亲谈正事之前,都要

给我姐妹俩讲上一段故事。故事多半说的是燕都旧话,再与那满嘴的京腔京

韵相搭配,我俩听得津津有味。民盟中央的人,从沈钧儒开始往下数,来家

里开会、谈事、作客、聊天的,不下几十个。要论个生熟咸淡,眼下这位离

母亲不远的人,得算在十名以内。所以,我很能想像母亲认出他时的那股冲

动、那般欣喜及那份热情。

  母亲挥动着手,向他飞奔过去。辛副秘书长停住脚步,四下里张望。当他

那双近视加老花的眼睛透过厚重的镜片,终于辨清来者为何人的时候,即毫

不犹豫地转身180度,快速消失在人流中。

  母亲傻站在街沿。她对老熟人或许有很多的话要说,或许只想问声好。

她有如一个在外面受了委屈的孩子,回到家中眼泪便扑簌簌地滚落出来。在

父亲的询问下,母亲讲述了街头刹那间的经历。

  站立一旁的我,简值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辛伯伯,怎么会不理我们的

妈妈呢?”我为如此熟识的人能做出如此绝情的事而愤怒。心底还有一种母

亲受辱自己也跟着受辱的感觉。

  母亲为自己的不识时务、不通人情而悲哀,不禁叹道:“解放前看的《

红楼梦》和解放后读的马克思,都算白费了。连熟识的人才专做绝情事的起

码常识,都没能学到手。”

  父亲则劝母亲心放宽些、看得开些,语重心长地说:“大到一个政党的

背信弃义,小至辛志超的躲避奔逃,自古就是中国官场的传统。”不过,父

亲也从中预见到自己的未来,必是孤独自处的末路。除非钦定的章罗联盟和

反右运动被钦定者推翻,而这个“推翻”又是根本不可能的。

  忧心忡忡的我问道:“爸,人当了右派,怎么别人就不理睬了?日子也

难过了?”

  我的问话,使父亲激愤起来,滔滔不绝:“只有在中国当右派,才是这

个样子。小愚(我的乳名),你哪里晓得——在西方,右派也是很体面的。

议会里,还有他们的席位呢!与左派仅仅是表明政见之不同罢了。议论国家

大事的时候,左派、右派、中间派各自发表看法,陈述主张,申明立场。因

为各派所持立场、主张、看法不同,它们之间势必要有激烈的辩论、争执以

及相互攻击。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政治现像,并受法律保障。西方国家的

官方政策,往往也都要经过这些辩论、争执和攻击的考验或矫正。现在,老
首节 上一节 13/84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把一切献给党

下一篇:被埋没的天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