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往事并不如烟

往事并不如烟 第14节

毛把右派定性为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还划了个资产阶级成分。那么

,左派与右派便不属于思想差异,而视为革命与反动的政治对立了。在我们

这个国度,谁一旦成了统治者的政治对头或被看做思想异端,日子就很难过

了。国家、权力、舆论、党派、社会、朋友、甚至家庭,都会纠合成为一股

力量,不断地打击、迫害、除灭这个对头和异端。在这个问题上,我原以为

新社会要比国民党做得好一点。现在看起来,和过去没有太大的不同。”我

自幼就爱听父亲说话。因为他说的,和报纸上登的、收音机放的、课堂里讲

的,都不一样。他不从属于别人,他只属于自己。

  或许因为情绪激动,父亲说话的声调越来越高。母亲不让父亲继续往下

讲,打断他的话头:“当着孩子的面,不要说这些,而且一句一个共产党,

一句一个老毛。从前你可以这样说话,现在你是右派,再不可以这样讲了。

你在家里讲,万一传到外面,人家真要说章伯钧反动到家了。虽然我们看不

惯黄炎培,儿子划成右派,自己跟共产党反倒更加亲近。但是你也没有必要

和过去一样傻,把所有的想法都说出来。”

  我知道母亲“训”父亲,是因为母亲疼父亲。特别是在眼下,知他疼他

的人没剩下几个。整版整版的批判文章,整天整天的批判大会,父亲就像吞

大鱼大肉一样,全部咽下。而母亲这番雨丝风片般的“训”,对父亲来说,

充其量只能算做一碟清炒苦瓜。父亲听完“训”,一不反驳,二不申辩,三

不坚持。自己一个人回到书房。我也紧跟着进去。当父亲坐在写字台前的皮

转椅上,他的脸色分明阴沉了许多。俗话说:树怕剥皮,人怕伤心。我在想

,社会上已经失去“面子”的父亲,是不是觉得在家庭里开始失去“里子”

了。父亲失去的再多,哪怕父亲在外面的存在等于零,那他也是我的爸。我

一声不吭,站立在父亲的身后。父亲也一声不吭,双手交叉于胸。他的外表

是平静的,然而心里必定很难受。六十多个年头的人生,在心窝子里一次次

跌宕翻腾。

  父亲面对政治压力和应付社会环境的唯一选择,是独处,也只能独处。

假如他是个埋头做学问的,面壁数十载,独处一辈子,也算不得什么难事。

偏偏父亲从中国私塾读到柏林大学,也没能塌心做学问,而是起劲儿地搞政

治。搞政治可不能清静,得参与,得活动,得闹腾。开会,讲演,结社,游

行,拟指示,呼口号,写文章,直至发动战争(可惜父亲的本质是书生,他

搞的政治始终未能上升到拿枪杆子的高级阶段)。父亲以此为生活,以此为

追求,以此为乐趣。如今这种生活、追求和乐趣,给撅折掐断,戛然而止了

。这番光景,好似一个有名气的演员,戏唱得正带劲儿的时侯,被轰下了台

。令其振作、陶醉和亢奋的锣鼓,丝竹,灯光,油彩,底班,龙套,跟包,

观众,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一大早起床,父亲不必忙着漱洗用餐,

既没有机关让他去上班,也没有单位请他去讲话。上午到下午,父亲不必忙

着东奔西跑,既没有事情等候他处理,也没有会议需要他参加。从早到晚,

父亲不必忙着前庭后院的穿梭,既没有人按动大门的电铃,客厅里也没有响

动的电话,书房里更没有摆放好的文件、报告、公函、书信,亟待拆阅。父

亲全天最重要的事,就是从洪秘书手里接过当天的报纸——《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厚厚一叠,他的眼睛像

架扫描仪,用不了多大功夫,就都“扫”完了。唯有每日分三版的16开大

小的《参考消息》,读得仔细,看的时间也最长。

  父亲说:“只有‘参考’上,还有一点消息。”有时侯《参考消息》送

进门,正巧父亲要去方便。他能拿着它,在卫生间里呆上几十分钟。要不是
首节 上一节 14/84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把一切献给党

下一篇:被埋没的天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