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红瘦

红瘦 第110节

本来就遭受了金国灭顶之灾的老百姓,好不容易死里逃生来到建康,岂知没死

在金国大兵的刀下,倒是被满城的恶势力逼得走投无路,只能再次流亡他乡。在逃

离建康,毫无目标的流浪途中,又有无数的尸骨留在大道两旁。死人已经成了正常

的风景,陈列在人们的面前。

强梁四起的国家,人们对官府也丝毫不寄托希望了。官府在人们的心目中,就

是专产贪官污吏的臭酱缸,只要温上一官半职的人,哪里为江山社稷打算,只求自

己在乱世中保住脑袋,再就是能捞则捞,国难当头,无法无天之际,是发财的绝好

时机。

赵明诚经常对二哥思诚说,幸好他们两兄弟都没做官,否则在如此混乱的局面

中,他们就是做了官也得辞职不干的。虽然他们对北宋的官场充满了厌恶,但是比

较起今天的建康城来说,北宋的政府算得上是再好不过的了。甚至最坏的蔡京六贼

当道之日,也要顾个体面,凡事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然后才办理。如今在建康的

这些贪官和强盗和恶霸,个个穷凶极恶,好像不趁着国难捞一把就没这个机会了。

他们唯一不会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抗击金国,除此之外可以说是没有这些腐败

的恶势力不会做的事情了。

南宋的一开局,就带着这么一个无法收拾的败局,江河日下地衰亡着。

转眼过了夏天,高宗皇帝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扔下建康和后宫的皇太后等人,

同丞相黄潜善等亲信跑到了扬州。这一来,稍微有些生机的建康城又陷入了慌乱中,

金国的新国王,本来对渡江还心有余悸,一听说南宋皇帝高宗没有任何理由就跑到

杨州去,可见是个无用的种,虽然北边江山还未平定,宋朝的各路军队和民间百姓

还在努力抵抗,他已经下决心要进攻江南了。不断派出小股的军队在长江沿线上渡

江搔扰,并花许多银子收买江南那些贪生怕死的官员,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们在江

南各地反叛宋朝,把城池拱手相让给金国。

有关各地的军情,无论是凶是吉,都被高宗身边的人扣了下来,高宗皇帝只顾

自己在扬州做天子,享受他本来得不到的福份。因为他的皇位得来有些不正,他也

知道朝野上下的人心还盼望着钦宗能回来,再说金兵强大,一旦攻过江来,很有可

能连他也成了俘虏,所以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颓丧心情,根本就没打算光复

半壁江山。要是打回了汴京,他的皇上就做不成了,要迎回钦宗来,再把这舒服的

宝座让出去,他是万万不情愿的。

高宗身边的那些小人,个个看透了高宗的心思,也就哄着这个没用的皇上,他

们从中渔利,大饱私囊再说。他们也明白,要不是这千载难逢的战乱,怎么也轮不

到他们这些人坐在高位上的,总之不能辜负自己这一辈子,富贵荣华就算是过眼的

烟云,到底还是风光无比的。

寒冷的冬天再次来临,一这年的风雪特别大,建康城里每天都有冻死的穷人。

建康城里的老百姓又在传咏着李清照的著名的诗句,那是李清照痛感时政的黑

暗,盼望北归之心不死,在焦灼的等待中所做的诗歌。老百姓只捡了其中最精华的

几句流传开来——

“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

“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

这些像刀一样刺向朝廷的诗句,朝中那些高官们都看到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

会有一个女人在这样的乱世中,勇敢地出来说话。

李清照的前一句诗说,到了南方,冬天的江水尚且觉得寒冷,何况被捞到遥远

北国,在冰天雪地里苦度岁月的徽、钦二帝呢?

老百姓流传这两句诗歌,是讽刺在江南登基了一年多却毫无北上之意的高宗。

第二句诗歌中的“南渡”,说的是西晋原来的京都在洛阳,自怀、憨二帝被掳
首节 上一节 110/23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