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红瘦

红瘦 第133节

顾?想了好一会才说:“三公子到建康时,有一个姓王的老爷,是在建康衙门里做

事的,原先是三公子做建康太守时的属下,他带过一个人来,好像是姓张的,三公

子似乎从前也认识他的,称他飞卿兄。听三公子的话里,从前在京里买古董时得过

他的帮助。那王老爷想从这个叫飞卿的人手里买下几件古董,又怕上当,带来找三

公子鉴定。那时三公子还有些精神,虽起不了床,还能说几句话,勉强看了两样,

就吃不消了。我在一旁着急,实在看那两个人不明事理,瞧着三公子都这模样了,

在病床前讨价还价,我就请他们走了。这两人再也没来过。”

“那你见没见过他们拿一只玉壶出来过?”

“玉壶是有的,不过不是一只玉壶,是一套酒具,还带一只玉盘,四只五盅。”

李清照以为说的就是那玉壶,连忙托来报信的故吏查问,一个叫飞卿的人,好

像是姓张的,与张汝舟是不是一个人。

故吏查问之后,说张汝舟字飞卿,就是他告发的赵明诚、李清照通敌。

她在那一刻,根本不知道这是御医王继先的阴谋。那张汝舟也是王继先花钱买

通的人,玉壶本来就是从皇宫拿出来的东西。

王继先原打算用这方法吓唬李清照,只要李清照惧怕了,不再追随圣驾,一转

逃别处,他立刻就派人抓住李清照,重重治罪后,把赵明诚的遗物都夺到他手里来。

可是,没想到李清照不但不逃,反而更加追紧了圣驾。甚至对衢州衙门的官员

说,为了表示对大宋朝的忠诚,她要追上圣驾,把家中所有稀世之铜器全部捐献给

朝廷,其价值远超出那只所谓的玉壶的千百倍,以此表明她赵家绝对不会通敌。

王继先这一招不灵,他恨得要命,越发对赵家的这些宝物起了贪心,非要弄到

手不可了。

李清照顶着浙江又湿又冷的雨夹雪的天气,艰难地追赶着皇上的行踪。雇车难,

找地方过夜也难,还要防备土匪强盗,李清照所受的折磨,真是无法言喻。

这一天总算天晴朗,丽日当空,李清照心情也略为开朗一些。

就在这时,李清照从车窗里向外一望,发现江边上的几株梅花正开得热闹,完

全不知人间的悲苦,吐放着鲜艳夺目的花朵。

李清照混乱多日的脑子,顿时得到了很大的安慰,她的眼光落在那梅花上就离

不开了。

到了夜间住宿在一个小村子里,李清照命锦儿打开许久不用的文房四宝的匣子,

取出笔墨,又叫锦儿铺开纸张。她拿笔的时候,才发现手抖得非常厉害,怎么镇静

也不能停止发抖。

李清照就用发抖的手,写下了南渡以来第一首咏梅的词。因手抖得实在厉害,

写出来的字迹都变样了。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

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

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的确,自赵明诚去世,到双飞夫妇死亡,李清照头上的白发就像落雪一样地花

白了。

第十章 晚来风急

李清照这时听说皇上圣驾又移往越州,毫不犹豫地从衢州再赶往越州,她对衢

州衙门的官员说,要将所有家藏古铜器捐献给朝廷,以表示亡夫赵明诚忠于大宋的

立场。衢州衙门的官员把这些话转达给刑部后,并不阻扰李清照离开衢州。

此时军情紧急,那王继先也顾不得谋取赵家遗物,先顾自己性命重要了,所以

李清照恐惧的“颁金通敌”之罪,”竟一时无人来过问了。
首节 上一节 133/23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