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 第154节
王,逞匹夫之勇快意恩仇,蔑视皇权,那还要朝廷做什么?她觉得李师师再怎么说,
到底是娼家出身,缺乏起码的道德修养,自己与这种人为伍,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
李清照郑重地对李师师说:“往后可得小心了,与这种人再—来往不得了。”
李师师却不以为然,说:“我看如今朝廷的人才叫来往不得呢,倒是江洋上的
大盗比他们还有忠君报国的志气,我听说北方很多的抗金英雄是江湖豪杰呢。步云
道姑的师傅,带着他手下的人,在难民南渡的路上救了多少同胞啊。要不是他们,
我早就是阴曹地府里的人了。”
李清照觉得李师师太重救命之情,她说:“这些人是做过不少好事,也热爱国
家,不过总不是正道上的人,而且是反叛过朝廷的草寇,与这种人来往总是不好。”
她见李师师不爱听这话,也就不说了。她叹息道:“反正也不会再与这些人混
杂了,我经历了这几年的动乱,原来的生活全被毁了,只想能安然度过余生,别无
它求了。可是做人忠奸、邪正还是要分明的。”
不过李师师为人亲切和蔼,对李清照特别的崇敬,在如此痛苦和混乱的局面中,
能够有一个人陪伴她、照顾她,也算是上天的悲怜了。李清照想到这点,再也没提
这些事情了。
不久,朝廷公告天下,说高宗皇帝决定定都杭州,改杭州为临安,改年号建炎
为绍兴。这个消息在明媚的春光中,恰似一股阴冷的寒风吹过,所有盼望能够早日
返回北方故土的人,心中都感到了巨大的失落,至少说北还的希望被无限地推迟了。
李清照和李师师面面相觑,坐在桌子边,许久说不出话来。之后,她们就打开
了各自的行李,开始做长期逗留临安的打算了。想到要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而
且要无休止地等待和盼望回北方的故乡,这对亡国亡家背井离乡的人来说,是多么
严酷的事实。如今李清照已经用没剩多少的钱来维持长期的开销了。她不得不考虑
是否让昭儿这一大家子独立门户,因为昭儿家的和锦儿家的孩子们一下子长大了,
再加上弟弟的两个女儿,一共是七个半大的孩子,加上李清照等五个成年人,每天
简单的饭菜也要花费不少的钱。如今昭儿随弟弟李迒滞留金华,等到昭儿回来,李
清照就打算叫昭儿一家先分开过。如今和李师师在一起,李师师也知道李清照手头
不宽裕,又没有经济来源,相比较之下还是她有钱,于是大家含糊地混在一起开伙,
基本上都是李师师开销花费。
李清照也知道如今是靠着李师师过日子,李师师又讲究吃喝,尽量把伙食安排
得很好,李清照也就假装糊涂,过一天算一天。要是李师师和她的三个仆人离开之
后怎么办呢?李清照也无法细想,这两年多来的逃亡生活教会她一个最无奈的生活
态度,就是“船到桥头自然直”。
李清照这时才认识到,大逃亡的几年之中,她大把大把地将银子花在了运输收
藏之物上,可是这些东西依旧被毁被盗,早知如此不如不带出青州,干脆一把火在
青州都烧完了也就绝了想头,不似现今这般,凌迟处死似地,慢慢地、一刀一块地
从她身上割去,不但糟蹋了无数的银子,还给她的精神带来可怕的折磨。
李清照从黄岩坐船往温州时,雇不到大些的船只,当时圣驾飘流海上,谁都以
为大宋不保,她怀着殉国的心志,把大部分的衣服和被褥都丢掉了。光是被褥就够
几十个人过冬用的。结果殉国成为空话,日常要用的东西却一去不复返了,再添置
谈何容易。多亏是和李师师在一起,她带着许多的衣服被褥,不然到了冬天不知怎
么过才好了。生活的忧愁无情地摆在眼前,再想到被盗被毁的价值连城的收藏,李
清照觉得多想一下都会痛不欲生了。
因着心情的暗淡,加上越州被盗一事的刺激,李清照听说皇上决定以临安为新
都后就病倒了。幸亏有李师师和锦儿一家与昭儿一家在跟前细心照顾,还有弟弟的
两个女儿也很懂事,常伴身边,因此李清照得到很大的安慰,很快就从病中挣扎了
到底是娼家出身,缺乏起码的道德修养,自己与这种人为伍,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
李清照郑重地对李师师说:“往后可得小心了,与这种人再—来往不得了。”
李师师却不以为然,说:“我看如今朝廷的人才叫来往不得呢,倒是江洋上的
大盗比他们还有忠君报国的志气,我听说北方很多的抗金英雄是江湖豪杰呢。步云
道姑的师傅,带着他手下的人,在难民南渡的路上救了多少同胞啊。要不是他们,
我早就是阴曹地府里的人了。”
李清照觉得李师师太重救命之情,她说:“这些人是做过不少好事,也热爱国
家,不过总不是正道上的人,而且是反叛过朝廷的草寇,与这种人来往总是不好。”
她见李师师不爱听这话,也就不说了。她叹息道:“反正也不会再与这些人混
杂了,我经历了这几年的动乱,原来的生活全被毁了,只想能安然度过余生,别无
它求了。可是做人忠奸、邪正还是要分明的。”
不过李师师为人亲切和蔼,对李清照特别的崇敬,在如此痛苦和混乱的局面中,
能够有一个人陪伴她、照顾她,也算是上天的悲怜了。李清照想到这点,再也没提
这些事情了。
不久,朝廷公告天下,说高宗皇帝决定定都杭州,改杭州为临安,改年号建炎
为绍兴。这个消息在明媚的春光中,恰似一股阴冷的寒风吹过,所有盼望能够早日
返回北方故土的人,心中都感到了巨大的失落,至少说北还的希望被无限地推迟了。
李清照和李师师面面相觑,坐在桌子边,许久说不出话来。之后,她们就打开
了各自的行李,开始做长期逗留临安的打算了。想到要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而
且要无休止地等待和盼望回北方的故乡,这对亡国亡家背井离乡的人来说,是多么
严酷的事实。如今李清照已经用没剩多少的钱来维持长期的开销了。她不得不考虑
是否让昭儿这一大家子独立门户,因为昭儿家的和锦儿家的孩子们一下子长大了,
再加上弟弟的两个女儿,一共是七个半大的孩子,加上李清照等五个成年人,每天
简单的饭菜也要花费不少的钱。如今昭儿随弟弟李迒滞留金华,等到昭儿回来,李
清照就打算叫昭儿一家先分开过。如今和李师师在一起,李师师也知道李清照手头
不宽裕,又没有经济来源,相比较之下还是她有钱,于是大家含糊地混在一起开伙,
基本上都是李师师开销花费。
李清照也知道如今是靠着李师师过日子,李师师又讲究吃喝,尽量把伙食安排
得很好,李清照也就假装糊涂,过一天算一天。要是李师师和她的三个仆人离开之
后怎么办呢?李清照也无法细想,这两年多来的逃亡生活教会她一个最无奈的生活
态度,就是“船到桥头自然直”。
李清照这时才认识到,大逃亡的几年之中,她大把大把地将银子花在了运输收
藏之物上,可是这些东西依旧被毁被盗,早知如此不如不带出青州,干脆一把火在
青州都烧完了也就绝了想头,不似现今这般,凌迟处死似地,慢慢地、一刀一块地
从她身上割去,不但糟蹋了无数的银子,还给她的精神带来可怕的折磨。
李清照从黄岩坐船往温州时,雇不到大些的船只,当时圣驾飘流海上,谁都以
为大宋不保,她怀着殉国的心志,把大部分的衣服和被褥都丢掉了。光是被褥就够
几十个人过冬用的。结果殉国成为空话,日常要用的东西却一去不复返了,再添置
谈何容易。多亏是和李师师在一起,她带着许多的衣服被褥,不然到了冬天不知怎
么过才好了。生活的忧愁无情地摆在眼前,再想到被盗被毁的价值连城的收藏,李
清照觉得多想一下都会痛不欲生了。
因着心情的暗淡,加上越州被盗一事的刺激,李清照听说皇上决定以临安为新
都后就病倒了。幸亏有李师师和锦儿一家与昭儿一家在跟前细心照顾,还有弟弟的
两个女儿也很懂事,常伴身边,因此李清照得到很大的安慰,很快就从病中挣扎了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