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 第153节
她在车上,看着村里人冷冷地站在路旁,对她怀着明显的敌意,看着她一无所
获地离去。还有的小孩子追着车子喊叫着“疯子!”
李清照回顾村子里的房屋,她顽固地认为她所丢失的东西依旧在村子里,就在
这些低矮的房子里,那些字画书籍和古董都在大声呼喊着她,要她救出它们,带它
们一起走。李清照忍着揪心的疼痛,泣不成声地哭着。在她的灵魂深处,她的收藏
就等于是她和赵明诚所生养的孩子啊。如今她不得不放弃这些东西离去,就像从身
上割下她的肉一样痛苦。
就这样在无法忍受的痛苦中离开了越州,一路上江南美丽的景色她都无法领略,
她生命中所拥有的东西,不停顿地、无法阻挡地从她的灵魂中流失,她又一次陷入
了南渡以来常有的恍惚的感觉中,那就是灵魂脱体的幻觉。她的灵魂已经不愿意再
伴随她的肉体存在了。李清照失去了活下去到底是为了什么的目标,她原来固执地
要追随圣驾以身殉国的目的,也随着战事的消失而不复存在。到杭州去,不过是李
师师她们要她去的,一个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丈夫又失去了珍藏之物的寡妇,在盲
目涌动的战乱的漩涡里,不过是随命、随风而去,到哪里也找不回她原来拥有的一
切了。
李清照在极度的消沉中到了杭州,原来她无限向往的林和靖先生的家乡,那
“梅妻鹤子”风雅故事的产生地,白居易和苏东坡修缮过的西子湖,著名的白堤和
苏堤,以及有“飞来峰”神奇传说的灵隐寺,都不能引起李清照的兴趣。她和李师
师一样,决定隐居杭州,过埋名隐姓的生活,等待高宗皇上作出最关键的决定,就
是定都杭州呢?还是挥师北上,收复故土?
步云道姑帮助李清照和李师师在涌金门内观音桥街边租了一所清洁的小院子,
白墙黑瓦,石板小院内有小小的柳树,正屋有楼上,前后偏屋单层,是典型的江南
民居。步云道姑随即就离开了她们,与她的师傅与师兄弟们云游去了。
李清照觉得她与李师师住在一起不太妥当,可又不愿单独居住。因为她不能忍
受无人说话的孤单,整天面对着几个下人过日子。如今她已经习惯了与李师师聊天,
觉得李师师善解人意,是个懂得体贴人心的女人。在不知不觉中,她忘记了李师师
曾经是她最蔑视的娼妓。
两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总在回忆中生活着。北宋就是她们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李师师告诉李清照,她是怎样逃亡到江南的。
汴京沦陷前,她逃出了一片混乱的开封,在渡江到建康之前,遭遇了不抵抗金
兵的宋朝败军的抢劫,当时与她一同遭难的还有百多名难民,幸亏遇到了步云道姑
等一帮江湖英雄,杀退了强盗般的败军,救了他们。其中一人原是周邦彦老爷的书
童,周老爷过世后,他回家乡遭了土豪的暗算,夺了他的田产,还叫官府定了他流
放的罪,后来这人逃出大狱,落草上了梁山。之后朝廷招安了梁山好汉,他们许多
弟兄就散了伙,到各地谋生。如今靖康国耻,他们又聚集起来准备报效国家。这书
童认得李师师,也记得李师师当年曾接济过他,把李师师介绍给步云道姑的师傅,
那师傅是这帮英雄的首领,所以派了步云护送李师师南下。
李清照从未听闻过这些草寇的事情,大为惊讶,原来她和盗匪相处了这么久,
一点感觉也没有。她马上联想到她的东西会不会是被步云道姑这帮强盗偷走的呢?
刚有这念头,立刻觉得惭愧,步云道姑是她遭盗之后好心来照顾她的,还一路风尘
陪着她到杭州,从前又有过师生之谊,这样胡乱猜想真是大不应该了。
李师师不知道李清照的心思,还在一个劲地说当年梁山好汉怎样打出“替天行
道”的旗号,怎样杀贫济富,劫皇纲除贪官。李清照皱着眉头,听李师师津津乐道
的这些无法无天的话,她觉得朝廷再腐败、皇上再昏庸,也是正统的国家体制,哪
能让一帮乱民匪类胡说什么“替天行道”的狂话呢?要是谁都可以拉起旗帜随意称
获地离去。还有的小孩子追着车子喊叫着“疯子!”
李清照回顾村子里的房屋,她顽固地认为她所丢失的东西依旧在村子里,就在
这些低矮的房子里,那些字画书籍和古董都在大声呼喊着她,要她救出它们,带它
们一起走。李清照忍着揪心的疼痛,泣不成声地哭着。在她的灵魂深处,她的收藏
就等于是她和赵明诚所生养的孩子啊。如今她不得不放弃这些东西离去,就像从身
上割下她的肉一样痛苦。
就这样在无法忍受的痛苦中离开了越州,一路上江南美丽的景色她都无法领略,
她生命中所拥有的东西,不停顿地、无法阻挡地从她的灵魂中流失,她又一次陷入
了南渡以来常有的恍惚的感觉中,那就是灵魂脱体的幻觉。她的灵魂已经不愿意再
伴随她的肉体存在了。李清照失去了活下去到底是为了什么的目标,她原来固执地
要追随圣驾以身殉国的目的,也随着战事的消失而不复存在。到杭州去,不过是李
师师她们要她去的,一个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丈夫又失去了珍藏之物的寡妇,在盲
目涌动的战乱的漩涡里,不过是随命、随风而去,到哪里也找不回她原来拥有的一
切了。
李清照在极度的消沉中到了杭州,原来她无限向往的林和靖先生的家乡,那
“梅妻鹤子”风雅故事的产生地,白居易和苏东坡修缮过的西子湖,著名的白堤和
苏堤,以及有“飞来峰”神奇传说的灵隐寺,都不能引起李清照的兴趣。她和李师
师一样,决定隐居杭州,过埋名隐姓的生活,等待高宗皇上作出最关键的决定,就
是定都杭州呢?还是挥师北上,收复故土?
步云道姑帮助李清照和李师师在涌金门内观音桥街边租了一所清洁的小院子,
白墙黑瓦,石板小院内有小小的柳树,正屋有楼上,前后偏屋单层,是典型的江南
民居。步云道姑随即就离开了她们,与她的师傅与师兄弟们云游去了。
李清照觉得她与李师师住在一起不太妥当,可又不愿单独居住。因为她不能忍
受无人说话的孤单,整天面对着几个下人过日子。如今她已经习惯了与李师师聊天,
觉得李师师善解人意,是个懂得体贴人心的女人。在不知不觉中,她忘记了李师师
曾经是她最蔑视的娼妓。
两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总在回忆中生活着。北宋就是她们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李师师告诉李清照,她是怎样逃亡到江南的。
汴京沦陷前,她逃出了一片混乱的开封,在渡江到建康之前,遭遇了不抵抗金
兵的宋朝败军的抢劫,当时与她一同遭难的还有百多名难民,幸亏遇到了步云道姑
等一帮江湖英雄,杀退了强盗般的败军,救了他们。其中一人原是周邦彦老爷的书
童,周老爷过世后,他回家乡遭了土豪的暗算,夺了他的田产,还叫官府定了他流
放的罪,后来这人逃出大狱,落草上了梁山。之后朝廷招安了梁山好汉,他们许多
弟兄就散了伙,到各地谋生。如今靖康国耻,他们又聚集起来准备报效国家。这书
童认得李师师,也记得李师师当年曾接济过他,把李师师介绍给步云道姑的师傅,
那师傅是这帮英雄的首领,所以派了步云护送李师师南下。
李清照从未听闻过这些草寇的事情,大为惊讶,原来她和盗匪相处了这么久,
一点感觉也没有。她马上联想到她的东西会不会是被步云道姑这帮强盗偷走的呢?
刚有这念头,立刻觉得惭愧,步云道姑是她遭盗之后好心来照顾她的,还一路风尘
陪着她到杭州,从前又有过师生之谊,这样胡乱猜想真是大不应该了。
李师师不知道李清照的心思,还在一个劲地说当年梁山好汉怎样打出“替天行
道”的旗号,怎样杀贫济富,劫皇纲除贪官。李清照皱着眉头,听李师师津津乐道
的这些无法无天的话,她觉得朝廷再腐败、皇上再昏庸,也是正统的国家体制,哪
能让一帮乱民匪类胡说什么“替天行道”的狂话呢?要是谁都可以拉起旗帜随意称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