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 第161节
一直觉得对不起表弟,正好趁着这次拜访,把一些珍贵的字画和古董寄放在谢家。
谢克家还在兵部任职,从侍郎升为了尚书。那日正好在家,没想到表嫂李清照
来访,真是出人意料。好长时间不知道李清照的下落,原来表嫂也到了临安。
谢克家见到李清照时大吃一惊,他还是在姨父赵挺之的丧仪上见过李清照之后,
再也没见过她了。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憔悴衰老、头发花白的妇人就是当年那
个气度非凡的大丞相的三儿媳了。星转斗移,物是人非,真是多少事欲说还休啊。
谢克家连忙请内人出来与表嫂相见,大家回忆起赵明诚,难免又是一番伤心。
李清照叫人抬进三口箱子来,对表弟说:“这些东西是明诚一生所藏仅余之物
了。我一个妇道人家,孤单无依,恐怕再遭不测,就将这些寄在贵府上保存吧。”
她将在越州钟家村遭盗一事说了一遍,说到《萧翼赚兰亭序图》也被盗走,明
诚遗嘱无法兑现时,回忆起当时痛不欲生的状况,不禁又泪流满面。谢克家与内人
连忙安慰李清照,说只要表嫂平安,比什么都好,那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
正说着,亲家綦崇礼到了,谢克家连忙将表嫂李清照引见。綦崇礼诗词文章都
好,非常喜爱李清照的诗词,想不到今日得见未朝第一女才子,更想不到李清照已
是花白头发的老妇了,算来李清照也年近半百的人了,因为丧夫和逃亡,所受痛苦
甚多,显得格外苍老些。
谢夫人马上安排了一桌酒席,请李清照和亲家公入座,大家谈得最多的还是从
前在北宋时代的生活,觉得当时最糟糕的日子也比如今要强百倍。
酒席终了时,李清照谈起张九成的对策,把她对高宗皇上心情的猜测对谢、聂
两人说了。他们当然不敢说什么,觉得李清照看待事物的确有过人的聪明,但她到
底不知朝廷的就里,也不似当年在“天水府”的时代,赵挺之每日面君,家里人也
多少懂得些朝廷的内幕,而今李清照已经沦为平民,自下而上地猜测和判断问题,
显然是有些不着边际。特别听到李清照要他们在皇上面前进言,激励皇上发兵抗金,
收复失地,尽到大臣的忠心时,两人几乎同时苦笑起来。
他们想,要是李清照见过高宗皇帝,一定不会再有这种幻想了。他们在皇上面
前也算是能说上几句话的人了,这位皇上的脾性甚至可以说比当年的道君皇帝徽宗
还不如。上天居然让这种人坐了大宋的江山,成为大宋的皇帝,只能说是天意要绝
大宋,是人力所不能挽回的。但他们也不好反驳李清照的话,只得含糊答应着。
李清照想不到他们对国家大事如此无动于衷,又说道:“二位大人是朝中要臣,
应当为光复之事尽绵薄之力,鼓励皇上起兵抗金,就算不能取胜,也留下个千古美
名,不是强于如此懦弱苟且吗?
二位大臣无言以对,李清照这番话,在他们看来,与张九成的对策一样,都是
空话。不要说皇上不争气,只打算苟且度日,朝中大臣和各地官员争权夺利之心,
并未因战乱而稍减,反比北宋时的党人之争更加黑暗些。北宋时党争,多少还有些
书生意气,各党之间还为江山社稷有些建树之言,哪像如今,官员可以用钱来买了,
用人也不分出身和门第,市侩无赖只要有钱、有门路,都可为官,加上一些心浮气
躁的文人,整日惟恐天下不乱,蜚长流短、毫无体统,北宋时的贵族气派已荡然无
存。谢、綦二人虽在朝为官,早已对重振朝纲失去了信心。李清照这番“离天甚远”
的言论,他们也不忍心反驳,只是不停地点头表示赞赏而已。
李清照也觉出了两位的冷淡,她突然觉得自己来谢府上说这番话实在是多余的
举动。她在她那狭小的房子里的幻想,不过是她的一种极度自我欣赏的结果,她甚
至以为她能以一颗忧国忧民之心的真诚,打动二位大臣,改变国家的命运呢。谁知
道才不过在饭桌上就被一个软钉子打了回票。
李清照觉得今天根本就不该来谢府,心里一烦,急着就想走。可是谢克家和綦
崇礼还客气地要李清照留一小词作纪念。李清照哪有心思做词,推说自明诚亡故后
谢克家还在兵部任职,从侍郎升为了尚书。那日正好在家,没想到表嫂李清照
来访,真是出人意料。好长时间不知道李清照的下落,原来表嫂也到了临安。
谢克家见到李清照时大吃一惊,他还是在姨父赵挺之的丧仪上见过李清照之后,
再也没见过她了。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憔悴衰老、头发花白的妇人就是当年那
个气度非凡的大丞相的三儿媳了。星转斗移,物是人非,真是多少事欲说还休啊。
谢克家连忙请内人出来与表嫂相见,大家回忆起赵明诚,难免又是一番伤心。
李清照叫人抬进三口箱子来,对表弟说:“这些东西是明诚一生所藏仅余之物
了。我一个妇道人家,孤单无依,恐怕再遭不测,就将这些寄在贵府上保存吧。”
她将在越州钟家村遭盗一事说了一遍,说到《萧翼赚兰亭序图》也被盗走,明
诚遗嘱无法兑现时,回忆起当时痛不欲生的状况,不禁又泪流满面。谢克家与内人
连忙安慰李清照,说只要表嫂平安,比什么都好,那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
正说着,亲家綦崇礼到了,谢克家连忙将表嫂李清照引见。綦崇礼诗词文章都
好,非常喜爱李清照的诗词,想不到今日得见未朝第一女才子,更想不到李清照已
是花白头发的老妇了,算来李清照也年近半百的人了,因为丧夫和逃亡,所受痛苦
甚多,显得格外苍老些。
谢夫人马上安排了一桌酒席,请李清照和亲家公入座,大家谈得最多的还是从
前在北宋时代的生活,觉得当时最糟糕的日子也比如今要强百倍。
酒席终了时,李清照谈起张九成的对策,把她对高宗皇上心情的猜测对谢、聂
两人说了。他们当然不敢说什么,觉得李清照看待事物的确有过人的聪明,但她到
底不知朝廷的就里,也不似当年在“天水府”的时代,赵挺之每日面君,家里人也
多少懂得些朝廷的内幕,而今李清照已经沦为平民,自下而上地猜测和判断问题,
显然是有些不着边际。特别听到李清照要他们在皇上面前进言,激励皇上发兵抗金,
收复失地,尽到大臣的忠心时,两人几乎同时苦笑起来。
他们想,要是李清照见过高宗皇帝,一定不会再有这种幻想了。他们在皇上面
前也算是能说上几句话的人了,这位皇上的脾性甚至可以说比当年的道君皇帝徽宗
还不如。上天居然让这种人坐了大宋的江山,成为大宋的皇帝,只能说是天意要绝
大宋,是人力所不能挽回的。但他们也不好反驳李清照的话,只得含糊答应着。
李清照想不到他们对国家大事如此无动于衷,又说道:“二位大人是朝中要臣,
应当为光复之事尽绵薄之力,鼓励皇上起兵抗金,就算不能取胜,也留下个千古美
名,不是强于如此懦弱苟且吗?
二位大臣无言以对,李清照这番话,在他们看来,与张九成的对策一样,都是
空话。不要说皇上不争气,只打算苟且度日,朝中大臣和各地官员争权夺利之心,
并未因战乱而稍减,反比北宋时的党人之争更加黑暗些。北宋时党争,多少还有些
书生意气,各党之间还为江山社稷有些建树之言,哪像如今,官员可以用钱来买了,
用人也不分出身和门第,市侩无赖只要有钱、有门路,都可为官,加上一些心浮气
躁的文人,整日惟恐天下不乱,蜚长流短、毫无体统,北宋时的贵族气派已荡然无
存。谢、綦二人虽在朝为官,早已对重振朝纲失去了信心。李清照这番“离天甚远”
的言论,他们也不忍心反驳,只是不停地点头表示赞赏而已。
李清照也觉出了两位的冷淡,她突然觉得自己来谢府上说这番话实在是多余的
举动。她在她那狭小的房子里的幻想,不过是她的一种极度自我欣赏的结果,她甚
至以为她能以一颗忧国忧民之心的真诚,打动二位大臣,改变国家的命运呢。谁知
道才不过在饭桌上就被一个软钉子打了回票。
李清照觉得今天根本就不该来谢府,心里一烦,急着就想走。可是谢克家和綦
崇礼还客气地要李清照留一小词作纪念。李清照哪有心思做词,推说自明诚亡故后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