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 第162节
就不能赋词了。可是谢。綦二人再三地请李清照留下几句话,说是一两句都行。
李清照叹了口气,想到张九成对策中的“澄江泻练,夜桂飘香”之句,就写了
个对句:“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随即告辞而去。
谢克家与綦崇礼对李清照的这个对子赞不绝口,认为不但是工整,毫无暇疵,
更有讽嘲张九成对策是空话的深意在内。他们也看过张九成的对策,知道皇上选这
么个不痛不痒的对策的用心,都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李清照却用十四个字的对
句把张九成对策的实质形容尽了,把人们心中想说又说不出的话,简单明了又形象
地描述了出来,到底是不同凡响的才女的手笔啊。
綦崇礼对谢克家说:“嘲得好,也该有人这么嘲一回了。我朝妇女中,除她之
外,无人再有她的见识和才华了。只是赵夫人锋芒毕露,终究是要吃亏的。”
李清照的这个对句很快就传遍了临安城,一个女人出来嘲讽南宋的第一次殿试,
更是件轰动的事。有骂的、有赞的、有不解的,也有说李清照身为寡妇,却不守妇
道妄议朝政,实在轻浮。
秦桧很快也知道了。这是殿试后第一个来自民间的反对声音,表面看来是嘲笑
张九成,实际是嘲讽皇上。秦桧最恼火的事,就是老百姓要来管政府的事,评头论
足。特别是一个女人,不守妇道,妄议朝政更为可恶。他觉得宁可让妇女犯私通淫
乱之罪,也比妇女涉及政治要好些。
秦桧决定到张九成那里,煽起一把火来,让张九成出面与李清照作对,整一整
这个不自量力的女人,他在一旁坐山观虎斗,是多么有趣的事啊。
第二天下朝时,秦桧走到礼部衙门,假装偶然遇到张九成的样子,把李清照嘲
笑张九成的事说了一遍,又说外面沸沸扬扬满城议论,说张子韶先生决不能便宜了
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寡妇。
张九成听秦桧这么说,心中觉得奇怪,一个妇人的对子哪里就值得身为户部尚
书的秦桧来对他说这些话呢?他留心一打听,才知道秦桧的妻子与赵明诚的寡妻是
中表之亲,秦桧是李清照的表妹夫。张九成更加觉得秦桧这人行事的乖张,哪里有
挑拨人与自己亲戚过不去的呢?再说李清照不过是个妇道人家,有些才华,不明朝
廷的底细,写了个对子有些嘲弄人的意思,哪里就到了要他张九成出面与一个寡妇
吵架的地步呢?张九成做对策,根本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他知道这都是朝廷用来做
门面的,皇上哪里会从一帮子书生的策论中去找什么“中兴之策”呢?张九成的策
论的确如李清照所说的是一番堆砌的空话而已。并非张九成不知道真正的中兴之术
就是集中兵力抗金,而是他完全明白高宗皇上根本就不打算与金国作战。李清照是
站在她一厢情愿的角度来一要求殿试的策论的,张九成觉得李清照最糊涂的一点,
就是认为文学和文人能够改变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而在张九成认为,文学和文人是这个国家最没用的东西;也是最误人的东西。
偏就是文人最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为文学的作用可以使一个极度腐败的政权
恢复到文人的理想境界,李清照恰恰就是这类的糊涂文人。在张九成认为,文学至
多就是一块通往仕途的敲门砖,入了仕途之后就没什么用处了。想到那些一生追求
文学极境,到头来默默无闻、老死乡间的文人,只因敲不开仕途的门,得不到朝中
有关人士的推荐,满腹经纶又用何用?张九成觉得李清照是个女人,到底不明白男
人的世界,读书大多,人又聪明,以至对政治和文学都有不切实际之想。
张九成回家对妻子说起这事,并说他不会与一个家道中落的寡妇去计较一个对
句的长短,以免贻笑天下,说他器量狭小。
张九成的妻子是个吃斋念佛的人,心地最是善良,对丈夫说:“老爷能有此种
胸怀,是给张家积阴德了。那妇人死了丈夫,难免心里古怪些,加上从前贵为丞相
家儿妇,张狂些也是有的。我们与她计较真显得没有气度了,老爷这样宽容她,真
李清照叹了口气,想到张九成对策中的“澄江泻练,夜桂飘香”之句,就写了
个对句:“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随即告辞而去。
谢克家与綦崇礼对李清照的这个对子赞不绝口,认为不但是工整,毫无暇疵,
更有讽嘲张九成对策是空话的深意在内。他们也看过张九成的对策,知道皇上选这
么个不痛不痒的对策的用心,都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李清照却用十四个字的对
句把张九成对策的实质形容尽了,把人们心中想说又说不出的话,简单明了又形象
地描述了出来,到底是不同凡响的才女的手笔啊。
綦崇礼对谢克家说:“嘲得好,也该有人这么嘲一回了。我朝妇女中,除她之
外,无人再有她的见识和才华了。只是赵夫人锋芒毕露,终究是要吃亏的。”
李清照的这个对句很快就传遍了临安城,一个女人出来嘲讽南宋的第一次殿试,
更是件轰动的事。有骂的、有赞的、有不解的,也有说李清照身为寡妇,却不守妇
道妄议朝政,实在轻浮。
秦桧很快也知道了。这是殿试后第一个来自民间的反对声音,表面看来是嘲笑
张九成,实际是嘲讽皇上。秦桧最恼火的事,就是老百姓要来管政府的事,评头论
足。特别是一个女人,不守妇道,妄议朝政更为可恶。他觉得宁可让妇女犯私通淫
乱之罪,也比妇女涉及政治要好些。
秦桧决定到张九成那里,煽起一把火来,让张九成出面与李清照作对,整一整
这个不自量力的女人,他在一旁坐山观虎斗,是多么有趣的事啊。
第二天下朝时,秦桧走到礼部衙门,假装偶然遇到张九成的样子,把李清照嘲
笑张九成的事说了一遍,又说外面沸沸扬扬满城议论,说张子韶先生决不能便宜了
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寡妇。
张九成听秦桧这么说,心中觉得奇怪,一个妇人的对子哪里就值得身为户部尚
书的秦桧来对他说这些话呢?他留心一打听,才知道秦桧的妻子与赵明诚的寡妻是
中表之亲,秦桧是李清照的表妹夫。张九成更加觉得秦桧这人行事的乖张,哪里有
挑拨人与自己亲戚过不去的呢?再说李清照不过是个妇道人家,有些才华,不明朝
廷的底细,写了个对子有些嘲弄人的意思,哪里就到了要他张九成出面与一个寡妇
吵架的地步呢?张九成做对策,根本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他知道这都是朝廷用来做
门面的,皇上哪里会从一帮子书生的策论中去找什么“中兴之策”呢?张九成的策
论的确如李清照所说的是一番堆砌的空话而已。并非张九成不知道真正的中兴之术
就是集中兵力抗金,而是他完全明白高宗皇上根本就不打算与金国作战。李清照是
站在她一厢情愿的角度来一要求殿试的策论的,张九成觉得李清照最糊涂的一点,
就是认为文学和文人能够改变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而在张九成认为,文学和文人是这个国家最没用的东西;也是最误人的东西。
偏就是文人最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为文学的作用可以使一个极度腐败的政权
恢复到文人的理想境界,李清照恰恰就是这类的糊涂文人。在张九成认为,文学至
多就是一块通往仕途的敲门砖,入了仕途之后就没什么用处了。想到那些一生追求
文学极境,到头来默默无闻、老死乡间的文人,只因敲不开仕途的门,得不到朝中
有关人士的推荐,满腹经纶又用何用?张九成觉得李清照是个女人,到底不明白男
人的世界,读书大多,人又聪明,以至对政治和文学都有不切实际之想。
张九成回家对妻子说起这事,并说他不会与一个家道中落的寡妇去计较一个对
句的长短,以免贻笑天下,说他器量狭小。
张九成的妻子是个吃斋念佛的人,心地最是善良,对丈夫说:“老爷能有此种
胸怀,是给张家积阴德了。那妇人死了丈夫,难免心里古怪些,加上从前贵为丞相
家儿妇,张狂些也是有的。我们与她计较真显得没有气度了,老爷这样宽容她,真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