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 第185节
子派这两人来是与金国议和的,探望你们不过是骗局,南宋不会要您和钦宗皇上回
去了,师师今日能够再见太上皇一面,死而无憾了。”
韩肖胄和胡松年闹了个大红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师师从怀里拔出太上皇所赐的镶满珠宝的匕首,刺进心窝,在徽宗怀里挣扎
几下便断了气。徽宗抚尸大哭,指着韩、胡二人说:“大宋难道没有忠臣了吗?连
一个青楼女子都比不上吗?”
钦宗也站起来,指着韩、胡二人说:“朕为救汴京一城百姓免遭涂炭,陷于此
地,难道就无人救朕与父皇了吗?!你们滚,朕不要见你们这些不忠不孝之人!”
韩肖胄与胡松年只得仓皇离开,也是泪流满面。
金太宗接见南宋特使,谈到议和条件时,对他们说:“你们宋朝的男人有三成
像李师师的,我们金国绝对不能得到大宋的半壁江山。”
韩肖胄与胡松年闻言无地自容。
金太宗倒感念李师师的一片忠诚,将她的尸骨厚殓入棺,派人将灵枢送回伪齐
国的汴京城安葬,说这个女子不可葬在金国,还是让她回家乡汴京人士为安。
徽宗念念不忘李师师,同时也断绝了回大宋的幻想。他回想当年宠幸师师时,
将她比做杏花,于是悲苦之中作了他一生最好的一首词《燕山亭》:
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艳溢香
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
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
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
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
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此词很久之后才传到大宋,不久又传来太上皇驾崩五国城的噩耗。很多人以为
这是他的绝笔之作,其实是怀念李师师、感叹命运不济、对回国绝望的词作。上阙
描写重见李师师时,她那惊人的美貌,以及见她自尽后的悲哀;下阙是表达再也回
不了故国的绝望心情,甚至到了连回国的梦都做不到的地步。一代君王落得如此下
场,是他在过去放纵的生活中同样梦想不到的结局。
韩肖胄回到南宋后,才认真地重读了李清照在他赴金国议和之前给他与胡松年
的古体长诗。
当时李清照在大街上公然拦轿上诗,他对这个不安份的老妇人非常反感。国家
大事岂是妇人可以干涉的?直到在金国受了极大的侮辱与轻视之后,又被李师师殉
国举动所刺激,想到金人尚且尊重李师师,将她厚葬于汴京,而对待他和胡松年却
是一片鄙夷之色,一重一轻,使他第一次感到了良心上的痛苦。特别是太上皇说大
宋难道没有忠臣了吗?连青楼女子都比不上了吗?更是扎在他的心窝上,回南宋后
一直心情压抑。
韩肖胄打开李清照的长诗,当时跳过去没看的序言,今日才仔细看了。
绍兴癸丑五月,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
使虏,通两宫也。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
门下,今家世沧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
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弱。见此大号令,不
能忘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
以待采诗者云。
韩肖胄这才知道,李清照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他曾祖父韩琦的门生。以李清照的
去了,师师今日能够再见太上皇一面,死而无憾了。”
韩肖胄和胡松年闹了个大红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师师从怀里拔出太上皇所赐的镶满珠宝的匕首,刺进心窝,在徽宗怀里挣扎
几下便断了气。徽宗抚尸大哭,指着韩、胡二人说:“大宋难道没有忠臣了吗?连
一个青楼女子都比不上吗?”
钦宗也站起来,指着韩、胡二人说:“朕为救汴京一城百姓免遭涂炭,陷于此
地,难道就无人救朕与父皇了吗?!你们滚,朕不要见你们这些不忠不孝之人!”
韩肖胄与胡松年只得仓皇离开,也是泪流满面。
金太宗接见南宋特使,谈到议和条件时,对他们说:“你们宋朝的男人有三成
像李师师的,我们金国绝对不能得到大宋的半壁江山。”
韩肖胄与胡松年闻言无地自容。
金太宗倒感念李师师的一片忠诚,将她的尸骨厚殓入棺,派人将灵枢送回伪齐
国的汴京城安葬,说这个女子不可葬在金国,还是让她回家乡汴京人士为安。
徽宗念念不忘李师师,同时也断绝了回大宋的幻想。他回想当年宠幸师师时,
将她比做杏花,于是悲苦之中作了他一生最好的一首词《燕山亭》:
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艳溢香
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
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
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
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
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此词很久之后才传到大宋,不久又传来太上皇驾崩五国城的噩耗。很多人以为
这是他的绝笔之作,其实是怀念李师师、感叹命运不济、对回国绝望的词作。上阙
描写重见李师师时,她那惊人的美貌,以及见她自尽后的悲哀;下阙是表达再也回
不了故国的绝望心情,甚至到了连回国的梦都做不到的地步。一代君王落得如此下
场,是他在过去放纵的生活中同样梦想不到的结局。
韩肖胄回到南宋后,才认真地重读了李清照在他赴金国议和之前给他与胡松年
的古体长诗。
当时李清照在大街上公然拦轿上诗,他对这个不安份的老妇人非常反感。国家
大事岂是妇人可以干涉的?直到在金国受了极大的侮辱与轻视之后,又被李师师殉
国举动所刺激,想到金人尚且尊重李师师,将她厚葬于汴京,而对待他和胡松年却
是一片鄙夷之色,一重一轻,使他第一次感到了良心上的痛苦。特别是太上皇说大
宋难道没有忠臣了吗?连青楼女子都比不上了吗?更是扎在他的心窝上,回南宋后
一直心情压抑。
韩肖胄打开李清照的长诗,当时跳过去没看的序言,今日才仔细看了。
绍兴癸丑五月,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
使虏,通两宫也。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
门下,今家世沧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
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弱。见此大号令,不
能忘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
以待采诗者云。
韩肖胄这才知道,李清照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他曾祖父韩琦的门生。以李清照的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