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红瘦

红瘦 第187节

家人安足谋,妻子不必辞。

愿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

经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

单于定稽颡,侍子当来迎。

仁君方恃信,狂生休请缨。

或取犬马血,与结天日盟。

李清照在诗中强调,历史上外夷向来害怕中国的雄威的,当然也算有道理,可

是如今不过是李清照一相情愿的想法,与当今时势毫不相干。诗中论到韩肖胄如何

辞别皇上和家人北上对金国显示中华雄风时,更加觉得李清照忘记了是他韩肖胄出

使金国,仿佛是李清照受命出使。韩肖胄觉得李清照的心情很可怜,可能是在这种

幻想的刺激下,才把一种并不存在的英雄形象,加在了他韩肖胄的身上了。

韩肖胄性格稳重,喜怒不惊,哪里是李清照想象中的这种人物呢?他出使金国,

家里是不放心的,虽然母亲曾经对他说过不要以家庭、母亲为念,好好报效朝廷,

完成北上的任务,母亲因此受到高宗皇上的封赏。韩肖胄认为,皇上这样做也是过

份的夸张,而李清照也不切实际,把他这个在议和中不过是个摆设的人物,当成能

起决定作用的人了,这是太不明白朝廷中的奥秘了。其实,真正议和的主使是新相

秦桧,故意把他推到这种尴尬的境地〔的。

韩肖胄此行,完全没有做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回头再读李清照这些诗句,

韩肖胄深感人民的愿望与事实的距离有多么遥远。李清照以为只要特使保持了强硬

的态度,就能使金国对宋朝恢复尊敬,甚至能达成有利中华的和议。这是多么幼稚

的想法啊。然而有这幻想的并非李清照一人,恰是大宋许多子民的心态。因为人民

是无法明白宋朝是个多么腐败的朝廷,不是靠英雄气概可以挽救的。人民的心目中,

宋朝还是强大的,具有称霸世界的实力,是最伟大的世界中心,所需要的只是一个

开明的皇帝与一帮忠实的大臣,就可以立于天地的颠峰了。这种盲目的自大自尊,

在韩肖胄认为恰好是宋朝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务实的韩肖胄对李清照这种顽固的怀旧情结,不切实际的幻想,都不能赞同,

他认为这是文人最大的优点,也是致命的弱点。

李清照的长诗到此,突然把笔锋一转,又对副使胡松年写起了对收复失地的幻

想。记得北上前读到此,韩肖胄就把这首长得让他失去耐心的诗歌交给了胡松年,

说这是写给你的,我就不读了。

如今无事,再拿出来阅读,发现后面的诗句,从艺术上讲要比前面写好得多了。

胡公请德人所难,谋同德协心志安。

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

皇天久阴后上湿,雨势未回风势急。

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

闾阎嫠妇亦如何,沥血投书干记室。

韩肖胄初一看以为还是重复前面的意思,加强他与胡松年出使的悲壮感。仔细

一想,为什么要写这些重复的话呢?难道李清照的脑子糊涂了吗?韩肖胄终于看出,

这段诗句中最重要的是“闾阎嫠妇”这四个字。

前不久临安城里到处传说李清照改嫁,酒楼茶馆都拿“忍以桑榆之晚景,配兹

驵偿之下才”当做笑料,污言秽语不堪入耳。李清照作此诗,除了要表达她的政见

外,原来是要反驳诬陷她再嫁的谣言啊。

韩肖胄突然理解了李清照的用意,一个无助的寡妇,怎么可能出面与街头的流

氓无赖争辩有否改嫁的事情呢?无论如何,李清照也是前朝丞相家的儿媳妇,总不

能有失身份地对众人辩解自己并没有改嫁,那样不是自取其辱吗?
首节 上一节 187/23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