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红瘦

红瘦 第19节

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

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鸳不回头,似

应恨,人归早。

全词生气勃勃,景色艳丽,充满热情爽朗的少女欢声,青春活力迭荡,一洗千

古悲秋之调,将秋色的明丽清澄提上纸面,令人读来喜上眉梢。相比之下,杜牧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到底是成年男子饱经风霜之后的佳句,在

少女李清照全无忧愁的秋词面前,也显得迟缓而浑浊了。

第三章 名动京城

李格非从广信日夜兼程赶回汴京。

他归心似箭的原因并非因为受到朝廷的起用而欣喜若狂,经过这次外放,他对

官场上的沉浮也不再有兴趣。唐朝李白在流放途中行至白帝城,忽遇大赦,立刻买

舟顺三峡东还,写下千古绝唱: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而今李格非多少还是觉得在这首美仑美免的诗作背后,隐藏着诗人幼稚的心态。

或许以为自己将有新的转折,从此能再步青云吧,所以才会写出“千里江陵一

日还”和“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意气飞扬的句子,对人生还是看不透,有幻想啊。

此时的李格非对大宋的前景已不再看好,此次外放看到民间的贫病,国力的衰

微,都被一派“歌舞升平”的虚假现象所遮盖,地方官僚只顾虚报成绩讨好上司,

哪管百姓死活。而外敌列强终日虎视中原,辽、金、西夏占据北方十六州,大理国

独立西南,宋朝实未统一中华,征服蛮夷,而奢靡享乐之风却继承了晚唐的腐败,

李格非对国家的将来难抱什么幻想。

他思念家中的亲人,特别是女儿清照。自从春天寄来词作《小重山》之后,因

他未能复信,女儿也就没再寄新作来。据妻子王氏信中称,女儿清照词作颇多,出

人意外,而且思想超越一般女子的见识,恐自己无力教导,切盼丈夫回家来合理施

教。信中说二女清益、三女清炎和儿子李迒均平安,一如寻常人家儿女,资质不敏

却敦厚良善,惟独长女清照如明光照耀,气度非凡,做母亲的隐隐不安,恐其遭到

天嫉而夭折,难以存活。

李格非为人之父的心深受动摇,他多么希望早日见到女儿清照啊。分别两年多,

清照已经十四岁了,该是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李格非因路上着了秋寒,是坐在车里进的京,远远望见汴河上的“虹桥”,就

打发从山东老家带来的管家李成之子李忠打马到府上报信,自己坐着车子随后即到。

虹桥横跨汴河南北,是座规模宏伟的木拱桥,奇特的是,这拱桥没有一根支柱

从水里支撑上来,完全以木条架空造成,如雨后的彩虹。桥上人马穿梭如织,桥下

舟船往来,桥栏两旁布满小商小贩,还有凭栏闲眺的男女人等,京城的喧哗之声充

塞李格非的两耳。

过了桥便是林立的酒楼商店,悬挂泥金招牌,张灯结彩;各种饮食买卖摊点沿

街挤挨,出售风味小吃、纸画花果铺席,街上游人如蚁,载货的太平车、平头车,

叫卖的独轮车、浪子车穿行其间。汴京城比李格非离开时更加繁荣了。

这边李忠快马加鞭,绕过横大街太学南门,过熟药惠民南局,远远望见小街口

徐家的分茶店。那掌柜的老徐见马来得急,手搭凉棚一看,大声叫道:

“我的爷,那不是李老爷家的忠儿吗?”

他连忙上前,紧紧拖住李忠的马缰绳,喊道:
首节 上一节 19/23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