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红瘦

红瘦 第26节

人物,一生作诗文无数,多少人到如今不过只传下一二首而已,更多的人连一首都

传不下来,何况干秋万代相传之作。天才和盛名如同苏东坡大人,身后干年若能传

下数十篇炉火纯青的文章,就算是登峰造极之人了。以清照一个闺中弱质,深居简

出,又无法同男人那样通过仕途扬名天下,要想在身后千年留下几首词作,岂不比

登天更难?俗世既然难容苏公这样的大才,如何能容清照一个女子?所以恐惧也。”

李格非一笑,对女儿说:“你到底年幼,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白有诗曰

‘天生我才必有用’,说的是天生奇才,命运就在天意之中。别看父亲今日门生遍

地,将来或许要名列在你之下,借女儿的名声,后人方知道有李格非其人。所以说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只管尽心努力,不必考虑大多,‘人算不如天算’,

天要造就你李清照,又有谁能埋没你呢?”

李清照点头,品味父亲话中的深意,说:“女儿明白了,当年杨玉环仅凭美貌

尚且知道‘天生丽质难自弃’,何况清照得上天所赋如此,更将珍惜自重。”

李格非说:“我儿悟性如此,实在是响鼓不用重捶。但我见你词中情感太直露,

在创作上来说是难得的,一般人总是缺乏真情而矫情做作,酸文假醋。正因孩儿真

情相倾,又是女儿身份,才高逼人,难免遭遇下流诽谤,我儿要切记,一生之中与

人交往,尤其是与男人交往,即使是自己的丈夫,也不能将任何具体的事件写成文

字,以免授人以柄,无端受谤。这一点定要持守终生。”

李清照到底只有十四岁,对此很难理解,她知道父亲所说的,都是经过深思熟

虑的金玉良言,她照办定然不会有错。

李清照一直到年过半百,以为年老无碍,偶尔写了封谢启,结果遭至千古不白

的冤案,成为后人嘲笑的失节典型,她九泉之下后悔莫及也为时过晚了。此系后话,

不表。

李格非说:“今日父亲可能说得太多了些,但往后不再说了,词学之路要你自

己努力,好自为之。只是有一些话,我还要再问问你。”

李格非翻出李清照的词稿,说:“随便说一首吧,比方这首《怨王孙》吧,你

来看……”

李清照走近书案,看自己写的词——

怨王孙

梦断、漏悄,愁浓、酒恼。宝枕生寒,翠屏向

晓。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 玉箫声断人

何处?春又去,忍把归期负。此情此恨此际,

拟托行云,问东君。

李格非指着词中的几个字问女儿:

“你看,这‘宝枕’、‘翠屏’、‘玉箫’,这些华丽之辞在你词中比比皆是,

是何道理?”

李清照脸上一红,说:‘女儿喜欢这些词漂亮嘛。王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女儿不擅画,但也喜欢字面书写的美观,这些字写出来,整首词远观近望都

很美丽,因此爱用。”

李格非摇头叹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世风奢靡,满京城是极尽享受之风气。我昨日被朋

友和学生拉到酒楼上饮酒,据说如今两人入座对饮,也上来注碗一副,盘盏两套,

果菜水菜碟碗各是五种,无非是花色精巧整洁,菜肴穷极口味之讲究而已,如此即

费银近百两矣。若在广信,一个穷人家可以度过近两年的生计。这些奢靡之风自然

影响到文风,连你这女孩子也讲究起字面上的精美,以悦眼目,实在是无可奈何啊。”

李清照掩嘴笑道:
首节 上一节 26/23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