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 第44节
“咳,自己的亲姨夫自己不说,反而要我去说?”
“你知道我素来是笨嘴拙舌的,又说的是这事,闹不好让姨夫取笑我一顿,那
可绝了我的盼望了。姨夫尊敬你的父亲,你代我郑重其事地表白心迹,或许事情还
有一线希望。再说姨夫与李清照小姐的父亲也相处甚好,或者能为我作伐。”
说完又对着刘歧再三作揖,说:‘哦这辈子只盼能娶到李清照为妻足矣,要是
娶了别的女子,就是当了驸马爷也是活不长久的。”
刘歧连忙找了大学士陈师道,说出赵明诚的心思,陈师道也是大为喜悦又大为
忧愁,觉得此事很难办成。他立刻找了张耒,说了外甥仰慕李清照小姐的感情,把
张耒乐得大笑,说李格非那边问题不太大,李员外注重的是女婿本人的品质,不会
把党争和政见的不同带进儿女婚姻里的。而且李格非至今还未在赵明诚之外相中别
的女婿候选人。
陈师道大喜过望,赶回家中,把这一切前因后果都说给妻子听,觉得赵李两家
除去政见不同之外,这对儿女倒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郭氏也连忙把姐姐叫来,
说出外甥赵明诚的心思,明诚的母亲知道儿子看中的是李格非家的大小姐,而非烟
花女子,先是松了口气,说:“我说我的孩子不会那样没出息嘛。只要孩子喜欢李
家的姑娘,我还有不肯的吗?明诚的脾气就是这样的,一旦迷上了什么,九条牛也
拉不回来的,所幸迷的是位千金小姐,说来还是山东的老乡,只要孩子快快好了,
我哪里会不同意呢?只是这事我家老爷那儿恐怕难以通过,这老头子也真是的,和
元佑党人较这么大劲干什么?”
且不说陈师道夫妇与赵挺之夫人郭氏怎样商量策划让赵明诚如愿以偿,也不说
郭氏怎样回家安慰儿子,赵明诚听到母亲已同意他娶李清照的意愿,正在步步为营
地策划之中,他立刻恢复精神回太学读书去了,一面耐心静候佳音。
转眼过了年,即哲宗元符三年,赵明诚二十岁,李清照十七岁了。
这年的正月,皇宫里出了大事,先是哲宗皇帝刚出生两个月的皇子突然去世,
几日后,哲宗皇帝也溘然去世,年仅二十五岁。自十岁登基,哲宗在位十五年。
哲宗皇帝自十七岁大婚以来,并无生养一男半女,到元符二年十一月,皇上宠
爱的刘捷好突然为皇上生下一个皇儿,哲宗皇帝万分高兴,当天封刘挺好为刘贤妃。
不到一月又废皇后孟氏,贬为女道士,赶出宫去,立刘贤妃为后。
可是立了新后还不到一个月,刚过了春节,还在正月里,皇子和皇帝相继去世。
天下都感到惊讶,只是宫闱内幕深不可测。
哲宗既崩,又无嗣,立了先帝神宗第十一子端王赵佶即位,号徽宗。
徽宗即位后,流放章惇到雷州,正是当年章惇流放苏东坡的地方,当地人民恨
恶章惇,连住房都不愿租给他,章惇未几便气死。
户部尚书蔡京被贬至杭州当太守,倒是得了个好去处。
话说赵明诚和李清照两人都到了婚嫁的年龄,各自都有人上门做媒,一时都没
有合适的人选。
陈师道的夫人和赵挺之夫人两姐妹,设法促成赵李两家的婚事,找了她们的父
亲——提点京西路刑狱郭概大夫,让老丈人出面作媒,说动赵挺之同意娶李格非的
女儿为媳。
郭概认为这是一桩美满的婚姻,只是需要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他要两位女儿放
心,赵明诚也是他这老外公喜欢的外孙子,一定要帮助外孙将名动京城的大才女李
清照娶进门来。
却说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写成,一时间轰动朝野,京城里争相传抄,被誉
为是当代最佳的散文。特别是李格非文中的“洛阳可以为天下治乱之候”、“公卿
高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忘天下之治忽”,更是切中时弊,天下久无如此痛快
“你知道我素来是笨嘴拙舌的,又说的是这事,闹不好让姨夫取笑我一顿,那
可绝了我的盼望了。姨夫尊敬你的父亲,你代我郑重其事地表白心迹,或许事情还
有一线希望。再说姨夫与李清照小姐的父亲也相处甚好,或者能为我作伐。”
说完又对着刘歧再三作揖,说:‘哦这辈子只盼能娶到李清照为妻足矣,要是
娶了别的女子,就是当了驸马爷也是活不长久的。”
刘歧连忙找了大学士陈师道,说出赵明诚的心思,陈师道也是大为喜悦又大为
忧愁,觉得此事很难办成。他立刻找了张耒,说了外甥仰慕李清照小姐的感情,把
张耒乐得大笑,说李格非那边问题不太大,李员外注重的是女婿本人的品质,不会
把党争和政见的不同带进儿女婚姻里的。而且李格非至今还未在赵明诚之外相中别
的女婿候选人。
陈师道大喜过望,赶回家中,把这一切前因后果都说给妻子听,觉得赵李两家
除去政见不同之外,这对儿女倒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郭氏也连忙把姐姐叫来,
说出外甥赵明诚的心思,明诚的母亲知道儿子看中的是李格非家的大小姐,而非烟
花女子,先是松了口气,说:“我说我的孩子不会那样没出息嘛。只要孩子喜欢李
家的姑娘,我还有不肯的吗?明诚的脾气就是这样的,一旦迷上了什么,九条牛也
拉不回来的,所幸迷的是位千金小姐,说来还是山东的老乡,只要孩子快快好了,
我哪里会不同意呢?只是这事我家老爷那儿恐怕难以通过,这老头子也真是的,和
元佑党人较这么大劲干什么?”
且不说陈师道夫妇与赵挺之夫人郭氏怎样商量策划让赵明诚如愿以偿,也不说
郭氏怎样回家安慰儿子,赵明诚听到母亲已同意他娶李清照的意愿,正在步步为营
地策划之中,他立刻恢复精神回太学读书去了,一面耐心静候佳音。
转眼过了年,即哲宗元符三年,赵明诚二十岁,李清照十七岁了。
这年的正月,皇宫里出了大事,先是哲宗皇帝刚出生两个月的皇子突然去世,
几日后,哲宗皇帝也溘然去世,年仅二十五岁。自十岁登基,哲宗在位十五年。
哲宗皇帝自十七岁大婚以来,并无生养一男半女,到元符二年十一月,皇上宠
爱的刘捷好突然为皇上生下一个皇儿,哲宗皇帝万分高兴,当天封刘挺好为刘贤妃。
不到一月又废皇后孟氏,贬为女道士,赶出宫去,立刘贤妃为后。
可是立了新后还不到一个月,刚过了春节,还在正月里,皇子和皇帝相继去世。
天下都感到惊讶,只是宫闱内幕深不可测。
哲宗既崩,又无嗣,立了先帝神宗第十一子端王赵佶即位,号徽宗。
徽宗即位后,流放章惇到雷州,正是当年章惇流放苏东坡的地方,当地人民恨
恶章惇,连住房都不愿租给他,章惇未几便气死。
户部尚书蔡京被贬至杭州当太守,倒是得了个好去处。
话说赵明诚和李清照两人都到了婚嫁的年龄,各自都有人上门做媒,一时都没
有合适的人选。
陈师道的夫人和赵挺之夫人两姐妹,设法促成赵李两家的婚事,找了她们的父
亲——提点京西路刑狱郭概大夫,让老丈人出面作媒,说动赵挺之同意娶李格非的
女儿为媳。
郭概认为这是一桩美满的婚姻,只是需要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他要两位女儿放
心,赵明诚也是他这老外公喜欢的外孙子,一定要帮助外孙将名动京城的大才女李
清照娶进门来。
却说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写成,一时间轰动朝野,京城里争相传抄,被誉
为是当代最佳的散文。特别是李格非文中的“洛阳可以为天下治乱之候”、“公卿
高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忘天下之治忽”,更是切中时弊,天下久无如此痛快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